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第63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開局默爾索怎么辦、[綜漫]我被赤色子彈射中了心、開局一座旅館:我躺贏了、[綜漫]那什么的排球、[綜漫]乙女游戲主角的我不想做人了、[綜漫]重力使的戀人不對勁、改寫團滅漫畫的結局、[純情羅曼史同人]天生勞碌命、地球人自救手冊[綜美戰]、穿成游戲最慘大魔頭
“將軍麾下多綠營步卒,人多行緩,潞江南下數百里,還需精騎才行,不如我率八旗精銳從潞江河谷走,將軍率步卒往大理去?!?/br> “如此甚好,但還是需小心李定國伏擊,不若你再帶上三千綠營,我在麗江也收攏了兩千多人馬,加上沙定洲亦有兩名滇中的部將愿意投于我軍,一萬多人還是能湊出來的?!?/br> ------------------------------------- 高黎貢山南麓,光復左軍大營 “二哥,如此未免太過弄險!” 劉文秀驚駭道 李定國讓劉文秀帶著一萬多明軍大部和眾多土司,帶上自己的旗號,大張旗鼓東進,而自己親領剩下胡一青、白文選軍中精銳不到八千人埋伏磨盤山,等清軍落網。 問題在于李定國這法子太過弄險,只有不到八千明軍,卻想埋伏數千八旗精銳,實在太過大膽。 不錯,桂北一戰卻是大為振奮了明軍士氣,打擊清軍氣焰,但八旗強悍難敵卻依然是雙方的共識,當初潮惠一役,朱由榔以兩倍兵馬伏擊清軍,而清軍之中也不過幾百八旗而已,尚且差點打崩。至于尼堪身死,李過所部也是動員前軍一萬五千精銳加上桂北山民武裝數千人,依仗天時地利,才將四千多騎留在群山水田之中。 也就是說,如今大家公認的戰力比較,大概是精銳明軍對八旗,需要三比一才能獲得優勢,若只是普通明軍,則需要五比一乃至更多才能達到均勢。 這也就是鰲拜的底氣所在,李定國大部東進,就算敢設伏,能留下多少人?幾千步卒就想把五千八旗精銳留在這滇西?開什么玩笑? 李定國卻是十分嚴肅地正色道 “自萬歷以來,大明面對建虜,屢戰屢敗,咱們桂北一役雖然大獲全勝,振奮舉國士氣,但于滿蒙八旗的恐懼卻尚未完全消除,此戰,某便是要以相等兵馬,全殲其部,扭轉此等觀念!” “磨盤山地勢險峻,而且還有地方山民帶路,清軍輕騎突進,連日趕路,必然松懈,咱們只要嚴陣以待,并無不妥?!?/br> 七日之后,鰲拜、傅勒赫等五千滿蒙漢八旗精銳,加上三千綠營騎兵,共計八千兵馬沿著潞江河谷,疾馳而往。 李定國將八千明軍精銳分為四支伏擊部隊,胡一青親率兩千將士為第一伏、白文選率兩千為第二伏、胡一青麾下參將馬寶率兩千為第三伏,剩下一千多由李定國親領,作總預備隊。 約定在清軍過了山頂,進入三伏后,發號炮為令,三伏并發,首尾橫擊,必無一騎逃脫。三道伏兵設于前,大營則屯于山后四十里橄欖坡,“炊事伏,令毋見煙火”。 馬寶原名馬三寶,今年不過二十歲,卻資歷非凡,早在李自成入北京時,馬寶便已經是老營副營總,順軍崩潰南下后,他歸屬李過部下,前幾個月朱由榔大搞“摻沙子”調動,馬寶也被從李過那調到了左軍當參將。 兩千士卒全部匍匐低蹲在崎嶇的山林中,從高處遠遠監視著下面河谷延伸而來的山道。 馬寶所部作為第三伏,負責整個山道的末端 “佛郎機可都準備好了?子銃備齊了沒有?”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馬寶一一巡視檢查將士們的各種準備,火銃、弓弩、滾石、滾木,還有用于縱火的火油、干草等。 四門小佛郎機封鎖住山口末端,火銃、弓弩在山腰上隱蔽起來,一旦炮響便可齊射打擊,隨后山頂上的滾石依仗山勢投下,接著才是伏兵一齊沖鋒。 傅勒赫勒馬走在隊伍最前頭,他對鰲拜的謹慎實在是不屑一顧,這位年輕人從小就生長在父輩和祖輩的赫赫戰功之中,對于建功立業、馳騁沙場有著更多渴望。 當年自己父親阿濟格同樣是二十出頭,幾千騎兵,從雕鶚堡入長安嶺,破關而入,一路攻占十余縣,五十六戰俱勝,俘獲人口牲畜近二十萬,面對明軍無數總兵、參將,十余萬大軍,所向披靡,來去自由,如入無人之境,何等威風? 現在豪格、吳三桂等輩手上數萬大軍,居然還害怕南邊那個僥幸贏了孔有德那種奴才貨色的皇帝?實在是有辱太祖威名! 想到這里,他勒馬對身后將佐道 “大軍行軍在外,須有先鋒探路,咱們先脫離大隊,去前方一探!” 隨后也不等將佐們答不答應,便縱馬向山道而去。 前面消息傳到鰲拜耳中,連連皺眉 這個公子哥真是壞事,早知道就該把他留在麗江等現成算了,可惜又怕這廝跑回京師后亂說話。 山道狹窄崎嶇,只夠兩三騎一起同行,原本六七百的先鋒騎兵,硬是被拉出半里路長。 “公爺,此地地勢險要,要不先讓人上山偵查一番?” 傅勒赫皺眉 “如何這般膽???速去速來!” 而后面的鰲拜也擔心這廝脫離大部,陷入險境,連忙率領大軍趕上山道處。七八名八旗精銳朝左右山壁搜索而去,卻沒有發現什么埋伏,他們不知道的是,李定國為了防備被清兵發現,讓第一伏的將士提前后撤一里,等第三伏山口末尾的炮響之后,第一伏將士才能趕到陣地封鎖退路。 清兵當然難以發現明軍蹤跡,匆匆找了兩刻鐘便退了下來報告情況。副將還想再派哨探,但傅勒赫卻已經不耐煩了,揮揮手領軍直入。 兩邊山勢聳立,看起來就像兩面磨盤石將山道夾在中間,雖說不至于九十度直角,但六十多度的斜坡恐怕是有的。 云南橫斷山脈大多如此,不同于廣西那種丘陵、溪流密布的水國,這里的山勢更加險要、聳立。 前方不遠一里外便是山道出口了,傅勒赫心中原有的那點疑慮也煙消云散,立馬準備打馬通過,最多一刻鐘就能…… “通、通、通……” 幾聲悶響從兩側遠遠傳來,未經戰陣的傅勒赫還沒反應過來,但其他滿清將佐卻已經面色大變 “中伏了!” 第16章 血戰磨盤山(下) 第三伏馬寶部四門小弗朗機率先開火,在這種狹小的山道間,由于對方兵力分散,很難造成大量殺傷,但卻能截斷山道,讓清兵無法通過。 兩側山腰上的伏兵立即顯現出來,近千支長短火銃一齊激發 “乒乒砰砰” 硝煙白霧瞬間就飄滿整個山道,讓下面的清軍都很難看清楚兩側山腰上的明軍。前面的白文選部自然也聽到了炮聲,當即掀開偽裝,開始傾瀉火力,炒豆般的火銃聲立刻在山間回蕩,有如后世過年除夕夜般好是熱鬧,當然,清兵恐怕是沒心情欣賞著熱鬧了。 鰲拜此時已經走到了山道中間白文選的伏擊區內,只是一聽到炮聲,經驗豐富的他也不下令撤退,這種情況下一旦撤退很容易變成全面潰散,被人分割包圍殲滅。 “眾將士,勿要慌亂!后退者斬!” “所有人向兩側匍匐攻山!尋找木石掩護,弓箭手立刻壓制!” 鰲拜帶著數十名白甲親衛大聲呼喊,而后以利刃維持軍紀,八旗兵身經百戰,慌亂也不過一時,待鰲拜連聲呵斥,漸漸反應了過來,紛紛就地或是尋找掩體,或是抱團集結,用手中強弓開始反擊。 所有八旗兵都十分果斷地棄了馬,這種地方,戰馬只是妨礙。 彎弓搭箭、重箭呼嘯,即使雙方至少有著十來米的高度差,但滿洲硬弓依舊強悍,箭術也十分刁鉆,不少箭矢硬是能穿過彌漫硝煙,朝明軍士卒的上半身撲去。 “嗖嗖嗖” 多名明軍將士當場撲地,倒下捂著傷口哀嚎 白文選舉刀振臂,高呼總攻! 在呼嘯的叫喊聲中,無數滾石、樹干被從山坡上推落下來,不同于潮惠戰役中朱由榔麾下那糟糕的配合能力,左軍將士可謂“一夫振臂、萬夫同聲”,幾乎同時展開對山道間清兵的總攻。 與此同時,第一伏的胡一青已經率所部抵達山道口處,他們也無需再扔什么滾石了,直接放了火銃后,沖殺下去,徹底封鎖出口! 胡一青手持六尺長,光刀刃就達三尺的長刀,沖殺在前,左劈右砍,都不用施展什么武藝,只是用那幾十斤的沖力,便能將清兵劈成兩半。 斷后的大多都是綠營兵,哪里見過如此架勢? 由于地方狹窄,長矛施展不開,故而沖鋒在前的都是刀牌手,只有部分長矛手依仗地勢,站在山坡高處捅刺企圖往兩側山坡跑路的清兵。 剩下的清兵綠營見山口被堵,兩側山坡也已被長矛和火銃封鎖,只能朝后面的山道擠,可最前面的傅勒赫那里也被馬寶用四門佛郎機和滾石堵住了。 前面的八旗兇悍,沒有退縮,可后面的綠營卻是受不了了,一直往前面擠,就這樣,清軍從一條蜿蜒的細長隊列逐漸縮短,密度逐漸增大,也被明軍徹底圍在了山道之中。 鰲拜見那些個綠營兵還在不斷向前潰退擁擠,不禁大怒 “來人!再往這邊跑的當場格殺!” 一個牛錄的滿清八旗兵當即轉頭將刀鋒對準潰逃的綠營兵,不顧他們凄慘的求饒聲,揚刀便砍,不一會兒就留下了數十顆人頭,綠營兵也不敢再逃了,只能在八旗軍士的逼迫下開始向兩側山坡攀爬攻山。 此時明軍的滾石也基本耗盡,胡一青和馬寶兩部已經沖下山道,封鎖前后,白文選見狀也就不再遲疑,鼓角傳令,大軍左右向山下沖鋒! “殺韃子!” “殺清虜!” 經歷了桂北大戰的左軍將士們,對于清軍還是有很大心理優勢的,再加上之前的伏擊,清兵早已亂作一團,難以集結應對。 鰲拜面色猙獰,手持狼牙棒,四下揮劈,腦后的小辮子跳來跳去,片刻間就將五六名明軍將士開了瓢,明軍的腰刀面對八旗兵身上堅實的鎧甲,往往難以致命,需要好幾刀才能讓對方喪失戰斗力,拼殺顯得艱難,進入相持階段。 鮮血和斷肢鋪灑在初秋的草木上,粘稠濃厚,發出令人作嘔的氣味,喊殺聲響徹整個山道,四五里外都依稀可聞,火銃再難取作用,八旗兵手中弓箭卻依然有效,蓋因為他們箭術精湛,零星射擊,竟是不懼傷到自己人。 白文選親持刀牌,帶著近百親兵企圖將鰲拜所部中軍切割成兩段,鰲拜亦是驍將,豈會讓他得逞? 在幾十名白甲兵的沖殺下,逼近其部,白文選見狀早已殺紅了眼,手執兵器,竟是直接硬對上去。 鰲拜冷笑一聲,撲了過來,狼牙棒一劈,白文選連忙揮盾阻擋 “咔嚓!” 巨大沖撞力之下,竟是四分五裂,散作碎片 白文選心下大駭,扔掉殘破的盾牌,退后兩步,從身邊親衛接過一柄長刀與鰲拜搏殺。 “鏘!” 兵器碰撞的刺耳尖利聲音令人牙酸,幾乎冒出火花來,鰲拜雙臂使力,咬緊牙根,青筋跳動,猛力劈下。 白文選橫刀抵擋,只覺虎口被震得生疼,幾乎欲裂,勉強維持一會兒,竟是不自覺退后踉蹌兩步,手中長刀差點脫手滑落,滿頭大汗。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這廝力氣好生大! 身旁親衛也看出白文選難以抵擋,當即護衛左右,幫忙對應??砂准妆重M是好相與的?均棄掉長兵,手持三尺長的花骨朵,朝著明軍就是一通猛砸,嘴里嘰里咕嚕也不知道叫罵些什么,但明軍確實是難以相抗,不到片刻,就留下十幾具尸體,負傷的也有二十多人。 鰲拜手持狼牙棒,一指前方山道出口,大呼 “殺出去!” 一波猛沖下,竟是差點讓剛下山坡的明軍崩潰! 遠處的傅勒赫見狀大喜 “快隨瓜爾佳統領一同向前沖殺!” 馬寶也不含糊,他讓長矛手依靠地勢三三五五結成陣勢,刀牌手聚在最前面,不斷壓迫清軍。 鰲拜勢不可擋,竟是一點點將明軍阻擊部隊逼了回去,許多原本慌亂的八旗將士見此狀況,不斷向鰲拜身邊聚集,由于地形原因,倒是無法聚做一團,但卻形成了一個箭頭狀的集團,朝封鎖山道口的馬寶處沖去。 馬寶率軍抵擋得相當吃力,此戰雙方人數本就基本相等,雖然明軍占據地理優勢,但清兵大部分都為八旗精銳,無論戰力還是裝備都要勝出一籌。 “頂??!佛郎機!快放!” 趁著對方還沒有和自己這邊按面積接觸,馬寶連忙讓炮手放炮 “通通通……” 又是一陣炮響,四枚炮彈馳入已經有些擁擠的清兵隊列中,瞬時帶出腥風血雨、斷臂殘肢,但是在鰲拜親兵寒光泠泠刀刃督戰之下,卻沒有造成大規模sao亂,只是稍稍遲滯了一下,糾結著向馬寶部沖去! 雙方猶如激蕩的海浪拍打崖岸,轟然分裂成無數水沫交錯開來,刀刃與矛頭你來我往,時不時傳出入rou的切割聲與倒地士卒的嚎叫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