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第282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開局默爾索怎么辦、[綜漫]我被赤色子彈射中了心、開局一座旅館:我躺贏了、[綜漫]那什么的排球、[綜漫]乙女游戲主角的我不想做人了、[綜漫]重力使的戀人不對勁、改寫團滅漫畫的結局、[純情羅曼史同人]天生勞碌命、地球人自救手冊[綜美戰]、穿成游戲最慘大魔頭
“這幾年海軍預算可是充足得緊,臣每月都得聽下面的弟兄嘮叨,如今正是用武之時啊?!?/br> “海軍今年軍費還有剩多少?” “今年批了三百六十萬元,這才年中,起碼還剩兩百萬的余額?!?/br> 朱由榔聞言頷首道 “那便只讓財部多批五十萬的特別軍費,記得在審計署留案,張同敞那邊朕已經說過了?!?/br> 解決完能不能打的問題后,朱由榔又轉向樞密院海軍署的陳澤 海軍都督鄭成功帶兵在外,陳澤作為海軍署都承旨,本來就是專門作為參謀官,留在中樞以備咨詢的。 作為參謀,當然不能只是空口白牙 陳澤很快拿出一份連夜草擬《對臺作戰草案》 朱由榔細細批閱,并不長,大約萬余字,簡要敘述了目前海軍能夠動用的力量和臺灣荷蘭人可能反擊的軍力。 同時陳澤也在旁解釋道 “從錦衣衛方面提供的情報看,荷蘭人在臺灣軍力總數大約在一千人至一千五百人左右,武裝戰船二十艘?!?/br>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其陸軍不是我們的對手,眼下可直接出動的海軍步師兩個營,裝備近三千支新式步槍,另十二門輕型火炮,一旦登岸,必是摧枯拉朽?!?/br> “只是戰船方面比較麻煩,據了解,對方這二十艘船,雖然只是商船改裝,但火炮裝配量均達到十二門以上,目前我軍同等火炮裝配量的戰艦,也只有六十八艘?!?/br> 朱由榔一目十行,看完文件后問道 “也就是說,就目前而言,快速解決掉臺灣島的荷蘭人應該沒有太大問題,那這件事的風險到底在哪里?” 還沒等陳澤說話,一旁忙著獻殷勤的鄭芝龍就已經開口了 陳澤自然也樂得閉嘴 其實論起對西洋人的了解,鄭芝龍才是這個時代大明最前沿的人。 畢竟人家是真的會說荷蘭語 “陛下,臺灣島上這點人,只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一個分支,關鍵在于更南面巴達維亞那邊的總督府態度?!?/br> 朱由榔皺眉 “荷蘭人在巴達維亞軍力很強嗎?” 鄭芝龍連忙解釋 “其實沒多少人,但戰船厲害,紅毛鬼的夾板船,能配備二十門以上的火炮,這玩意雖然我們也有,但數量畢竟落下風?!?/br> “有多少?” “額,據臣以前了解,大概不下五十艘吧?!?/br> 李定國對海上的事情不甚了解,皺眉問道 “荷蘭人這么少,哪來如此多水手控制這么多船?” 朱由榔卻是知道的,搖頭道 “不都是荷蘭人,其中超過一半,都是爪哇、安南等地的土著水手?!?/br> “陛下圣明!” 鄭芝龍連忙送上馬屁 “洋人最喜歡用這招,其實自己沒多少人,但就是善于挑撥分化土著?!?/br> 現在問題明確了 打臺灣是小事情,顧慮在于更南方巴達維亞方面的荷蘭人主力動靜。 其實,縱使這年頭荷蘭人再怎么“海上馬車夫”,再怎么成千上萬的軍艦,能對大明造成威脅的力量,其實很少。 原因非常簡單 因為改良蒸汽機還沒發明,蘇伊士運河還沒開通 別看那些個西洋艦隊看起來流弊,你能把無敵艦隊開到臺灣來嘛? 肯定不能,當年鄭和走到非洲東海岸,都得沿路幾十個國家,靠岸補給。 從歐洲到這,得先沿著非洲西海岸,繞過好望角,由馬達加斯加,一路北上,橫跨印度洋,再從中東,經由印度、東南亞、南海,最后才能跑到朱由榔眼皮子底下。 這一路上別說補給,風浪都能給你拍沒一大半。 所以這個年代,西洋諸國能夠投送到東亞的,只能是極其微薄的力量。 當然,同樣的道理 現在大明五十萬裝配先進火器的正規軍,毫不夸張的說,可以吊打整個歐洲。 但你朱由榔同樣也不能把這五十萬大軍開到阿姆斯特丹啊,你又不是成吉思汗,明軍又不是游牧部落,是要補給、安置、糧餉、兵源的,打阿姆斯特丹?怕大軍還沒走到嘉峪關,下面的將士就已經“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了。 上一個這么干的煞筆叫做楊廣,墳頭草都有幾丈高了。 這就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意義 蒸汽機,能把成百上千的戰艦開到地球任何一個角落,能在一兩個月內,就把幾十萬陸軍投送到萬里之外。 所以,朱由榔其實比鄭芝龍更明白荷蘭在十七世紀的實力有多可怕 但那又如何? 有本事你跳過來打我??! 能把什么天下無敵的荷蘭聯省艦隊,別說開到南海,能開到印度,朱由榔都給威廉二世磕一個。 “那就打!” 朱由榔將作戰草案拍在桌上,正色下令。 第28章 第一次交手(上) 當然,戰爭的事情,肯定還是要過問一下前線統帥。 很快,樞密院擬定的草案連夜發給了正在寧波的鄭成功 鄭成功接到后,當即表示同意 大明的戰爭機器,經過四年多的平靜后,再次小規模的運轉起來 畢竟對付一個區區臺灣,還用不著大費周章 鄭成功先后傳令駐于舟山的東海艦隊甘輝部,向駐于泉州的南海艦隊馮信部靠攏。 準備分南北兩路夾攻臺灣 并令甘輝部出發前,把寧波的海軍步師兩個營搭載上。 這四年來,海軍簡直是樞密院親兒子,軍費愈加闊綽,擴張很快。 載炮十二門以上的主力炮艦,達到六十八艘 這已經相當不錯了,六十八艘炮艦,得裝備近九百門新式火炮,這個數量可以武裝陸軍近二十個炮營,就算一個師一個炮營,相當于御前五軍的綜合。 其中三分之一都是最近兩年下水的新船 是船舶公司參照西洋夾板艦建造新式雙桅、三桅帆船。 過去大明的戰船,沒有確切的等級分類,前年樞密院海軍署主持,正式制定了戰艦分類。 主要是以載炮數量作為區分 六十四門以上為甲級,四十八門以上為乙級,三十二門以上丙級,二十門以上丁級,十二門以上戊級。 再往下還有四到十門的己級,但已經不能稱之為炮艦了。 眼下,海軍手中,甲級自然是一艘也沒有,放眼全世界,恐怕也只有歐洲那幾家有,乙級倒是有一艘去年開始建造,尚未下水,算是船舶公司的一次嘗試。 丙級兩艘,為當年鄭芝龍從荷蘭人手中俘虜的戰船改造 丁級十二艘,六艘為近年新造 戊級最多,有四十多艘,算是此時的海軍中堅船型 再往下,也有五十多艘戊級以下的帶炮小船。 之前的鄭氏集團雖然在中國周邊海域,影響力頗大,而且號稱戰船上千。 但事實上,這上千艘戰船里,大部分都只是小船,海軍步師陸軍,并非船越多越能打。 之所以保留這么多小船,主要還是因為之前鄭氏的戰術,尤其是針對荷蘭人的戰術,便是靠“群狼火攻”。 當初鄭芝龍也是靠這一招在料羅灣大敗荷蘭人的九艘蓋倫船 不過朱由榔也好,鄭芝龍、鄭成功也好,都明白,這種戰術,也就在近?;蚴强堪稌r有用,真放到大洋之上正面對決,畢竟是小道。 歸根到底,炮艦,才是未來海軍發展的根本。 不過在過去,鄭軍再厲害,畢竟只是一個海上私人武裝集團而已,沒辦法像西洋人那樣,舉國之力都砸在海軍上。 能搞出這些旁門小道,已經很不容易了 歷史上鄭成功收復臺灣所用的主力戰艦,喚作“大青頭”,只配備兩門炮,一前一后而已。 但在光烈八年以后,得到朝廷支持的海軍,才真正脫胎換骨。 海軍這種燒錢跟燒紙差不多的行當,從來就不是一個私人商團能養得起的。 這跟錢關系倒是也不大 建造戰船的碼頭,鑄造火炮的工坊,合格的木材,優秀的水手,都需要一個穩定、高效的政權來提供。 現在大明海軍的背后,至少有十家官營造船廠,以及數不清的木材加工、鋼鐵冶煉工坊。 鄭成功很快就決定了作戰方案 東海艦隊主力從臺灣北面雞籠登陸,分出兩個支艦隊,護送步師兩個營,在北港方向,靠近南社的地方登陸,從而支援郭懷一。 而南海艦隊,就不必管其他,唯一的任務就是殲滅熱蘭遮城外的荷蘭艦隊! 為了盡快結束戰斗,明軍將兩個艦隊能用的炮艦都拉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