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第192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開局默爾索怎么辦、[綜漫]我被赤色子彈射中了心、開局一座旅館:我躺贏了、[綜漫]那什么的排球、[綜漫]乙女游戲主角的我不想做人了、[綜漫]重力使的戀人不對勁、改寫團滅漫畫的結局、[純情羅曼史同人]天生勞碌命、地球人自救手冊[綜美戰]、穿成游戲最慘大魔頭
“殺虜!” 朱之瑜帶頭拔劍前呼,一千八百甲士,抬著七八副云梯,如潮水向城墻涌去。 見距離已近,趙良棟連忙下令 “放銃!放銃!” 其實還不等他下令,就已經有緊張的清軍火銃手開槍了。 一片彈雨潑下,最殘酷的戰斗,才剛剛開始。 第9章 猛攻 “砰砰砰……” 城頭之上,重新列好隊伍的清軍火銃手,朝著下方不間斷射擊。 滿清新軍中,火銃編制比明軍略少些,大概占四成左右,但相較于其他部隊,已經遠遠勝出。 新軍鎮編制效仿明軍,在鎮之下,設營,每營三千余眾,營下設千總、哨總。 火銃部隊以哨為單位,進行排列。 此時面對明軍士卒洶洶而來的這一面城墻上,就排列有三個哨的火銃兵。 在基層軍官的口令聲中,不斷交替填充彈藥,瞄準射擊,對向著城墻沖來的明軍造成不小殺傷。 “??!” 一名士卒被不知何處來的彈丸貫穿面門,血濺數尺,慘叫倒地,身后士卒依舊挺著武器,繼續前進。 整個戰場上,炒豆般的槍聲和彌漫硝煙中,不時響起幾聲慘叫。 雖然明軍攻城鋒銳全員著甲,但面對火繩槍,進入數十步內的距離,這玩意的防御力并不算強,甚至距離近的話,彈丸沖破甲胄后,還會產生變形,造成更嚴重的貫穿傷,在這個年頭,幾乎等于死亡。 由于高度差的存在,清軍火銃射程比明軍略遠,臨到距離城墻不到五十步的距離,明軍才能組織火銃還擊。 任憑彈雨在頭頂橫飛,朱之瑜壓著大軍,一路挺進到城墻之下四十步以內。 揮舞佩刀 “火銃還擊!” 身側帶有火銃的士卒開始列隊,向城頭清軍輪射還擊,其余手持兵刃的甲士,則繼續在火力掩護下,抬著梯子,準備攻堅。 雖然對方居高臨下,對射有些吃虧,但倒也不是完全沒好處,比如能夠給正在架設云梯的步卒提供掩護,畢竟仰射不用擔心誤傷城下友軍。 “乒乒……” 城墻下的硝煙也升騰起來,雙方都迸射出無數火光 金屬暴雨在兩邊同時傾瀉,不斷收割性命。 城頭上,由于之前連天炮火的摧毀,原本作為掩護所用的女墻都被摧殘殆盡,缺乏掩護的清軍同樣完全暴露在明軍對射的火力之下。 于是乎,只見雙方隊伍中,都不斷傳出慘叫聲,和尸體倒地聲。 不時有被擊中的清兵,失足從城墻上掉落,而明軍這邊,也是伏尸不斷。 “火炮,裝填,快!” 趙良棟的疾聲命令后,清軍城頭殘余的火炮力量,不再裝配實心彈丸,而是將一包包碎石、鐵片組成的散彈塞入,朝向城下明軍發射。 “蓬!” 一陣水潑彈雨,十數名甲士就瞬間被鐵雨淹沒,伏尸數步。 同時,還有不少清軍士卒,舉起用瓦罐裝藥,摻雜碎石的震天雷,點燃后,往下方砸去。 剛剛搭建起的一座梯子頃刻被炸得四分五裂,周邊四五個士卒也或傷或殘。 但明軍也不會只被動挨打,攻城隊伍后方,七門只用兩三個士卒就能抬動小炮被推了過來,這玩意是武備局和兵工公司,對虎蹲炮改造后,所研制的一種輕型步兵炮,重量極輕,只需兩人即可抬動,射程也短得可憐,只有一百多步,也就比火銃強些。 但其攜帶便利的優點,卻可以專門用來對付這種百步以內的火力對射局面。 “通通通……” 輕型火炮的加入,又將岌岌可危的戰場局勢扭轉過來,雙方火力相當,整個城上城下都籠罩在一片硝煙和槍炮聲之中,遠遠兩三里外,都能聞到明顯的刺鼻硝煙味。 “吱呀” 一副云梯終于成功搭上城墻,十數名明軍敢死甲士,立刻銜刀帶盾,迅速攀爬而上。 而此時,城上的清軍,在火力對射當中,已經被打擊得有些散亂。 竟是不備之下,已經讓一兩員甲士沖到城墻之上。 于是乎,讓人驚心動魄的戰斗過程開始了。 幾乎同時,反應過來的清軍守城士卒和先登甲士,下意識一齊拿出腰間的掌雷,點燃,向對方扔去。 “砰砰砰!” 一陣令人牙酸的爆炸聲后,兩軍士卒都被炸得七倒八歪,第一批沖上城頭的四五名甲士自然死傷殆盡,但城上清兵也為討到好,在爆炸聲中,隊列被完全破壞。 可謂兩敗俱傷 但總的來說,卻是更利于明軍,只要能夠打亂對方城上的守兵隊列,加下來攻城就會容易很多。 事實也的確如此,這個爆炸之后的城頭,接下來馬上轉變成了明軍敢死甲士的突破口,越來越多人手攀爬上城。 城上城下的槍聲、炮聲都逐漸停息,殘酷近身搏殺開始了。 “殺!” 剛剛對射留下的硝煙尚未完全消散,兩軍已經開始短兵相接。 城頭之上,長兵不好展開,兩軍冷兵器都選擇了短兵刀牌,刀刃入rou聲和喝罵、慘叫,伴隨邊地粘稠血漿,響徹云霄。 時不時也會傳來零星的短銃擊發和射擊聲。 有的先登甲士,尚未攀上城墻,就被瞧見的清兵用滾石狠狠砸下,腦漿崩裂。 有的則沖上去后,搏殺力盡,干脆死死抱著一個墊背,從城上滾落,發出一聲落地悶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戰斗持續了將近一個時辰,終于,登上城墻的明軍甲士越來越多,擴展出了一兩個掌控在手的突破口,源源不斷的士卒從這里攀爬上城。 一名年輕的軍官,當仁不讓,手擎赤紅色旗幟,沖上城樓,在整個戰場上相當顯眼,令清兵色變。 趙良棟自然是急切調兵圍殺,一定要把旗幟給弄下去,否則很容易打擊士氣。 而明軍則圍繞著這登上城樓的旗幟,不斷向城墻兩側擴展,雙方力量對比的天平傾斜開來…… 最后,趙良棟咬牙領著三百多親衛加入戰場,又從城中調集數百精銳上城補充。 雙方拉鋸,直到傍晚時分,尸體鋪滿了城上城下,最后在夜色降臨之下,清兵還是無法驅趕對方,明軍也難以攻克城墻,才不得不在掩護之下,撤兵回營。 趙良棟看著日暮之下,逐漸收兵的明軍大隊,心中沒有半點戰勝的喜悅。 他不是沒守過城,也不是沒攻過城,但卻從來沒有遇到如此夸張的戰斗。 過去的攻城戰,雖然一圍就是好幾個月,但每次攻城,撐死就是個把時辰,只要利用城防優勢,給攻城方造成一定傷亡后,對方就會知難而退,收兵重整隊伍,而后再來,不斷重復。 但在今天,明軍所表現出的戰斗意志讓人咂舌。 雙方鏖戰超過三個時辰,從中午打到傍晚,從戰場遺留估計,對方至少傷亡超過數百,近三成,依舊死戰不退,如同永無竭盡的潮水般,不斷向城墻涌動。 而且悍不畏死,在具有城防優勢的情況下,竟然將雙方傷亡,拉到了一比一的地步。 這看起來對清軍造成的傷亡不算大,但若是明軍就這般不斷輪攻,對守城清兵的士氣打擊與壓力卻很大…… ------------------------------------- 次日一早,又是連天炮火,持續兩個時辰,緊接著,又是伴隨著炮火而來的攻城甲士,城頭上的趙良棟,從望遠鏡里看到那一片閃爍的軍陣,只得露出苦笑…… 第三日,第四日。 明軍攻城兵力越來越盛,城南、城東、城西,都先后差點失陷 明軍的攻勢毫無減弱,趙良棟卻已經受不了,清軍傷亡已經突破三千,傷亡率超過兩成,若非是守城,再打下去,恐怕士氣崩潰在即。 城中彈藥儲備已經快要消耗殆盡,趙良棟知道,自己必須要走了。 好在,拖了這十來天,倒也算勉強完成了岳樂的任務,只是付出的代價實在沉重,而且怎么安全撤離,也是個大問題…… 第10章 符離橋之戰(上) 宿州城外大營,經過十日圍城,其中四日組織先登勇士強攻,清軍士卒的抵抗意志正在逐漸降低,隨著傷亡增加,和彈藥消耗,明軍已經能明顯感覺到對方的乏力。 張名振再一次視察傷兵和軍營,這幾日雖然對清軍造成了巨大殺傷,但明軍自己傷亡也不小,幾乎和清軍維持在一比一左右,明軍傷亡也突破了三千,這對實戰經驗并不豐富的光復后軍而言,還是第一次遭受如此傷亡,這是一個不小考驗。 其實后軍表現已經相當出色了,要知道,在古代攻城戰中,攻守雙方傷亡比一比幾,甚至一比十幾都是常事。 張名振視察完后,又回到大帳,部署明天攻城事宜。 一旁的張煌言皺眉道 “我覺得……清虜怕是要跑?!?/br> 張名振聞言頓住,遲疑道 “雖說攻城數日,趙良棟傷亡不小,但還沒到直接棄城跑路的時候吧?” 張煌言解釋道 “你不覺得,清軍死守宿州,有些詭異嗎?” 張名振沉思片刻 其實他之前也略有疑慮,宿州的確是徐州大門,戰略位置關鍵,但此時清軍的各方部屬,明顯是擺出一副要和明軍直接在徐州打決戰的架勢,如此,再分出一鎮精銳新軍過萬人,來防守宿州,似乎有些本末倒置了。 再結合其他幾路,阮進等人最近上報的情況,張名振大概想通了,問道 “你的意思……清軍這是打算在淮北策劃,給我們一個反擊,宿州是在吸引我們兵力聚集入套?” 張煌言頷首 “應該就是如此了,所以我覺得,瓦克達和岳樂不會坐視趙良棟精銳新軍,在這里白白消耗,纏住、消耗我軍的任務完成后,就應當撤出,而后吸引我軍追擊,而后策動各部,反咬我軍一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