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冷世子追妻日常(重生) 第46節
書迷正在閱讀:天道決定用愛感化反派、七零海島嬌軟美美美人、滿分喜歡、六界第一鰥夫、萬人嫌擺爛后成了釣系美人、茴香酒、耽美女配只想告辭(np)、墜落(NP 出軌 luanlun)、以心獻計、一朝破戒(出軌,高h)
林貴妃垂了眸,淡淡“哦”了一聲:“也罷!離新春宮宴也不過十幾日了,我倒要看看,是什么樣的女子,把我兒迷得神魂顛倒?!?/br> 作者有話說: 第五十八章 中午, 趙劍回來復命:“京中流言紛紛,均道世子生死未卜,屬下已按著您的吩咐,將尋到世子的消息私下里和老夫人說了, 老夫人道請世子安心養傷, 她會約束好府中?!?/br> “安瀾院如何?” “夫人放心, 知微姑娘總管安瀾院,知宜姑娘在老夫人身旁幫忙,喏, 這是兩位姑娘給夫人整理的衣物?!壁w劍遞過來一個碩大的包裹,“知微姑娘說, 她們不能在夫人身旁,實在放心不下, 山上寒氣重,請夫人千萬為了世子照顧好自己?!?/br> “知宜姑娘還有一封信,囑我交給夫人。不對, 信呢?” 趙劍在懷里掏了半日,也沒找到那封薄薄的信箋,不禁扭著一雙濃眉苦苦思索,他回來這一路,辦了好幾件事, 實記不得這封信掉了哪里。 清詞想著與她時常通信之人,不過是青州孟府與蔣夢笙, 年前父親已通過宋蘊之給她捎來了家書,她的家書許還在路上, 那么來信的人只有可能是夢笙了, 然她與夢笙的信函來往, 多是生活瑣事,待她回府再給她去信解釋吧。 于是她道:“一封信而已,大人不必介懷,重要的事情知宜就說了?!?/br> “只是世子雖不像先前那般發熱,卻仍然未醒,著實令人憂心?!?/br> 趙劍不敢說世子原先在北境,有過昏迷三天三夜才醒來的經歷了,他干巴巴道了一句:“世子吉人天象,定會醒來?!?/br> 忽然記起孟清詞那日對于蕭珩所在之地的篤定,他忍不住問:“夫人,您為何那般篤定世子就在相思崖下?” “這個么,”孟清詞慢吞吞地,拖長了音調,待調起趙劍的胃口,才俏皮道了一句:“天機不可泄露?!?/br> 這理由十足的敷衍,趙劍忍不住瞥了孟清詞一眼,見明麗日光下她唇邊笑容慧黠,一粒梨渦若隱若現,顯然從一開始就沒打算說真話,忙斂了心神,心想夫人您糊弄我我沒辦法,待到世子醒來,看您怎么與世子解釋。 這一日,依然是按著醫囑,給蕭珩喂藥,換藥,然日夜輪轉兩日,待清詞的手法熟練,幾可將蕭珩的傷口包扎出漂亮的蝴蝶結了,蕭珩仍未醒來。 太醫也無法可施,只道了個“等”字。 因正在寺廟之中,清詞便想去為蕭珩求護身符。 冬日里山風大,龍泉寺花木蕭瑟,寺里香客寥寥,顯得素日喧鬧的寺廟十分的空曠,清詞徑直往華嚴寶殿去,一路上所遇皆是稽首的僧人。 清詞虔誠拜下,愿神明保佑蕭珩早日醒來,戰必勝,攻必克,萬事順遂,長命無憂?!?/br> 她端端正正地磕足了頭,起身時不由喃喃自語:“不知佛祖會否覺得我的愿望多了點?!?/br> 希望神靈能聽到她的心聲,佑蕭珩一生平安。 清詞向功德箱里添了豐厚的香油錢,又去求了護身符,知客的小僧人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施主似是為親人祈福,則施主要不要供一盞長明海燈?” 清詞抬眸,不意這位知客的小僧人竟是曾見過的。 她摘下帷紗,嫣然一笑:“普凈小師傅,還記得我嗎?” 眉清目秀的小沙彌長高了一些,卻還是討喜的模樣,皺著臉想了會兒,欣然道:“呀,施主是那位秋日里來為家中長輩做法事的夫人,您身旁那位jiejie呢?” 他對孟清詞印象深刻,主要是孟清詞的香油錢給得相當大方,還有,知微那日把他逗得氣鼓鼓的。 “她在家里?!泵锨逶~笑吟吟道。 小沙彌見是故人極為熱情,主動道:“施主可以先供奉長明燈,今日我師傅剛訪友歸來,若施主還有閑暇,可去請我師傅為護身符做法加持,便會更加靈驗?!?/br> “你師傅,便是那位鼎鼎大名的空塵法師嗎?不想今日有幸一見?!鼻逶~想起知微逗小沙彌時,小沙彌那忿忿不平的神情,不禁莞爾。 “正是?!毙∩硰浺姷角逶~很感親切,但忽又覺得自己話說得有些滿,撓了撓光滑的腦袋,解釋道:“不過我師傅若非開壇講法,等閑不見外客,施主能不能見到他,還要看您的運氣?!?/br> “無妨,若有大師加持自然更好,若不能,也是天意?!鼻逶~笑道。 小沙彌雙手合十:“如此,小僧這就帶您去見師傅?!?/br> “好,那就多謝小師傅啦?!?/br> * 清詞先去供了長明燈,僧人問她要供多少年,她想了想,豪氣道:“一百年罷?!?/br> 人生在世,至多不過百年. 她交足了一百年燈火錢,才隨著普凈去尋空塵禪師。 沿著一條青石板路小徑徐徐而行,便到了法師的禪院,禪房被松竹環繞,經冬愈發蒼翠,綠影沉沉,頗有幾分“茶筍盡禪味,松杉真法音”的意境。 普凈在門口停下:“施主稍候,待我稟報師傅?!?/br> 他輕輕敲了敲門,過了片刻方推門而入,一柱香的功夫才出來,面上是掩不住的詫異之色,道:“阿彌陀佛,施主請?!?/br> 這位女施主,是師傅今日所見的第一個外客呢。 禪房整潔空闊,縈繞著一股濃郁卻不刺鼻的檀香味道。 普凈掀開內室的門簾,做了個請的手勢。 清詞頷首以示謝意,徑直進了內室,普凈跟著進來,恭恭敬敬地侍立一旁。 這屋子里仿佛有無聲的氣場,令進來的人都忍不住收斂了腳步,屏息靜氣,惟恐褻瀆了佛祖。 一位衣衫潔白的僧人端坐于左側的蒲團上,他聞聲抬頭的那瞬間,清詞愕然睜大了眼。 蓋因這張臉說是人間麗色也不為過,雖只匆匆一面也讓人難忘。這世間大多數人對美好的事物總是心向往之,清詞也不例外。 秋日,她為祖母做法事時,在后院的放生池旁偶遇一位神秘僧人,她早該想到的,能令地處偏僻的龍泉寺車水馬龍,能讓滿京城的貴女趨之若鶩,這位法師必是佛法高深,且形容俊美。 “大師,又見到您了?!鼻逶~恭恭敬敬行了一禮。 空塵大師微微一笑,似薰風溫柔,拂過凜冽寒冬,便見春花綻放。 清詞不禁抽了口氣,再次暗暗唾棄自己怎可如此褻瀆得道高僧。 “施主今日前來,所求為何?”空塵大師緩緩問,他的聲音低沉,音域卻寬廣,如一匹華麗的緞子,極為動聽。 清詞說了來意,雙手奉上求來的護身符,普凈上前接過,轉交給空塵大師。 空塵大師略一沉吟,便接過護身符,垂眉斂目,喃喃念了幾句佛語,才將護身符交還清詞。 “多謝大師?!?/br> 空塵大師端詳了一番孟清詞的眉間,搖了搖頭:“無需謝我,是施主誠心所致,貧僧不過順勢而為?!?/br> “夢里明明有六趣,覺后空空無大千。貧僧觀施主面色,似心結已開,可喜可賀?!笨諌m大師如是說。 清詞含笑道:“高僧鳩摩羅什曾云:世皆無常,會必有離,勿懷憂惱,世相如是。小女子如今想通了,自然豁達?!?/br> “施主能這般想,善哉善哉?!笨諌m大師稽首送客。 兩人出了禪院,普凈才恢復了方才在殿中的活潑,他忍不住問:“女施主,你方才與我師傅打的什么機鋒,為何我竟聽不懂?” 有鐘聲自遠處傳來,渾厚而悠遠,許是寺廟里的僧人下了早課,雖打斷了小沙彌的話,卻讓人的心跟著一聲聲沉靜下來。 孟清詞停下腳步,凝神傾聽片刻,才揚唇朝普凈一笑:“小師傅,讀佛經可不能偷懶哦,我和你師傅剛才說的,原是佛經里就有的。須知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哦?!?/br> 普凈:“......” * 孟清詞將裝著護身符的香囊壓在了蕭珩的枕下。 不知是因為高僧的加持,還是這幾日太醫開的藥終于起了效果,也或許是兩者綜合的因素,黃昏時分,蕭珩終于悠悠醒轉。 他一睜眼,便看見了孟清詞,她一身素衣,未施粉黛的臉如一朵新生的白蓮,干凈清透,目光盈盈回望著他。 蕭珩眼中掠過一絲惘然,仿佛歷過千山萬水,跋涉而來,又仿佛是從一個漫長的夢境中醒來,卻忘了夢中幾何,只余零落片段。 然他記得,那個片段里有她,但夢中的她,卻不是這般模樣。 夢中的女子,似比她年歲大上一些,氣質端莊沉穩,她梳著華麗的發髻,懷里抱著一個粉妝玉琢的孩子。 是蕭瑟秋日,她急急追出,跪在滿地落葉間,拽著一身戎裝的“他”,抬起滿是淚水的臉,苦苦哀求“他”不要走。 然夢中的“他”不為所動,只是為她擦了擦淚,慢慢抽出自己的袖子,轉身離去。 那個孩子被嚇得大哭起來。 他似在夢里,又似身在局外,他看著夢里這個絕情冷性的自己,幾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怎么可以這樣對待自己的妻子! 蕭珩望向她的目光有些遙遠,似透過她,看著另一個人,清詞有些擔心,伸手指在他面前晃了晃:“世子?” 蕭珩收回心神,他目光掠過素青的帳子,又看向幾乎空無一物的房間,才憶起如今應還是在龍泉寺內。 “我睡了幾日?” 妻子纖細的手指又俏皮地在他眼前晃了晃,示意了個“三”字,笑道:“可醒了,我去喚太醫再過來瞧瞧?!闭f著便匆匆出了屋子。 片刻后,太醫進來先診了脈,又試了試蕭珩的溫度,才松了一口氣:“若今晚再不發燒便無大礙了?!?/br> 聽到太醫這一番話,清詞如釋重負。 作者有話說: 1.“茶筍盡禪味,松杉真法音”出自蘇軾《參寥上人初得智果院會者十六人分韻賦詩軾得》 2.“夢里明明有六趣,覺后空空無大千”出自宋代釋宗杲的《偈頌一百六十首》 第五十九章 見孟清詞因他醒轉而笑靨如花, 蕭珩悄不可聞地松了口氣,然想到夢中那個梨花帶雨的她,心便禁不住隱隱作痛。 幸好,只是個夢。 他忽略了心中不知因何而起的不安。 清詞細細地記下了太醫的囑咐, 又親自送太醫出門。 蕭珩示意許舟將他扶起, 沉聲問:“交待的事可辦妥了?” 兩人稟報了這幾日的部署, 見世子雖語氣仍有些虛弱,但目光已恢復了素日的清冷淡定,心中大定。 趙劍忍不住道:“世子爺可看出了對方的來歷?錦衣衛這么多高手, 竟生生折損在居源山中?!?/br> 蕭珩目光凝了凝,從對方的身手看, 應是江湖人士,他曾聽說, 江湖上有一個神秘的刺客組織“影閣”,如非天價酬金,這些人不會輕易出手, 但若僅針對兵械庫失竊一案,未免有些大動干戈。 畢竟,錦衣衛此次追查的對象不過是京中一個七品的小官,這小官一進居源山便失了蹤影,對方在居源山設了埋伏, 似有意引他來此,刺客招招皆是殺手, 顯然是想置他于死地。 這一場生死搏斗,他們殺了對方所有的人, 可除了自己, 錦衣衛這邊的高手也無一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