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第281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開局默爾索怎么辦、[綜漫]我被赤色子彈射中了心、開局一座旅館:我躺贏了、[綜漫]那什么的排球、[綜漫]乙女游戲主角的我不想做人了、[綜漫]重力使的戀人不對勁、改寫團滅漫畫的結局、[純情羅曼史同人]天生勞碌命、地球人自救手冊[綜美戰]、穿成游戲最慘大魔頭
但是,他沒有想到,他的弟弟郭保宇成了出賣他的叛徒,將起義計劃報告了荷蘭人。 于是乎,在計劃暴露的情況下,一行人只能提前起義 得到消息的荷蘭人派出一位補差和4位士兵前往油村了解情況,結果被突然發難的義軍殺死。 當夜,荷蘭殖民后,臺灣所爆發的最大規模反抗起義,史稱郭懷一起義爆發。 郭懷一雖然聚攏了千余響應的義民,并且成功伏擊殺死了熱蘭遮城派來的補差和士兵,但他知道,自己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因為他們的起事實在是太倉促了。 油村往南不遠,就是荷蘭人在臺灣的統治中心,熱蘭遮城。 那里也是臺灣總督揆一的駐地。 此時揆一手中的軍力,比歷史上還要強一些,而義軍卻基本沒有像樣的武器。 唯一能夠使用的,就是用于收割甘蔗的鐮刀 面對荷蘭人的槍炮,希望渺茫 但既然已經動手,便沒有回頭路可走,郭懷一也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收攏其他村寨涌過來的漢民,麾下隊伍越聚越多。 在荷蘭人粗暴通知下,相較于土著,漢民所受的壓迫更深,原因很簡單,因為漢人更勤勞,更擅長耕種。 此時臺灣島上,最主要的經濟作物是甘蔗,荷蘭當局專門加派了對于漢民的人頭稅,并且那些荷蘭士兵相當惡劣,故意沒收人頭稅單、奪走各種家當,甚至會在夜間進入住處臨檢,發生不少武力摩擦和yin掠之事。 當聽聞郭懷一振臂一呼,周邊大量漢民紛紛響應,越聚越多。 ------------------------------------- 荷據臺灣 看著熙熙攘攘,男女老少都有,手里拿著各式武器,身上卻只是麻布衣服的義民 跟隨郭懷一舉義的手下陳六官有些皺眉 “郭大哥,咱們這一沒刀槍,二沒火銃的,等會要是遇到荷蘭人的排銃怎么辦???” 郭懷一亦是心中憂慮 他是在鄭氏手下干過的,雖然只是最底層的水手,但也見識過荷蘭人的火銃、火炮。 別看自己現在林林總總一兩千人,真要是對上荷蘭兵,最多一兩百,就能把自己這點人擊潰。 言道此處,陳六官卻是想起了什么,忽然對郭懷一道 “郭大哥,咱們得找個援軍??!” “什么援軍?” 郭懷一不解 陳六官繼續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你忘了?之前不是有北面來靠岸的商船說嘛,現在內陸已經安定了,新的皇帝趕跑了韃子,開海允許出海經商!” “你是說……” “咱們可以去福建,尋求內陸官府的支持??!” 郭懷一聞言,細細思量,雖然心中還是覺得希望不大,但死馬當活馬醫,總比等死強。 “可現在咱們怎么出海去福建?紅毛的船你又不是沒見過,哪里能放咱們出海?” 二人再次陷入苦思當中 思忖良久的郭懷一突然咬牙道 “有了!” “先不管能不能聯絡上內陸官府,咱們先把旗號打出來!” “郭大哥何意?” 陳六官不解 郭懷一斬釘截鐵道 “咱們先打出大明的旗號,就說咱是大明派過來的!你不是說現在的朝廷已經安定,而且還鼓勵出海經商嗎?紅毛一定會有猶疑,屆時我們便立即往東占了雙溪口,派船往西面澎湖那邊去,聯絡福建官府!” 陳六官立馬明白過來了 這是扯虎皮做大旗啊 官府到底對他們是個什么態度,尚未可知,畢竟以大明朝廷以往的尿性,這種事情距離大陸幾千里,孤懸海外,恐怕是不會管的。 當年萬歷年間,呂宋就出現過西班牙人壓迫漢民的事情,華商領袖潘和五起事,帶著幾百號華僑,砍了西班牙總督,引發了呂宋第一次屠華事件,超過兩萬華僑死于屠刀之下,朝廷最后不也只是下詔譴責而已…… 畢竟對于朝堂君臣而言,萬里之外的異國他鄉,死多少人,自己又看不見,對自己的統治又沒影響,關自己屁事? 沒追究你們私自出海的罪責就不錯了! 此后,呂宋相繼又在崇禎年間,以及后世的清初發生兩次屠華事件 一開始還頗為戰戰兢兢的西班牙人,逐漸體會到明清朝廷“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后,便也肆無忌憚起來,這也是讓西方殖民者,對于中國王朝態度逐漸轉變的原因之一。 不過,臺灣畢竟距離大陸要近得多,尤其是距離福建,一個海峽,若是自己這些人能打出大明的旗號,荷蘭人肯定要遲疑一下,是不是真的大明派人登島了。 而有了這桿“尚方寶劍”,也能團結更多島上漢民。 很快,郭懷一打出“大明福建都司,永寧衛參將”的旗號 雖然這個稱號不倫不類,又是衛所,又是參將的,而且此時永寧衛早就撤銷了。 但還是立馬吸引了更多島上漢民,不知情的還以為明軍真登島了 卻也讓熱蘭遮城的荷蘭人陷入恐慌 “真是明人派兵打過來了?” 不對啊,要是有大軍登島,怎么也得有軍艦過來登陸啊 莫非是明人派了細作上島,然后煽動暴亂,好里應外合? 第27章 那就打 “所以說,現在臺灣島內情況究竟如何?” 幕府山別苑,專門用于開會的偏廳中,一幅較為粗略的臺灣地圖 朱由榔打量著地圖,對身側過來匯報的錦衣衛都指揮使趙紀問道 身后李定國、李過、樞密院海軍署都承旨陳澤、海軍兵學苑祭酒鄭芝龍,也紛紛侍立。 這時候已經有“臺灣”的稱呼了,以前大多稱呼為琉球、大員 說起來,這個名字主要還是跟鄭氏淵源頗深,天啟崇禎年間,“??茴佀箭R踞有其地,鄭芝龍附之,始稱臺灣”。 光烈朝在官方文書上,也逐漸以臺灣代替了過去的大員、琉球。 之所以這樣,主要是由于地理定位不同,琉球、大員聽起來實在像是某個藩屬國,而并非大明的直轄國土。 趙紀仔細回報道 “郭懷一起義以后先后在臺南一帶聚攏不下兩千眾,但大多只是民夫而已,缺乏武備?!?/br> “本來打算南下攻打熱蘭遮,結果半路被一百多名荷蘭兵碰上,不到半個時辰便被擊潰?!?/br> “郭懷一退出熱蘭遮城外四十里后,帶著近千殘部,繼續向北流竄,一路上打出大明永寧衛參將的旗號,倒是收攏了許多人員,現在到底兵力如何,不好估計,但應當在兩三千之間?!?/br> 一旁的李定國聞言好奇 “臺灣有這么多人丁嗎?” 這問題也不奇怪,畢竟在這個時代主流觀點里,臺灣那都是不毛之地,連朝廷都懶得管的,居然有這么多人口,還能聚攏出兩三千人馬來? 不等趙紀搭話,一旁的鄭芝龍就已經幫忙解釋 “殿下,臺灣雖然一直沒有受內陸轄制,但自萬歷以來,不少江南、嶺南、福建百姓苦于租稅盤剝,屢有出海求生,眼下全臺,恐怕已經不下兩三萬戶,而且主要聚集在臺南熱蘭遮,和臺北雞籠,十分緊密,能湊出兩三千人,也不奇怪?!?/br> 鄭芝龍這一番話是極具權威性的 為啥? 因為他本人就是當年開拓臺灣的領軍人物,可以說,臺灣能像現在這樣,沿海地域被開發,而且人口也從以前的不毛之地,變成五六萬上下。 他和當初的老大顏思齊,是主要經手人。 可以說,鄭氏一家和臺灣的淵源都很深,當初的鄭芝龍,就是在顏思齊死后,接手對方在臺灣的產業舊部,才逐漸從昔日小馬仔,慢慢變成大佬。 天啟六年到七年,福建遭遇了嚴重的旱災,百姓全部流離失所,鄭芝龍抓住這次機會,招募了很多流民前往臺灣墾荒。 還打出了“一人給銀三兩,三人給牛一頭”的“福利待遇”,結果很多走投無路的百姓都坐著鄭芝龍的船來到了臺灣,為臺灣的開墾建設做出了很多貢獻。 現在臺島上不少人口,都是鄭芝龍當年倒騰過去的。 只可惜后來鄭芝龍被朝廷招安,也就慢慢放下了經營臺島的想法,以至于被荷蘭所趁。 “那現在郭懷一在哪?” 朱由榔接著問道 趙紀指向地圖一點道 “大約在南社附近,荷蘭人正在聯絡拉攏各個土著部族,逼迫他們出人,和荷蘭兵一起北上圍剿郭懷一?!?/br> 這些消息,都是前幾日,兩艘剛好在雙溪口停泊補充的福建商船,聽聞島上起義消息后,驚惶之余,連忙回撤澎湖,遂而帶到福建。 現在的情況,可能又有變化,就不得而知。 “說說吧,一句話,能不能打?!?/br> 朱由榔了解完大致情況后,便回過身來,向在座諸多將領和相關決策人員詢問。 宰相那邊剛才已經通過氣了,主持財部、戶部、通貿署、督商署工作的大明財神爺張同敞明確表示,只要盡量在三個月內結束,不要影響到福建、廣州市舶司的商船出行就好。 不過朱由榔還是讓對方做好市舶司方面的調整工作,原本屬于荷蘭的份額可以暫時交予葡萄牙和英國。 至于其他的,就不是宰相們能做決定得了。 作為“總參謀長”的李過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