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單說嘉興關這一役,你是不想打的吧。 這是個問句,連十九說出來卻是個肯定的語氣。 龐炎嘆了口氣,站在角落沒有說話。 這場仗,他確實不想打,或者說,他不知道該不該打。 連十九看的明白,嘉興關一役雖說艱難,但非要強攻也并非不可。 龐炎在此處一直周旋著,表面上看過去是要岳家軍耗盡糧草,實則也是不想拼這一仗。 岳大將軍在世時,不論對軍中副將還是未知名的小兵都一視同仁,在他眼中任何一個人的性命都是珍貴的,對他還是區區沖鋒小將的龐炎更是照顧有佳。 宮里傳來他斬首的消息時,龐炎已然功勛在身,功成名就。 他不是不想攔著的,甚至有好幾次身上的官服已經穿好準備進宮了。卻最終在視線落向一家老小時,頹喪的坐在了地上。 歷朝歷代,帶兵將領都難免功高蓋主的憂患。 岳深的死,讓龐炎惋惜,心痛,自悔,但是就算他當時真的站出去,也無非多一條無辜亡魂。更何況,他還有一家無辜的老幼。 岳深死后,他便的越加頹廢,裝傻充愣的在朝堂上老老實實的扮演一個魯莽武將的角色。 雖然他也卻是不機靈。 如今他也已經年過四詢了,驟然接到岳家軍叛亂讓他圍剿之時,他看著那張圣旨久久不能回神。 岳家軍嗎? 他甚至能感覺到骨子里冷卻的鮮血在一點點膨脹。 原來他們真的還活著, 那些個一起爬過死人堆的老伙計們,真的許久不見了,久到,連當今圣上都忘記了,他也曾經是岳家軍中跟著岳深出生入死的將領了。 他不想跟他們打仗,更不想看到那些人臉上深深的鄙夷。 他們定然是看不起他的,如果當初不是岳深硬把這些人困在祀風谷,只怕當時的天就要變了吧? 說到底,岳深還是愚忠的,他寧愿相信先帝只是想測試他的忠心而非要他的命。 大堰的天,是他守下來的。而守著這片天的人,卻最終被天砍下了頭顱。 可悲,可嘆。 如今這一幕再次重演,上位者卻換成了更加昏庸無道的劉凌。 常年的壓迫和賦稅,早已讓這個還算健康的國家疲憊不堪。 他想轉投岳家軍麾下,畢竟那里才是他真正該呆的軍帳。 可是如何能那樣容易? 幾次上陣交鋒,老友的冷嘲熱諷,與之格格不入的排斥感,讓他覺得。 真他媽丟死了。 也幾次三番的偷襲,就是想證明自己也并非是朝廷腐爛之下遮陰避暑的老鼠。 京里的援軍到了,肖顧也抗著斧頭橫沖直撞的跑了過來。但是他心里明白的很,即便再來二十萬,大堰的氣數也是盡了。 連十九緩緩放下茶盞。 一個王朝的更替,血流成河是最差的結局。百姓已經流離失所了這么多年,也該是時候給他們一個家了。你是明白人,意氣用事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非要拼個你死我活,不過多送幾萬人上路就是了。 龐炎抿唇,看向連十九。 那岳家軍.... 能接納他嗎? 若是他重回了岳家編制,那些老匹夫們能肯嗎? 答案其實不肖說,彼此心里都是明白的。這場仗真要拼了全力去打,龐炎必定是輸的。但是于岳家軍而言,也是極大的一個重創。軍中幾名岳家老臣覺得他對岳將軍不住,不肯招談,龐炎梗著脖子硬撐,也只是等個臺階下罷了。 武將最重義氣,很大意義上來說就如山頭的某個橫刀立馬的土匪組織。你被招安了,那就是狗腿,大家伙就都瞧不起你。 龐炎問出這話,也無非是心里面討個安心。 但是連大人顯然并不愿意他安心,直接了當的說。 肯定是看不上你的。但是龐炎,比起跟著這個沒落的王朝一起滅亡,你唯一的出路也只能是倒戈。.....岳家軍或許不能接受你,但是寧初一愿意,這就是你的后路。 一語中的。 還有什么比之一個即將赴任的新帝的話更有權威的呢。 龐炎默不作聲的看著手中長刀,看到肖顧甩著他那兩把斧頭嚷嚷道。 你兩說啥呢?是不是讓老子叛變?老子告訴你,老子自生下來就是個頂天立地的漢子,上陣殺敵從來不做娘們之態,想要收.... 肖顧被龐炎拍暈了。 個二百五的東西,要不是看著丫是他一手帶起來的,真格不想管他。 放在兩軍正中的營帳一直都是敞開的,雙方的將士都看見了龐炎拍到肖顧的那一幕。 他抬頭看著悠閑喝茶的連十九,長嘆了一口氣坐在地上。 老子投誠。但是要求只有一個,就是讓那些王八羔子少念叨老子兩句。寧家坐了龍椅,我也不想跟著沾什么光,只求他能準了我帶著老子娘一塊回鄉就是了。 ☆、第八十九章 大結局 一場蓄勢待發的硬仗,最終在連十九淡定自若的交談,和龐炎垂頭喪氣的站在岳家軍營里而告終。 至此,帳中武將再不嘲笑文人只識筆墨丹青,不明人間疾苦,對待連氏宗親也更多了幾分敬重。 劉副將曬紅了一張老臉,訕訕的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