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第117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開局默爾索怎么辦、[綜漫]我被赤色子彈射中了心、開局一座旅館:我躺贏了、[綜漫]那什么的排球、[綜漫]乙女游戲主角的我不想做人了、[綜漫]重力使的戀人不對勁、改寫團滅漫畫的結局、[純情羅曼史同人]天生勞碌命、地球人自救手冊[綜美戰]、穿成游戲最慘大魔頭
鄭成功自瓜洲渡大捷后,斷絕了勒克德渾短時間內南下的可能,便引兵離開鎮江水域,轉而繼續朝南京方面而來。 于九月二十日抵達南京北面的長江水域,不過顯然鄭成功也缺乏直接攻城的能力,便在江浦到瓜埠一帶下錨停駐,監視南京。 南京周邊 朱由榔大軍一到牛首山,便派來信使覲見。 言道海軍現在不僅是于江浦一帶,隨時可以登陸北面的龍灣、天妃宮,海軍炮火犀利,清軍不敢阻攔。 又過了兩日,卻是鄭成功親自前來覲見。 “臣戴罪光復海軍都督,朱成功拜見陛下!” 二十出頭的鄭成功經歷這兩年帶兵征戰,卻是成熟穩重了許多。 朱由榔笑著扶起對方,道 “明儼何罪之有???朕聽聞你在江北出其不意,大破清兵于瓜洲渡,頗有當年前宋虞允文采石磯大戰的風采啊?!?/br> 鄭成功自然是連連謙讓 “不敢,臣這點戰功,比起陛下軍山湖一役定乾坤,陣戰多鐸,十萬清軍灰飛煙滅,簡直不值一提?!?/br> 被這位后世頂禮膜拜的民族英雄拍了馬屁,而且還恰如其分,朱由榔自然是頗為暗爽的,但畢竟是天子,嘴里還是沒忘記自己的任務。 “明儼休得自謙,此戰你部封鎖隔絕南北,有大功于國,雖然戰事未盡,不宜大作封賞,不過之前那個靖虜候還是要拿回來的嘛,一會兒朕就下旨復你爵位?!?/br> 之前出于整合鄭氏集團的需要,讓鄭成功演了一出“父罪子償”的苦rou戲,如今又順勢恢復對方爵位,不僅是給這個苦rou戲結尾,同時也是向所有鄭氏集團的成員宣示主導權,“為名與器,不可假人”,鄭氏想要站穩腳跟,想要發展,就必須依賴于他朱由榔。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鄭成功自是感激涕零,謝恩不提,這次會面,也意味著兩股明軍正式會師,北路軍加上海軍統共約十萬人,勉強可以包圍南京北、西兩面。 接下來,就是如何行動的問題了。 對于明代的南京城,明軍唯一可以借鑒的經驗只有當年靖難之役時朱棣攻打南京的戰例,但事實上也沒啥意義,因為人家那屬于皇室內斗,更有李景隆這種到底是廢物還是內應都說不清楚的存在,哪能和眼下你死我活的對峙相提并論。 最終,鄭成功提議先拿下最外圍的江東門再說,明朝南京非常大,分為內外好幾重,最內自然是宮城,也就是后世所謂南京故宮,往外包含了諸多朝廷機構、宗廟在內的稱為皇城,再往外以十三門為界的,依憑秦淮河、后湖、鐘山而建的才是京城,最外圍還有包含了臨近縣在內的外廓稱為郭城(又叫官城)。 而江東門,便是郭城西面要沖入口。 當然,事實上外郭城門不少,城南的德安門其實更好攻取,但江東門直面長江分流,海軍戰船可以直接駛入,能省不少麻煩,并且江東門距離京城的清涼門很近,也多虧夠寬,海軍戰船可以從護城河體系進入城墻之下。 明南京城圖 李過仔細思索后表示同意,不過需要海軍以炮火佯攻北面的儀鳳門、定淮門、閱江樓等地,以作策應。 決策一下,十萬大軍頓時動了起來。 三日后,天一拂曉,南京城北,揚子江波濤滾滾之中,數十艘炮艦緩緩靠近,一字排開,在吆喝聲、旗幟揮舞中,以側舷面對遠處江岸的獅子山。 “通通通……” 由于距離較遠,火炮其實并沒什么準頭,即使打中,也很難造成什么實際傷害。但,這一通炮擊的意義可不僅于此。 居住在城北郊區的居民被炮聲吵醒,很快,消息就如同火災般傳遍了全城 “官軍打回來啦!” 近三百年的統治慣性下,對于此時的江南百姓而言,滿清的統治才兩年而已,明廷依然具有無可爭議的正統性,至少他們現在還會稱呼明軍為官軍。 許多百姓出于某種天性,一開始還相當恐慌,這年頭無論是誰打誰,老百姓總是少不了遭殃的,但接著發現明軍并未開始攻城,便有不少跑到城北去看熱鬧。 無論如何,即使南京城墻依舊堅不可摧,即使明軍眼下連南京城的邊都還沒摸到,但一個念頭已經在城內上百萬人的心中彌散開來。 這金陵城易手,恐怕就是眼下的事情了,頓時,人心浮動,這固若金湯的千古雄城,開始從內部松動起來。 第106章 暗流涌動 恐慌、躁動之中,又帶著期待和蠢蠢欲動的情緒,迅速在整個南京城中延展開來,老百姓自然是開始囤積物資,關門閉戶,而那些有心之人,則在私下暗流涌動。 閱江樓和獅子山外每天連綿不絕的炮聲,猶如一把槌子,狠狠砸在每個人的心頭,尤其是經略江南的滿清秘書院大學士洪承疇。 這位萬歷四十四年的進士,兩邊加起來,算得上六朝老臣了(萬歷、泰昌、天啟、崇禎、皇太極、順治),但實際上年齡并非很大,如今也不過五十六而已。 此時坐在衙門的簽廳里卻是心中悶悶 如果說朱由榔那邊體會到了南京有多難打,那么洪承疇毫無疑問體會到了南京到底有多難守。 可以說,之前朱由榔那般想法事實上有點想當然了,南京真要這么牛逼也就不至于歷史上就沒守住過幾次。 因為這地方,實在是太特么大了! 眼下洪承疇就算加上新征青壯,也不過三萬多人手,雖然南京百萬人口,若是強抓壯丁,十幾萬絕對是有的,但洪承疇不傻,他要是真這么干,南京城明天就得破,因為他知道,自己手里的親信軍官、士卒就這么點,兩萬人還勉強管得過來,若是再多,可就管不過來了,隨便出一個問題,就得把城池葬送掉。 他原本是寄期望于太平和鎮江兩地堅守,太平府的失手倒是在他意料之中,畢竟對面那位天子連多鐸八萬大軍都吃得一干二凈,何況張天祿那三瓜兩棗?拖延時間罷了。 可鄭成功的瓜洲大捷卻在洪承疇意料之外了,他本來是想讓鎮江堵住鄭成功,就算鄭成功想繞過,勒克德渾也能從此渡江南下,屆時南京之圍便可轉圜了。 結果其人不僅不避,居然還北上奇襲瓜洲,把勒克德渾前鋒以及渡江船只、渡口全部摧毀,想要從北面得到援助,已然不可能,至于南面的博洛,李定國也不是吃素的,雙方正在浙北、浙西鏖戰,哪里有往北來南京的可能? 于是乎,洪承疇只得讓劉良佐放棄鎮江,回南京固守,三萬人馬,分攤在整個南京城內,相當稀疏,再巍峨的城墻,再牛逼的防御體系,也得有人守吧? 更麻煩的是,清廷進駐江南不過兩年多而已,又兼剃發易服,殘暴無度,不得人心,統治基礎本就薄弱,眼下朱由榔以天子之尊,身兼明廷三百年正統聲勢,大軍威逼城下,對于城內那些個士紳百姓而言,心中震動可想而知,只怕已經開始私下動作了。 可洪承疇也沒辦法,反而更加困難,加強監視城內,城墻防務就會缺人,集中準備御敵,城內恐怕就要出亂子,這也不是,那也不是。 之前桂北之戰后,洪承疇就曾建議過多鐸,表示桂北之后,雙方形勢已然變化,希望他放緩對江南的鎮壓,最好剃發令能夠緩一兩年再執行,重用提拔江南士紳,安撫其心,否則來日明軍反攻江南,必然會生亂子。 但當時剛好出了阿濟格之子傅勒赫交換被拒的事情,多鐸和洪承疇關系陡然緊張,哪里能聽得進去? 到頭來,多鐸倒是直接死了干凈,這爛攤子確實要他來應付。 不禁長嘆一聲,心中竟是有些悔恨,但事已至此,像他這種鐵桿漢jian,一旦城破,必然沒有幸存之理,于是更多的是某種怨毒。 原本他心中,作為一個在明廷督撫地方多年的干臣,對于明朝那點齷齪事早已厭煩,知道明廷已然爛透,不可救藥了,自己雖然改換門庭,也許青史之上沒那么好看,但起碼也能子孫富貴不是? 結果所有的一切都被城外那桿龍纛下的青年人打斷了 你朱由榔干嘛怎么能干? 你為啥要贏? 你就不能好好的死在廣東、死在桂林、死在軍山湖呢? 明朝要亡,你就不能跟著他一起亡了嗎? 想到此處,不無咬牙切齒地吩咐身邊佐吏 “去通知劉將軍,讓他先嚴肅城內治安!凡有無故聚集十人以上者,不問緣由,可立斬之!” “同時把內城(京城)十三門都給我堵了!用磚石堵上!” 很顯然,洪承疇這是有了隨時放棄外郭的打算,畢竟外郭實在太大,三萬人根本管不過來,與其耗費兵力,不如直接放棄,死守內城算了。 命令一下,城內立即雞飛狗跳,劉良佐帶著兵馬四處抓人,封鎖店鋪,強征物資,再加上清軍軍紀本就敗壞,多有勒索搶掠之事,城中居民敢怒不敢言,洪承疇和劉良佐也不在乎,畢竟就算他們不怎么干,難道城破后老百姓就會放過了?舊債加新債罷了。 城西北門橋外,原本人聲鼎沸的街坊一下子寂靜起來,路上稀疏的行人也是步履匆匆,生怕被巡游的清兵不分青紅皂白抓了去。 一處掛著通遠商社牌子的店坊,一名掌柜打扮的絡腮胡子中年人剛剛笑著賄賂了巡游的清兵,而后緩緩進入坊內。 合上內間門戶,這才拱手對屋中人行禮 “末將參見同知!”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雷鎮撫不必多禮?!?/br> 趙紀上前拉過對方,正是錦衣衛探馬司的鎮撫使雷潛。 “如今情勢如何?聚寶門那邊事情可安排妥帖了?” 雷潛低聲回應道 “同知放心,聚寶門那邊依然牽上了線,那張洵也并非什么鐵桿漢jian,在清軍那邊受過不少氣,再加上我軍兵臨城下,自然有所想法,咱們這邊一聯絡,許些富貴愿景,便基本告成了?!?/br> 趙紀頷首 “這事一定要注意保密?!?/br> 雷潛接著道 “不過……眼下我們在城內行動確實有些困難了,劉良佐那廝看得太近,陳子龍那邊聯系組織的人手都不敢聚集起來,屆時也不知該如何起事???” 趙紀略微沉默,探馬、執行兩司已經有超過四百人提前進入城內分散隱藏起來,再加上陳子龍聯絡的各方勢力,也能動員出六七百人,可問題在于,這些人眼下都還是分散在城中各地,無法在劉良佐的嚴密監控下聚集,畢竟幾百人聚集在一起,是很難瞞過清軍的。 可力量不聚集在一起,能做的事情就很有限,比如說奪門之類,就很麻煩。 二人都有些沉默,各自思慮。 過了片刻,趙紀忽得一拍大腿 “我倒是想到有個地方能藏人,還不怕清兵發現!” 雷潛思索片刻,差點笑出聲來 “若末將猜得不錯,同知所說的,是監獄吧?” “正是!” 沒錯,若說能聚集一大堆人,還不怕清兵找麻煩的地方,就是監獄了,自從城內開始嚴管,劉良佐也不敢逮人就殺,畢竟清軍士卒里有不少也是南京本地征召的青壯,人情關系下,不少被關進了城中監牢。 南京城有兩個主要監牢,一個是大理寺、刑部大牢,卻在城外,一個是應天府的監牢,位于城內,趙紀只得便是應天府的監牢。 雷潛想了想,卻是為難到 “監牢關系好打通,到時我們以犯人的名義把人送進去,聚在一起,只是……那般卻是不好藏武器家伙事?!?/br> 趙紀沉吟片刻,接著道 “我記著應天府監牢距離國子監不遠吧?國子監那邊我們不是有人嗎?想辦法把東西藏在那邊?!?/br> 雷潛頷首 “國子監有陳子龍那邊人在,不難辦,那邊有不少士子可以聯絡,都是陳子龍名單里可以信任的,帶頭的好像還是不到二十的小子,好像叫做……夏完淳?!?/br> 趙紀啞然,怎么又是這個夏完淳。 第107章 凌城 南京城西,秦淮河外,南京外郭事實上是包含了應天府的上元、江寧兩縣,而江東門,便是以護城河便利之下,西南方最主要的進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