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農業系統在古代當國師 第54節
書迷正在閱讀:去你的豪門聯姻、霸總O他又破產啦、神洲藥主、睡服狗男人(快穿)、[兄戰]和兄弟們之間愉快的性生活、陌陌小姐(H)、與你癡纏(1v1 H)、殿下他又嬌又甜[蟲族]、師尊他真不想當萬人迷、國民初戀和他的小茉莉
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昭王如今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比他還小了幾歲,怎么會這么快,便走了? 這實在讓他有些難以置信,宣文帝上下仔仔細細看過一番,確認這是昭地那邊來的急報,并且上面還有著昭王世子的印鑒,這才有些頹然地放下了手,神色看上去也有些恍惚。 “父皇,您節哀?!碧于s忙上前攙扶著他,生怕對方出了什么差錯。 宣文帝卻像是累極了一樣,還能鎮定地開口,“準了世子的請,讓他帶昭王回京吧?!?/br> 昭王的陵寢很早就開始興建了,就建在離都城不遠的地方,如今不過才完工幾年,陵墓的主人就要住進去了。 昭王若是要回京,自然是要讓昭王世子護送的,而像他這樣的封地世子,入京也是要獲得皇帝的準許之后,才可以進的。 因此這封急報除了告知昭王的死訊,另一件重要的事情,自然是要求得宣文帝的許可。 除此之外,昭王薨逝,世子繼位,也是要有朝廷下發的文書的。 宣文帝允了對方的請求之后,便捏著手里的信,一步一步地回了自己的殿里,朝著太子揮了揮手,“你不必跟來,自去擬旨就是?!?/br> 太子看樣子還是很擔心父皇現在的狀態,但是見對方似乎并不想要自己的陪伴之后,便對一旁的侍從叮囑著,讓他們好生伺候著,仔細些不要分神。 作者有話說: ? 第77章 到了殿中, 宣文帝坐在榻上,又將手里已經被捏得發皺的信紙展開, 再一次仔仔細細地看過了上面的每一個字。 在看到“昭王偶感風寒, 其后頭痛欲嘔,延請名醫后,二日則亡”, 這一句之后,他像是根本看不懂字的意思一樣, 來來回回看了許多遍,最終才不得不承認, 昭王, 他這個年紀最小的弟弟,居然真的走了。 他也沒想到, 這樣一個活生生的, 前些日子不久還給他寫了信來的親人,居然會如此突然地生了急病, 人就沒了。 這樣的輕巧, 這樣簡單的一句話,讓他不由得閉上眼睛,臉上也帶著苦笑,像是要落下淚來。 宣文帝這一輩的兄弟之中, 只有昭王與他關系最好, 或者說, 昭王與大部分兄弟關系都不錯,其人實在是個討人喜歡的有趣家伙。 可是又怎能料到, 居然是他這一輩中最小的一個弟弟, 先他們這些兄長走了。 宣文帝長嘆了一口氣, 將手中的信放在了桌子上,手抵著額頭,也不說話,不知在想些什么。 殿里也安安靜靜的,沒人敢這么不長眼地在這個時候來打攪他。 從窗外投射進來的光,照在他身上,分明先前還覺得溫暖正好的陽光,如今卻讓他覺得有些寒冷。 他一個人的身影孤寂地留在殿中,許久未曾動彈。 …… 幾日之后,昭王世子就收到了朝廷發來的折子,便立刻動身,準備將父皇待會京城里去,好生安葬。 在此之前,他前去拜見了自己的母妃,也就是曾經昭王為了她寧愿和自己的父皇大吵一架,封地封在這么偏遠的地方,也心甘情愿的那個人。 昭王妃如今容貌依然年輕,根本不像不惑之年的年紀,模樣也不像曾經京中人猜測的那樣,是個容貌艷麗,媚眼如絲的人,反倒看上去清麗大氣,只比尋常女子端正幾分而已。 “你帶著他們去吧,我會留在昭地,好好照顧這里的?!?/br> “母妃,您,不想去送送父王嗎?” 昭王世子有些不解,他知道自己的父母一向恩愛得很,可是如今父親走了,為何母親不愿和自己一同送他入京呢。 “我很清楚,他已經走了。昨日入棺之前,我已見過他最后一面,也不必再送了?!?/br> “而且,等我死后,我會葬在他身邊,永遠陪著他的,也不差在這一時?!?/br> “你們帶著他走了,這昭地還是要有人看著的,你們幾人便安心去吧?!?/br> 昭王世子聞言,也不再勸自己的母妃,他知道,對方下的決定,就是連自己的父王,都很難動搖。 因此,他便立馬讓人準備好行囊,準備快些啟程,他還要和弟妹們,帶著父皇早日去往京城。 等他走后,昭王妃才像是卸下一口氣一般,不自覺地摸著手上的一串玉珠,眼神低垂,神色間也有些黯然。 人死如燈滅,她自然清楚得很,這些年來,她也不是沒見過有人死去,只是當這件事情真實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她才能真切體會到旁人所說的那種痛徹心扉的痛楚。 沒有誰能想到,原本一向身體不錯的昭王,居然只是因為一場小小的風寒,就引發了心疾,沒過兩日便撒手人寰了。 昭王妃撫著自己的胸口,輕拍著,像是要壓下心中泛起的陣陣痛意一般。 如今他走了,世子也要帶著孩子們一同入京,昭地就只剩下了自己。 這里地處偏遠,雖說不像廣平城那樣,城外就是西戎,但是周圍也是有一些小部族的,往日里也偶爾會來這里搶劫。 后來還是昭王來了這里,靠著自己臉皮厚,從陛下那里要來了不少銀錢支持,大力修建此處,鼓勵生產行商,這么些年下來,這里才由原本的荒涼之地,慢慢變得有人煙起來,過往的商人也多了些。 雖說有些人依然還是吃不飽飯,但是起碼能保證餓不死人了,一些人家也能從商人那里買到其它地方的好東西,慢慢也能攢些錢下來,這樣大的轉變,也使得昭地的百姓對昭王都無比敬重。 因此,她才要留下來,好好替他看著這個好不容易才建設成如今這副模樣的昭地,不能讓他之前的努力白費了。 …… 昭王世子帶著一行人出了府之后,便看見外面站著許多百姓,這些人都是自發前來的,小兒手里還捏著花,幾個顫顫巍巍的白胡子老人,手里捧著一件由無數布料組成的衣裳。 “世子,這是我們做的萬民衣,咱們不能送王爺回京,就讓這件衣服送大人一程吧?!?/br> 昭王世子接過了他手上那件展開來極大的衣裳,上面確實是由一塊塊普通人家的布料縫合而成的,看上去還有些丑。 但是他也能看出來,這些布料想必是他們家中最好的了,外面這些百姓身上穿著的還是那些極為簡陋的布衣麻衣,這件萬民衣上的布料卻都比他們身上穿的要好上一些。 他朝著眾人行了一禮,聲音里還有些哽咽,“多謝諸位?!?/br> 然后他就將這件衣裳蓋在了昭王的棺槨上,那樣子看上去有些不倫不類,卻讓眾人都不由得落下淚來。 “諸位,我便要送父王回京了?!?/br> 從王府到城外的這一段距離,都有許多人站立在街道兩旁,注視著馬車的離去,還有些人忍不住低泣出聲。 到了城外,依然有人緊緊跟著隊伍,看上去像是要隨著他們一同上路一般。 還是昭王世子開口相勸,讓他們送到這里便是,可是轉頭回去,不必再送,那些人這才停下腳步,目視著這一行人的離去。 馬車里,還有他的一個弟弟一個meimei正坐在那里,他們雖然年紀小了些,但是也不是不知事,已經知道了自己的父親真的走了,兩張小臉都沒有了往日的笑意,皺著一張臉看上去像是兩根苦瓜一樣。 meimei的眼睛也是紅紅的,像是才哭過一樣,她回頭看著那些仍舊依依不舍,站在原地看著他們離開的百姓,神色間也有了些許好奇。 “兄長,他們這樣做,是因為父親是個好王爺嗎?” 昭王世子摸了摸她的頭,“是啊,父親是個好人,讓他們過上了好日子,這些百姓才會自發地來送父親?!?/br> 她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不再開口詢問什么,但是那些人對父親的肯定和贊許,還是讓她原本低落的心情好上了許多,不再那么難受了。 還有那么多人,會因為父親的死而難過,會一直記得父親的名字,或許對于父親來說,已經是一件極為滿足的事了。 世子也有些感慨,誰說百姓都是些愚民們呢,他們也很清楚,誰對他們好,誰對他們不好,這些都是一眼看過去就能明白的事。 父親這些年來為他們做的事,也不算白費了,想到這里,他的心情也好上了幾分。 只是京城,他以往還從未去過呢,只聽父親話中曾提起過,也向他講述過那里的風土人情,只是自己還從未去過,親眼見識過。 這么一想,昭王世子的心里,也不由得升起了幾分忐忑,只是他畢竟是長子,還帶著兩個弟妹,這樣緊張的情緒自然不會顯露人前。 打眼看上去,他反倒是鎮定的很,看上去一副游刃有余的樣子,一點都不擔心京城的事。 這樣的態度也感染了周圍的人,其余的侍從下人們,見到他這副鎮定樣子,心里也少了幾分忐忑不安,充滿了信心。 ? 第78章 回京的路途非常順利, 離京城還有一小段距離的時候,世子身邊的一個清瘦文人上前求見。 世子急忙將來人迎進了自己的馬車中, 態度十分恭謹, “明先生,尋我可是有什么事?” 他朝著對方行了一禮,雖然自己貴為世子, 但是他一直都十分尊敬這位明先生,二人相見時也會主動向對方行禮。 母親一向告知自己, 明先生這樣的人,若不是父親運氣好, 碰上了對方, 又幫了對方一個小忙,像他這樣不喜歡官場爭斗的人, 是不會主動上前攬事, 也不會主動求官的。 而明先生原本只是想報個恩,為昭王出個有用的主意, 自己便可以繼續安心遠游去了。 卻沒料到, 昭王實在是個臉皮厚的家伙,知道明先生才干十分出色,又思及自己這里實在是缺人得很,尤其缺一個像他這樣的能臣之后, 便想盡辦法撒潑打滾也要將他留下來。 總之, 最后明先生還是留了下來, 其中緣由除了被昭王煩的沒辦法以外,其實更多的還是因為昭王的確是個說到做到的人, 承諾相信自己的話, 并且聽自己的一切諫言, 不會讓自己在官場上被人煩擾,這些他全都做到了。 昭王甚至還讓自己最出色的兒子拜他為師,這些年來,在昭地,自己的話語權幾乎只在昭王之下,實在是給了他足夠的禮遇。 因而明先生也最終被折服,留在了這個荒涼的昭地,盡心盡力地做事,一直留到了如今。 …… 他看著眼前身著素色衣裳的年輕人,這人模樣融合了昭王與王妃所有的優點,看上去俊秀出塵,不由得讓他想起曾和自己共事那么多年,卻又英年早逝的人。 那人實在是個讓人又氣又笑,卻發不了什么火的家伙。 在意識到自己時日無多,捱不過去的時候,那樣一個素來任性,慣愛耍賴的人,到最后也只是讓自己好好保重身體,不要像他這樣。 話語中,也不曾強求讓他繼續留下來,輔佐世子繼續管理好昭地,甚至言語中還有幾分歉意,覺得自己讓他原本游歷四海的想法落了空,一直留在如此荒涼的昭地。 還勸了他兩句,讓他若是還有想法,便可以繼續游歷去了,反正世子如今也大了,昭地現今也發展得不錯,還有王妃在一旁看著他,只求守成的話,已是綽綽有余了。 明先生卻是難得刻薄了他兩句,“你可真是個好爹,自己走了,倒不管你兒子死活了?!?/br> 這話雖然不好聽,但是昭王一下子就聽出了他的意思,這便是說他不會離開昭地,會繼續輔佐世子了。 因此,他倒是也不甚在意,反倒是笑著咳了兩聲,“有你這句話,我也放心了,你瞧,這回可不是我逼你的了?!?/br> 明先生還想習慣性地回兩句嘴,但是見他這副臉色蒼白的模樣,最終還是沉默了,沒再說話。 縱使他胸有韜略,有經天緯地之才,也畢竟是個凡人,生老病死對他來說依舊是一件無能為力的事。 見到與自己相識甚久的好友,如今時日無多的模樣,即使是一向豁達的明先生,也不禁感慨起世事無常來。 原本他還以為,昭王這樣精力十足,喜歡熱鬧的家伙,估計會比他這樣不想動彈,又討人厭的家伙活得長久許多的,或許還會為自己送終,哪能想到,居然是對方比自己先走一步呢。 …… 明先生不過一晃神,便伸手將世子扶起來,“世子不必多禮?!?/br> 他對世子的印象倒是不錯,這樣一個守禮聰慧的孩子,性子和昭王半點不像,竟是昭王的親生子,這是他最初一直都困惑不解的事,或許真的是子肖其母吧。 “世子要如何處理那萬民衣?” 他上來便直接了當地問了對方這么一句。 世子聽了這話,先是有些沒反應過來,不過很快便了解了對方的意思,“先生是指,那萬民衣或許會惹出什么事端來嗎?” 他并不是什么愚笨的人,很快便意識到,對方是說這萬民衣不僅僅只是一件衣裳,還代表著民心,這或許會讓旁人生出些忌憚來。 “可是,昭地苦寒,即便是得了昭地的民心,這也……” “若王爺只是個尋常官吏,這當然不是什么大事,如此美名興許還會得到朝廷的嘉獎,但是他卻是封地的主人,這自然不同?!?/br> “可,聽聞那皇伯父并不是什么心胸狹窄之人,倒有容人之雅量,而且,父王都已經去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