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不差錢的日子 第212節
一人是早先從蒙羅角主城出去的探馬,另一人風塵仆仆,明顯經過長途奔襲。種建中與帳中幾個指揮使馬上都站了起來——這第二名探馬,明顯是從渭源堡來的信使。 他們帶來的消息更是令人心驚—— “黨項禹藏家與青唐藩部木征聯軍一萬一千人,同時攻打渭源堡與蒙羅角城?!?/br> 種建中臉色一沉,其余三個指揮使臉上的肌rou同時跳了跳。 一萬一千人——只不知道其中有多少黨項鐵鷂子。 如果只是青唐藩部,以種家訓練出的強悍西軍,一般以一敵二沒問題,一千人足以抵擋兩千人。 但如果對手是鐵鷂子…… 種建中一揮手,先命人將一只木盤取出來,放在大帳正中的一張桌子上。 這是按照明遠所轉述沈括的方法制出的軍事沙盤。種建中即使出征在外,也還是帶出來一張小幅的“簡易版”,以顯示周圍的山川地理——在這個時候就派上了用場。 “黨項與木征聯軍的兵力分布是——” 種建中沉聲問趕來的兩名哨探。 兩人對視一眼,顯然是事先已經有過交流。 其中一人伸手在沙盤上指點,并開口解釋:“禹藏家大約有兩千精銳,正守在大來谷中?!?/br> 大來谷正是渭源堡與蒙羅角部之間的一條交通要道,黨項人的精銳守在那里,便相當于將種建中與援軍之間的道路完全切斷了。 “另有三千羌兵和一千黨項人將渭源堡團團圍住?!?/br> 聞言每個人的臉色都變了變。 這絕對是一個最壞的壞消息。 王韶身為熙河經略,此刻正坐鎮在渭源堡中。而黨項人竟然糾結吐蕃與羌人,前往攻打渭源堡。須知渭源堡剛剛修建未久,此刻尚未完全建成。 “余下一千黨項騎兵,帶同四千青唐羌,就在我們蒙羅角城周圍?!?/br> “五千人?!” “這么多?” 聽到這個數字,種建中帳中人人變色——除了那個一直跟在種建中身后,表情永遠木訥的小親兵。 “所以王經略派小人來送信時,特地提了一句,種官人您要小心——這次黨項羌人合兵,恐怕是想要先行拿下蒙羅角城?!?/br> 第195章 千萬貫 翌日是個大晴天。 西北便是如此, 冬日里陰云密布的日子未必冷,但如果是大晴天,陽光雖好, 但是往往勁風如刀,割得人臉上、手上生疼。 種建中巡視蒙羅角城防時便是如此,朔風如刀, 呼呼刮得十分猛烈。 種建中一眼便瞥見兩個守在城墻后,負責cao作霹靂砲車的小校, 手上凍得裂出一道一道,全都是鮮紅色的細小血口。 “我那里還有一盒馬油, 向華去我行囊里取出來, 先分發給將士們用?!?/br> 向華應了一聲, 轉身回去,須臾間已經出來,手中拿著一個錫制的圓形盒子, 二話不說,先遞了給站在霹靂砲車旁的小校。 那小??匆娛种心堑窨叹赖腻a盒,已經愣了神,一時竟忘了要將盒子打開, 將里面的馬油取出涂在手上。 “怎么這盒子這么好看?” 另一名小校湊過來,見狀忍不住驚嘆。 隨即大家都聚了過來, 然后紛紛將眼光投向種建中—— 西軍中默認都是老粗,而種建中也一向與下級兵士們打成一片,大家也都知道他性格豪爽粗放。 但誰也沒想到, 他用的東西竟然如此精致。 “人設崩塌”的種建中臉龐微微漲紅, 但沒忘了再強調一句:“盒子記得還我!” “哦!” 明白了—— 小校們相互看看, 臉上都露出了然的神色。 這一定是種昭武的心上人送的。 種建中年輕有為, 二十出頭卻尚未婚配。但現在看起來,這位種昭武一定是已有心上人,等著回去迎娶——如果這次大家都能打勝仗,能平安回去的話。 “城外的動靜如何?” 種建中看向站在城頭一截用夯土堆成的女墻之后,舉著一枚千里鏡正在瞭望的士兵,大聲相詢。 “種昭武,羌人……您知道的!” 羌人向來被視為烏合之眾。他們的單兵馬上戰斗力不可謂不強,但是失之懶散,無法團結起來像宋人那樣運用集體戰術,因此宋軍除非中伏或是落單,很少會在羌人手下吃大虧。 現在瞭望兵這么說,所有站在城墻后的將校們便都在腦海中想象:羌人們此刻應當是剛起,正在點燃曬干的馬糞埋鍋造飯。 “鐵鷂子呢?” 種建中并未因羌人的懶撒放松警惕,繼續詢問黨項人的行蹤。 那名瞭望兵熟練地將千里鏡的鏡筒抽出,左右轉動以調整焦距,仔細觀察之后回復:“黨項騎兵在羌人的營地后結陣!” 果然!在松散的羌人士兵身后,是訓練有素的鐵鷂子。 種建中與他身邊的所有人頓時都繃緊了臉孔。 “種昭武……” 瞭望兵一邊瞭望一邊繼續高聲說道: “鐵鷂子的人數似乎少了,現在只能見到四五百騎?!?/br> “一定是埋伏在哪里,等待我們棄了蒙羅角城,然后在半道上襲擊我們。等到我們這一支盡數潰敗,敵人便會趁渭源堡軍心動搖的機會,大舉進襲渭源堡?!?/br> 種建中沉著臉,咬著牙,一個字一個字地說給他身邊的將帥們聽。 “黨項人肯定認為我們一定會放棄,一定會跑……所以選擇了守在路上偷襲,指望能全殲我軍?!?/br> “但是,他們或許忘了,或許時日太久了沒人教他們——這里,我們腳下的這座城池,自漢唐開始就一直是漢家的土地。兒郎們,我們這才剛剛踏出渭源堡幾步?絕不能就這么灰溜溜地往回跑——” “對,當然不能溜回去叫渭源堡那些家伙們笑話!” 不知不覺中,蒙羅角城中的禁軍、廂軍和民伕們都慢慢向種建中這邊靠攏。聽見種建中這番慷慨激昂的陳詞,不少人熱血沸騰,揚起握緊的拳頭,大聲應和。 然而,此刻就站在種建中身邊的幾名軍官,比如指揮使竇和泰,都知道種建中這只是激勵士氣的言語——其實他們是跑不了的。 此刻在蒙羅角城,連稍許強壯的民伕都算上,他們也只有兩千人不到。以這點兵力,離開蒙羅角城,那就是自尋死路。 竇和泰心想:為今之計,只有勉力支撐到渭源堡之圍解開,王韶帶兵來援。 但是……真能撐到那時候嗎? 于是他不露痕跡地擠上前,湊到種建中身邊,小心地問:“昭武……我們現下只有六天的糧草,最怕是……箭矢會不夠……” 只見種建中異常豪邁地一揮手:“不怕,我們必在六天之內,解決這里所有的對手?!?/br> 竇和泰:……? 他以前不覺得種家的十七哥是個愛說大話的家伙??!怎么這次去京城轉了一圈,被王韶請回來加入熙河路西軍之后,竟轉了性子,變得這么“自信”? “各位都準備就緒了嗎?” 種建中再次詢問cao作霹靂砲車的將校們。 “回稟種昭武,我們都準備好了!” 用馬油滋潤過雙手,暫時不用再考慮皮膚凍裂煩惱的小校大聲應道:“一切準備妥當!” 種建中嘴角輕揚,笑容不易察覺。 “那些羌人、吐蕃人、黨項人……若是還用原來的眼光看待我們大宋的西軍,那對不起,他們要失望了?!?/br> * 時至正午,艷陽高照。在這等暖陽的照耀下,連北方刮來的強勁冷風似乎都少了早間的那等凜冽。 羌人們吃飽喝足,開始向蒙羅角城發起進攻。 在西北這里,最擅長進攻和野戰的,或許是西夏黨項的鐵鷂子,但最擅長守御的,絕對要數宋軍。 他們只要憑借一座寨堡,和精良的守城器械,以及足夠的糧草和清水,他們就可以長久與黨項人耗下去,耗個??菔癄€,耗到黨項人耐心喪盡。 只可惜,蒙羅角城并不是宋人所修筑的寨堡。 這座“城池”是別羌在唐人留下的城寨遺址上修修補補,大概齊修成了一座“城池”的樣子。 但實際上這座城的城墻矮處只有丈許,也就比一名身材高大的男子稍微高些。城墻內外的地平等高,城內沒有女墻,城上也沒有箭垛——說白了,這城墻幾乎與宋境內大戶人家的院墻一個樣。 于是羌人們打過來的樣子也頗為兒戲。他們從身上接下一件皮袍或者布衣,就地取土,然后隨隨便便地一扎,快步沖至蒙羅角城下,將土灑下,然后轉身便跑。 數百人沖了幾個來回,蒙羅角城城墻最低矮的一段之前,便堆起一座小土包。 相反,宋人這邊,倒是只稀稀疏疏地放出幾支箭。 羌人們一見大喜,用嘰里咕嚕的土話相互告知:“宋人的箭支不夠,箭支不夠!” 這是個天大的好消息—— 無論是羌人還是黨項人,都擅長騎馬和用刀,箭術則是宋人最強。 這幾年西邊不太平,宋夏吐蕃,連番混戰。黨項人與羌人都怕極了宋人的箭矢,尤其是那些威力極強、射程極遠的神臂弓和床子弩。 但現在看見宋人連射出來的箭支都稀稀疏疏,更加沒有什么準頭,羌人們欣喜萬分,紛紛大喊:“加把勁兒,今晚就能在蒙羅角城里過夜啦!” 于是羌人不再過分懼怕宋人的箭矢,一窩蜂沖上前,指望能迅速堆土,搭上蒙羅角城最矮的這段城墻。 城頭上,那名負責瞭望的小校躲在一幅盾牌后,卻依舊在盡忠職守地瞭望遠處黨項鐵鷂子的動靜。 “種昭武,鐵鷂子沒有動靜?!?/br> 種建中此刻正站在蒙羅角城的城墻背后,雙眼微閉,似乎正在傾聽對方的動靜。他略想了想,臉上多少流露出幾分遺憾。 “鐵鷂子到底是謹慎?!?/br> 他低哼了一聲,隨后大聲下令:“霹靂砲手,用石砲?!?/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