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書迷正在閱讀:到底誰不配、把情敵變成老婆、[綜英美同人]當超英遇上小塞壬、[HP]我在霍格沃茨當卷王、陸醫生,標記一下、一夜之后,我的學生都變成巨佬了、偏執影帝求放過[娛樂圈]、[綜]龍母、太陽眨著眼(1v1H 高干 包養 娛樂圈)、金不換
形象貼合角色,表演成功率會更大,無論是臺詞功底還是外貌形象,周游和咄咄逼人的帝王相差甚遠,即使還原出七分神,也少了那三分形。 兩相比較,周游選擇飾演王爺角色。 說到王爺,周游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魏晉在電影中扮演的濟安王。 可濟安王是個懷揣篡位之心的野心家,手握重權,在朝堂上可以說跟皇帝平起平坐。 而周游分析手上這段劇情的王爺,他身處劣勢,一步錯就是萬丈深淵,所以在帝王面前格外謹小慎微,必要的時候還得打一手感情牌。 這么一個人最后活了下來,無不體現著他是個聰明人,要注意對話的態度,多一分太強勢,少一分太懦弱。 確定了大方向,周游開始設計角色的心理活動和表情動作。 十五分鐘轉瞬即逝,朱思婷下來巡視了一圈,最后走回臺上,精準地卡好最后一秒。 “停,”她從抽簽罐里取出一張紙條,“6號?!?/br> 第20章 表演二班一共25名學生,人均表演1到3分鐘,剩下一節半課的時間差不多剛好表演完。 題目是同一時間發到所有人手上的,排在后面表演的人有更充足的時間。 但這并不意味著排在后面的同學會表現得更好。 題目一共有六套,大概每四人拿到的是同一套題目,那么后表演的人比前面的人壓力要大得多。 人有審美疲勞,對一種情緒的同種闡釋方法,第一次看還有點新鮮,第二次新鮮感下降,第三次就略顯無聊了。 尤其是在演技參差不齊的情況下,同樣的表演方式,對比就更加強烈了。 為了圖穩,不少人選擇了第一題,但看到自己準備的表演內容已經被前面的人演了,而且演得賊好時,后面的人有些慌了。 不知道什么時候被抽中,臨時更改表演方式或題目都顯得有點倉促。 最終除了幾個心理素質不太行的學生演崩了,也還是有十個左右的同學演得不錯,85分以上的有四五個,腦瓜靈光,反應迅速,技巧充足,適合干這一行。 時間有限,除非詬病太大,朱思婷一般不加以評價。 演戲這種東西不能光靠別人傳授經驗,好的演員要學會觀察別人的表演,汲取優點,發現缺陷,反思自己是否有這些問題。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古往今來的老道理,讓所有人成為互相的鏡子,這也是朱思婷要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測試的原因。 最后一個同學表演完后,朱思婷看離下課還有些時間,打算挑一兩個表現好的表演進行分析時,她看到了坐在角落的周游。 他正埋頭往本子上記著什么。 說起來剛才巡視的時候,朱思婷經過周游旁邊,看他在試題上認真寫分析,朱思婷看了眼,一手漂亮的小楷,寫得很不錯。 以前也有旁聽的同學,沒有那個像他這么認真的??紤]到這一點,朱思婷打算給他一個機會。 “旁聽的那位同學,”朱思婷示意周游,“你要不要試試?” 周游停下筆,前后坐著的人看他年齡小,怕他放不開,鼓勵道: “試試吧,老師不給你打分,沒壓力?!?/br> “對對,而且再爛也不會有我演得爛了QWQ?!?/br> 周游沖旁邊的人笑了笑,大方地站了起來,走上臺,做了個基本介紹。 “謝謝老師,我表演的是第五套試題的第二小題,《試探》?!?/br> 這段戲前面有一個同學表演過了,演的帝王角色,演技一般,但臺詞功底不錯,朱思婷最后給了八十分。 少有的選擇了表演第二題,臺下的同學們找到有第五套的人,大概掃了眼題目,周游的表演也開始了。 他神情一變,在臺上踱了兩步,緊張地抬頭道:“皇兄讓我進宮?” 一個情節,讓臺下的同學睜大了眼睛。 五官那是那個五官,周游整個人的氣質卻猛地變化,前一秒還是個乖巧的學弟,表情和姿態一變,舉止中有了貴氣,王爺這個角色便立了大半。 周游在模仿魏晉的氣質。 就這一個形象的塑造,讓朱思婷往前傾了傾身體。 這是她對某樣東西感興趣時的習慣性小動作。 皇帝的邀請,不去便是抗旨不尊,給皇帝殺他的由頭。 周游肅著一張臉,走到一半停下腳步,換上一個恰到好處的笑,朗聲道:“可巧,還沒來得及恭喜皇兄,您就邀我來了?!?/br> 心里害怕,為了保命還要裝傻。 表演環節是沒有對手戲的,周游一個人扮演王爺,對話間不僅要把自己的戲演好,還要通過適當留白和反應讓觀眾腦補皇帝的反應。 雖然只當了兩個多月的群演,但周游有整整一個月的時間觀摩老戲骨們飆戲,還經歷過魏晉的指導,從某種方面上來說,他的表演經驗并不比在座的專業同學們差,甚至在細節上處理得相當好,表演很有層次感。 尤其是打感情牌那一段,周游當真陷入了回憶似的,滿面紅光地講述小時候的趣事,轉眼又悵然長大后與皇兄相處的機會少了,言語中透露著他對這個哥哥的喜歡與崇拜,話里話外都在暗示對方,自己很安分,沒有反亂的心思。 劇情表演稍長,精簡掉場景變化的時間,周游花了三分鐘便把一場戲演得有聲有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