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御山河 第165節
秋薄自小跟著北寰府大公子,北寰羽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跟著北寰將軍一起在軍營里學習。秋薄從小耳濡目染,對許安歸說的這些話多少有些感觸。 當年南境軍所向披靡,就是因為他們軍糧充沛,戰斗意志高亢。這離不開北寰將軍在南境進行的屯田制試點。 邊境荒地甚多,若是有軍隊愿意去開墾,必然會有更多流離失所的人愿意在當地成家立業。邊境人口富庶,征兵就不在話下,邊境戍衛就更加牢不可摧。 這是一個良性循環,于情于理東陵帝都沒有理由不許。 而且,這一項舉措,是一直跟著當地軍政,不隨人走。無論誰來的當這個兵部尚書,無論是誰來做這個皇帝,都可以用這個政策繼續屯田。 東陵帝聽了許安歸的解釋,知道這是對東陵軍政是一個長期有利發展,當即點了頭:“這個屯田制大方向是很好,但是兵部還是需要與戶部一起拿一個詳案出來。開墾的土地都要跟戶部登記造冊?!?/br> 許安歸頷首:“是,兒臣下去還要跟下面的人多溝通這件事,盡快制定一個方案。直接推行全國是有些困難的,可以先選幾個地方試點。一開始或許會有怨言,但是等到他們嘗到了甜頭,怨言自然會消?!?/br> 東陵帝點頭,繼續道:“第二改是官員調動。這些你點名要的人,你可了解?” 許安歸回道:“是,兵部侍郎的位置缺了很久了,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有人幫兒臣做。說句杞人憂天的話,若是日后北境開戰,戰事焦灼,兒臣少不得要披掛上陣,這后方若不是兒臣信得過的人,這仗恐怕也難打?!?/br> 許安歸這句話暗指什么,東陵帝很是清楚。 北境烏族負隅頑抗,頻繁sao擾,大有與東陵一決雌雄的架勢。若是北境門戶被人強行打開,那東陵舉國危矣。 許安歸舉薦的這些人,有些是東陵帝眼皮底下的人,比如說江狄,石武。有陳禮記的大兒子陳平,以及兩榜進士出身的百曉。還有些人,是季涼提的。 兵部的許多位置缺了太久,當年又死了那么多人,即便是推舉,調任,也不可能把這些位置全部填平。 只能先推舉一些重要的,先走馬上任。 東陵帝對許安歸推舉的這些人沒什么異議,接著往下看第三改,東陵帝就有些百思不得其解了。 “這第三改,解決軍隊士兵們的婚事……”東陵帝蹙了蹙眉,“這是從何說起?” 許安歸笑了,解釋道:“陛下有所不知,現在能去征兵處投身軍營的人,都是一些空有一身力氣的壯年男兒。他們或因為戰亂失去親人,或因窮困而無法娶妻。正如第一條改革所言,這些人或許無牽無掛,但在戰場上若不是為了建功立業,也不會拼死殺敵。兒臣在北境軍里待了八年,深知那些熱血男兒心里的想法。打不過,可以退守,反正后方也沒什么東西可以讓烏族搶的,也沒什么百姓可以讓烏族殺的。他們求戰欲不強,所以這些年北境戰事很是焦灼?!?/br> 許安歸微微頷首:“若我們可以幫他們解決婚配問題,讓他們在北境扎下根,那他們為了守護自己的家,自己的妻兒,就會有無窮無盡的動力。這樣日后再言北伐烏族一事,收復北境疆土,指日可待!” 東陵帝覺得許安歸這一舉措確實是經過深思熟慮,才提出來的,不由地點了點頭。 其實這一條,也不是許安歸想出來的,只是之前季涼玩笑一般的話,給他提了一個醒。那些所謂的平頭老百姓最后希望的,也不過就是一個安居樂業。 何為居? 有妻兒父母,才為居。 何為業? 參軍故為重要,可軍隊一起開墾荒地,讓他們一家老小有田可種,可以養家糊口,那便是業。 許安歸的第一條,除了解決軍隊屯田,自給自足糧餉問題,還想解決的是這些士兵參軍以后一家老小吃飯問題。 多出來的土地可以給軍屬種,每年交一些糧食給軍隊就好。 而第三條,則是為了讓這些人知道,參軍入伍,也是一種活路。有軍隊作為保障的屯田,比一般外面自己種地繳納稅款,要輕得多。 這樣就會有更多人想要參軍。 “這法子倒是好,”東陵帝有些憂慮,“可哪來那么多女子給士兵們婚配呢?” 許安歸笑道:“兒臣想了幾個法子,一是宮里到了年紀出宮的女子甚多,可以給些人一些恩典,讓她們出宮,回鄉與當地士兵婚配。二是希望陛下赦免一些因為家中男子、父親、長輩牽連亦或者是連坐,降籍為賤籍的女子給軍隊,讓她們找士兵婚配,才可以脫離賤籍。三是希望當地知州府衙門,組織些活動,讓到了年紀的百姓姑娘與軍隊里的士兵們相看。這樣一來,放出宮的女子們會感謝陛下恩德,那些被牽連的降籍為賤籍的女子也因為此事而脫離賤籍也會感恩陛下。女子感恩,嫁給了那些戍邊將士,戍邊的將士也必是感恩陛下的。這樣陛下即賺了民心,又鞏固了邊防,緩解了與軍隊的關系,何樂而不為呢?” 東陵帝向后靠了靠,瞇起了眼睛,望著許安歸。臉上沒有表情,眼睛里卻是有些情緒起起伏伏。 許安歸一副淡然的樣子,站著,盯著東陵帝。 許久之后,東陵帝笑了,他指了指許安歸:“你個小滑頭,別以為不知道孤不知道你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你這哪是給戍邊的將士婚配,你這是明里暗里找理由,想要釋放赦免當年被朝東門牽連的女眷。太子當年大婚,召回了不少戍邊將士兒女,壓在許都作為人質。更多的則是被罰沒,入了賤籍。你這明面說與旁人聽是為了戍邊將士們婚配,其實就是變個法子給那些將領施恩!” 許安歸訕訕一笑:“兒臣知道瞞不過陛下的眼睛??杀菹孪胂?,這事雖然是由軍部提的,下旨的是陛下,這事最后也是朝廷主導。陛下招兒臣回來,不就是想要重整東陵軍政。當年那件的事情起因無論為何,到底是傷了與將領們的情分?,F在陛下有意修補,施些恩德,那些人必然感念陛下。只有他們感念陛下,感念朝廷,后面收復之事,才有人去賣命不是嗎?” 許安歸這話算是說到東陵帝心窩里了。 這些年與武官的關系緊張,先帝打下來的基業到他手上搖搖欲墜??伤斈耆舨皇墙栌锰?,以雷霆手段處理了那些武官,今日也沒有這新政德施。 許安歸歸來,帶回來了南澤領土。 西方不足為懼,北方草原上的那些野狼,才是真正讓他們忌憚的人。 許安歸在北境與烏族周旋八年,尚不得果,或許正如許安歸所言,北境將領有牽有掛兒女都被壓在許都,不愿意賣命。無牽無掛的因為身后沒有家園,戰意不強。 反觀當年北寰將軍在統帥南境軍政的時候,連下十三城。其原因或許就如同許安歸說的那樣,為自己為家人而戰。 想到這里東陵帝扼腕嘆息,北寰將軍府一夜之間也在朝東門事件中覆滅,并非他所愿。 在東陵帝眼里,兵部尚書這個位置,只有北寰翎才可以擔任。 “這事,孤許了?!睎|陵帝手指輕敲著案牘,“宮里適齡女子出宮的事宜,你去同你的惠母妃商量吧,現在后宮之權在她手上。剩下邊境將領婚配的事情,讓翰林院起草,起草好了,即刻中書省發往全國?!?/br> 許安歸聽見東陵帝許了,立即撩起衣袍跪倒在地,喜出望外:“兒臣,多謝陛下成全!” 后面第四改,是厚葬戰死沙場的將士與重金安慰家屬。第五改,則是戰場考核制度。 這兩改東陵帝都沒有疑問,其中主要用意都是為了鼓勵將士們奮勇殺敵。 許安歸這五條軍改目的何其明顯,他是想激起戍邊將領們的戰意,繼承先帝遺志,收復整個中土,把整個中土都變成東陵的土地! 有此子,東陵何愁不會強盛,成為天.朝上國讓周圍外域國家過來朝拜? 東陵帝此番與許安歸深談,知道了許安歸所求為何,不由語重心長:“你在軍政上一把好手,可私下,也不要留太多口舌給御史們抨擊。方才在大殿之上,孤不好問,那個好男風是怎么回事?” “那個,”許安歸頷首,“御史臺所言屬實,可又不全都是實話?!?/br> 東陵帝揚眉,等許安歸說下去。 許安歸道:“兒臣想拉攏南澤鬼策軍師,季公子入麾下,為我日后掃平中土做謀士,自然是要費些功夫。季公子來求醫,去找了十六皇叔府上的鬼醫,兒臣跟了去,十六皇叔說季公子初來許都,要帶他游玩一番,這才去了梨園?!?/br> “這么說,你去梨園被人瞧見,是十六弟帶你去的?”東陵帝揚聲問道。 許安歸不再解釋,只是點頭。 東陵帝看著他這樣,只覺得他有話沒有說全。 但若他真的好男風,東陵帝心里卻有些踏實。許安歸太出頭,風頭日后恐怕是要蓋過太子??商鲲L頭,東陵帝又很擔心。 這樣最好。 好男風,就不會這么早有子嗣,日后就算是太子失德,許安歸想當太子,子嗣這一塊卻可以是阻礙他成為太子的借口。 在人倫大妨之事上,可以拿住許安歸,這才好控制。 東陵帝便也不再問這件事,道:“你注意些便好?!?/br> 許安歸已經把東陵帝方才的面上的微動盡收眼底,季涼想得沒錯,他這個父親,一面想要他回來制衡太子,一面又怕他做大。 可他理解。 自小他就知道,這個位置沒那么好坐。 東陵帝低頭去看案牘上折子,許安歸依然矗立在殿下不走。 東陵帝有些驚奇地看向他:“這是怎么了?還有話要說?” 許安歸點點頭,卻又躊躇。 東陵帝看了一會不耐煩道:“有話就說?!?/br> 許安歸道:“是有話……可,怕陛下聽了,生氣?!?/br> 許安歸甚少這樣,東陵帝知道自己的兒子有什么樣的本事,他不寫在奏折里,也不太想告訴他,但是為了后面事情推進他又不得不說。 恐怕這事,是跟北境軍有關。 東陵帝深深吸了一口氣道:“你說吧,無妨?!?/br> 許安歸欠身,道:“陛下許我追查這八年來北境軍少的軍餉吧?!?/br> 果然。 東陵帝坐直了身子:“少了多少?” 許安歸道:“八年,大約有四百萬兩?!?/br> “四!”東陵帝一口氣沒上來,直接又驚地咽了回去,“咳咳咳咳……” 在外面伺候的鄒慶聽見東陵帝一陣狂咳,嚇得小跑進來,繞到東陵帝椅子后給他順氣。 許安歸有些擔心,身子動了動:“陛下……” 東陵帝擺擺手:“沒事?!?/br> 鄒慶見東陵帝氣息逐漸穩了下來,立即端起一盞茶送了過去。 喝了茶,順了氣,東陵帝才道:“你想怎么查?” “敲山震虎,大張旗鼓地查,還要刑部幫忙拘人審查,拿口供?!痹S安歸道,“這事不查清楚了,來日北境出了亂子,就不是小事了?!?/br> “既然這樣,那就明日放到朝上議?!睎|陵帝放下茶盞,“讓戶部、刑部、兵部一起查。兵部人員調用,孤許了,一會翰林院擬了旨送去吏部,然后由吏部下文書調任罷。剩下的,兵部再商量,拿出一個詳細可行的方案出來?!?/br> 許安歸欠身:“兒臣可否向陛下借一個人?!?/br> 東陵帝揚眉:“何人?” 許安歸道:“查兵部這幾年的帳,少不得涉及地方賬簿。兒臣想著秋侍衛這些年替陛下辦差,行走江湖,經驗老道。兒臣想借秋侍衛,幫兒臣查地方的賬簿?!?/br> 許安歸問他借人,無異于是要在他眼皮子底下查案了。秋薄為人正直,且一直忠心與他一人,許安歸要秋薄幫他查賬,就相當于把所有事情都要與他通氣。 總好過太子什么事情都背著他做,他沒有理由不許。 “秋薄?!睎|陵帝朗聲道。 秋薄在外聽見,立即進來:“陛下,臣在?!?/br> “六郎這些時日有些事情要查,但他不方便在下面走動。你暫且去兵部幫他一幫?!睎|陵帝望著秋薄。 秋薄欠身:“是?!?/br> 許安歸帶著秋薄從御書房出來,往兵部臨時官署走去。 許安歸側目:“師兄近日過得如何?” 秋薄稍微落在許安歸后面一些,錯半個身位:“還好?!?/br> 這回答半分沒有平日里與上殿的恭謹。 許安歸輕笑:“師兄倒是不與我客氣了?” 秋薄道:“殿下不是那么小心眼的人?!?/br> 許安歸揚眉:“不,我是小心眼的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