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過去的宇宙
離休假結束剩下三天。 白書佾回到住處后,打開了很久沒點開的app,凝視著位在大學實驗室的綠點。 他要確保這個綠點永遠不變。 白書佾需要確切的證據,實際地證明。 因此和簡佑文溝通從來就不在他的考慮范圍之內。 人類的言語向來就是永恆的反義詞。 觀察→假設→實驗→分析→結論,這些步驟才是白書佾長久以來信奉的價值。 觀察簡佑文這件事白書佾一直以來都在進行,重點是假說。 ──屬于這個宇宙的簡佑文,永遠都會待在同個宇宙的白書佾身邊。 白書佾從回到了自己的世界之后就在思考,最后立下了這個假說。 他要讓這個假說成為永恆不變的定理。 他要確定一切都不會改變,一切都在他的控制之下。 這個宇宙的簡佑文要永遠屬于他。 接下來就是實驗。 一個假說除了正面的例證之外,還需要檢驗反面論述是否無法成立,唯有如此,這個假說才有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科學理論。 白書佾并不需要更多的正面例證,他要的是一個可被觀測的實驗來驗證反面論述。 驗證反面論述,也就是否證。 當一個假說可以被否證,表示這個假說能夠成為科學理論,但當一個假說已經被否證,那就代表這個論述為假,需要廢棄。研究者只能設立新的假說,繼續實驗。 這其中的重點是,證明自己的假設「可以」被否證,不代表「已經」被否證。 白書佾的目標是前者,而非后者。 白書佾希望讓簡佑文去過別的宇宙,并且在回來之后也不會離開自己。 這樣就可以證明他的假說是有可能透過實驗被否證,但實際上經過了實驗之后卻沒有被否證。 在沒有新的反面論述推翻的狀況下,他的假說──這個宇宙的簡佑文永遠都會待在同個宇宙的白書佾身邊──就能成立,成為確實可靠的科學理論了。 讓簡佑文去別的世界的方法很簡單,就是透過金屬魔術方塊。 如果只是單純地叫簡佑文去別的世界,勢必會被詢問原因。 一旦老實告知實驗的目的,簡佑文肯定會刻意避開另一個世界的自己,想方設法趕回來。 要避開這種情況,只能讓簡佑文在不知情的狀況下穿越到平行世界,再利用事先寫好的程式,讓他經歷三個宇宙后,在最后一次穿越回到原本的世界。 這時候白書佾突然想到了一個可能性。 即便微乎其微,但機率并不是零。 ──如果簡佑文不回來了呢? 如果簡佑文真的被別的世界的白書佾所吸引,就這樣留在其他的宇宙中呢? 涼意沿著白書佾的脊椎緩慢攀爬至他的頭頂。 白書佾非常厭惡身體不受自己控制的感覺,但他注意到最近發生得越來越頻繁。 他揉著自己的眉間,企圖保持專注。 他需要確保簡佑文有強烈的誘因會回來。 對簡佑文而言,有什么比更溫柔更聰明的白書佾強烈的誘因? 白書佾在腦中快速地搜尋和簡佑文有關的各種資訊。 ……有了。 白書佾嘴角上揚。 生病的白書佾。 而且要是有死亡可能的重病。 心比誰都還要柔軟的簡佑文不可能拋下有生命危險的自己。 白書佾自然知道增加變數會影響實驗結果,但他成功地說服自己這是實驗所必須的附加條件。 至于要生什么病…白書佾回想了一下家族病史。 大學畢業時父親有住院過一陣子,那時候醫生懷疑是白血病,不過幸好只是虛驚一場。 白書佾查詢了白血病的初期癥狀,要模仿并不難,重點是要有醫生愿意配合。 白書佾點開手機的通訊錄,按下通話鍵。 「karl,我需要你幫一個忙。你認識市立醫院血液科的主治醫生對嗎?對,跟我現在的研究有關……」 白書佾交待完之后掛了電話。 住院的事項就讓karl安排,接下來就剩下設定穿越程式了。 白書佾接下來這三天睡得很少,他將電話設為靜音,難得地將程式一再地修改,一直到應該回去學校當天的傍晚才完成。 他看了一眼手機螢幕,無數的未接電話和一個綠點在等他,他該出發了。 白書佾開車到了學校,推開實驗室的門。 簡佑文頂著亂翹的頭發和隱約的鬍渣瞪著自己。 他看不出來簡佑文狂亂的眼神里是什么樣的情緒,但他依舊依照原定計畫敘說他的謊言。 「我下禮拜開始要住院?!?/br> 一切都準備就緒。 實驗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