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氏女 第47節
有些人沒認出姬姝,比如崔梓,他近二十年未回京了,只能從姬姝非同一般的穿著推出她的大致身份。楊子青耳語兩句,為老師說明:清河郡主是姬姝的啟蒙老師,姬姝也是國子監的學生,因此時常來訪。 姬姝向來是溫柔體貼的,她拿過茶具,親自為謝祭酒煮了一杯茶,“若是茶煮好了,謝祭酒還不能答,可就要飲下今日頭一杯茶了?!?/br> 謝祭酒長嘆一氣,他不怪孩子淘氣,擔憂她走了偏路,輕易曲解儒學的內容。 “書中說舜殺堯、禹殺舜、啟殺益。無論上古時期的人是否禪讓王位,孔子崇尚古禮,是為了名正言順,為了能更好的宣講儒家學說,這是無可厚非的?!?/br> 姬姝點頭,并不否認,“我喜歡這本書,也不是為了駁斥儒學的。儒學中多少道理,終身受用。我只是想說明,儒學中也會有不能盡信的東西,古人不盡然是好的,古書不盡然是真的,流傳千年的慣例也不一定是對的。白璧有瑕不損其美,但是非要將一人事物捧上神壇,才是大錯特錯了?!?/br> 謝祭酒深深凝視女兒,不知不覺間孩子已經長到能與長輩辯駁不落下風的地步了,真是時光匆匆。 崔梓哈哈一笑,緩和兩人僵持的氛圍:“謝祭酒的話,確實不如公主的有道理,精彩至此的回答,難道還不能讓祭酒飲茶一杯嗎?” 謝祭酒未發話,書童不知所措。 楊子青與老師對視一眼,走到姬姝身邊端過茶水,送到謝祭酒手邊:“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當恭喜祭酒一杯?!?/br> 謝祭酒無奈笑道:“江山代有人才出,我也是一老翁了?!迸e杯一飲而盡。 《竹書紀年》一出,其他未讀過的人哪里還有心游戲,傳閱開來。 崔梓好奇地問:“公主可知別處有售賣此書?說來也巧,我每到一處就喜歡到書肆查看,不成想,一路入京竟是見了此書數次,并且許多難尋的孤本大批現世,印刷精美,不像是一般人能拿出來的?!?/br> 儒學當道,還敢大肆販賣此書不被找出來挨打的人。他假設多種,納悶多日,現在就要得到答案了。 姬姝坦然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不過是一本書罷了,哪里值得稱奇?” “如果鼎都的小娘子都如公主一般,我接下來十年都舍不得離開鼎都了,這里必然是風云聚集的地方啊?!贝掼鞲袊@不已,連連發問:“公主最擅長的是哪一家的學問呢?” “先師教我的內容非常廣博,講述最多的是老莊之道,可惜我還未能學透就失去了領路人,稱不上擅長?!鼻搴涌ぶ鞯氖攀?,是避不開的坎,姬姝的笑容淡下來。 崔梓抱歉,“那公主最喜歡哪一家?” “長姊教我,人不必受制于書,最得用的就是最好的?!奔ф?,“非要說的話,是道教吧?!睗M場除了寥寥幾個侍女,就只有姬姝是女人,清晰地表明儒家學派的現狀,姬姝實在是喜歡不起來。 “哦?只是道教,而非道家?實在有趣。這又是為什么?”崔梓眼中的興味越發濃厚,簡直要放出光芒來。 “做了女道士,就不必與人結連理,能遇見更多同道中人,更不必像今日一樣忍受一屋子男子,崔公覺得這些理由足不足夠充分?”姬姝在這里耽擱的夠久,目的已達到,楊子青的莫名歸來也要向姬羲元說一聲,實在不愿繼續坐下去。 而且,這個姓崔的,問題未免太多,都不曉得什么該問什么不該問么! 有些人大概是不懂得尷尬是什么感覺的,崔梓贊同道:“公主說得對,我還有最后一個問題。公主的性格是我平生僅見的,公主現在應該沒有老師吧,我是否有幸能收公主為關門弟子?” 話音剛落,立刻有人用艷羨的眼神看向姬姝,仿佛看見天大的餡餅掉在別人身上,恨不能自己上去啃一口。 北鐘南崔,這是多么大的幸事啊。 姬姝面無表情:“我掐指一算,崔公與我的緣分還差一節,現在棄儒修道,下輩子還趕得及做我的老師?!?/br> 崔梓錯失佳徒,遺憾不已,“我已經是知天命的年紀,怕是來不及重修了。這輩子也沒做什么善事,下輩子能不能為人還不得而知啊?!?/br> 姬姝無語,子不曰怪力亂神,輪回是佛教說法,你這儒經讀的也不誠心啊。 下一瞬,崔梓就找到彌補遺憾的辦法,轉頭看向謝祭酒:“不知國子監可有我的位置啊,做不得博士,助教也可,我不挑的?!?/br> 姬姝與謝祭酒齊齊無視不著調的崔梓,一個告辭,一個相送,草率結束了這場茶會。 作者有話說:流傳至今的《竹書紀年》已經是不知道被改過多少的版本了,誰也無法保證真實性。我隨便寫寫,你們將就看看。 第75章 放下 謝祭酒說是送客,卻領著姬姝回到清河郡主居住的東風樓。 東風樓雖名為樓,實際上主要還是院落,東面建有小樓,臨湖而立,湖邊栽竹,到了春秋之際,東風拂來,涼風帶著竹香拂面,清雅怡人。姬姝愛在林中午睡,也愛阿娘口中的小調。 兩人并立在湖邊,遙望湖里靜靜綻放的蓮花。 姬姝裙角的鈴鐺在風中叮當不停。 謝祭酒轉頭看女兒,沒怎么注意,孩子就長到肩膀高。 他與女兒幾乎沒有親近的機會,也不會和孩子相處,想喚姬姝,卻想起家中沒有姬姝的排行。只好干巴巴地問:“今日是否要留下小???里頭的擺設我吩咐過,除了打掃無人動過?!?/br> 姬姝面對吳嫗時口頭上還愿意稱呼“阿耶”,當面是決計說不出口的,她彎唇道:“謝祭酒說笑了,清河郡主過世后,滿府上下都姓謝,我一個姓姬的留下過夜,不知道要傳出多少風風雨雨?!?/br> 謝祭酒難堪道:“姓氏罷了,你我是親父女,我是你的生父。你連喚耶耶一聲都不肯嗎?況且……”他們也無法反抗先帝的決定。 姬姝打斷他的話,“你知道我今年幾歲,生辰在何時嗎?” “翻年十五,六月十六?!蹦昴曩浂Y都不落下,早兩年清河郡主也會辦家宴慶祝,謝祭酒記得很清楚。 “十四年前的六月十六正是楊氏滿門抄家的日子?!奔фα?,“現在是四月中旬,再過幾天就是四弟生日了吧?!?/br> 謝祭酒不明其意,順著她的話回答:“還有三日,四月十四日是四皇子生日?!?/br> “記性真好,謝祭酒做老師真稱職啊?!奔ф瓭M目諷刺,這就是她的生父,“我是楊氏滅門那日生日的是我的meimei,我是先她一日出生的,先帝將我們姊妹充作雙胎,并作一日?!?/br> 姬姝冷眼靜看這個驚訝非常的男人,“原來你真的不知道啊。阿娘生前為我過生日都是過兩天的,第一天單獨帶我先去恭王府,第二日到謝家與父兄一起過。先前我不明白,后來懂了。我在恭王府才是回‘娘家’,在謝家只是個客人。而你,只是一個偶爾會出現抱一抱我的人。你與我相處的時間加在一起,還不如這些年為姬羲庭授課的時間多吧?!?/br> 謝祭酒辯駁:“這些小節,都是你阿娘和阿婆在cao持。我事務繁忙,總有顧全不到的地方。耶耶其實是……”在姬姝毫無波動的注視下,謝祭酒咽下分辯的話語,苦笑道:“今后,耶耶都會記住的?!?/br> “沒關系,都已經過去了?!奔ф蝗坏?、感到無趣,她辛苦出來一趟,不是為了看這個老男人剖析內心、許下諾言的,“這件事就到此為止吧?!?/br> 謝祭酒有些不安,期盼道:“你的意思是……” 姬姝微笑著打碎他的期望,“謝祭酒不會有做公主的女兒,我也不缺親戚,今日我會帶走用過的東西和阿娘的遺物。如果謝家需要的話,恭王府會送新的器具填補空缺?!?/br> 謝祭酒難以置信,姬姝這是要與自己斷絕關系?他伸手拉姬姝,想留住這個即將消失的女兒。 “謝氏儒學傳家,君子之風吾也有所耳聞,還請閣下自重?!奔ф瓊壬肀荛_對方的觸碰,轉身跑開。 遠遠等候的侍女內侍見姬姝走動,全都跟上來,自發隔開兩人,警惕地瞪視謝祭酒。 姬姝知道,謝祭酒不會再追上來了,他不可能為了區區無名分的女兒,讓自尊在下人面前落地。 東風樓的大門時隔多日再次被打開,姬姝掃視一圈,擺設與自己離開時并無太大區別。 清河郡主的保母隨姬姝入宮,得用的兩個嬤嬤在她死后依舊留在東風樓照看。 此時她們略帶喜氣的迎接姬姝。 東風樓的吃穿用度并未因清河郡主的離世減少,下人們各司其職,趙嬤嬤先帶著四個小的下去清點庫房,錢嬤嬤則把手里準備好的牡丹糕與茶水放置姬姝手邊,笑吟吟道:“貴主放心,奴先前都打理過,就等著貴主來拿,裝了箱就能走?!?/br> “嬤嬤的能力我是放心的,”姬姝抿了口茶水,又捻塊糕點品了,點點頭道,“兩年沒吃嬤嬤做的茶點,懷念得緊,還是這般可口?!?/br> 牡丹糕點是錢嬤嬤特地琢磨出來的,將紅豆磨粉摻和切了細碎的梅干裹了糖心,雕成牡丹形狀,下面用著綠豆面做綠葉底子,甜而不膩,帶著一絲酸甜,姬姝一向是喜歡的。 錢嬤嬤高興道:“貴主喜歡便多用些,謝家清貴沒什么好入口的東西,眼見著貴主都瘦了?!?/br> 姬姝也不駁她,嘗了茶水,清苦回甘的茶水配著茶點是最好的,夸了又夸,直將錢嬤嬤夸得面色紅潤,止不住的笑。 兩個婆子合力抬匣子來,在姬姝示意下打開上頭掛著的銅鎖。 一匣子玉件見了光發出瑩瑩光輝。 姬姝上前挑了四枚最好五福樣式的分別遞給趙嬤嬤與錢嬤嬤,笑道:“這兩年勞累兩位嬤嬤照顧東風樓,嬤嬤們都過五十了,這兩枚便充作壽禮。玉雖然不是頂好的玉,倒也能見人,還望嬤嬤不嫌棄?!?/br> 嬤嬤們具是笑著收了。 姬姝吩咐婆子:“里頭的東西都是我這些年在謝家收的禮,我懶得帶走。你們將這匣子東西分了,你們自己也都挑一枚。算是了結主仆緣分?!?/br> “喏?!眱扇颂е鴸|西下去,院子里頭其他得了消息的都喜氣洋洋等著了。 等歸置整齊,姬姝帶著三大車物件,并兩個老嬤嬤,大搖大擺地從謝府離開,直奔恭王府。 她會恭王府就和回家是一樣的,門房不用通傳,開門迎人,幫著搬東西。 屋里,恭王正大笑著和那珠兒說著什么。 恭王年輕的時候英俊瀟灑,老了也是帥老頭。見姬姝進來,擺擺手免了禮節,“都是一家人,不必拘泥于虛禮?!?/br> 那珠兒招手讓姬姝近身前來。 姬姝一笑,自然而然接過侍女手中茶壺,為兩人添茶,“今日可是有什么喜事?阿婆阿翁這般高興?!?/br> 恭王笑呵呵:“剛聽人說,你抄了謝家?” “哪兒能啊,我就是帶了些舊物回來。找到兩件阿娘生前做了一半的新衣,看尺寸是給阿婆做的?!奔ф瓎臼膛畟兲鞠渥臃诺降厣?。 “拿來我看看,能不能補上?!?/br> 那珠兒拿到手的是一匹紫檀色的鎖云織錦,確實是少見的好料子,做一半可惜了。 恭王有些醋,“難道沒有給我的?” 那珠兒眼刀子挖恭王。 姬姝拍手道:“還真有。知道阿翁嗜酒但身子不好不能喝,我在謝家找到早年阿娘釀的藥酒,大概是時日太久,她自己也忘了?!?/br> 那珠兒不贊同道:“你帶回去自己用吧,他一把老骨頭了還抱著酒壇子不撒手成什么樣子?!?/br> 恭王不與老伴爭辯,對姬姝道:“快將箱子打開讓我看看?!?/br> 姬姝依言開箱,放最上頭的是一套酒具,白瓷的,下面整整齊齊碼了十個壇子。 都是碗口大小的小壇子,裝不了多少酒釀。 “就這么多了?”陳老爺子有些遺憾,這可是女兒的孝心吶。 那珠兒眼尖,“這是雙層的吧?可不止十壇?!?/br> “下面的都是果酒,不醉人,我想著阿翁身體不好,這酒不傷身,這酒多飲些無妨?!奔ф瓘闹邪逊饪谔庂N了綠紙條的拿出,放到恭王夫婦面前,“這是我小時候向一個嬤嬤學的果酒方子,自己釀的?!?/br> 恭王笑著應道:“快開了嘗嘗。 侍女擺好白瓷酒具,小心翼翼的把酒壇子里的酒水倒入酒壺。 酒杯細膩白透,握在手中微涼,是上好的瓷器,那珠兒把玩一下,甚是喜歡,夸贊道:“這瓷具不錯?!?/br> 然而恭王是個實在人,雖說是個風雅人物,一杯薄酒慢慢品鑒,賞風花雪月,很是不錯,但是架不住這酒杯既小巧又加厚了杯壁,一杯下來只能嘗個味道,實在不能滿足。 見那珠兒喜歡,很是松快道:“你若是喜歡便留給你用吧?!?/br> 那珠兒和他幾十年的夫妻,用頭發絲想想都知道他在想什么,“既然如此,不如將那十壇酒水也分我一半?!?/br> 恭王捋了捋胡子,斷然拒絕,“這是阿姝給我的禮物,怎么能轉贈呢?” 姬姝沒有關注兩人之間的小機鋒,親自端了一杯果酒給那珠兒,“阿婆也嘗嘗,這酒加了藥材,且沒有藥味,是溫補的好方子?!?/br> “噯,”那珠兒連忙接過,仔細品嘗后笑道:“確實沒有藥味,我很喜歡?!?/br> “阿婆喜歡就多喝些,”姬姝眨了眨眼,“我只釀酒給阿婆喝?!?/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