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 第53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開局默爾索怎么辦、[綜漫]我被赤色子彈射中了心、開局一座旅館:我躺贏了、[綜漫]那什么的排球、[綜漫]乙女游戲主角的我不想做人了、[綜漫]重力使的戀人不對勁、改寫團滅漫畫的結局、[純情羅曼史同人]天生勞碌命、地球人自救手冊[綜美戰]、穿成游戲最慘大魔頭
這可是春耕時節??! 毫無疑問的是,今年廣東產糧量將斷崖式下降! 其余省份呢? 廣西自不必說,糧食產量本就不高,而且桂北、桂東等地還被戰爭大規模破壞,今年能少餓死人就算阿彌陀佛了。 湖廣呢?從隆武年間開始,明清雙方在湖廣前后拉鋸數載,對農業生產影響極大。而且孔有德十萬大軍南下,期間輜重運輸,要征發多少民夫?只要也有十幾萬,要消耗多少糧草?恐怕也得以十萬石計。 李定國七萬大軍入湖廣,同樣要消耗大量糧草,事到如今,恐怕長沙的府庫早就空了! “凡興師十萬,出兵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br> 更不必說那支葡萄牙雇傭兵也是要有傭金的,而且還附帶葡萄牙的貿易談判和傳教談判請求,不然你真以為人家是來做慈善的…… 朱由榔看完奏折,只是覺得有些慚愧。 從去年開始,他領兵在外,一直打仗,以他那后世二十歲小年輕的心境,對戰爭和經濟關系的認識也就局限在“打仗花錢”而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可他不知道,打仗花的,不僅僅只是錢啊…… 若非瞿式耜等人苦苦支撐半年之久,兩厥名王?如今經過大半年戰爭折騰,糧倉里耗子都快餓死了! 仗打贏了,并不意味著這些問題就會消失,如果再不作出應對,到了年末,是真的會餓死人的! 經濟活動必須要恢復,農業生產必須要穩定! 若是餓殍遍地,就算打再多勝仗,那和滿清又有何區別? 朱由榔合上奏折真心地對三位大臣說道 “多謝三位卿家建言,朕確實有些幼稚了……” “朕決定,明天朝會,這份奏折抄上三十份,傳給所有大臣看一看!這次危機,咱們必須君臣上下一心,一同度過?!?/br> 朱由榔在政治上確實只是個小白,但他至少知道自己是個小白,所以不會像常凱申那樣動不動就瞎指揮、瞎干預,當大臣指出問題時,自然會從善如流。 次日朝會,許多大臣依舊出列各種夸贊朱由榔桂北之戰的功績,但不等他們說完便被朱由榔打斷了。 “朕這里有一份奏折,想請諸位卿家參詳一二?!?/br> 說畢,殿中內侍將傳抄的奏折一一遞去,朱由榔坐在椅子上也不說話,靜靜地等待所有人看完。 等大家開始竊竊私語后,他才重新出言。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大家都說是朕打贏了這仗,是朕斬殺了二王,殲滅了十萬大軍?!?/br> “可當朕看到這份奏折之后,才真正明白?!?/br> “殲滅清虜十萬大軍,兩厥名王的最大功臣不是朕,而是兩廣、瀟湘千萬士民!” “我等君臣不可不知恩情啊,不說其他人,就說朕自己,難道踏入肇慶之前,就真的沒動過繼續攻打江西,收復四川的想法嗎?難道朕真的考慮過百姓是否承受的了嗎?” “沒有!朕為此而深感慚愧!” “北伐要不要繼續?當然要北伐!可北伐不能以百姓的血淚做代價啊,‘爾俸爾祿,民膏民脂’,即日起,朝廷的工作重心必須轉向民生上!必須轉向農業上!必須轉向生產上!” “凡是受兵禍較重,征發徭役過多的,一律酌情減免賦稅,已經耽誤了春耕的,各級衙門必須幫助組織搶種作物,絕對不能餓死人!” “無論哪府哪縣,只要出現大規模餓殍,必須嚴厲追究責任,想方設法也要渡過難關!” 第77章 賞賜功勛,祭祀英烈 自朱由榔瞞著一眾大臣跑到貴州去,搞了什么“龍場盟誓”之后,整個肇慶朝廷的上下官員都處在極度緊張當中,仿佛頭上有一塊大石頭壓著,喘不過氣來。 天子平安歸來,還徹底扭轉了前線局勢,這對他們而言是真心欣喜若狂,過去大半年的氣氛實在是太緊張、太迫切了,如今,即使敵強我弱的大形勢還沒有轉變,但就江南而言,清軍想一口吞下明廷勢力,基本上不可能了。 這場戰役至于明清雙方,就像抗戰時的“武漢會戰”一樣,戰爭形態由速決戰轉向相持階段。 但朱由榔實在是沒有之前意氣風發的心情了,又一份沉甸甸的報告遞上他的案頭,是關于此戰中,明軍傷亡的統計。 光復中軍前后三萬五千余人參戰,戰死六千五百人,另有一千余失蹤(其實大概率就是戰死),左軍戰死五千七百人,失蹤八百,前軍是傷亡最重的,達七千一百人,失蹤五百。 各軍合計陣亡和失蹤人員共兩萬一千余人。 還有約四千參與戰斗的民夫,以及四千多各族山民武裝,共三萬余人。 觸目驚心,除了直接陣亡和重傷不治后身亡的(也是酒精消毒取得了效果,否則這個數字估計還要增加三分之一) 還要有一些傷殘之后無法繼續服役的,也有近四千人。 好在補充了三萬五千多俘虜,否則明軍就真的被打殘了…… 不過即使如此,短時期內,軍隊戰斗力也會大幅下降,這讓朱由榔對瞿式耜他們“不能再打了”勸諫又有了更深刻認識。 朱由榔長嘆一口氣 “烈士撫恤必須做好,無論財政再困難,每月也必須讓府縣衙門向每一戶烈士家庭支一斗糧,如有孤寡,另行安置,子女日后若參加科考,同條件下可優先錄取?!?/br> “每年清明、元旦,各級衙門必須派遣官吏,帶米糧登門慰問?!?/br> 說到這里,朱由榔原以為如今財政糧儲如此緊張,瞿式耜他們會不同意,思索如何說服,卻沒想到瞿式耜只是默然應許。 朱由榔有些意外,倒是一旁的呂大器輕嘆一聲,解釋道 “做這些要不了多少東西的,陛下以為,有幾戶人家還能領到米糧???” 朱由榔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接著便醒悟了。 是啊,有多少戶人家能領到???這些犧牲的將士,大部分都是昔日西軍、闖軍從山西、陜西、河南、四川等地轉戰而來,或是從江南的弘光朝廷崩潰開始,一路潰逃南下。 他們還有家人嗎?就算有,也都好幾年沒見過了吧…… 山西、陜西連年大旱,又是鼠疫,又是兵災 “是歲饑,人相食” 史書上短短六個字,就是因為活不下去這些原來的農民軍將士才造的反??! 由此可知,其中絕大部分人,恐怕早已是孤家寡人了吧。 朱由榔一時無言,想說些什么,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寧作太平犬,勿為亂世人。 最終統計下來,僅有不到六千戶人家可以享受撫恤,這下大多都是兩廣子弟兵和家屬跟隨南下的左軍將士。 至于那些個傷殘士卒,朱由榔也吩咐讓各個府縣衙門統一安置,可以到基層充當里正、巡檢之類的基層官吏,也可以加強對于地方基層的控制力度。 沉重的話題討論完,總是要講一些開心的事,比如說戰后封賞。 瞿式耜和兩位閣臣與吏部商議許久,最終花了三天時間才拿出了一個初步封賞方案。 此戰功臣大致可以分為四批。 第一批便是有著定策指揮之功的李定國、李過、高一功、趙印選。 以李定國功勞最高,封齊郡公,授太子少保。 李過本來就是隆武朝冊封的興國侯,加封陳郡公,加授驃騎將軍(武將散階)。 高一功原為鄖陽侯,加封鄂郡公,授金吾將軍。 趙印選封安仁侯,授定國將軍 第二批便是四人往下的郝搖旗、胡一青、袁宗第、劉文秀、艾能奇、劉體純、李來亨等人 大明朝沒有伯爵以下的爵位,其實郡公也很少封得有,一般都是國公,但瞿式耜等人覺得畢竟這仗還有得打呢,得留出點空間來,故而把明初的郡公爵位拿過來用。 這一批總計也有二十多個,瞿式耜等人按照功勞大小,分別授予伯爵和各級散階。 不過王夫之和周邦是例外,他們雖然立下軍功,卻是個文官,所以王夫之加授中憲大夫,周邦加授正議大夫。 第三批就是再往下的各級參將等人了,這一級便沒有爵位可授了,主要都是散階。 第四批是再往下的有功基層軍官和普通士卒,等各軍上報之后,該升官升官,該賜銀賜銀。 當然,封官賞爵可不是一紙空文,還要有相應賞賜的,瞿式耜帶著吏部和戶部一堆官員噼里啪啦算了一天。 三十萬兩白銀 這下子,不只是糧倉空了,銀庫也沒剩下多少子了。張同敞弄來的一百多萬兩,如今只剩下不到三十萬了,好在最新的一批市舶司賦稅這個月就能押送過來。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思來想去,朱由榔還是道 “這筆錢無論如何都是要出的,忠臣志士不可辜負,既然都出了這么多,干脆再拿出五千兩來,作為???,讓人將可以搜集到的陣亡烈士姓名籍貫全部刻成牌位,于城北修建一座忠烈祠,永享香火?!?/br> ------------------------------------- 五月的炎陽逐漸升溫,青空之下,肇慶城北門外,一次別開生面的祭祀儀式正在舉行。 在剛剛奠基的忠烈祠旁,光烈皇帝朱由榔親率文武百官,獻俘祭祖,并兼祭祀忠魂。 朱由榔身著正式場合才穿的十二冕旒服,垂落的琉璃珠子讓人很難看清他的表情,手持笏板,面東北方而拜。 他面前是一道長長的桌案,上面用布蒙著牌位。 而在他身后的空地上,數百甲胄齊整的刀斧手,正押著三百多名原犯有血債的清兵以及八旗俘虜。 “‘齊襄公復九世之仇,春秋大之’,何況建虜侵兩京,掠中原,屠江南,使宗廟蒙羞而社稷有膻腥之難?!?/br> “滄海橫流,故顯英雄本色,山岳板蕩,方知義節忠烈!自桂北一役,凡殺生成仁,奮不顧己,效勇于沙場,而死節于王事者,三萬余?!?/br> “故以此祠,永祭香火,陪祀宗廟!” 說到這里,下面的文官們確實不淡定了,什么叫陪祀宗廟?這是明朝大臣位極人臣才有的待遇啊,三萬多人都陪祀宗廟,那宗廟能擺得下嘛? 朱由榔卻不理會,只是讓人將桌案上的蒙布掀開,里面是一座足足四尺多高的牌位,上書“光烈元年桂林之役犧牲將士之位”。 而后朱由榔指著牌位,轉頭對所有百官道 “如有朝一日,光復金陵,當將此祠遷于太祖陵前!與我大明列祖列宗一同,永受祭拜,凡后世皇帝,必以此為訓!” 是的,這些個為大明效死的將士怎么能就丟在肇慶呢?應當在孝陵,在宗廟之前,永受香火,與國同休! 而在此之前,大明光復軍,必須打回江南! “列祖列宗,四方英魂,請享血祀!” 言罷刀斧手锃然落刀,那三百可憐的俘虜被堵住嘴巴,只能嗚嗚作響,還未反應過來,便已人頭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