探花郎火葬場實錄 第46節
胡珊蘭從背脊升騰起的寒意一直到四肢百骸,讓她僵硬,讓她震驚。 所以鄭蔚在去長寧鎮之前,是已將一切都已預料,甚至安排好了后事。 “爺說,長寧鎮是時疫,如果他沒出來,必是染了疫癥,如他這般,是連尸首都回不來的,會一把火,與染疫的人一同燒了,再無痕跡。他求姑娘,求姑娘忘了他做的惡……” 胡珊蘭耳邊嗡嗡作響,眼前一陣一陣的發黑,她冷笑: “呵,怎么可能?” 胡珊蘭渾身發抖,心里的憤怒和糟亂攪的她無法安生。 沈潤只停留了半日就又走了,但卻不是去長寧鎮。 在胡珊蘭離開后,長寧鎮又爆發了一次動亂。 城隍廟那兒死的人越來越多了,而住在中間那道街,應招給城隍廟這邊做飯送飯的鎮民感染的也越來越多了,哪怕捂的嚴實,撒了石灰,只是把飯送到城隍廟門口就走,但還是感染了。 這些人滿懷怨恨,煽動城隍廟染疫的鎮民,在這日夜里,防護疏漏的時候,往中間那道街沖去。他們咋開門,見人就往身上撲,還有些人直沖最南邊的那道街。 鄭蔚發熱咳嗽,身上已經起了些許紅疹,聽見響動立刻捂好自己出來,但情形已經失控了。 把總領軍持刀入鎮,無論怎樣驅趕,這些鎮民悍不畏死,只往人身上撲,要扯下面巾!把總無奈之下,在混亂中依照鄭蔚的手勢殺了兩個人,這些人才總算在驚恐之下停住了。 鄭蔚咳嗽幾聲,聲嘶力竭道: “也有人染疫數日不曾喪命,有郎中在,還有活命的可能!但若如此,只有死路一條!” “憑什么別人都好好兒的!我們就要死!” “難道這些人不是你們的親眷鄰里?就不盼著能安生活命?” “鄭大人何必說這些話?你們這些做官當兵的,不是守在鎮外,就是住在客棧,一個個把自己護的好好兒的……” 鄭蔚一把掀開面巾,露出生了紅疹的頸子,從兵卒手中奪過一支火把,讓人清晰的瞧見。鎮民頓時愕然驚住,鄭蔚的眼神無比堅定: “要生,一起生。要死,我與你們一同死?!?/br> 第四十三章 長寧鎮 場面靜默, 許久之后,人群中生出了幾許嗚咽,這樣的聲音越來越多, 最終變成了一股聲浪極大的嚎啕。 染病和沒染病的鎮民們都長久的浸染在恐懼中, 他們害怕鎮守的兵卒, 卻更害怕這些兵卒的離開, 讓他們成為被放棄的人。誰不想活?誰都怕死路一條。 “好了,大家都先回去吧?!?/br> 鄭蔚咳嗽起來,方才還躁動□□的鎮民, 這時候擦了眼淚期期艾艾道: “鄭大人,您,您要保重?!?/br> 鄭蔚若死了,就再不會有一個當官的進來了。那么沒人知道鎮里的情形, 沒人與外頭要藥要糧,安置內里,他們只怕更別想活命了。 “我們都不會死的?!?/br> 鄭蔚眼瞳晶亮, 讓人看著越發心里安生。 當兵卒將人疏散,鄭蔚重新將自己包裹起來, 遠遠的與把總道: “安排幾個人守在鎮東的水井,將三位先生請過去,查看水井?!?/br> 把總不解, 鄭蔚只擺手: “你去吧,或許很快就有結果了?!?/br> 把總連夜安排。 幾位郎中因是鎮里最大的希望, 所以雖然一直住在中間這到街, 但飲食一概小心。兩位游醫得了消息立刻去水井, 鎮上的年輕郎中到客棧來見鄭蔚。 診脈過后, 年輕郎中犯難的咂舌。 “怎么?” “癥狀像極了時疫, 可這脈看起來,就是古怪。依照時疫下的藥物,對于病癥的治療效果并不好?!?/br> 鄭蔚試探道: “若是藥物呢?” 郎中不解,鄭蔚又道: “若是有人投毒……” 郎中怔怔的,忽的站起來: “若真是如此,若真是如此……” 他激動的滿臉漲的通紅,也不知是氣憤,還是因為尋找到了突破的契機。 “先生不妨從這個角度重新思考?!?/br> 郎中連連點頭,話也顧不得再說,腳步凌亂而快速的離開了。 沈潤走后,胡珊蘭沒了消息的來源,對于長寧鎮的事情一概無知,人瞧著越來越平靜,但自己卻知道,心是越來越糟亂的。 她腦海中無數次回想鄭蔚將她拽開的場景,以及沈潤告訴他,鄭蔚染疫無法離開長寧鎮的話。 以命換命。 然后不可避免的,鄭蔚為她抵擋陶知州的刀,在深夜守護倒下嘔血的情形都一一浮現,然而最終也想到了壽宴那日,鄭蔚倒在鄭昶的刀下的場面。 固然是為著救她,但那日發生的事情,卻是在他的推波助瀾下。 胡珊蘭直到現在,哪怕心頭糟亂,卻奇異的忽然可以冷靜去回想那日的事情了。 鄭蔚受傷后晏深帶著那么多同窗來了,撞破鄭昶對她不軌,撞破鄭昶服食五石散。鄭蔚最先的計劃,應當是與晏深一同來的,但他提前了。他身受重傷,所以晏深來看他的時候,臉上是遮掩不住的氣急敗壞。 想到這里,胡珊蘭的心越發的靜了。 即便如此,但那又如何呢?畢竟整件事情都在他的掌控下,只除了鄭昶的那把刀。一切都歸咎于鄭昶的惡念,可鄭蔚對于人心的拿捏實在太過穩準,鄭昶會做的每一件事,都在他的計算里。 他如果后悔的更早些,即便沒有阻止她進后花園,但只要再早一些將她帶走?;蛘哙嶈缤嶊埔粯?,沒有那么細密的心機,鄭蔚的那些心思謀劃,她只怕就要永遠的蒙在鼓里了。 那么如今她會在做什么? 他娶高門嫡妻,步步高升,而她心懷感念的給他做妾,一腔情真的對待他。 想到這兒,胡珊蘭竟笑了一下,然而笑過之后一陣惡心,心越來越涼。 只有不時的提醒自己,才能讓自己不再犯蠢。 恩要記,但教訓也永遠不能忘。 胡珊蘭離開的第九日,鄭蔚將鎮東的水井管控起來之后,城隍廟的鎮民果然沒有再惡化,中間那道街的人,也沒有再染疫癥。 由此鄭蔚已經可以推斷,這不是時疫,而是投毒。 把總拿著鄭蔚的牙牌迅速前往昴城,那位薌城縣令自始至終的逃避,讓鄭蔚也已經放棄了他。 霍知州看著鄭蔚的信,忽就站起來了,心底不知是激動還是憤怒。他即刻安排人去召集郎中,依照鄭蔚信中所說采買藥物,以及糧食布匹。并立刻寫了上書的折子。 從長寧鎮出現疑似時疫遭遇封鎮到如今,已過去將近兩個月,時節也已從盛夏入秋。 霍知州見到鄭蔚的時候,他病癥尚算穩定,但卻并不輕。 長寧鎮百姓得知是有人投毒而非時疫時,亦是喜極而泣。被分隔的鎮民四下奔走尋找親眷,哪怕瞧著狼狽至極,也再不畏懼,抱頭痛哭。 鄭蔚也去了面巾,站在城隍廟外看著他們,清淺的笑。 這種時候,哭與笑竟能如此相洽的融合。 短暫的激越過后,便有人叫了聲鄭大人,朝鄭蔚跪下了。于是接二連三,城隍廟外跪倒了一片百姓。鄭蔚怔了怔,忙叫人都起來。 霍知州進鎮之后,就瞧見了這一幕。 他笑容凝了凝,之后神色如常。鄭蔚看到他來,見禮過后回稟此間事態,得知霍知州帶來了長寧鎮需要的藥物和郎中,以及糧食布匹等物,他示意把總告知百姓,百姓又一疊聲的感念霍知州,跪了一地。 霍知州看著鄭蔚,心緒復雜。但他心里很清楚,這將近兩個月的時間,鄭蔚在此間的聲望,只怕是誰也難敵了。 雖霍知州來了,但鄭蔚也并沒就離開,而是繼續之前的調查。追根溯源之下,很快查到了幾個可疑之人。眼見要有結果的時候,他卻把事情留給霍知州了。 這份人情可不小,霍知州看著鄭蔚留下的書冊,心里明鏡似的。 把總親自駕車送鄭蔚回昴城,聽他在馬車里咳嗽,把總不解: “鄭大人,這檔口該留著,查出到底是哪個狗賊下的毒才是,您都查到這地步了,怎么偏就這時候要走呢?何況您這身子,也該在鎮上等等,好些了再走?!?/br> “鎮上中毒的百姓很多,我留下,是與他們搶時機。等回了昴城,多少郎中不能瞧?!?/br> 把總感嘆: “鄭大人,您這心啊,真是……” 把總是粗人,想不出形容的話,終歸就是好。但他不知道鄭蔚早就歸心似箭,迫切的想要看看胡珊蘭。但鎮民信任他,幾次求他不要走,他也順帶把事情做到這樣的地步,與新任知州把情分建起來,往后才能在澤安州立起來,才能更好的庇護胡珊蘭。 到昴城的時候,天色已經暗了。沒人知道他會回來,他帶著鎮上郎中開的藥方,先尋個了醫館買了藥,才讓把總把他送回家。 路過胡珊蘭家的時候,他看著緊閉的大門,心里就覺著踏實。 阿瓜開門見是鄭蔚,愣怔一下就抱著鄭蔚大腿嚎哭起來。榮壽瞧著好笑,但笑著笑著眼底就有淚花。他接了藥去,踢了阿瓜一腳: “還不給爺熬藥去!” 鄭蔚咳嗽,還有點發熱。 也是巧了,那日去南邊診脈之前,鄭蔚喝了給城隍廟做飯的人送來的水,水是從鎮東水井打的,剛好出了那樣的事,第二天他就開始發熱氣悶,緊接著出了紅疹,還只當是染了疫癥。 在長寧鎮吃了幾天藥,那些癥狀已然減輕,紅疹在慢慢褪去,只還有些咳嗽。 鄭蔚今日睡的很早,在長寧鎮這些日子一人統籌cao持,確實是累壞了。 這一覺鄭蔚直睡到第二天午后,起身后洗漱休整,就往州府去了。 霍知州如今在長寧鎮主持大局,朱同知聽說他回來了,立刻就去看他。見了他,比自己立功還要高興。 “霍知州已經上了兩道折子了,一道訴清長寧鎮事宜,還一道是特特給你請功的。長寧鎮的事你功不可沒?!?/br> 但鄭蔚更擔心的還是陶知州的事,朱同知聽他問了便道: “聽說還在候審?!?/br> 鄭蔚只擔心有王家保著,陶知州還能保有一息,賊心不死伺機報復,胡珊蘭總還是有危險的。他想了想,還是給晏深寫了封信。 堆積的公務不少,鄭蔚處置完,天色已經暗了,阿瓜再三催促,他掐算著時辰出來,經過浣花布莊的時候,就見已經上鎖了,不禁蹙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