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頁
皇上頷首:“嗯,讓他尋尋看?!被噬闲r候,也是跟兄弟們搶過蹴鞠的,想起來也是兄弟間難得快活無拘的時候。 且說過了端午,姜圓就接到圣旨,要往安南去。 因九爺前些日子于安南上了一封折子,兩地邊境貿易之事做的差不多了,只剩個收尾,請皇上派個欽差來點驗一下,順便將他換回去。 他有點迫不及待想回去了。 聽說那邊外事衙門熱鬧的很,法蘭西跟英吉利人都動起手來了,九爺甚為遺憾自己沒在現場圍觀。 過后又接連收到姜圓的請示信,收到法蘭西開始賣英吉利的消息,及至收到第一批石墨筆試用品后,九爺實在坐不住了。 他想要回外事衙門去。 八爺一向最了解這個弟弟,見他拿到石墨筆后發急,就主動笑道:“這里的事兒差不多了,你也該回京了?!?/br> 九爺回神,又猶豫起來:“八哥,我一回京只怕幾年內咱們兄弟又不得見了……要不我還是多待一會兒,多幫幫你?!?/br> 八爺搖頭:“你又糊涂了。我就怕你忘了正事,這才特意要催你趕緊上折子請求回京的:折子一來一去,一兩個月總是要有的,再加上你啟程回去耽擱在路上的時間——你可別忘了,十月里就是皇上的四十歲整生辰,宮里必是大辦這回萬壽節的?!?/br> “皇上許你辦外事衙門,就是不計前嫌的重用,皇上寬一步,你要敬三步才是。這次萬壽節你便是日夜兼程,也得趕回去在正日子里給皇上請安!”八爺嚴肅道:“再不可說什么為了幫我,就想多盤桓幾月的話?!?/br> 八爺算算日期:“想來十二弟和弘時那里,也已經要遞折子請求回京了。你也不要晚了,顯得不恭敬?!?/br> 還有一事八爺沒跟九爺說透:他們兄弟當年總是給皇上使過絆子,也對著嗆過的,這會子只他們兩個人在安南料理諸事不夠妥當。還是要先行表態,把事情做的差不多后,讓皇上派自己手下官員來驗收這邊境貿易之事。 八爺為人透徹,真想要搞好的人際關系,就會不遺余力去做到對方心坎上。 這一回萬壽節,皇上想必還不會讓他回去。 只盼著以后自己真做出些令皇上心悅的佳績,再加上時間淡化去往年的恩怨,能夠回京探望母妃,再看看日益長大的弘旺…… 八爺想到記掛的額娘和兒子,不免關心來接替九弟的京城官員是誰。能被皇上派到安南來的,必是心腹,八爺要提前預備著應答,總不能得罪了‘欽差大臣’,讓他回去參自己一本。 而九爺在收到確切消息后,就興沖沖來找八爺:“八哥可以放心了,皇上這回派過來的,是我們外事衙門的人,肅毅伯府的老二姜圓?!?/br> 八爺腦中自有一張人際關系圖,很快就道:“宮里那位信妃的兄長?” 九爺點頭:“肅毅伯府的人都還不錯,起碼不是那種有里有三根雞毛就拿著當令箭的浮躁人,也不是那等一有空子就鉆營著只想把旁人擠了去的人——我離京之后,基本就是肅毅伯府照管著外事衙門,凡有大事,那姜圓都會先千里迢迢送信與我?!?/br> 廉親王夫婦兩人是一起到了安南的,對京中消息知道的就不多。 但九福晉卻一直留在京城,九爺知道的京中事就多,此時便與廉親王道:“宮內信妃娘娘的身孕,算著差不多就是十月里生,四十歲的萬壽若是得個皇子,自是大喜,皇上又一向喜歡四公主,偏生前頭還有三個大了的阿哥……若這回真是個皇子,那咱們這位皇兄的儲君之位,將來也有的熱鬧了?!?/br> 八爺立刻捶了他一下:“你可不許摻和!” 九爺連連叫屈:“我就是這么一說,如何敢摻和呢!八哥抬舉我了,我連咱們親阿瑪都看不明白,當年都從未奢想過跟皇位有點什么關系,何況是現在?皇上的脾氣我也終于摸著了幾分,看在兄弟情面上,他已是難得寬宏,給了咱們第二次機會了。哪里還敢再戳一回老虎的眼睛,再去摻和儲君事和他的家務事!”連連保證自己方才只是口無遮攔。 廉親王聽他說的明白懇切,這才放心些。 及至姜圓到了安南地界,已經是八月了,只用了兩天時間交接,廉親王便催著九弟趕緊上路,切不可晚于萬壽節回京,最好也不要壓著時間底線回去,這種事趕早不趕晚的。 皇上的萬壽是十月底,九爺埋頭趕路,十月初就趕回了京城。 進了京,連府上都不及回去,就立刻進宮請安。 才進紫禁城,便覺得紫禁城里一團喜氣。他逮住引路的養心殿小太監問道:“宮里有什么喜事?” 小太監眉開眼笑道:“回九貝勒,信妃娘娘昨日誕下皇子,萬歲爺高興的緊呢!” 第105章 家人 九爺到了養心殿跟前,見迎出來的蘇培盛笑得更燦爛,腰上還拴著一個紅色的荷包,顯然是得了賞賜,特意掛出這喜慶的顏色來,讓皇上看了更歡喜的。 九爺見此,只好努力整了整自己的衣冠:他為了體現一路風塵仆仆,將自己弄得略微有些糙了,如今看來跟宮里的喜氣格格不入,只能盡力弄的整齊一點。 待進了正門請過安,九爺就聽到了有史以來最和煦的一句:“起身吧,一路辛苦了?!?/br> 毫不夸張的說,九爺覺得自己辮子跟過了一遍電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