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第194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開局默爾索怎么辦、[綜漫]我被赤色子彈射中了心、開局一座旅館:我躺贏了、[綜漫]那什么的排球、[綜漫]乙女游戲主角的我不想做人了、[綜漫]重力使的戀人不對勁、改寫團滅漫畫的結局、[純情羅曼史同人]天生勞碌命、地球人自救手冊[綜美戰]、穿成游戲最慘大魔頭
這兩年兵學苑除了普通學員外,也開設了幾個高級班,用于培訓一些中層將領。 學成以后,調任后軍副將,但主要管騎兵部隊。 此番決戰,張名振把左翼兩個師,兩千多騎兵都交給他指揮。 當初在軍山湖,斬殺馬進忠的,就是之前被全殲的多鐸鑲白旗部,而眼下符離橋之后,正是岳樂新重建的鑲白旗。 故而,當看到遠處那依稀的鑲白色繪龍旗時,吳忠寧眼中戰意頓時爆發,一馬當先。 麾下騎士開始掏出背后騎弓和鞍下火銃。 明軍騎兵的遠程攻擊方式并非全是火銃,這年頭火繩槍的精準度實在是感人,故而軍中依然保留不少弓手,哪怕是兵學苑選拔學員時,弓馬也是重要參考項,如果考生擅長騎射,一般都是直接錄取,并且重點培養。 “嗖嗖嗖” “砰砰砰” 騎兵馳騁數十步外,就是一陣箭雨、彈雨輸出,與此同時,清軍步卒也沒閑著,開始組織用火銃還擊。 “輪射預備,放!” “砰砰砰” 硝煙將戰場籠罩,橫沖直撞的彈丸如雨點潑出,沖馳的騎兵與列隊步卒同時倒下一片。 相較于就地列陣的步卒,騎兵一旦受傷落馬,幾乎毫無生機,一個不小心,就變成了身后戰友轟隆鐵蹄下的rou泥。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這最是考驗騎士的勇氣。 就在這震天乒乒乓乓的槍聲和薄霧當中,八千只馬蹄如滔天浪潮,裹挾著磅礴氣勢,洶涌而來。 “掌雷!” 頂著輪流不停的火銃,每一步都有將士折馬倒地,咬牙靠近十步以內,而后于吳忠寧一聲令下。 如冰雹般數十滋滋冒煙的黑點,借著慣性,向清軍陣列擲去。 “退后!” 一名清軍把總遠遠就看見丟來的掌雷,經過多年明清戰爭,清軍已經知道明軍大多數手段了,所以士卒都能認出,這玩意他們也大量裝備得有。 疾聲呼喝麾下士卒閃躲,還有部分清兵士卒也點燃自己腰間的掌雷,往鐵蹄錚錚而來的騎兵群回擲。 他往后退縮幾步,按照經驗,這些掌雷的殺傷范圍并不大,超過五步就很難傷人了。 “轟??!” 一連串連環爆炸在整個側翼戰場響起,火光迸射,猶如朵朵蓮花綻開,刺鼻的硝煙與薄霧,讓人視線難以超過兩丈。 縱使清兵以前領會過掌雷的厲害,但沒想到,這一波轟炸,卻是比想象中來得更加猛烈。 蓋因吳忠寧部所用掌雷,是改良過的新火藥,這東西無法作為發射藥使用,但用作炸藥,威力卻比傳統黑火藥大得多,兵工公司就將其制為掌雷,裝備前線部隊。 由于是這兩年新弄出來的武器,清軍還沒有大規模遭遇過。 于是乎,整個步兵陣列,竟是一下子被炸懵了。 剛才那個把總,直接被四散的彈片扎成了刺猬,滿身是血,慘叫倒地。 掌雷中,夾雜有不少碎石和鐵片,作為破片殺傷,在升騰的硝煙中,能撂倒一片清兵步卒。 原本嚴整的步兵隊列頓時被炸得七零八落,松散混亂。 部分被突如其來打擊中,崩潰的士卒,丟下武器,拼命往后逃竄。 陣型,是步兵能夠阻攔騎兵大隊的唯一武器。 吳忠寧勒馬當先,拔出鞍下鋒銳馬刀 大聲呼喝 “沖!” “锃锃” 上千雪花般的鋒銳一齊閃出,前排騎矛,后排馬刀,轟隆鐵蹄中,匯聚成銳角鋒矢狀,向著混亂中的步兵集團沖刺。 “刺啦!” 吳忠寧,略一彎身,橫刀一掠,就帶走一條性命。 身后洪流跟隨涌動。 即使有零星的清兵,在身邊軍官勒令下組織起來,用長矛阻擊,但也杯水車薪,最多只能稍稍遲滯一會兒。 這一陣近三千步卒,一下子就被燒紅鐵釬般的騎兵深深插入,四散崩潰。 正在中軍的趙良棟連忙調動人手,往側翼補充,頂住潰散形勢。 ------------------------------------- 符離橋北側的岳樂也一直在關注著這邊,見狀立馬放下手中望遠鏡,立馬決斷道 “鑲白旗騎兵馬上渡橋,自趙良棟側翼,擊潰明軍騎兵,新軍孫思克、陳福部緊接其后,準備渡橋?!?/br> “炮兵各部,調往臨橋射擊!其余各部,也往前頂上去!” 旗語揮舞,金鼓齊鳴,數萬大軍涌動。 首先就是新建鑲白旗驍騎營,三千騎兵繞過步卒,度過狹窄的符離橋,而后分為兩翼,向正在步兵陣列中橫沖直撞的明軍騎兵撲去。 不過早在清軍過橋之前,動向就已經被明軍指揮層發現了。 相較于清軍中,只有將帥才能配備望遠鏡,明軍這邊,望遠鏡的裝備更加普遍,下放到了參將一級。 武備局專門建立了軍用玻璃廠,用于生產軍用級別的光學玻璃。 這是一個技術含量相當高的產業,工部下了不少功夫,在此之前,民間雖然也有廣泛使用眼鏡,但大多以水晶為主,不易于大規模生產。 為了研發適用于制作鏡片的透明玻璃,工部研發部門,參考了葡萄牙和英國的技術,又從民間征募了不少匠人。 最后甚至在報紙上刊登懸賞,來自吳江的一名喚作孫云球的年輕士人,在這方面極具天賦,被胡璇親自指定為新建的部屬玻璃和制鏡工廠督辦。 其人技術上果然初色,攻克了不少難題,讓望遠鏡逐漸普及軍中,雖說造價和成品率還是很糟糕,但起碼比之前只能用水晶制作強多了。 吳忠寧已經快要擊潰眼前的步軍營,將潰散的殘兵往中軍驅逐,試圖沖散趙良棟中軍陣型。 但不得不承認,趙良棟治軍還是有一手的,即使側翼步卒被突然擊潰,但還是憑借中軍,死命將陣型穩住,對驅逐過來的潰兵,直接就地斬殺。 硬生生將不少人又逼了回去,遲滯橫沖直撞的明軍騎兵。 正當吳忠寧準備一鼓作氣,再建奇功時,符離橋方面,飛揚起的陣陣煙塵,瞬間讓他面色陰沉下來。 “撤!” 號角嗚嗚作響,上千騎士勒馬向后退卻,已經被擊潰的步卒也不敢攆上來追擊,只能坐視明軍騎兵撤離。 而不遠處奔馳而來的鑲白旗驍騎營和趙良棟部馬營匯合,一齊向明軍騎兵追擊而來。 張名振知道,岳樂已經忍不住要動手了,迅速下令,霍湅和劉孔昭本部兵馬,逐漸從側翼往中間收攏,其余兩個師的步兵大陣則步步向符離橋逼近。 “追!切莫放了明軍騎兵!” 第12章 符離橋之戰(下) 鑲白旗驍騎營參領一聲疾呼,身后騎兵呼嘯而至,經過鏖戰后的明軍騎兵馬力不及,很快就被追到尾巴。 清騎接近數十步內,便開始彎弓搭箭,發射出一**箭雨。 吳忠寧任憑鋒矢從身側呼嘯,卻是不屑笑道 “這八旗騎兵,還真是一代不如一代,這箭軟綿綿的,比軍山湖時差遠了!” 隨后干脆勒馬,命全軍轉向,往涌來的清軍騎兵對沖而去! 掏出已經準備好的火銃,瀕臨數十步內,開始連綿放銃。 “砰砰砰……” “嗖嗖嗖……” 一陣彈雨、箭雨呼嘯,兩支轟隆作響的鐵流同時倒下數十人馬。 這么近的距離,想要再展開周旋,困難太大,于是乎,兩軍都不約而同,選擇了正面直沖。 “锃锃” 飛揚的馬刀、彎刀,和丈余鋒芒閃爍的騎矛,紛紛橫立,對準敵人。 “蓬!” 兩堵鐵壁轟隆撞擊在一起,大地都為之震顫,折斷的矛頭,破裂的甲胄,飚濺數尺的嫣紅鮮血,與殘肢斷臂,頃刻間鋪滿交鋒的戰場。 “刺啦!” 吳忠寧用騎矛將一名清騎刺殺馬下,隨后騎矛,擎刀繼續搏殺,有的騎兵直接兩騎撞擊在一起,轟然間一并摔落,同歸于盡。 騎兵大隊對決的氣勢可比步軍恢弘多了,整個符離橋兩側都為之側目。 張名振心中有些緊張,這還是新建的明軍騎兵第一次和八旗騎兵正面對決,勝負尚未可知,卻是檢驗三年以來騎兵建設和發展的重要一戰。 兩股洪流驚濤拍岸,余聲陣陣,直到半刻之后,兩軍騎兵交錯而過,卻是各自少了數百騎。 而那戰場之上,留下猩紅一片,人肢馬尸無數。 吳忠寧眼中赤紅,身上濺血,已然棄了騎矛,只剩下馬刀橫立,勒馬疾聲命麾下掉頭,轉身再戰。 那鑲白旗驍騎營參領心中亦是沉著,這支明軍騎兵比想象中要堅韌得多,雙方戰損近乎一比一,各自倒下近三百將士。 在過去,明軍當中,敢和八旗正面對抗的騎兵不多,也就薊鎮、遼東那一兩萬。 清軍對明軍軍隊建設的動向并非一無所知,比如騎兵擴建,其實也在意料之中,這本就是拿下川陜的重要意義之一,明軍不擴建騎兵才是怪事。 但對于這些建立不到三年的騎兵戰斗力,清軍并未放在眼里,騎兵不是步卒,并非一兩年就能拉起來的,無論是騎士還是戰馬的培養,都是麻煩事。 可今日一交手,他卻發現,事情并沒有他想象中那么簡單。 明軍騎手的戰斗技藝都稱不上純熟,但紀律性卻奇佳,尤其是在基層軍官的組織勒令下,往往能夠三五成群,緊緊籠絡在一塊,在正面沖突中,爆發出更強的沖擊力。 尤其是面對上新建的鑲白旗,這些從女真余丁,海西、野人女真大量補充后的騎兵,雖然戰力也不算弱,但相較于以前多鐸手里堪比上三旗的強悍戰力,已然大不如前。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戰到此時,誰要是掉頭撤退,都只會迎來對方的全力掩殺,故而除卻繼續對沖外,別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