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第315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開局默爾索怎么辦、[綜漫]我被赤色子彈射中了心、開局一座旅館:我躺贏了、[綜漫]那什么的排球、[綜漫]乙女游戲主角的我不想做人了、[綜漫]重力使的戀人不對勁、改寫團滅漫畫的結局、[純情羅曼史同人]天生勞碌命、地球人自救手冊[綜美戰]、穿成游戲最慘大魔頭
畢竟就算大明要并吞安南,也得有人來治理吧?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雖說以夷制夷不大好聽,但能做制人的那個,誰又愿意做被制的那個呢? 但,這恐怕還是不夠吧 很快又有人疑問 “宣光的武德恭雖然也有不少兵馬,但畢竟不在東京城中啊……” 陳桂淡淡解釋道 “鄭祚不是缺兵缺糧嗎?不是天天如坐針氈嗎?” “宣光距離升龍府不遠,可以讓武德恭過來支援嘛?!?/br> 眾人這才算是明白過來,這是召董卓進京啊 可是鄭祚當真有這樣蠢嗎? 陳桂繼續道 “由不得他,城中缺糧不是假的,就算他疑慮武德恭的兵馬,武德恭的糧他也一定是想要的?!?/br> “為今之計,鄭祚的唯一出路,就是盡可能的堅守升龍府,以期待瀾滄那邊的援軍打過來救他,所以這最后的稻草,就算萬般疑慮,也肯定要接?!?/br> “那我們應當如何做?” 有一名戶曹官員問道 陳桂嚴重仿佛能滲出火焰 “給鄭祚加把火!” “如何加把火?” “城中糧倉在何處?” 言盡于此,眾人皆已明白,紛紛告退 數人在這偏僻院落,悄悄分離,生怕引起旁人注意 雖然在鄭氏專權的安南,軍頭才是老大,文官基本沒啥話語權,所以也不會引發太大注意,但陳桂本人畢竟高居禮曹主官,哪怕沒有實權,也不能掉以輕心。 而幾人離開以后,陳桂又冷著臉起身,拉開屋子后面的竹門,卻見內里另坐著一位其貌不揚的中年人,正靜靜斟茶,桌邊一副黑白圍棋,卻是自己和自己下。 顯然是將剛才的一番言語,不落一字的聽完了。 “雷僉事,接下來的事情,老夫可就幫不上了?!?/br> 第64章 謀城(下) 其人正是大明錦衣衛指揮僉事,雷汜 隨著北伐戰爭結束后,錦衣衛的工作發生了很大調整 畢竟過去八年,錦衣衛都是為了滿清這個強敵而建設和發展的,現在滿清沒了,雖說任務輕了不少,但總的工作方向還是不變的。 那就是對外軍事外交情報,和相應的特務工作 朱由榔手中的錦衣衛,和過去的廠衛不同,過去的廠衛,權責太過模糊,完全取決于圣眷,而且良莠不齊,魚龍混雜。 而現在的大明錦衣衛,與其說是之前那種特務機構,不如說更類似于后世的軍事情報局,如蘇聯的格魯烏,或者美帝中情局。 專門負責對外情報,當然,對內情報機關也是有的,掛在中書署名下,但兩者職能涇渭分明,類似于fbi和cia的關系。 只不過,滿清覆滅以后,錦衣衛失去了這個最大的假想敵,整個軍事情報資源,也就拆分成了許多塊。 不過朱由榔也沒有虧待在抗清戰爭中,立下赫赫功勛的錦衣衛 錦衣衛的級別被再次提升,從指揮使司,提升到都指揮使司的級別 朱由榔的心腹老人,趙紀擔任正二品都指揮使,其下有都指揮同知、僉事。 而后,都指揮使司下轄四個指揮使司 分別是西北指揮使,西南指揮使,南洋指揮使,東洋指揮使。 分別負責,對準噶爾、葉爾羌、和碩特蒙古諸部;對東南亞諸國,西藏,乃至于印度方向;對南洋諸島國,以及西方殖民者的亞洲基地;對朝鮮和日本,主要是日本德川幕府。 等四個情報方向 雷汜以都指揮僉事銜,兼任西南指揮使,就是為了此番東南亞戰事而來。 按照朱由榔給錦衣衛定下的工作原則 錦衣衛的情報工作,永遠都必須走在國家戰略之前 情報工作不同于打仗,越早作部署越好 否則事到臨頭才知道抱佛腳,就晚了 錦衣衛都指揮使司專門設立有情報評估機構,用于分析評估大明周邊各個勢力,可能的威脅程度。 然后以此來分配錦衣衛的工作方向 故而,對安南諸國的情報工作,從光烈八年,北伐勝利以后就開始被錦衣衛重視了。 相較于以土著為主的緬甸、暹羅等國,安南由于此時和大明還屬于“同文同種”的藩屬國,又有大量海貿來往,反而最容易滲入。 從當初北京城那點事兒以后,雷汜已經四五年沒有活動筋骨了,這次對安南的工作,本來不需要雷汜這個級別的錦衣衛高級將領來組織,但雷汜還是主動請纓。 陳桂一介文官,能夠有如此底氣,就是因為,他在兩年前就和雷汜這邊搭上線了。 雷汜放下手中茶具,笑著安慰道 “陳主事放心,我大明天子,向來寬宏大量,此番事了,其他不敢保證,保黎氏一個富貴閑人,斷然是不會差的?!?/br> 陳桂心中還是有些不放心,接著問道 “你們在城中有多少人?真夠向鄭賊發難,奪城?” 雷汜只是微笑不語 陳桂長嘆,也不知自己所作所為,算是為舊主報仇,還是給外賊帶路。 只能說,問心無愧了 ------------------------------------- “武德恭?他突得進來嗎?” 鄭氏幕府之中,鄭祚高居首位,眼中布滿血絲,許是多日沒有睡好了 這些天,明軍完成合圍后,也沒有太多動作,只是發起了一兩次試探性進攻,被越軍擋了下去,便再無動靜。 但越是如此,鄭祚心中越是焦慮 如果明軍直接不顧一切,強攻升龍府城,他反而還沒這樣焦慮 原因很簡單,如果明軍選擇先拿下升龍府,再對付瀾滄軍,那么鄭祚只需要強自死守城池即可。 只要能守住,屆時瀾滄援軍抵達明軍側后威脅,對方就不得不撤軍 可如今明軍卻是圍而不攻,做出一番要“圍點打援”的態勢來,反而讓鄭祚心驚。 這樣一來,一方面圍久了,城中糧食供應不及,另一方面,明軍也能騰出手來對付瀾滄軍。 那樣鄭祚可就真是萬劫不復了 所以,當聽到武德恭能率部過來支援,他心中還是不免涌現出希望 就像一個溺水之人,胡亂掙扎,又哪里顧得了手邊抓住的,到底是浮木,還是毒蛇? 他已經顧不了太多了 麾下禁軍主將,李琦回應道 “明軍既然是打算先圍住升龍府不攻,想必不少兵力都得抽調出去,應對瀾滄軍打援,如此一來,武德恭說不得還真有機會?!?/br> 這話說得不差,武德恭作為安南東北方數一數二的軍頭,手中還是有四五千軍力的。 這些人馬,若是和明軍面對面廝殺,當然不堪一擊,但如果在城內策應下支援進城,理當還是有機會的。 更重要的是,武德恭能從宣光那邊,帶來最為寶貴,也是升龍府最需要的糧食。 宣光本也是紅河平原邊緣,產糧不少,武德恭又多年跋扈自雄,很少給上頭納貢,手中存糧絕對不少。 只要能帶來兩三萬石,便可解燃眉之急 屆時,又有了糧食,又有了生力軍的升龍府,可以主動出擊,吸引明軍回援,再和瀾滄軍一起,來一個中心開花,事情說不得還有轉機! 但鄭祚雖然別無他法,卻也還是下意識的提出最后一個疑問 “武德恭這般慷慨,總不能無所求吧?” 李琦小心翼翼看了坐在上首,面色蒼白,眼含血絲的鄭祚,小心翼翼道 “武德恭說……須封他為宣光王,割東北數府隸之,還要諒山以東的全部府縣……” 聽到這里,原以為鄭祚會暴怒發作,卻沒曾想其人居然哈哈大笑起來 “既如此,便讓人回復與他,本王不僅讓他做宣光王,若是日后莫氏舊地收復,那二百里之地,一并與他!” “戰事之后,本王與他結為兒女親家,以后,同享富貴!” “大王英明!” 眾人皆俯首稱是 不是沒有聰明人,看不出鄭祚這點拉攏人心的手段,恐怕很難真的騙得到武德恭效命。 也不是沒人看出武德恭此番絕對所圖甚大 但那又有什么辦法呢?事已至此,別無他路。 第65章 謀國(上) 瀾滄,又稱南掌,既是今天老撾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