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書迷正在閱讀:炮灰假少爺覺醒成神[穿書]、迷戀渣受那些年、綠茶美人手握助攻劇本[快穿]、萬人嫌成為作精神明后、[綜漫]三次元的我與紙片人們格格不入、渣攻再就業[快穿]、[綜漫同人]詛咒師士郎、[HP同人]管制刀具回收中心、師尊他魂飛魄散以后、[全職同人]全職高手之全職陪練
身穿緋袍的青年站起身,小太子下意識抬頭仰視他,只見后者清俊的面龐上顯出一絲笑意。 他的眼神,不像是在看一位儲君,而是一個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孩子。 皇上早已為你掃清障礙,殿下。 燕晨輕聲說道:改制之舉,是為您即將接手的這個國家,剔去了腐rou,捉去了蟲害。 當時,臣還只是翰林院小小一名修撰。受皇上之命,獻上改制之法。 即便往后有人指摘此事,他們攻訐唾罵的,也是皇上與微臣。 小太子微微瞪大了眼睛。 燕晨見此微微一笑,繼續說道:皇上遇刺之后,因禍得福,先后拔除了支持三皇子的右相等勢力、以及潛在暗處的常懷安這顆毒瘤。 臥榻之側,只剩一位年邁的安武王。 先帝于馬背上打江山,威震四方,邊疆寇賊不敢來犯。 燕晨再次問道:內無憂,外無患。殿下,你又有何好擔憂的呢? 呃小太子張了張嘴。 他想說,自己沒有信心治理好這個國家。 但觸及到燕太師始終平靜地笑望著自己的表情,他將這些話都憋了回去: 先帝開疆拓土,父皇守成有功。 而他有幸得此明師,當比他們做得更好才是。 孤明白了。小太子的眼神,逐漸變得堅毅起來。 他展顏一笑,同樣站起身,朝燕晨行了一禮:學生,多謝老師教誨! 燕晨微微點頭,拿起放在桌前的書卷:方才你走神許久,今日這半篇經義,回去謄抄兩遍。 太子: 方才還覺得,燕太師雖平日里不顯山不露水,但對朝中局勢,其實心里門清。 想來以后,也不是不能進官場,為他打兩份工效力的。 如今一看,還是別了。 連太子,他都能翻臉不認人,說罰寫就罰寫 說明,燕太師對他,是真正當自家學生看啊! 燕晨剛講了兩句,放下書卷。 便見小太子坐回位置上,也不知又腦補了什么,朝他露出一個傻笑。 燕晨便也回他一笑。 罰抄還這么高興,看來心理承受能力還是很不錯的嘛。 老皇帝已經行將朽木,最多還能撐個半年。想來這半年時間,也足夠他做好心理準備了。 授受大典很快舉行。 在文武百官的見證下,小太子于大典上鳴鞭三聲,宣布即位。 燕晨的地位自然也跟著水漲船高,從太師變成了帝師。 新帝登基后,不等文武百官適應,便是一連串的大動作: 為晉州、江右等地百姓減稅,提升工部官員俸祿、地位,增設職能不同的農官、完善勸農官體系 夾在一堆利國利民的政令中間,有一條旨令格外顯眼: 七八月各地棉花成熟,需要采摘。 因人手不夠,新帝下令裁軍,命一部分邊疆戰士解甲歸田,幫助完成棉花的采收工作。 同時,增加直屬駐各邊疆軍隊官員,負責指導、監督士兵們進行日常訓練,以強兵力。 這一刀,很明顯是朝安武王扎的。 可憐安武王,忐忑地等了這么久,本以為自己逃過一劫,卻沒想到,新帝在這里等著他呢。 之前也是這樣。 眼看三皇子倒了,他機會大著。 結果轉頭,老皇帝也就是如今的太上皇,二話不說,就力排眾議把皇位傳給了太子。 安武王哪里能任人宰割? 他當場就發起了抗議。 結果新帝看著年幼,卻是個厚臉皮。 他直接耍賴,一會兒說:養的兵太多了,發不起軍餉,你們誰反對,誰給朕付軍餉? 一會兒又說:棉花收不完,今年過冬的棉衣若是不足,哪里有鬧了凍災,你們誰反對,就誰負責? 角度好不刁鉆。 原本還有跟著安武王一起,唱反調的臣子,這會兒也什么都說不出來了。 而各將軍手中的兵力,恰恰好,就屬安武王手中的士兵,離棉花種植點近的最多。 導致最后裁軍裁下來的,幾乎有三分之一,都是他手中的兵力。 安武王: 要說這不是狗皇帝一開始打算好的,他是不信的。 手中持過鋒利的刀刃,就很少還有人,能夠忍受刀鋒變鈍的感覺。 不出燕晨意外,安武王發起了反撲。 不過這回,在新帝有所準備的情況下,他連一絲波瀾都未掀起,便被徹底摁死下去。 之前常懷安提供的,在蘇州附近遭到刺殺的情報,他們可都沒忘記呢。 安武王被收回兵權,連夜送入大牢,與右相會面。 最后的威脅被徹底鏟除,新帝才修改年號,取新年號為「昭明」。 棉花采收完成后,燕靈川領君命,前往各地監督新布行的建立、教授棉布的織造工藝,并將新的彈棉弓、紡織機,推廣至全國各地。 當年冬,燕氏布行所售棉襖,果然與當初所承諾的一般,平民百姓皆穿得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