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書迷正在閱讀:炮灰假少爺覺醒成神[穿書]、迷戀渣受那些年、綠茶美人手握助攻劇本[快穿]、萬人嫌成為作精神明后、[綜漫]三次元的我與紙片人們格格不入、渣攻再就業[快穿]、[綜漫同人]詛咒師士郎、[HP同人]管制刀具回收中心、師尊他魂飛魄散以后、[全職同人]全職高手之全職陪練
知情不報,且刻意放縱其為之。 此乃,助紂為虐。燕晨冷聲斥道:應當再予追責! 也許是他一臉「我替皇上生氣」的表情太有感染力,也許是他帶來了有說服力的證據。 總之,雖然燕太師說的話,和安武王說的基本是一個意思。 但老皇帝和太子聽了,卻是完全截然相反的-兩種態度。 二人深以為然地點頭:燕太師說得有理。 老皇帝更是招手,讓程棋向都察院追加命令:細查常懷安。 他之前也懷疑常懷安,但重點還是在右相、敏妃等人身上。 程棋領了命,敬佩地看一眼燕太師。 他心中腹誹:若是安武王沒走,看見這對皇家父子的區別對待,怕是要氣死吧? 燕晨恰好與他對上視線,朝他淡淡一笑。 后者頷首出殿,不由自主擦了擦額角,總覺得燕太師方才,像是讀懂了他心聲似的。 細查常懷安的命令下去后,沒過多久,都察院就給出了結果。 這次行刺,雖說出乎燕晨的預料。 但歸根究底,楠\楓還是因為他的出現和一連串動作,打亂了右相、三皇子等人的節奏。 由于準備時間不充分,他們甚至是抱著成王敗寇的必死決心,做出的抉擇。 都察院的人,在三皇子殿內,查出了偽造的「換儲圣旨」。 而右相,更是在都察院的人還未查出結果時,便上書請求告老還鄉,被皇帝拒絕。 更有趣的是,右相確實曾找過常懷安,共商篡位大計。 據右相抖露出的過程:常懷安一開始表現得極為積極。 待將他們的計劃套了個七七八八后,他便銷聲匿跡,怎么請都不出門。 偏偏他還威脅右相,聲稱自己留了后手,一旦他「無故慘死」,皇帝便會提前知曉他們的計劃。 而常懷安,在得知是「安武王」煽風點火,咬著自己不放后。 他同樣破罐子破摔,將安武王于蘇州臨州養兵、對自己行刺之事,一并抖出。 三方人馬狗咬狗,打得昏天暗地。 老皇帝氣得,走到哪兒都要帶一位太醫。 這時候,行刺的處罰倒是最無關緊要的了。 隨著三皇子派、安武王,以及常懷安近年搞的動作,逐漸浮出水面。 朝中上下一片死寂。 一條條圣旨,被老皇帝的憤怒裹挾著,宣告天下: 三皇子封為閑王,沒收與右相等官商同流合污、貪斂的財富,不給封地,只賜了一座府邸。 敏妃教子無方,縱容三皇子胡作非為,位降三級,打入冷宮。 右相身為主謀,挑撥皇室關系,攛掇皇子謀逆,押入大牢,等待秋后問斬,家產充公,親屬流放。 常懷安助紂為虐,收回「順遠」封號,降為奴籍,同樣流放邊疆。 至于其父淮王,則強制其將常懷安除族,與其斷絕關系這還是念在他不知情、且對皇室忠心耿耿的份上。 三皇子派、常懷安,一下子就被打斷了覬覦皇位的那雙手。 還剩下一個安武王。 他戰戰兢兢,等了數日,也沒等到皇上降罪。 安武王整個人一時噩夢連連,一時飄飄欲仙,可以說是矛盾到了極點。 這種日子沒過多久,老皇帝又宣布了一件舉國震驚的大事:他要傳位于太子。 歷史上坐在那把椅子上,到死都不舍得下來的人,可是只多不少。 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這種神仙般的日子,誰不愿意一直過下去呢? 歷史上即便有傳位的皇帝,也是在還剩最后一口氣、連筆都握不住,只能臥病在床的時候,才會傳位于新皇。 老皇帝年紀雖大了,但看著少說也還能再挺兩年。 怎么會突然想到要傳位? 若太子已能挑得起大梁也就算了,可他現在還年幼啊!一時間,眾臣紛紛勸阻。 皇帝卻是鐵了心,要傳位。 這回,就連太子都不明白為什么:父皇,孩兒還未做好準備。 一向待他百依百順的皇帝,這次卻拒絕包容他的膽怯:小五,你遲早要坐上這個位置的,如今只是早上一些時日。 傳位詔書一下達,相關各部便開始準備授受大典。 歷朝帝王登基大典,往往于先皇死后半月,或一個月內舉行,因在喪期,氣氛沉重莊肅。 如今老皇帝健在,不論外界怎么說,反正宮中布置的人,都喜氣洋洋的。 唯獨小太子悶悶不樂。 這日燕晨照例來給他上課。 見太子臉色怏怏、不時走神,便停了課,坐至他身前,關心問道:殿下因何事愁眉不展? 燕晨課上時總是十分嚴厲,但私下卻又溫吞和善。 見他如此神態,太子便知,燕太師是以后一種態度在與自己講話。 小太子猶豫片刻:老師可知,父皇為何堅持要這么早傳位于孤? 燕晨恍然:殿下是擔憂自己做得不好? 小太子羞赧地點了點頭。 他以為燕晨會安慰、鼓勵自己,或是說「有我在,我會輔佐你」之類的話。 卻不想,燕晨露出了不能理解的眼神:殿下因何而擔憂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