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第168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開局默爾索怎么辦、[綜漫]我被赤色子彈射中了心、開局一座旅館:我躺贏了、[綜漫]那什么的排球、[綜漫]乙女游戲主角的我不想做人了、[綜漫]重力使的戀人不對勁、改寫團滅漫畫的結局、[純情羅曼史同人]天生勞碌命、地球人自救手冊[綜美戰]、穿成游戲最慘大魔頭
第66章 葉爾羌(上) 沈平鴻很郁悶,因為他才剛剛忙活了半年多的邊貿工作,又被調動了。 光烈四年,五月 來自理藩院的官員抵達了陜西,他們將要組織起一個使團,翻越數千里,前往那大明已經很久涉足的地方——西域。 成吉思汗以后,整個亞洲都遍布了蒙古人的身影,除了被朱元璋趕到了大漠的北元,其余整個中亞乃至于西域、漠西地區,也在蒙古余部的分割之下。 不同于漢唐時期,隨著氣候和地緣形式的變化,絲綢之路已經斷絕,西域也逐漸凋敝,不再復往昔榮華。 而對于大明而言,自明初時期,通過對青藏地區的控制,還對西域有一定影響,但土木堡以后,整個國家的戰略頓時轉變為保守,西域和中原王朝,已經上百年沒有音訊了。 其實準確來說,自當年唐中安史之亂,安西和北庭都護府被調往中原平叛,隨后安西孤軍堅守數十年,銷聲匿跡,后來雖然也有張議潮的歸義軍想要重歸東土,但也最后失敗。 中原王朝對于西域,已經有近千年的隔絕了。 以至于后來清朝乾隆時期,平息準噶爾后,才有“故土新歸”的新疆之意,本是千年故地,奈何雨雪霏霏啊。 (有一段時間,對于中亞和西域歷史比較感興趣,看了很多資料后,不得不感嘆,其實乾隆真的挺厲害的,尤其是對于邊疆的戰略上,若是生在漢唐時節,也算封建時代的雄主了,可惜歷史潮流不等人啊。) 沈平鴻將跟隨一眾理藩院官員,帶著一百多匹馬和駱駝,從甘肅衛出發,穿過吐魯番地區,延牙兒干河,前往葉爾羌汗國腹地。 此時的準噶爾汗國首領巴圖爾琿臺吉以伊犁為中心,兼并額魯特蒙古諸部,并壓迫西方的哈薩克人。 雖然強大,但還沒有到達后來康熙時期,逐漸統一整個西垂邊境,延伸中亞的龐然大物。 所以明廷的主要談判對象,還是盤踞在西域地區的葉爾羌汗國。 葉爾羌汗國首都在莎車,這是當年漢朝西域都護府和大唐安西都護府的重鎮之一。 此時的西域地區,受伊斯蘭教影響很深,葉爾羌內部,也有極其尖銳的教派斗爭,這也是后來它被準噶爾滅亡的主要原因。 16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初,伊斯蘭教的“和卓”一派即開始進入葉爾羌汗國,后來,又有新的白山派進入,最后兩派為爭奪主導權,先后爆發血腥沖突,造成政治分裂。 此時的葉爾羌統治者是來自吐魯番的阿卜杜拉,這個時期也是葉爾羌汗國歷史上最后的輝煌,阿卜杜拉死后,國家就會陷入分裂與內戰之中,直到被準噶爾有機可乘。 沈平鴻跟著理藩院的使團,從甘肅衛開始出發。 雖然事前他們已經做好了許多準備,包括充足的淡水,干糧,以及防身武器。 錦衣衛專門抽調了執行司和探馬司的精干力量數十人,加入其中,一方面,是為了保護使團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雖說成立三年多了,錦衣衛在關內的情報網也比較完善,但對于西域以及關外的大漠草原,還真是兩眼一抹黑。 雖說,短時間內,錦衣衛的主要注意力還是在滿清身上,但所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隅”,很多東西,還是要提前布局的好,哪怕只是留下幾根釘子呢?說不定日后就有功效。 -------------------------------------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br> 黃沙陣陣吹拂過,兩百多人組成的使團,在朝陽漸起的嘉峪關外,顯得額外渺小。 這里是近千年來中原王朝所控制的勢力范圍邊緣,再往西走,就真的是“西出陽關無故人”了。 他們在這條數百年前,曾經繁榮不比的商路上,也顯得額外亮眼。 因為這些年來,尤其是明末以后,這邊別說是官方使節,就算是民間商賈也很少到西域來了。 使團首領是理藩院郎中,名叫陳煥之,因為當初在廣西時,有跟隨王夫之招撫土司衛所的經歷,所以這次矮子里面拔高個,被挑出來當了主心骨。 還有幾名翻譯,都是之前通過邊境榷場互貿時找到的。 雖說由于商賈不通,這條路上馬匪、響馬已經很少了,但畢竟不敢拿生命打賭,多以隊伍里的武器裝備還是很齊全的。 哪怕是沈平鴻、陳煥之這樣的文官,也是一人一桿火銃。 而且隊伍中的護衛,除了火銃以外,還都是軍中挑選出,善于騎射,武藝超群的。 畢竟在這種一兩百人的小規模作戰里,個人武藝和弓箭的威力,還真就比火銃要強。 隊伍在六月份,經過長途跋涉,終于抵達了吐魯番,和葉爾羌的邊緣政權聯系上了。 在此之前,他們經歷了兩次小部落的劫掠,好在這些小部落都是欺軟怕硬的主,使團一把武力亮出來,一通箭雨、銃彈下去,就屁滾尿流跑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此時吐魯番地區的當家人,是可汗阿卜杜拉之弟,名喚蘇里唐。 蘇里唐聽說有來自明廷的使者來到后,非常熱情的將一行人接入城中。 讓原本以為還有一番勾心斗角的陳煥之、沈平鴻等人不知所措。 事實上,早就在明軍光復川陜后,作為一名精明的政權首領,阿卜杜拉就已經準備和明廷建立聯系了。 這樣的選擇其實不難理解。、 在此之前,葉爾羌看似在阿卜杜拉的領導下重新煥發生機,但他本人知道,自己的政權事實上是前有狼,后有虎。 往東,是滿清影響控制下的喀爾喀蒙古諸部的步步蠶食,往北,是日益顯露出野心和征服**的準噶爾汗國。 內部,持續多年的教派之爭只是被短時間壓抑,日后一旦情勢發生變化,必定會趁機反彈。 相較而言,環顧四周,似乎只有在游牧民族們心目當中,對于草原和大漠,沒有什么額外野心的大明朝廷,最為順眼。 事實上,在明末之前,葉爾羌也一直保持著跟明廷的關系,甚至進行過多次朝貢。 但隨著清兵入關,東邊打得不可開交,西邊的準噶爾也趁著這一良機大肆兼并擴張,葉爾羌汗國的日子是越來越難過了。 “尊敬的客人們,快快請進?!?/br> 蘇里唐親熱地將一行人接入城中后,大擺酒宴。 在面前一頭霧水的大明使節面前解釋道 “各位尊敬的客人,來自天朝的使者,請接收我們對于天朝皇帝陛下的敬仰和祈禱?!?/br> “之前我兄長已經囑咐過我,要時常注意東邊的消息,只是由于喀爾喀那幫人一直在監視著,我們也不好直接派人與你們聯系,倒是沒想到天朝使者先來了我們這里,實在不勝惶恐?!?/br> 第67章 葉爾羌(下) 此時的西域地區,人口比較稀疏,尤其是漢族人口,更是占比較少,后世的哈薩克族、維吾爾族等,已經逐漸成型。 雖說當初蒙古人橫掃歐亞,所向無匹,但軍事上的強大抵擋不住文化上的武器,從中東到東亞的大量蒙古政權,在短短百余年的時間內,迅速被當地宗教伊斯蘭化和佛教化。 中原王朝周邊的四大蒙古勢力中,漠南、漠北的喀爾喀部、青藏的和碩特、中亞的準噶爾汗國都以藏傳佛教為主,唯有葉爾羌是個例外,以伊斯蘭文化為主。 所以在各部之中,也是最為凸顯和孤立的一個。 這也難怪阿卜杜拉對于明廷使者的到來,如此熱情了。 蘇里唐非常熱絡的招待了兩百多名使團成員,酒酣耳熱之后,自然也就說到了來意。 蘇里唐非常爽快地道 “我知道諸位貴客的來意,在天山南北,我們有著最為廣闊和豐茂的牧馬場,馴養出最為矯健的駿馬,一定會讓遠道而來的諸位滿意?!?/br> 葉爾羌的君臣也不是傻子,自己對于大明而言,最重要的價值是什么,他們還是能想明白的。 這話說得不錯,天山南北,是中國最為優質的牧馬場之一。 更重要的是,新疆這片土地上,有著此時東亞地區最優良的馬種。 漢武帝時期,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溝通了西域和中原交通后,還帶回來了一批驚為天人的矯健戰馬,也就是烏孫馬。 漢武帝見之大為欣喜,將其賜名為“天馬”,還為此寫了一首著名的《西極天馬歌》。 而如今依然生活在天山南北的伊犁馬,也叫突厥馬,就是當初“天馬”的后代。 相較于個頭低矮的蒙古馬、河曲馬、西南馬,新疆馬種才是真正天生的戰馬,平均肩高能達到一百四十五厘米左右,比普通蒙古馬高出一個頭。 雖說,此時的伊犁馬還沒有經過人工改良,相較于后世還有一定差距,但在整個東亞地區,卻已經是綜合能力最為彪悍得了。 這也是理藩院為何瞧準葉爾羌的重要原因。 陳煥之也不藏著掖著 “實不相瞞首領,自甲申以來,清虜竊據中原,吾皇時刻不圖北伐,克復京師,此次一則為雙方睦鄰友好,重申舊誼,二則,也是為了這昔日大宛、烏孫故地的天馬而來?!?/br> 蘇里唐略作沉吟,而后道 “雖說我葉爾羌汗國向來對于大明天子崇敬有加,但是上國貴使也知道,這幾年國內紛爭不斷,再加上北面準噶爾虎視眈眈,同樣急需武備,這戰馬……亦是重視得緊啊?!?/br> “不過使者放心,若是兩三百匹,在下跟兄長通報一聲,無論如何,咬咬牙也給上國湊出來,只是再多的話……” 陳煥之無語,要開條件就直接說嘛,搞這些彎彎繞繞,還兩三百匹,那我還來這干啥? “首領何妨直言?此次我大明的確是帶著誠信而來,如今貴國受前后虎狼之患,我大明何嘗不是尚有滿洲肘腋之疾?當是同病相憐才是?!?/br> 蘇里唐收斂笑容,而后緩緩道 “武器,我們需要足夠的軍械?!?/br> 陳煥之聞言并不意外,這個要求倒是也不稀奇。 如今葉爾羌大敵環伺,尤其是面對日益龐大的準噶爾,不擴充軍備才怪。 而此時西域和草原勢力的冶鐵鍛造技術,相較于中原王朝,也的確低下,如果能從大明這里獲取大量精良武器裝備,對于本就處于劣勢的葉爾羌來說,十分重要。 而且這也不違反出發之前,內閣給談判定下的原則。 除了技術保密級別的武器外,其余裝備完全是可以出口的,尤其是對葉爾羌出口。 因為無論從短期,還是長期來看,這對于大明而言,都沒有壞處。 從短期而言,明軍的主要敵人還是滿清,對于蒙古和西域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維持平衡,眼下在與準噶爾的博弈中,葉爾羌處于下風,維持兩者的力量平衡,符合大明的利益。 從長期而言,未來的準噶爾恐怕也是個不比滿清差多少的強敵,能夠提前牽制削弱一下,也是好事。 所以陳煥之并沒有遲疑多久,就答應下來。 “從原則上,我朝可以向貴國出售軍械,但這項貿易,具體能達到什么規模,還需要朝廷的表態?!?/br> 蘇里唐已經很滿意了,他以前和崇禎時期的明廷打過交道,知道這些中原王朝做決策都挺慢,要先拿回去吵上半天,陳煥之能給個肯定答復就很不錯了。 接下來幾天,蘇里唐派出騎兵,護送使團前往葉爾羌的統治核心,牙兒干河旁的莎車城。 但蘇里唐沒想到的是,明朝使團的動作非???,第二天陳煥之就派出數名輕騎,并請求吐魯番提供便利,一人數馬,向關中報信,征求意見。 隨后才和護送騎兵一起前往莎車城。 抵達莎車已經是二十天后的事情了,而與此同時,文安之受到消息后,第一時間就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一個新興政權,執行力要比以往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