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第58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開局默爾索怎么辦、[綜漫]我被赤色子彈射中了心、開局一座旅館:我躺贏了、[綜漫]那什么的排球、[綜漫]乙女游戲主角的我不想做人了、[綜漫]重力使的戀人不對勁、改寫團滅漫畫的結局、[純情羅曼史同人]天生勞碌命、地球人自救手冊[綜美戰]、穿成游戲最慘大魔頭
開門!自由貿易! 第7章 對越貿易扶助計劃 海防港距離越南黎朝的首都東京(河內),只有不到百里,面對氣勢洶洶的大明海軍艦隊,海防港的越軍頓時就蒙了。 領頭的是五艘三千料以上旗艦(排水量一千噸以上),乘風破浪,上面各種帆布高高揚起,近處看去得有好幾層樓高,船舷上一排冷森森的炮口遙遙相對。 雖然看到了艦橋上迎風獵獵的“明”字大旗,但越軍水師還是習慣性的上前查問。 結果那戰船二話不說,直接開炮! 鄭氏戰船旗艦配備了十門千斤佛郎機火炮,數十門大口徑佛郎機對著越軍水師就是一頓狂轟濫炸。 佛郎機相對于紅夷大炮而言,射程更短,威力不足,但卻有著一個優勢,那就是裝填速度快。 僅僅是兩刻鐘的時間,五艘旗艦便將所有子銃全打了出去,足足有數百多枚炮彈向對面撲去。 可憐越軍水師,大多都是些兩三百料大小的鳥船、哨船一類,哪里見過這個陣仗? 直接就被干蒙了,有兩艘水師戰船的桅桿都被炮彈砸斷,這還沒完,明軍戰船接著靠近,到只有幾十丈遠時,炮手改用鏈彈進行攻擊。 所謂鏈彈,就是用鐵鏈將兩個稍小的炮彈連接起來,同時發射出去。 這樣兩顆被連接在一起的鐵球于飛行過程中展開,并高速旋轉,一旦碰到對方桅桿,便能利用中間的鐵鏈,將桅桿絞斷。 當然,如果碰到人么,呵呵…… “咚!” 一枚鏈彈卷著旋風般速度直接將越軍桅桿絞斷,一艘戰船就這樣失去了行動能力,同樣的事情在整片海防港前發生著。 許多來往商船、漁船只敢遠遠觀望,不敢靠近港口。 海風獵獵,各種大大小小的船帆鼓滿了風,長短不一的帆索敲在夾板和桅桿上啪啪作響,艦上的將佐、水手、士兵各司其職,緊張無比地忙碌著,艦首劈開的水花,濺起層層雪浪。 王夫之在旗艦艦首看到這一幕,可謂心潮澎湃。 上國之師,威武赫赫 在擊垮越軍水師的戰斗能力后,鄭成功命人用旗語傳令,旗艦周邊的小型戰船也開始行動起來。 他們有的直接靠近失去行動能力的越軍戰船,企圖接舷俘虜,有的已經開始直奔港口準備登陸了。 剩下的越軍水師已經干脆投降,在海軍艦船掩護下,一個營的光復軍將士登上港口,占領海防港。 港上防守的越軍也不是沒想過抵抗,但面對海軍炮艦鋪天蓋地的轟擊和光復軍將士寒光泠泠的刀矛,到底還是放棄了。 王夫之、鄭成功帶人上岸后,也不去找對面,反正這么大動靜,越南的朝廷會找上門的。 海防港距離東都(河內),不過百里,消息一兩天就傳過去了。 此時的越南屬于“南北朝”階段,原本的王室黎朝已經被架空,北邊被架空皇帝的權臣鄭氏掌握,南邊被割據力量阮氏掌握,有點類似于曹魏和東吳。(其實更復雜,鄭氏原本是阮氏的部將,阮氏與曾經同樣架空君主的莫氏對抗獲勝后,鄭氏趁機反叛,控制朝政,反正一大堆冤債,大家知道是南北朝就行了) 此時的越南北方由鄭氏這一代話事人定王鄭根當家,聽聞此事后,大為震驚,明朝不是亡了嗎?怎么就打過來了? 是的,之前鄭氏敢聯合南邊幾個小國以及柬埔寨拒不貿易,就是因為根據他們的消息,北邊的明朝已經被韃靼人滅掉了,據說首都都被攻占,皇帝都死了兩個了。 于是,沒有了忌憚的鄭氏就想通過刁難北邊來的商船,而后在港口給他們收取巨額稅賦,反正北邊的商人們都富得流油,如今明朝也亡了,韃靼人也不像是會管得到這些的,敲點竹杠,乃至于“吃大戶”怎么了? 結果,就把明軍的炮艦給招來了…… 鄭根連忙派出宰相,跑到海防港去問問怎么回事,結果明軍倒是放他進去了,但還沒等到這位陳姓宰相斥責明軍侵略暴行時,王夫之倒是先劈頭蓋臉一句 “爾國六年不納貢,欲反乎!” 陳宰相當場就懵了,這怎么還惡人先告狀呢? 太冤枉人了吧,你們這才幾年,皇帝都換了好幾個,你打算讓我們貢給誰? 但的確是沒進貢,不過陳宰相是一位堅強的反侵略斗士,沒有被明帝國主義的氣焰嚇倒,將話題扯開 “若是進貢事宜,上國派一使者而來即可,何故大興刀兵,傷我軍民,此為天朝所為乎?” 王夫之直接一哼 “本想只派使節而來,不過聽聞貴國君臣顛倒,有權臣挾上,故而以兵甲傍身而已!” 陳宰相這下不知道該怎么說了,鄭氏確實是權臣把持朝政,但這不是都快他媽幾百年前,越南黎朝就已經權臣掌政了,從國內到國外誰不知道啊,怎么擱你這跟個新聞是的…… 不過道理雖是如此,但有些話還真不能明說。 于是他也只得含糊一番我大越自有國情在此……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終于,當二人跳過這些口水對噴后,轉移到談判上來。 首先是明朝的要求。 王夫之表示,光烈皇帝陛下非常同情生活艱難的越南百姓,決定和越南開放貿易,互通有無,并且酌情減免了越南的貢品,原本是打算每年收一百萬石糧食的上貢的,現在只打算收五十萬石,怎么樣?是不是非常貼心? 為了讓大明的商品更多惠及越南百姓千家萬戶,我們大明就吃點虧,千里迢迢跑到越南海防港,建設一個專屬大明的貿易區,用于對越商品傾銷,啊不對,經濟互貿,甚至還愿意派出官員和將士幫助越南管理、開發和保護海防港。如何,有沒有被感動? 更重要的是,作為越南百姓最好的老大哥,大明見到越南的關稅系統簡陋無比,相當落后!怎么能夠坐視不管?大明有義務幫助越南建立一套先進的關稅系統,日后越南對大明的進出口關稅就由咱們兩國共同協定!看到沒有,我大明甚至不愿意占越南便宜,而是共同協定。 陳宰相臉都綠了,你知道你在嗶嗶些什么嘛? 原本越南對明朝的上貢也就是走走樣子而已,能給個價值七八千兩的貢品就不錯了,五十萬石大米,你怎么不去搶? 還要接管海防港,這地距離鄭氏所在的河內不到一百里,急行軍三天之內就能趕到,你打算干嘛? 最牛鼻的是越南征收多少關稅,還要問過大明的意見,這算把越南當成了啥?大明的一個省嗎? “上國使者莫以為我大越士民無骨氣乎!” “啥?骨氣?來來來,你們鄭氏還有多少兵馬?” “我皇剛剛在廣西大破清軍,殲敵十萬,兩厥名王!貴國兵馬加起來有十萬嗎?” 陳宰相一時語塞,不知道該說什么。 整個越南北部,鄭氏控制的地盤,也就是個廣西大小,人口上還有不如,舉國上下,優良中差一起算,也就六七萬人馬,其中有四萬要防備南面阮氏,一萬對付北面莫氏殘余,只有兩萬在東都附近。 而這其中,四千水師和海防港守軍剛被擊潰…… 唇槍舌劍,足足過了四五天,越南鄭氏方面終于妥協。 對于第一條,五十萬石是萬萬不能接受的,這相當于他們每年征收糧食的三分之一了,最后以二十萬石結算。當然,大明也不讓越南方面吃虧,每年回贈越南足足一百套四書五經,什么?你說這個不值錢?大膽!“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你居然用錢來侮辱圣人之學? 而第二條,越南方面不同意也得同意了,因為此時港口已經被占領,不同意也沒用,王夫之當即將海防港周圍共計八千畝土地劃為了“大明專屬貿易區”,由大明派駐官員和士卒接管,反正這里距離兩廣也就幾天航程,管得過來。 而最后一條,王夫之雖然反復強調,大明只是“參與商議”,絕對不多加干涉越南的關稅調整。 但當陳宰相提出對明關稅百分之一時,王夫之只是連忙咳嗽,也不說話,千分之一還是不說話,最后以兩萬分之一的高額關稅成交。 完成對越南方面的貿易扶助后,越南官員們無不感激地熱淚盈眶,歡送王夫之的艦船離開,屢屢發出依依不舍的歡呼聲。 王夫之身為上國使者,言而有信,還不忘給越南留下一千兩銀子,作為未來三年大明商人交給越南的關稅,以及未來三百年內海防港的租金…… 第8章 技術突破 王夫之前腳剛從海防港離開,后腳一大群如狼似虎的大明海商就涌了進來,大肆搜購糧食,不用繳納任何賦稅的他們利用手中巨大資本,聯合起來打壓cao縱越南糧價,趁著夏糧征收之際,大肆買進。如今兩廣正是缺糧的時候,無論多少都能吃得下。 而王夫之則和鄭成功的海軍艦隊一起,順著東南亞的海岸線一路南下,有了鄭氏前車之鑒后,其他國家都不敢造次,就算敢,也沒有卵用,畢竟鄭氏都已經算東南亞里最能打的那一批了。 一路下來,用了快兩個月時間,建立了三個大明專屬貿易區,與鄭氏、廣南(阮氏)、占婆、華英、柬埔寨簽訂互貿協議,當然,由于這些國家離大明比較遠,而且也比較識相,所以王夫之倒沒像對鄭氏那樣盤剝,但關稅基本上也控制在百分之二以內。 廣州這邊,在朱由榔的授意下,張同敞出面,效仿荷蘭的東印度公司,建立了一個由朝廷牽頭,各家商號參與的“大明海務公司”。所有商家雖然積極參與,但卻提出必須要讓天子陛下占一半股份,這可不是因為這些個商人覺悟突然變高了,因為他們知道,這種公司最大的競爭力就在于有官方背景,能得到朝廷支持,就像后世的大英東印度公司,最大的依仗就是英國海軍一樣,必須要把皇帝綁到戰車上。 朱由榔也明白這一點,不過他提出自己代表皇室只占一成股份,洋務院代表政府占四成股份,當然洋務院不是白得的,張同敞拿出五十萬兩白銀和六百畝商業用地以及三個官方碼頭入股,以保證朝廷方面的絕對控股。剩下五成,分為五千股,向全社會招標! 最后招標結果讓朱由榔感覺驚訝,最終除了洋務院和皇室外,第三大股東是鄭家,占了百分之八,這大概算是鄭氏的投名狀了。而更離譜的是,荷蘭、葡萄牙等各個歐洲殖民勢力竟然也合資購買了百分之六的股份,所以這個公司也算是合資企業了…… 僅招標所得就高達六百萬兩,公司總資產約八百萬兩左右,大明海務公司效仿荷蘭東印度公司,實行董事會和經理制度,由占股最大的朝廷代表洋務院和皇室,出任董事長,其余股東派出代表作為董事,第一個目標便是東南亞的糧食貿易。 而與此同時,朱由榔已經走在了南巡廣州府的路上。 這是他第二次視察廣州,上一次來廣州,先后建立了市舶司、武備局,解決了財政和軍械問題的危機。 這一次,他一方面想就地看看如今轟轟烈烈的農業改革進行的怎么樣了,另一方面也想看看佛山這個工業基地與廣州港這個貿易中心的發展成果。 畢竟光在行宮里批奏折,不親眼看看,到底是不放心。 月前,周邦被從廣西調回擔任戶部尚書,胡璇升任工部尚書,兩人都回肇慶統攬全局了,原廣東巡撫陳邦彥升為兩廣總督,遷往梧州辦公,眼下的廣州竟是只有張同敞一個朝廷大員。 路上,朱由榔親自輕裝簡從,帶著上百護衛假扮為巡視組官員跑到鄉里詢問情況,鄉中百姓倒也不怎么驚訝,因為這幾個月來,到處都有巡視組在跑。 原本朱由榔只是讓朝廷六部和都察院抽調人員組成巡視組,但地方府縣也害怕下面瞎搞,結果被發現連累了自己,所以也效仿肇慶,從府中抽調官吏,時不時的“巡視”一下,深怕下面的官員亂搞攤派之類,結果牽連到府里。 結果還是讓朱由榔頗為開心的,朝廷減稅、鼓勵高產作物種植的政策下達后,雖然各地執行情況不同,但總體上而言,百姓負擔大大減輕,不少百姓家中在征完夏糧后,依舊有余糧支撐,而那些連夏糧都難以供給的,朝廷則予以緩征或者免征,不說能吃飽飯,最起碼餓不死人。 這個年代,老百姓每天能吃個半飽,餓不死,就叫太平時節了。 到了廣州港后,新建成的自貿區已經熙熙攘攘,張同敞匯報,眼下光常駐商戶就有一千多家,各類倉庫六百余,工人近兩萬,較之于之前,廣州港的進出口總量至少增長了四成。 如此僅廣州一港,每年至少能為財政提供五百萬兩收入,再加上其他剛剛開放的三港,這個數字將接近千萬,海務公司的利潤還不算在內。 而回程時抵達的佛山鎮,便讓朱由榔欣喜若狂了。 胡璇在佛山鎮基本已經布置完成,再加上湖廣新復,現在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湖廣的礦產開發上。 如今,佛山每月的冶鐵產能達到了七十多萬斤每月(約六百余噸),這個數字和后世的工業時代相比肯定不值一提,但在十七世紀,已經很不錯了,明朝前中期時,每年鋼鐵產能也就萬噸左右,佛山能以一地而抵上半國,已經是巨大突破了。 而在具體產品上,由于之前朱由榔設立的工匠等級激勵,甚至后來還設立了具體的獎金,將那些在技術領域取得突破的工匠分為甲乙丙丁四等獎勵,獎金最高達千兩。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為了鼓勵技術研發與攻關,朱由榔還專門撥給武備院一筆獨立款項,用于裝備研發,僅半年就達五萬兩之巨,為此瞿式耜等人不止一次建言,這些錢若是用在軍隊上,夠再養一個師的光復軍了!但朱由榔還嫌不夠呢,后世國防軍費開支里,裝備研發資金可是占大頭的! 因為他知道,技術這東西,那就是拿錢砸出來的!就算失敗十次百次,只要研究成功一次,就能百倍千倍的回饋。 比如武備局一名工人就根據自身經驗制造出了一種由水力驅動,更加簡便的木制鍛錘車床,得到了五百兩獎金并且提拔為初習匠師(正八品)。 而讓他真正驚喜的是,黃天不負有心人,在無數銀子砸下后,武備局的裝備研發部門已經走到了前列。 目前攻關的三個項目,其一是仿制歐洲野戰炮,設計一種符合中國地形要求,安在仿制于歐洲的簡式兩輪炮車上,可以由兩匹騾馬拖走的野戰炮。 根據朱由榔的命名習慣,這種仿制于歐洲最新型長身管火炮的輕型野戰炮被命名為“光烈元年式野戰炮”。 其二是燧發槍的研制,其實明朝和歐洲工匠早就有過燧發槍的構想,但此時的燧發槍技術極不成熟,開槍點火率只有不到五成,還不如火繩槍好使,朱由榔也不懂這個,只能靠砸錢不斷試驗,獲取數據了。 其三,就不是簡單的仿制西方了,一名鑄炮廠工匠偶然靈機一動,提出使用鐵模鑄炮,代替如今使用的泥模鑄炮法,收到了武備局研發部門的年輕負責人宋士意支持,進行多次試驗,雖然失敗了許多次,至少揮霍掉兩千多兩白銀,但已經取得突破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