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農業系統在古代當國師 第63節
書迷正在閱讀:去你的豪門聯姻、霸總O他又破產啦、神洲藥主、睡服狗男人(快穿)、[兄戰]和兄弟們之間愉快的性生活、陌陌小姐(H)、與你癡纏(1v1 H)、殿下他又嬌又甜[蟲族]、師尊他真不想當萬人迷、國民初戀和他的小茉莉
…… 今年那些領了朝廷發下來的糧種回家的農戶們,原本一個個心中都有些忐忑,雖然這些官府發下來的種子看上去一個個都顆粒飽滿,打眼一看就知道很不錯,但誰讓那些勸農官們,將這稻種的產量說得天花亂墜的,讓他們的都不禁懷疑起來。 他們翻來覆去也沒看出來,這東西和自己平常種下的那些到底有什么區別,不過就是看著品相好了些罷了。 不過還有一部分人對于那些官吏的話倒是言聽計從,總覺得這些官老爺都是大人物,他們說的話肯定是沒有什么錯的,都是金口玉言。 不過不管怎樣,在那些官吏一次次的強調下,以及他們素來對糧食的看重,他們還是對這一季的收成極為上心的,心中也不由得暗暗升起了一絲期盼。 雖然那些大們說的話天花亂墜,有些夸張了,但是萬一真能實現個幾分,對他們來說就已經極為心滿意足了。 他們甚至也不求多的,只希望能平平穩穩有個好收成,要是能有豐收年份那樣的高產的話,對他們來說就已經足夠了,再多的,他們也不敢想了。 然而隨著日子慢慢過去,這些農戶們也極為驚喜地發現,田地里的稻禾看上去確實要比往年還要厚實沉重,看起來就是豐收的樣子。 隨著田里的苗開始抽穗生長,變成一片青綠的模樣,這些農戶們每日上田里看看,都喜得見牙不見眼的。 他們都有些不敢估計,今年的收成會怎么樣,難道真的會像那些大官說的那樣,能翻個好幾番嗎?那也太不可思議了些。 話雖如此,但是這些人對于勸農官的看法卻又暗自變了不少,看來這些人能當上大官,還真的是有原因的,看他們拿出來的這些種子,明明長得和自己以往的差不多,可是在他們手里的就是能獲得好收成的神仙種子,那可真是太不一樣了。 怪不得這些人能當上大官呢,說不定就是祖上也有什么奇遇呢?不然怎么會跟他們這樣的升斗小民如此不同呢。 這樣想著,他們的態度也就更加恭敬了幾分,對待田地里的莊稼也就更小心了,畢竟這一回說不定就能有一次難得的好收成,他們可不能功虧一簣了。 而且他們也許就只能碰上這么一回,等來年說不定官府就不會直接發放這些糧種,反倒要他們花高價買去了,他們可要好好珍惜這一年的收成。 很多南邊水源豐富的府道,在農官的勸告下,許多人家也嘗試性地在水田里養了鴨子,這些人家都是家中本就養了雞鴨的,這一回不過是聽了官員們的話,試試看罷了。 一些漁產豐富的地方,還嘗試了在稻田里一并養魚的法子,這種方法其實并不算初創,此處一些山腳下的人家以往也曾試過這樣的法子,養出來的稻田魚滋味也不錯。 因而當農官說起這一回事的時候,便有很多人想起了這事,主動領了稻種在田里養起魚來了。 不過那些養鴨子的人最開始時還有些擔心,這些鴨子會不會在啄食的時候,不小心把秧苗也給啄壞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之后,他們也有了經驗,也體會出了在水田里養鴨子的好處了。 一方面又便利了許多,不必關照著兩邊,只需要好好照顧這一片田地就是了,另一方面鴨子也會主動啄食水田里的食物,泥沙翻滾,反倒更能使秧苗長得更好。 因此便能見到,南地的許多人家家中都養了些鴨子在田地里,看起來都熱鬧得很。 各地的官員們也很重視這一回的收成,畢竟這可都是他們的政績啊,而且看這一回陛下的態度,各地今年的收成想必都是要一五一十仔仔細細上報的。 要是他們更在其中做得比旁人還要出色,說不定就能讓圣上龍顏大悅,到時自己或許還能直接被調回京里,當個京官呢。 就算不能,那么能讓陛下對自己留個好印象,到時候等年尾評定政績外察的時候,自己說不定就能得個上等的公勤廉恪、職事修舉。到時無論是提官還是遷任其他職位,都是極為不錯的了。 因此很多想在這一任干出點名堂的官員,都對今年的田地極為看重,三不五時地就會離開官衙,走到城外的鄉間農田里,查看如今的情況。 底下的小吏見到這樣的情形,自然也很會揣摩上官的意思,上行下效之下,很多人也會不自覺的關注起今年各處田地的情況來。 只是收成問題,三分看人力,七分卻是要看天公,甚至很多情況下,明明本該收獲頗豐的一季,卻因為突如其來的天時作亂,一場暴雨或是連日的干旱,就能輕易搗毀一整年的努力。 而今年的情況卻比以往好得多。自從上一次的連月干旱以后,四季天時就正常了許多,雨水也不多不少。這讓靠天吃飯的農戶們一個個都欣慰不已,感慨于今年終于能過上一個豐收的好日子了。 當然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對于農戶來說十分頭疼的問題,那便是每年快到收獲的時候,有時便會鬧出來的蝗災。 這東西實在沒有什么道理,往往都是突如其來,幾日之間便能席卷幾州幾縣的。 這時的很多人們其實并不明白,這些蝗蟲都是打哪兒來的,只覺得好像是從遠處的天空就這么直直的飛過來的,因此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天公作怒,才降下來的懲罰。 以往發生大型蝗災的時候,皇帝便會出來反思自己,覺得是朕這個皇帝做的不好,才讓上天降下了這樣的警示。 那些官員們也會順勢勸解皇帝,覺得當今實在是仁德,愿意為了子民將罪行背負其身,實在是個為國為民的好皇帝了。 兩番吹捧下來,這事情也就算過了,到時只要等朝廷帶著糧食,去救助這些受災的百姓也就是了。 而今年,這些地方官員和農戶們,自然也是戒備著那不知會不會來,也不知何時會來的蝗蟲,畢竟這東西對于他們來說。簡直算得上是滅頂之災了。 要是一個不好,他們這一年的努力也就白費了,到時別說大豐收,就算是想買到僅僅可以飽腹的糧食也是一件難事。而且說不準又會鬧上一次饑荒,那可就是大大的不妙了。 很多農戶想到這一點,不由得有些害怕起來,甚至有些村子里還自發地前去往年常常祭拜的一間小廟,里面祭拜的便是蝗神娘娘。 ? 第91章 這些小地方的百姓們, 遇上他們很難理解的事情,往往都會將其歸咎于神靈鬼怪, 反正都是他們不能理解的領域。 因此即便碰上了蝗災, 他們也會覺得這肯定是因為,有什么可以掌控蝗蟲的神靈降下了懲罰,他們才會遭此劫難。 所以這些人便會塑造出一個對應的形象用來供奉, 以此來彰顯自己的誠心,同樣, 也是為了安自己的心。 畢竟他們做了這么一通下來,將時間和精力都花了出去, 自己原本有些不安忐忑的心, 也會稍微平息幾分。 他們期盼著自己做出的這些誠心,能讓他們所認為的神靈看在眼里, 大發慈悲放他們一回, 能讓他們今年有個好收成。 姜虞卻是不信這些的,畢竟蝗蟲對于她來說也不過就是害蟲罷了, 怎么還會有些什么奇奇怪怪的蝗神娘娘呢?要是照這么說的話, 那豈不是什么東西都能有一個對應的神仙了。 因此當她見過一回百姓自發祭拜的場景之后,便開始思索起有什么辦法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畢竟她的老家雖然在農村,但是她還真沒有親眼見過蝗蟲的樣子,這東西她只在課本和一些紀錄片里見過, 要不是這一回碰見了, 她還真沒有想到這里來。 其他人倒是有些擔心, 這是否會沖撞了國師。 畢竟這次的高產良種可是國師大發慈悲送來的,發放給這些農戶們也就罷了, 他們這些人只顧著祭拜一些不知所謂的蝗神娘娘, 反倒忘了這位正主, 實在是太不該了。 在他們看來,即便蝗神娘娘真有其神,那想必也是比不上國師的。 姜虞卻不知道這些人的心思,只是自顧自地開著資料庫查起了關于蝗蟲的資料來。 雖說很多人在這件事上都喜歡開調侃,覺得蝗蟲也不過是一種可以用來吃的蟲子罷了,很多地方不都有這種特色小吃嗎? 到時候他們套個袋子一抓,直接炸了吃了不就可以完美解決了,甚至還能多一種口糧,改善一下飲食,豈不是兩全其美。 不過這其實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蝗蟲聚集之后,原本無毒的它們,便會在體內逐漸生成一種毒素,這足以讓鳥兒輕度中毒。 對于人類來說,雖然毒素不算很大,但是如果大量食用的話,還是很有可能會造成中毒癥狀。 也正因如此,鬧蝗災的時候,蝗蟲大量聚集,卻沒有多少鳥兒主動去吃它們,就是因為它們身上散發出來的毒素氣味,讓鳥兒明白吃下他們或許會對自己有什么不好的后果。 除此之外,如何捕捉它們也是一大難題。成群的蝗蟲飛行高度甚至能達到千米以上,真正可以說得上是鋪天蓋地了。 因此,蝗蟲成群聚集以后,想將他們全部捕捉下來,幾乎可以算是一件異想天開的事情了。 看完資料之后,姜虞有些慶幸,還好現在不是正鬧蝗災的時候,只不過是民眾未雨綢繆,先擔心起這件事來。 而與事情初發之時相比較來看,倒算是簡單了許多,因此她便將自己看來的一些經驗方法都交給了周宴。 她能做的也不過就是這些,其他的自然是要交給旁人來做的,總不會讓她自己親自來。 原本底下的人還在擔心,讓國師大人遇見了那些愚夫愚婦們祭祀蝗神廟的場景,是否會讓她心生不滿,畢竟很多事本該是她的功勞,怎么這些人一個個都去祭拜些莫名其妙的東西來了。 結果如今一看,才知道原來是他們狹隘了。國師根本沒有因為此事發怒,反倒是不計前嫌地拿出了一些可以解決蝗災的法子,這讓底下的人都感到有些羞慚,是他們小人之心了。 這些人的動作很快,沒多久便將這張薄薄的紙呈到了陛下面前,宣文帝和太子自然也很清楚這東西的份量和重要程度,因此也極為迅速地令人將這東西抄送下到各州府去,命當地的官員們好好看看,認真執行。 沒過幾天,各州府的管事官員便都收到了這一道旨意,他們還以為是什么改天換地的大消息,才會如此緊要發放下來。 沒想到展開一看,居然是一些防治蝗害的法子。一些人有些無言,畢竟這東西看上去有些難登大雅之堂,不過另一部分人見到這東西卻是極為驚喜。 在他們所掌管的州府里,往年也常常鬧出蝗災來,每發上一次,他們當年的政績遭殃了不說,還很有可能顆粒不收,不得已上書請求朝廷開倉放糧,才能勉強度過這一季。 這些地方深受蝗害影響,自然也曉得它的危害如何深重,影響如何廣泛,畢竟他們有些年紀長的,在此處任職時間久的,可都是親眼見過那些鋪天蓋地的蝗群的,那景象可真是叫人心生絕望。 即便是一些并不認為這些蝗蟲乃是天公降怒的人,見到這副場景的時候,也會不自覺地懷疑起來,是不是真有其事。 畢竟這樣夸張的景象,實在是有些令人難以置信,覺得這只有天力才能造成這副境況來。 因此這些人拿到手里的辦法之后,便當機立斷決定將上面的辦法全部推行下去,每一處的田官,村里的里長鄉長,也都要派人去輪流去田地里查看,翻看土壤,若是見到了一些還是白色的蟲卵,便直接將其聚集在一起放火燒了便是。 這些農戶們便也知道了,原來那些飛來的蝗蟲并不是從天而降的,而是從地里長成,聚集在一起,團聚飛來的。 他們看著這些蟲卵,一個個都恨得咬牙切齒的,這些東西原來就是以往害得他們顆粒無收的罪魁禍首,可真是該死啊。 這些人原本聽得上面的人下令,還覺得有些繁瑣,畢竟仔細檢查每一處的土壤,翻開來查看一番,可是一項大工程,對他們來說實在是一件莫名其妙,又吃力不討好的事了。 不過現在,他們知道了這些古怪的行為都是為了消滅蝗蟲,避免蝗災之后,一個個都精神抖擻了起來,恨不得睜大了眼睛,把田里的蟲卵全都燒干凈了,一個都不留下才好。 不過這事畢竟難度很大,很難真正做到一處都不疏忽,總還是會有一些漏網之魚的。因此,便是那些鴨子上場的機會了。 自從知道鴨子能有極好的滅蝗效果之后,很多人家的鴨子便都成了香餑餑一樣,都恨不得借到自己家去,好好當個護衛,不讓蝗蟲有半分靠近的機會。 一些原本就在稻田里養了魚和鴨子的農戶,如今更是喜悅??磥碜约寒敵醯臎Q定真是下對了,現在不僅能養鴨種田一把抓,這些養大的鴨子還能幫他們解決蝗蟲的問題,實在是該記上它們一大功才是。 這些鴨子們也確實發揮了自己的作用,一個個眼神都尖利得很,一口一啄便將一只剛剛長成不久的蝗蟲幼蟲吞了下去,看起來還有點意猶未盡。 尚未群聚在一起的蝗蟲,正常來說是沒有毒性的,更何況是這些若蟲,那些后世小攤上用來炸著吃的蝗蟲,便是一些尚未成年的幼蟲,滋味確實比成年體會好上幾分,也不必擔心其它問題。 除此之外,農戶們也都極為小心,即便是碰上了一小群蝗蟲,一個個也都鎮定地將專門制作出來的網張開,把這些該死的蝗蟲全都網在一起,或是三面張開袋子將他們全都圍困到一處去,最終抄袋而起。 這些東西的制作方法都比較簡單,很容易便能上手,因此很多村人,便帶著自己制作的東西,幾人一群開始捕殺這些小群蝗蟲了。 或是在夜間的時候點燃篝火小,應用這些蝗蟲趨光的特性,將其全都引誘到一處去,最終將這些蝗蟲全部填埋起來,或是一把火直接燒了便是。 這些方法最大的特點便是易cao作,好上手,但是卻是需要足夠的人手,因此各處官府才會讓底下的村子都重視此事,無論是哪里開始有了蝗蟲的跡象,都要派足夠的人前去幫忙,合力將其全都一網打盡,盡量不要留下什么問題。 在這樣一通解決下來,很快,原本各地開始冒頭的蝗蟲跡象全都逐漸平息了下去,即便是有一些小型的蝗蟲群,也很快便在當地人的合力幫助下,將其順利解決了。 見情況逐漸變得明朗起來之后,眾人臉上也開始洋溢著顯而易見的明媚笑容了,他們也能意識到,今年或許便不會再有蝗蟲的危害了,他們也能安安心心收獲今年的糧食,不必再擔驚受怕了。 輕松的氛圍很快感染了周圍眾人,連孩子們也感覺出來大人這段時日以來凝重的樣子變了,變得更加輕松了。 因此,他們也放下心來,一些人還十分有閑心地將自己偷偷摸摸抓來的蝗蟲架火烤了,雖然味道并不如何,也沒嘗出個什么味來,但是對他們來說,也可以說這算是什么葷腥了,假裝自己也吃了道rou菜一樣。 這事被大人發現之后,很快這群小子就在村子里被攆得雞飛狗跳的。 村子里的人長久以來總覺得,這些蝗蟲是上天降下的懲罰,也擔心這些長得怪模怪樣的蝗蟲是否真對人體有什么危害,都是不敢輕易嘗試這些蝗蟲的。 當然,如果是什么大旱之年,顆粒無收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畢竟飯都吃不上了,誰還管能不能吃好不好吃的問題啊。 不過他們也沒能想到這些孩子如此頑皮,一個錯眼沒看住,就被他們逮住機會烤了蝗蟲來吃了,可真是不讓人省心。 將他們這些小子揍了一頓之后,長輩們還觀察了幾天,見他們確實沒什么別的反應,依然跟尋常時候一樣頑皮好動,他們這才徹底放松下來。 浩浩蕩蕩的捕蝗行動之后,見到田地里的莊稼長得那樣茂盛又健康,根本不像以往蝗蟲過境時被啃的坑坑洼洼,什么都不剩的樣子時,很多農人都不由得心生欣慰和感動之情,有些人甚至都快落下淚來了。 他們如今才能真正相信,今年是真的有一個豐收大年,他們終于可以過個好年,不必擔心又遇上什么蝗災,一下子就把自己所有的收獲全都吞噬殆盡,什么都不留了。 地方州府的官員們也對這件事十分滿意,看來他們也不必擔心,自己任上的這一年里會碰上什么蝗災,影響自己的政績了。 在這之后,很快便到了豐收的季節,今年種下去的那些高產糧種們,也終于長成了沉甸甸的樣子,等待著人們前來收獲。 ? 第92章 很多極有經驗的村人們, 其實在收獲之前,就已經能大致估計出來這一季的大致收成能有多少了。 在這些精心侍料莊稼的日子里, 他們其實也已經驚訝震驚過幾回了, 也已經慢慢接受了眼前這雖然夸張,卻又真實的景象。 但是在豐收的時候,他們還是不由得提起了心, 開始認認真真地數著從自己天地里收獲的那些稻谷,一袋又一袋, 直到比以往收獲的還要多之后,他們開始暗自期待起來, 還能再多上多少呢, 是不是這些糧食稱了重,交了稅之后, 還能剩下不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