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不差錢的日子 第146節
明遠心想:……可以了,馬屁再拍就有點過了。 1127瞬間幻化成為一枚高倍雙筒望遠鏡,落在明遠手中。 “好了,親愛的宿主,您可以毫無障礙地觀賞汴京上元佳節時的盛景了。1127像您保證,這場面、這氣氛,絕對不會輸給您在本時空看到的任何熱鬧場景?!?/br> 明遠笑著舉起鏡筒上鐫刻著1127的望遠鏡,從望火樓向北一面的窗上探出身體,于鏡中盡情欣賞汴京市民歡度上元佳節的“名場面”—— 他先是看到了在頭上戴著“火楊梅”的人。 正如史尚所描述的,那些“火楊梅”就像是一顆顆明亮的小火球,熊熊燃燒著,將佩戴的人五官衣飾照得十分明亮。 只可惜這人一過來,旁邊的百姓就都繞著他走,應當是生怕“火楊梅”上的火球掉下來,燎著了自家的衣衫。 相比之下,宮黎作坊出品的“林檎燈”就安全得多了。那一枚又一枚的林檎燈又圓又亮,安全無虞,無論是佩戴在發髻上、帽子上,還是懸掛在衣服上,都能吸引周圍的人紛紛駐足,將眼光聚在這玲瓏剔透的圓形玻璃燈上。 明遠當然得意:要知道,宮黎作坊里可是有他的九成干股呢! 將腳下街道上的景致細細看了一遍,明遠再將視線移到皇城那邊。 宣德門前,早已堆起了三座橫向并列的大彩門,后面是一座巨大的彩山,彩山兩側,有各色錦繡絹緞扎起的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巨型彩像。兩座菩薩彩像的每個手掌中都各自噴射出五道水柱,那手掌還能左右搖動2。 明遠用1127牌望遠鏡仔細觀察,大致猜到了這兩座巨型彩像里安了什么機關—— 在這燈山的最高處大概是安裝了一個木制的水箱,里面盛放著事先從地面抽到高處的水。 每隔一段時間,水從水箱里傾倒出來,沿著事先安放在彩像手掌中的管道,涌出管口飛入空中,看起來就好像是從菩薩手中涌出清泉,甘霖普降人間一樣。 距離這座燈山不遠,便是那座規模最大的“棘盆燈”3。明遠借助1127牌望遠鏡,將那座巨型彩燈看得很清楚:不僅僅是彩燈本身五彩繽紛、花團錦簇,還在于燈山中搭建的那座巨型樂棚——此刻樂棚中正有教坊司的樂工在演奏樂曲,表演雜戲。 棘盆燈附近的御街上,則是各家豪商富戶、各家正店瓦子所展示自家燈山的大舞臺。 明遠很快就看到了自家瓦子的燈山。 這座燈山與別家不同,處處都用彩色玻璃燈裝飾,因此顯得格外明亮剔透。站在燈山彩棚上表演的伶人,看裝束應當是郝眉,此刻正披著一件處處掛著林檎燈的白色斗篷。 無論她擺出何等樣的舞姿,她身上都有明亮璀璨的燈火隨之而動,宛若天上銀河落入人間。 因此,圍在朱家橋瓦子跟前的汴京市民人數最多,喝彩聲也最響亮。郝眉等人哪怕只是擺出一個極優雅的身段,也能引得臺下的觀眾彩聲雷動,如排山倒海,數里之外,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明遠看遍了御街前的燈山和各家的演出,終于將手中的1127牌望遠鏡,轉向了宣德樓。 “1127,能再放大一點倍率嗎?” “好嘞!” 下一刻,明遠眼前出現了放大的宣德樓。只見樓上正中一座御座,一人身著紅衣,戴著小帽,此刻正端坐于其上。明遠便猜他是官家趙頊。 除趙頊外,宣德樓上還坐著宰相王安石和其他幾名老臣。趙頊正偏過身體,表情認真地與王安石說話。 明遠捧著望遠鏡看過來看過去,卻沒有找到種建中的身影。 那邊宣德樓上,官家趙頊已在接受群臣拜賀,舉起手中金爵,示意群臣同飲。 而這邊,明遠卻挪開了望遠鏡,不再關注宣德樓上的情形。 隨著時間推移,夜色越發濃重,北風時緊時息,明遠身邊的炭火盆里,燒成暗紅色的木炭也隨之時明時暗。 明遠感到寒意侵襲,終于還是抵不住,將史尚留下的皮草圍在身上,又請1127變幻成手爐。他自己抱著手爐,站在望火樓的大窗跟前,不再借助望遠鏡,而是僅憑自己的雙眼,凝望著眼前的汴京城。 天上的濃云遮蔽了星月,然而地上的輝煌燈火卻仿佛將天上群星全都拉至地面上。 這地面上的星河,卻又是一刻不停歇地流動著的。人們手提燈籠,在街道上緩緩行走,不時停下來觀賞表演,遇見熟人又要互致問候。 這一幕仿佛畫卷,在明遠面前完整地展開。 耳畔,是四面八方傳來的說話聲、嬉笑聲、喝彩聲、中間還交雜著小販販賣貨物、招呼關撲的吆喝聲;遠處,悠揚的絲竹聲隨風傳來,宛若從天際傳下的仙樂。 也不知過了多久,正北方向的宣德樓,懸掛起一枚靚麗的紅紗燈球。明遠聽史尚說過,這意味著很快官家趙頊御駕就要返回大內休息—— 正在這時,明遠手中的手爐輕輕一動。 1127的聲音在明遠耳邊響起:“親愛的宿主,您會希望時間停留在這里嗎?” 明遠已完全沉浸于眼前的盛景之中,聞言莞爾一笑:“為什么這么問?” 1127突然開始撒嬌:“親愛的宿主,您說說看嘛!” 此刻明遠確實心潮澎湃,此刻他見證的,的確超乎了他的想象,讓他短短一兩個時辰內見證了世所罕有的繁華。 況且這份繁華里,他也做了小小的一點點貢獻。 于是他面露微笑,向被燈火映亮的汴京夜空伸出雙手,模仿著某個著名人物的口吻—— “停下來吧!你如此美麗!4” “現在我懷著崇高幸福的預感,享受這至高無上的瞬間!” 就在他開口的那一瞬間,遠處宣德樓外忽然響起用力揮動鞭子的響聲。 緊接著,宣德樓前諸多燈山彩樓,上下燈燭不下數十萬盞,竟然同時于明遠眼前熄滅。 一時間萬籟俱寂。 唯有風聲在耳邊響起。 一切宛若永夜。 第133章 千萬貫 在宣德門前燈火熄滅的一瞬間, 整個汴京城,仿佛進入永夜。 在那短短片刻里,萬籟俱寂。 空中卻傳來持續不斷簌簌的聲響——是下雪了。 雪落下的聲音一直被歡樂著的喧囂所掩蓋, 從未被聽見。而早先地面上那璨若星河的燈火,也直接遮蔽了雪落的痕跡。 直到此刻,風卷著雪花吹進望火樓,明遠臉上輕輕一涼,仿佛在他面頰上印下淚滴。 那瞬間熄滅的成千上萬燈火, 在明遠眼前與心中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一時間他竟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了一步, “砰”的一聲倒撞在身后的交椅上, 不由自主地坐下,抱著頭,喃喃地道:“怎會如此?” 怎會如此—— 在他最是心醉神迷的那一刻,所有的浮世繁華, 像是在一瞬間盡數灰飛煙滅。 這種巨大的落差令他一時間失魂落魄,竟不知該如何面對。 事實上,沒過多久,除了宣德樓以外,街面上的燈火都在慢慢恢復。 原本停泊在大內跟前的富貴人家車馬,此時全部掉頭向南, 往大相國寺的方向而去。 上元節慶典的下半場,將在大相國寺一帶舉行。寺內的九子母殿及東西塔院,屆時將競陳燈燭, 光彩爭華,通曉達旦。城中其它寺院, 則同時開放萬姓燒香。 尋常汴京百姓, 此刻也重新點亮了燈籠, 言笑晏晏,拖家帶口地一起前往。 明遠耳邊,笑語聲重新響起。 然而風雪的行跡卻無法再掩飾——“火楊梅”紛紛熄滅,人們點上火把和不易熄滅的“氣死風”燈籠,也紛紛穿上能夠遮風避雪的衣物,或是縮進自家的車駕里。 而明遠心中籠罩著的寒意,正越來越濃重。 這是為什么? 為什么每到上元、或是中秋佳節的時候,1127總是盼望明遠來到高處,能夠俯視大地蒼穹,然后向他提出這個問題: ——想不想,時光就此停住,永遠不再流逝? 一次、兩次,明遠都可以等閑視之,但到了今日,明遠已經再也無法漠視1127的問題。 是的,經歷了這一切之后,他想,他真的想要。將眼前的一切永遠留住。 而號稱是金牌系統的1127此刻突然嚶嚶地哭了起來。 “宿主……” “1127,告訴我這是怎么回事!” 明遠語氣堅定地問。他一定要得知真相。 “親愛的宿主,您知道嗎?在這條時間線上進行的所有試驗,最后都是以失敗告終的?!?/br> “您希望眼前的繁華盛世景象,一朝被鐵騎胡虜所踏破踩平,輝煌都城處處只剩斷井頹垣,衰草寒煙嗎?” 明遠回憶起他適才那一瞬窺見的“永夜”。 “不希望!” 他冷著臉回答。 “親愛的宿主,您是否希望見到這座城市中,百姓們數代積攢的財富在旦夕之間,灰飛煙滅,城市里生靈涂炭,而最受傷害的反而都是那些最純潔最無辜的靈魂呢?” “不希望!” 明遠的聲音像是從牙縫中擠出來的,他明白1127這話是什么意思。 靖康,靖康之變??! “您愿意見到這盞幾乎已經點燃了啟蒙光亮的明燈,一瞬間就此熄滅于游牧民族進犯的黑暗舞臺上嗎?” “不,我當然不想!” “您希望您最要好的小師弟,身中四箭,力戰殉國,而您最……的師兄,在回師勤王之后耗盡所有心力,良策卻始終不被采納,報國無門,因而郁郁病死嗎?” 明遠憤怒地握緊了拳頭:“1127——” “你把話說清楚,這究竟是怎樣一個試驗?” “您還記得您在這個時空里要花掉的資金池金額嗎?” 1127追問。 “一億二千零三十四萬三千一百七十四貫!” 明遠的記性很不錯,而他也不會忘記這個對他有重要意義的數字。 “這個金額是北宋政府的財政赤字金額?!?/br> 明遠:…… 他怔了片刻,突然悟過來:“所以試驗方的目的,是通過我將這筆錢注入整個北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