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第163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開局默爾索怎么辦、[綜漫]我被赤色子彈射中了心、開局一座旅館:我躺贏了、[綜漫]那什么的排球、[綜漫]乙女游戲主角的我不想做人了、[綜漫]重力使的戀人不對勁、改寫團滅漫畫的結局、[純情羅曼史同人]天生勞碌命、地球人自救手冊[綜美戰]、穿成游戲最慘大魔頭
在造船方面,陳子升決定先從輔助型的傳統沙船、哨船開始,然后是大型福船,最后才是新式夾板戰艦。 好在有一批從鄭氏那撈來得,西洋人、東洋人都有的造船工匠。 初期上手應該不難。 ------------------------------------- 同樣在寧波港的,還有鄭成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自從知道了自己的任務,是要渡海經略遼東、朝鮮,他就加快了海軍的整編進程。 事實上不僅是天子和朝廷,鄭成功自己也受不了海軍雜亂無章的組織模式。 經過重新整編后,海軍由之前十幾股大小頭領,逐漸變成嚴整編制的多支艦隊。 自都督以下,分設五個提督,分別統領東海、南海、北海和后備艦隊。 東海艦隊提督甘輝,南海艦隊提督馮信,北海艦隊提督周全斌,后備艦隊提督施瑯。 還有一個提督為步軍提督,以陳澤擔任,劉國軒為副,原本是想讓劉國軒擔任的,但考慮到對方資歷實在太淺,驟然提拔難以服眾,所以先讓脾氣比較好的陳舉來幫忙鎮住場子。 可以確定的是,攻略朝鮮、遼東,以海軍為主力。 這既是挑戰,也是機會,作為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鄭成功也有自己的雄心,陸地上的戰爭總有盡頭,北伐滅清之后,未來的大明軍事,海軍才是重頭戲。 以他對天子的了解,臺灣不會放任不管,甚至以后還會染指日本、呂宋,馬六甲等等。 屆時,海軍將擺脫現在的依附地位,成為大明海洋霸權的重要支柱。 他相信,自己成就的偉業,絕對不會比李定國、李過之流差。 武備局最新一批調撥給海軍的炮,有一百四十門,這個數字對于陸軍而言已經相當多,都快有三個炮營了。 但對于海軍而言,也就是幾艘炮艦的事,完全不頂用。 鄭成功已經通過樞密院,致函給新建的大明兵工公司總制宋士意,要求在沿海建立專供海軍艦船的炮廠。 但其實不用武備局和兵工公司cao心,理藩院已經開始給他們找到工廠了,只不過正在談判,到時是用軟還是硬的手段獲得就不知道了。 光烈三年十月初,大明理藩院正式致函葡萄牙駐澳門總督。 希望和平談判,關于濠鏡地區主權歸屬問題。 并正式通知,關于天啟年間簽署的壕鏡租借條例,將在光烈四年之前廢止。 嘴上雖然說是談判,但在致函的同時,光復中軍兩個營,六千兵馬,已經進駐臨近的香山縣了。 葡萄牙人收到消息的第一反應不是憤怒,而是委屈。 不帶怎么玩的???還講不講商業道德了? 之前我們還派兵帶著大炮援助你朱由榔來著,現在你朱由榔發達了,住進南京了,就不念舊情了是吧? 是的,光烈元年時,頂著議事會里許多人的反對,現任澳門總督瓦?;憫氖今甑膩硇?,派出雇傭兵帶著火炮援助死守桂林的朱由榔。 后來朱由榔一路大敗清軍,光復江南,中興之勢顯現。 瓦?;騺硪宰约寒敵醯墓麛鄾Q策為自豪,時常向身邊的朋友炫耀。 看到沒有,就是因為老子當初果斷支持困境中的明朝皇帝,現在咱們葡萄牙才能在對明貿易中得到照顧,咱在壕鏡的地盤固若金湯啦!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在肇慶的三年里,朱由榔對于澳門的事情,一直沒有多問。 葡萄牙人原以為這事就這么定下來了。 沒想到朱由榔這個大明天子居然是個“渣男”,這才進南京城幾天???就開始過河拆橋了! 第60章 香山協議 關于澳門問題,朱由榔給新任理藩院尚書曾櫻定下談判底線,首先,葡萄牙人必須要退出壕鏡,可以轉移新建的自貿區居住,但必須解除武裝。 其次,能維持和葡萄牙的友好關系,不撕破臉最好,畢竟此時大明對西洋諸國的外交策略就是,拉攏弱小的英國、葡萄牙,而削弱強大的荷蘭、西班牙。 尤其是荷蘭,搞定滿清后,下一個對付的估計就是它。 當然,如果非得動武,那也沒辦法。 所以曾櫻就帶著兩手準備,派出使者去和澳門方面接洽。 而派往澳門談判的使者,新任的理藩院郎中,也是老熟人,原“復社四公子”之一的陳貞慧。 這家伙帶著曾櫻給的談判條例,來到廣州府。 最先來迎接他的不是廣州布政使司,這點小事還輪不到省一級的大員來摻和。 而是光復中軍的一員副將,和手下待命的兩個營士卒。 以及一個炮營五十四門火炮。 其實這實在是有些小題大做了,因為此時的澳門,其實就是個小縣城而已。 常住人口不到三萬,其中一半以上是華人,葡萄牙和葡萄牙裔混血,只有一千人上下。 能湊出幾百兵丁就算不錯了,還抵抗? 開什么玩笑。 當初天啟年間,荷蘭人想從葡萄牙手里奪下澳門,動員了一千三百多人,八艘戰艦,而葡萄牙卻只有一百多人。 最后還好能依靠岸防火炮,全城老少齊上陣,才算擊退荷蘭人。 現在明廷數千人馬,而且還是裝備有槍炮火器的軍隊,哪里有還手的本事? 總督瓦?;妩c了下手里的可用之兵,發現咱進步了,居然有足足一百五十一人,比以前多出了二分之一…… 似乎除了談判,葡萄牙人也沒有其它選項。 就算想調集艦隊和明軍硬剛,且不說打不打得贏,打贏了又如何? 葡萄牙人遠渡重洋,萬里之遙跑到這,是為了做生意的,跟明廷剛起來對他們沒有好處,他們又不可能征服明廷,最后反而交惡朝廷,人家直接斷了跟你的貿易,轉頭和荷蘭人做生意去,那才欲哭無淚。 所以瓦?;仓荒苣笾亲诱J栽,同意雙方在香山進行談判。 陳貞慧和瓦?;恼勁袃热葜饕齻€方面。 其一是居住權問題,明廷方面提出,可以允許葡萄牙人在大明居住,但必須先在理藩院登記,并且不得攜帶武裝,具體的行動范圍也必須向官府通報。 這個表態卻是讓瓦?;械匠泽@,要知道,在此之前,大明朝廷一直是嚴禁西洋人進入內地的,只有少部分傳教士能通過上層士大夫的關系進去。 而現在,明廷卻是展現出意外的開放態度。 朱由榔覺得居住沒問題,但前提得有“綠卡”,在大明官府登記備案,并且明確目的和行動范圍,遵守大明的所有法律,并且照章納稅,你跑到南京來住都行,最好再多消費消費,帶動經濟,當然了,以這時候洋人的生活水準,朱由榔很懷疑他們的消費能力。 船舶重工公司里面,那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原鄭氏工匠,以及海軍里面的原鄭氏集團各色士卒等,倒是不需要綠卡了,他們直接登記為正式的大明子民。 于是乎,這些澳門的葡萄牙人,恐怕將成為第一批擁有“大明綠卡”的外國人。 原本瓦?;亲龊瞄L期拉鋸,甚至撒潑打諢的準備的,沒想到第一個談判內容,就讓他心動了。 額,好像也沒什么不好的。 葡萄牙人最早進駐澳門,不也就是為了一個貿易中轉地嗎?既然能合法的進行,還能受明廷官方保護,何必在這澳門的小漁村里窩著呢? 到時候完全可以建立一家商務公司,進駐到廣州、泉州,甚至南京去做生意嘛。 唯一不足的,就是以前不用交稅,現在卻是要和大明的民營行社一樣,給明廷交稅,貢獻財政了。 于是乎,第二條談判內容,就是關于葡萄牙人對華貿易的。 陳貞慧表示,明廷允許葡萄牙商人在華投資,但必須先在理藩院備案后,于督商署注冊企業,并規定,外資公司必須要有三成以上的股份,向大明本土融資。 也就是說,大明允許葡萄牙直接在內陸投資建立商業公司、廠房,但條件是,公司三成以上的股份,必須由大明本土的商人或者國有公司融資入股。 這一點,瓦?;故菦]覺得不可接受,融資不是白占股份,而是要實打實出錢的,大明商人和國企要占股份,也是要真金白銀拿出錢來投資的。這對在東亞地區影響力逐漸減小的葡萄牙而言,倒是一件好事,畢竟大明企業有了股份,也不會坐視公司被荷蘭、西班牙等國擠破產。 但陳貞慧卻提到了一個特殊案例。 澳門的卜加勞鑄炮廠除外。 葡萄牙人在澳門留居后,為了安全防衛,陸續在澳門各險要點建筑炮臺,擴大對火炮一類武器的需求。 最早的一批火炮,是從其他殖民地抽調過來,太過麻煩,于是葡萄牙人就想到了在澳門本土建設鑄炮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引 1557年(明嘉靖三十六年),葡萄牙鑄炮專家伯多祿·卜加勞在澳門的西望洋山麓竹仔室村尾選擇地點開設鑄炮廠,由卜加勞親任經理。 這就是在明末顯著一時的卜加勞鑄炮廠。 崇禎年間,在徐光啟、李之藻等一批眼光開闊的明末知識分子倡導下,朝廷向澳門的葡萄牙訂購火炮。 這也就是最早一批“神威大將軍”,紅夷大炮來源。 后來,在李之藻等人積極溝通下,澳門方面派出炮師,協助明廷鑄炮,明朝也學會了鑄造紡錘形西式火炮的方法。 紅夷大炮的鑄造技術便傳入中國,后來又通過孔有德等人的叛逃,傳入滿清。 經過近百年發展,卜加勞鑄炮廠已經相當健全和完備,技術也十分成熟。 當初徐光啟先后向炮廠訂購了八十多門新式火炮,可見其產量并不低。 而且還能向東南亞、鄭氏以及往來的西洋商船出售。 在武備局工廠大規模建立之前,這里是就是東亞地區規模最大的鑄炮廠了。 陳貞慧提出,卜加勞廠必須由大明兵工公司全資收購! 這一點,不容轉圜。 當然,也不虧待葡萄牙人,之前的工匠都可以留用,包括經理人,也可以先聘請留任一兩年,而且兵工公司出資三萬兩,對于大明而言,這實在是小錢,但對于鑄炮廠的股東們來說,已經不少了。 除此之外,葡萄牙在澳門地區修建的炮臺等設施,也歸大明朝廷所有。 最后,關于兩國外交問題,澳門,準確的來說已經是壕鏡了,收歸大明以后,葡萄牙方面可以在大明的自貿區設立公使館,派駐公使來交通兩國關系和貿易。 但前提是,公使人員必須有“綠卡”,一樣要遵守大明律法,且公使館的用地需要自己去市舶司拍賣租賃。 兩人又唇槍舌劍的談判了三天后,瓦?;X得,嗯……好像也還不錯。 雖說看起來,葡萄牙人受到的限制比以前更多了,必須要遵循大明的法律,還要納稅,并且公司股份也要讓出三成。 但他們卻獲得了在大明內地自由行動的能力,可以像大明商人那樣投資。 瓦?;蝗幌氲?,誒,如果葡萄牙先把這個條約簽下來,是不是意味著可以搶先荷蘭、西班牙、英國一步,提前增進和大明的貿易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