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書迷正在閱讀:賣原味內褲被姐夫抓到現行(1v1)、和死對頭上床后我高潮了(1v2,出軌)、風花雪月(futa百合,1v3,nph)、補習生(校園1v1)h、百思不得其解(穿書)、重生的大魔王在做什么呀、主角只想談戀愛、被男友的哥哥強上了(強制愛)、白桔梗(1v1,青梅竹馬)、被裝O的Enigma標記后
他們不走陸路,走的是水路。從葫蘆島上岸再走陸路。 其實要是直接到海參崴才是最快的,但要路過對馬海峽,倭寇不好打發。 這些都得徐徐圖之,急不得了。 七月初,收春蒜,種秋菜。林染好奇的跟著忙。 這邊的蒜長不大,都是特別小的蒜頭。收上來就編成串,掛在梁上通風晾干,放在陰晾處能吃很久。 到這時候,就看吧,家家戶戶的窗外墻上,都掛著大蒜。那個味兒,也能挺夠人的。 風俗嘛,也挺有意思。 收完了蒜,重新犁地,上糞肥。種白菜籽蘿卜籽。 到了八月。中秋節前后,就是秋收。 一年當中最忙的時候。提前半個月就開始做準備,檢修工具啦,修糧倉什么的。 這回到是不用再搬去田間地頭看著。收割回來的糧食,都要拉回鎮上的。鎮上有大的曬谷場,直接打了入倉了。 林染想幫著干活,起個帶頭作用的??伤粫?。 沒法子,做為女主人,只能給大家改善改善伙食了。一天一頭豬兩只羊,一人一斤白米飯,玉米餅子管夠。吃飽了才有力氣干活兒嘛。 干了一個月,兩萬畝稻田,五萬畝玉米,一萬畝大豆,三千畝雜糧都收回來了。 這點兒地,要按面積來算,別說整個熟爾羅斯,就只是納林河衛所周邊,連千分之一都沒開發出來。說到底,還是人少。再一個,草改田,林改田,都是一年兩年就能改出來的。 還沒有機器,整人靠人工,太難了。 收獲不錯,一畝稻田能收三百斤左右的大米。一畝旱田能收五百斤的玉米。其它雜糧產量還要更低點。架不住人少啊。人少,地多,顧先生又不是小氣的,給佃戶分得多。雇工也給得不少。家家戶戶一家到頭,還能有點兒余糧。 前后菜園子,都是自家的,地方大的能占了二畝地,不用交租,得的除了吃用,全都能攢下。 日子越過越有,人人臉上都是喜氣洋洋的。 可以預見的,今年冬天鎮上商業街的買賣差不了。 糧食收完,才是收秋菜。儲冬菜。 林染又開了眼界,好家伙,家家白菜土豆大蘿卜堆得小山似的。 粗處理一遍,下菜窖,或是曬干,或是腌咸菜。最多的還是腌酸菜。 反正家家都有自己的飲食習慣,大方向都差不多,具體的又各不相同。 小公爺府里,五進的大院子,再加上那么老大個菜園子,菜都收了,排上滿滿當當的木架子,曬的全是各種菜干。還有上百個大菜缸,腌酸菜的,醬咸菜的。 再是格格府邸,小公爺府,也沒比老百姓家有什么不同。 “格格,格格,下廚要熬糖呢,要去看看嗎?” 海棠現在就是衛所八卦博主,新鮮事兒沒有她不知道的。 “熬糖有什么好看的?” “不是,不是用糖做糖,是甜菜收回來了,用甜菜制糖呢?!?/br> 哦哦哦。 看看,看看。 上一次任務,頭一次到盛京就見過甜菜,但沒見過制糖。那會子是用甜菜梗子給豬催肥。 又長了新的見識。 一直到下頭一場大雪,整人鎮子都輕閑下來,人們也不在外面忙碌了,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屋子里貓冬。 林染還在不停的增漲見聞當中。 果然是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 體驗真不錯。? 第53章 格格吉祥4 中秋節一過, 家里的火墻和地龍就都燒起來了。開始是一早一晚的燒。到九月中,就全天的都燒著。整日里架著老樹根,火都不滅, 屋子里比林染想象的還要暖和。 秋收過后。達山莫日根一干侍衛就天天早出晚歸的, 帶著馬車, 一車一車的往回拉木頭。成材的木頭放著暗干留著用。不成材的,就做柴火了。 他們砍伐的地方,都是來年開春挖了樹底出來, 要改田的。 入冬下大雪之后,才進山伐木,不用馬車了,直接做了雪橇就拉回來了。一整個冬天都不停歇。伐木柴, 打獵,收山貨。鎮子上的男人, 一大部分都出去做這些了。 還有一部分, 會到松花江上打漁。帶著冰釧子, 冰錐子, 等到江面冰實了, 釧了洞, 氧氣一通, 魚自己就往出跳。也是一個奇觀。拿著長柄的舀子,直接把魚撈上來了。 冬天的魚,好保存, 小柳根,川丁子什么的, 簡單收拾一下, 燉上土豆條, 能香掉牙。 顧先生這人,做事老講究個體系。他是不會想什么是什么的。 冬天也不會只悶在屋子里,什么都不做。 他身體不好,不能常出屋子。 在前院的廂房里帶著木匠做木工打發時間。 府外還有各種小廠子,酒廠就是創收的主要來源之一。這不是收得糧食多嘛,吃不完就釀酒。窖出來的都是燒刀子,運出去賣得都很好,很受歡迎。高粱酒,玉米酒,都不錯。 還有調味廠子,大豆油,麻籽油,醬油醋,這些日常用品,不用走遠,就在鎮上都不夠賣的。吉林將軍府里都要來這邊采購。郭爾羅斯后旗,科爾沁各旗,也都不嫌棄遠的過來采買。相比起盛京、承德,這邊還是更近。 生意上的事情,林染不怎么管,只是了解一下,心里有數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