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頁
書迷正在閱讀:蘭言之約、撩錯人后她引火上身(重生)、公主,還騙婚嗎?、清穿之懋嬪的養兒日常、系統逼我恪守男德[快穿]、我靠養豬走上巔峰、我,霸總,開始咸魚、霸總的大哥[穿書]、豪門貴婦的擺地攤日常、頂流他姑奶奶是祥云小仙女
他揮手讓慣偷兒下去,自己端著茶碗凝神苦思,一遍遍梳理著整件事中的每個細節。 看起來并無紕漏,但不知為什么總有種不安的感覺。 也許是太后和蕭卓的態度,真的舍棄崔慎,斷尾求生了嗎? 若真是這樣,周信倒有幾分佩服那婦人的果決。 發現已經無法脫身,當斷即斷,哪怕是自己一手扶持起來的干將也能舍棄,絕對不讓自己和兒子沾到一丁點臟。 可惜可惜啊,可惜溫夢璇投成了個女兒身。 不然就憑這樣的手腕和決斷力,做個權臣應該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的確是可惜。 杜文暉聽周信念叨,還以為他在可惜之前的計劃,馬上順著這個話茬說道。 我還以為那婦人舍不下呢! 如果當時她執意要袒護崔慎,為東海衛戍軍開脫,我們就可以借此安個任人唯親、禍亂朝綱的罪名給她,把蕭卓也一并牽扯進來,逼她退回后宮。 朝政原本就是郎君們的事,婦人根本不配站在勤政殿上! 這話說的十分大逆不道,但卻是在座幾人的心聲。 原本以為扶持一對孤兒寡母上位,前朝重臣理所應當攝政輔政,有什么事還不是他們這些老臣說了算,那對母子不過就是個負責蓋印的傀儡。 結果溫夢璇上位后,先是依靠西洋派陳磬鐘穩定了朝局,打擊了舊儒派的高漲氣焰,然后又借月鷺島、東海前郡尉宋國忠等一系列案件扶持強硬派,握緊軍權并進一步壓縮了舊儒派的生存空間。 在萬慶舟案發以前,舊儒派的老臣被那對母子逼得閉門的閉門,養病的養病,幾代積攢安插下來的人脈幾乎消耗殆盡,不得不龜縮在朝堂一角,隱匿存在。 朝中的那些人怎么說? 周信問桂文武。 桂文武忙奉上一疊書信,都是中都系大小官僚奉上的投名狀。 西洋派的魁首陳磬鐘在家養病,有消息說他害怕受萬慶舟的牽連,已經有請辭回家養老的想法。 西洋派一直是陳磬鐘單獨主持,其下雖然也有好幾位干將,但大都各自為政,沒人能夠統領全局,故而陳磬鐘要退,西洋派中立刻發生了分裂。 有部分人早有異心,干脆借此轉投舊儒派,其中就包括寧德、薊南等郡的郡守。 周信翻了翻,覺得很滿意。 謝敏達和陳磬鐘那兩只狐貍,見事情不好就想抽身,只要他們不礙事,一時半刻也不急著動他們。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當著其他幾人的面,點出了一個名字。 倒是那個冉昱,冉七郎。 他就是東海的神魂。一旦東海衛戍軍易主,你們一定要想辦法換我們自己的人頂替上去,千萬不能讓蕭卓把人弄去北郡了! 第257章 眼饞冉七郎的人不少,以前礙于有錢酉匡和崔慎擋在前面,根本沒人能下得進手。 現在崔慎被停職自肅,錢酉匡王八一樣躲在青州不敢吭聲,某些膽大之流便覺得找到了機會。 內燃車場、火藥坊、化肥場、造氨工場。 哪個都好,只要能抓住一個半個,就足夠自家子子孫孫安享富貴,財源滾滾無窮盡了。 財帛動人心,有人蠢蠢欲動,朝著東海伸出了罪惡的爪子。 崔慎倒了,很快就有人在朝會中提出下一任統領東海衛戍軍的人選試探,當時太后與今上并未反對,似乎已經徹底放棄了崔慎。 這等于在原本已經沸騰的油鍋中又投下了一枚飛羽火箭彈! 都知道東海是大雍的工業中心,青州城繁華富庶,東海衛戍軍兵強馬壯還不缺糧餉,裝備堪稱大雍第一豪強,這換誰誰不眼紅?! 事關自己的利益,許多自認為有希望的人都開始蠢蠢欲動。衛戍軍的任免是兵部的權力范圍,可眼下蕭卓因為崔慎的事避嫌不管事,陳平害怕被牽連一直默不吭聲,很多人便轉而投靠了風頭正勁的吏部尚書周信。 吏部嘛,管理人事升遷貶免,原本就是最有權勢的地方。 吏部尚書周信乃是三朝元老,號稱朝堂不倒翁。 不倒翁果然不倒,雖然在今上登基之后半年即稱病告假,還上書了告老請退的奏本。但奏本并未得奏,今上和太后還遣派了宮人過府探望,賜下滋補藥材,給人心惶惶的舊儒派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現在,東??の镜挠辛巳?,有心補任的人不少,但每一個能讓周信完全滿意。 畢竟崔慎在東海是干的真心不錯,不單單把東海線的所有缺口都補得完滿,還隱隱將大雍的海域外擴,這在某種程度算是開疆拓土的功勞,想尋個能和他一較高下的幾乎不可能。 而且東海是大雍的工業重鎮,各方勢力都想進入,他身為吏部尚書,選進去安插的人必須要拿得出手,不然會被人抓住把柄。 此事周信有些猶豫不決,也牽制了他不少精力,導致朝堂風向發生些微變化的時候,他都未能及時覺察。 十月□□朝會。 一直默不作聲的兵部尚書蕭卓忽然出班奏報,推薦北郡衛戍軍副將馮應龍為東??の救诉x,并提出調其子蕭烈成轉任東海茂頭衛所督衛,兼海巡樞機營衛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