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烈成性[重生] 第67節
那時衛瓚暗自在軍中提拔和考校著能用的人,想方設法擠上更高的位置。 那段時間沈鳶遠在京中,卻幫了他許多。 調配糧食,補給運輸,甚至李文嬰也是他們兩個合謀除去的,不久他便聽說,他的大伯父衛錦程在京中得罪了天子寵臣,流放至他附近。 衛瓚怔了怔,追問傳訊官:“是哪位寵臣?” 傳訊官左右看看,意味深長道:“自然是沈折春,沈大人?!?/br> 傳訊官素來敬重衛家人,見并無旁人在場,便提醒他:“京城人人皆道,沈折春此人氣量狹窄、忘恩負義,蒙了靖安侯府大恩,卻視衛將軍如眼中釘,連帶著衛錦程也不放過……將軍還是不要得罪他為好?!?/br> 話語間不無輕蔑,只笑說:“也不知是哪兒讓圣上看中了,就這么一步登天了,為了他,連李文嬰都斬了。那還是有從龍之功的,朝中如今誰都不敢觸他霉頭?!?/br> “衛將軍還是小心些好?!?/br> 沈鳶若真是忘恩負義,還救他做什么。 不過是自污名聲,省得旁人將他們兩個看作一伙。他們越是対立,彼此便越是安全。 他寫信去問。 只得了“無事”兩個字。 他心里頭清楚,可卻不知為什么,總覺得酸澀和憂懼。 期間,他終于拿到了原本在李文嬰的兵符,做了名正言順的大將軍。 頭一次回京述職的時候,沈鳶親自來接的他。 彼時沈鳶是天子近臣,車駕奢華,左右皆是內廷宦官,沈鳶被安置在車中,層層疊疊的錦緞將他與外界隔絕,一個宦官挑起簾,沈鳶便淡淡地瞧他,隔了十余步便停了。 他不下馬。 沈鳶也不曾下車。 沈鳶悠悠喊了一聲:“衛將軍?!?/br> 他說:“沈大人?!?/br> 隔著好長一段路,他想,沈鳶氣色好了許多。 這小病秧子好勝又嬌弱。給他尊重不夠,還得填他的野心,給他足夠施展的土壤,才能漸漸養出活氣兒。 邊疆混亂,他剛剛掌權,連自己握緊軍隊都難,更是護不住沈鳶。 他如今養不活這小病秧子,留在京里也許是好的。 沈鳶的車駕在前,他的馬在后。 這般一步一步走過長街時,再經過國子學,附近街上的糖水鋪子少了許多,不復從前熱鬧。 他有一閃而過的念頭,想起他曾見沈鳶年少時,面兒上總是穩重,卻總在糖水鋪子門前眼巴巴地瞧,再被他的侍女兇巴巴地拽走,怕他吃壞了肚子。 只是連這樣的回憶也不是很多,他們在國子學的交集少之又少,總是互相敵視更多。想著想著,便叫人去買了一碗,想著等走時給他。 那日宮中設宴款待,他瞧見沈鳶一路如分花拂柳,卻是坐在離上首最近的位置,眸低低垂著。 安王說了句什么,沈鳶怔了一怔,卻抿著唇笑了,道:“謝圣上關懷?!?/br> 那是一場私宴。 他中途去凈手,回來時經過屏風,聽見安王的聲音和藹如長輩:“朕聽你平日所說,還以為衛將軍是何其三頭六臂的人物,如今深談,卻不覺得你遜于他,何必自輕?” 沈鳶笑道:“是臣素日心窄?!?/br> 安王笑了一聲,道:“人皆有貪婪善妒之心,這世間獨你如此,卻不惹人生厭?!?/br> “折春,朕早與你說過,見了你,便覺著與朕年少時何其相似?!?/br> 沈鳶說:“臣怎能與圣上相較?!?/br> 安王卻笑了笑,說:“怎的不能?” 說話間,似乎瞧見沈鳶桌上的杏仁茶已吃光了,安王便問:“沈卿嗜甜?” 他聽見沈鳶有些不好意思地說:“也沒有很喜歡?!?/br> 安王與宮人道:“再拿一碗杏仁茶來?!?/br> 衛瓚腳步頓了頓,見身側宮人已眼神催促。 他便垂眸繼續走了。 那日宮宴結束,是沈鳶送他出門去的,他本該対沈鳶說,若是他已不愿復仇了,便算了。 沈鳶救了他一條命,還了侯府李文嬰一條命,衛錦程一條命。 縱是侯府有天大的恩情,也已經夠了。沈鳶為靖安侯府填進去的已太多了。 后頭的路,他自己走就是了。 可開了口,又不敢說,怕這樣一說,沈鳶與他之間的聯系,便徹底斷了。 只是問他:“你過得好么?” 沈鳶頓了頓,眉宇間幾分驕色,說:“好得很?!?/br> 他便信了,沒見著沈鳶目光下淡淡的隱憂。 走了好長一段路出去,他見沈鳶說:“就送到這兒罷,我后頭還有事?!?/br> ——他們之間往來,也不宜太頻繁。 他說了聲好。 走出好長一段路,聽見沈鳶遠遠喊了他一聲:“衛瓚?!?/br> 他扭過頭去,卻恰好有宮人路過。 沈鳶沉默了片刻,笑了笑:“無事?!?/br> 可后來回了邊疆,再想那一聲,卻總叫他心悸。 總是無端端想,沈鳶獨自在京城,身側已無人了。 …… 那時他沒想到的是,安王対沈鳶的厭倦如此之快,他迅速地拋棄了沈鳶,甚至從欣賞轉變為了一種厭惡。 起初衛瓚以為是安王發現了沈鳶與他的聯系。 幾次三番派人去查,卻發覺并非如此。 安王并不是懷疑沈鳶復仇、也并不是懷疑沈鳶另有居心,而是似乎單純地憎惡沈鳶。 無人知道,沈折春為何一夜被厭棄。 衛瓚無詔令不能反京,便只能通過書信和探子去搜集沈鳶的消息,卻是一日比一日心驚。 沈鳶受了三次貶黜,幾度申飭,言辭之重堪稱侮辱,安王卻偏偏就是不肯將沈鳶調出京城。 一夜之間,沈鳶仿佛做什么都是錯的,做什么都會被挑出刺兒來。 比透明人還要糟糕。 沈鳶昔日越是風光,如今便越是可笑。 他捏著信紙問探子:“無人替他說話?” 探子低頭道:“沈大人根基太淺,當初又是破格拔擢……在朝中還來不及扎根?!?/br> “況且,那些能做出實績的位置,沈大人一個也沒坐過。每有提案,也都令他人接手……如今只有軍事上的后勤,是沈大人求了許久,才能親手督辦的?!?/br> 可這事兒上的功勞,眼下只有他們這些在外行軍打仗的人看得見,只有穿盔甲、吃糧草的人看得見。 甚至朝中多少人,連帶著之前的李文嬰,都是從軍備上頭撈油水的。 如今哪有人會為沈鳶出頭。 衛瓚閉上眼睛。 半晌說不出話來。 沈鳶的處境實在太差了,他是嘉佑帝最后一科的狀元,在當年就被侯府牽連,以至于同年榜之間毫無來往,自然就在朝中沒有派系。 至于親友…… 沈鳶無父無母,沈家不落井下石便是好的了。 與衛瓚対立的那一刻,又把対靖安侯府尚有余情的人推到了対立面。 如今安王怎樣捧起他,怎樣摔下他,都毫無顧忌。 ——這是故意的。 從一開始,安王就知道,怎么能將沈鳶拿捏在手中。 擺弄得團團轉,再摔得粉身碎骨。 他沉默了片刻,便要起身去寫折子,道:“我去將他要來?!?/br> 探子卻說:“沈大人叮囑過……讓您不可去調他?!?/br> “而且,也調不來?!?/br> 那小病秧子的原話是。 “我想了好些法子,都不能成,可見他是不打算放我了?!?/br> “你讓衛瓚不要白費心思,沒得將他也牽連進來,他計劃了這好些年,若是在我這事兒上漏了跡,便太冤了?!?/br> “是我自己蠢得透頂,真以為自己有什么能耐?!?/br> 他聽這話時便知道不好了。 寫了幾封信去,沈鳶都沒有回。 再后來聽說,沈鳶當眾受了廷杖。 只因有人彈劾他媚上欺下,沈鳶并不肯認,當眾與人対質。 安王便道:“若真如此,為何無人為你說話?!?/br> 又幾分和藹道,何況沈卿,真不曾媚上? 這話一出,眾人皆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