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在年代文里報國 第65節
九一八事變爆發時隔不久,紅黨黨中央就發布了《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呼吁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停止內戰,抗日救國,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最先響應紅黨號召的,則是來自祖國大西南的川軍部隊。 這支原歷史上在歷次大會戰中都戰績卓著,始終給予日寇侵略者以沉重打擊的鐵血之師,如今還是個十分貧弱的積弱之師。 川軍的統帥劉元勛是個十分嫉惡如仇的軍人,向來不滿外國勢力在國內胡作非為。 劉元勛在今年上半年剛統一川省各方勢力,并且改旗易幟,接受了國民政府的授銜。 在日寇侵略爆發后,本以為申凱正會正面抗擊外敵的劉元勛,還想著要不要主動請戰。 哪知他請戰的的電報還未發到國民政府,就接到了申凱正讓他率兵剿滅川湘紅黨的指示,氣的劉元勛直接撕了那份電報。 劉元勛從軍至今已有二三十年,以往他打的都是內戰,即便屢屢獲勝,心里卻并不怎么舒服。 如今終于統一了川軍勢力,也有了抗擊外敵的機會,再讓他無視列強的欺辱,跟國人自相殘殺,恕他無法做到。 拒絕了申凱正命令的劉元勛于翌日電告全國,自己將帶領三十萬川軍出川,前往東三省抗擊日寇。 劉元勛通電全國宣布抗日的消息一出,國內各界頓時歡欣鼓舞,紛紛表示支持。 紅黨中央更是發來電報,表示愿意提供給川軍抗日所需的軍需物資,讓他們武裝好自身再前往東三省。 川省人多地少的矛盾向來突出,這幾年又年年碰上天災人禍,為了活命,大多數川省人這才爭相加入川軍部隊。 因此在國內,川軍的窮困是眾所皆知的。 如今劉元勛又公然反抗了申凱正的命令,國民政府的軍費他們肯定是無法再拿到了,抱著團結一切可團結之力量打算的紅黨,自然要幫有抗日之心的川軍兄弟一把。 這對原歷史上日子過得同樣艱難的難兄難弟,總算聯手走到了一起。 川軍宣布加入抗日,自是令獨自奮戰,承受著巨大壓力的紅黨欣喜不已,卻將申凱正氣了個半死。 深恨劉元勛不服從軍令的申凱正在暴怒過后,當即將劉元勛開除出黨籍,并取消之前對他的任命。 只是劉元勛已經決心率軍北上抗日,對這些都不在乎了。 帶著三十萬川軍長途跋涉走了三天,才終于進入湘鄂根據地。 劉元勛原本以為在國民政府的多次圍剿之下,紅黨日子過得肯定很糟糕,生活條件必定格外艱苦。 然而進入湘鄂革命老區后,他才發現這里的發展竟不比沿海省市落后多少。 根據地的工廠煙囪林立,公營商店內的各種物資供應也十分充足。 便是路上的行人,亦是各個朝氣十足,昂揚向上,精神面貌完全不同于他們在川省看到的那些神情麻木的民眾。 即便是見過世面的劉元勛,在紅黨高層的帶領下看過根據地的工農業建設的真實情況后,都忍不住目瞪口呆,更別提他帶來的那三十萬窮苦川軍了。 等土包子川軍戰士摸到剛從兵工廠運送過來的新槍,換上厚厚的棉衣軍裝,還吃到了十分可口的壓縮軍糧時,所有人都是恍惚的。 就算他們以前受國民政府統領時,都沒過過這樣的好日子。 這些川軍都是普通的勞苦大眾出身,若非被天災人禍逼的實在活不下去,也不會為了一口吃的就去從軍。 此時看著那些熱情洋溢,認真教授他們如何使用新式槍支的紅黨戰士,在跟戰士們打聽根據地的生活情況后,這些川軍士兵的心里不由躁動起來,有些人甚至心想還不如干脆加入紅黨算了。 陪著劉元勛了解完根據地情況的于之潤,扭頭看向正怔怔出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的劉元勛,微微一笑。 如果放在十年前,任他如何想,也無法相信他們會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就發展到這個程度。 雖說這是無數革命同志共同努力的結果,但更主要的還是有林知言這個堪稱全能的科學家的存在,才讓他們根據地的發展速度猶如插上了翅膀一般。 這三十萬川軍既然已經來了他們這里,于之潤等人就沒打算再讓他們回歸國民政府。 既然跟著紅黨也能過上好日子,相信面對紅黨的招攬,這些川軍肯定不會拒絕。 雖然想要招攬川軍,現在卻不是時候,于之潤決定還是先幫川軍熟悉新式武器,盡快讓他們趕往東三省抗戰為要。 經過十多天的換裝修整后,三十萬川軍帶著充足的武器和干糧再次向北進發,跟著他們一起出發的,還有二十萬工農革命軍。 東三省那邊的情況隨著日寇不斷增兵,愈發危急。 王蘊蒲和林知言等人在那邊支撐的也頗為辛苦,已經數次跟黨中央發來電報尋求兵力上的支援。 黨中央倒是想要多派點部隊過去,只是他們還要面對申凱正的圍剿,無法抽調出更多的人手。 如今有了這三十萬川軍加入,總算大大緩解了紅黨兵力不足的困境。 由于張少帥帶領的東北軍撤退的過快,此時的東三省哪怕還有數萬工農革命軍在拼命抵抗,依舊有大半國土直接淪陷。 王蘊蒲和楊繼生率領戰士們在遼寧吉林一帶浴血抗戰,林知言則在后方加快兵工廠的擴建和生產恢復工作。 在數萬熟練工人的幫助下,從奉天兵工廠搬過來的機器很快被重新組裝好,磐石兵工廠的產能終于進入了爆發期。 有著充足武器供應的工農革命軍,在跟日寇戰斗之余,還不忘收攏那些未能撤往關內的東北軍殘軍,不斷壯大自身。 及至三十萬川軍和二十萬紅黨戰士趕至東北時,王蘊蒲部的規模經過兩個多月的發展,已經由八萬擴大至十五萬人。 這新增的七萬名士兵,除去收攏的東北軍外,基本上都是從淪陷的國土上逃來的難民。 突遭日寇侵略,又慘遭東北軍和張少帥拋棄,這些差點淪為亡國奴的難民原本是絕望的,幸好隨后就收到了紅黨在東三省堅持抗日的消息,讓他們在絕望之后迅速振作起來。 為了盡快趕走日寇,收復丟失的家園,這些難民紛紛加入工農革命軍進行抗日。 手上的隊伍不斷壯大,之后更有三十萬川軍和二十萬紅黨戰士加入戰場,頓時讓頂在戰斗最前線的王蘊蒲和楊繼生承受的壓力大大減輕。 這回跟著二十萬紅黨戰士一起過來的,還有上百架飛機組成的飛機編隊。 自林知言在湘省根據地成立飛行器廠,至今已有將近四年時間,該廠所生產的飛機也經歷了好幾次更新換代。 這次飛過來的上百架戰斗機和轟炸機,不管在飛行距離還是載彈量上,都絲毫不遜于日寇飛機,甚至性能上還要更加出色。 得知黨中央把飛機編隊都安排了過來,這些日子飽受日寇飛機襲擾的王蘊蒲精神一振,當即下令讓飛行員們稍做休息,等待晚上再發起進攻。 紅黨的飛機在研發之初,就被林知言早早配備了紅外夜視儀,因此是不懼怕夜晚作戰的。 一想等到了晚上,就能肆意轟炸日寇駐地和軍火庫,而日寇對此卻毫無還手之力,王蘊蒲就興奮的直搓手。 入夜后的戰局果然如王蘊蒲所料的那般發展,突遭紅黨兩個飛機中隊四十多架飛機掃射和轟炸的日寇,直接被炸的暈頭轉向。 這個時候的防空武器尚且處于初始發展階段,防空效果非常一般,戰斗又發生在漆黑的夜晚,日寇倉促下搬出防空武器進行反擊卻根本毫無作用。 將日寇停在臨時機場上的飛機全部炸毀,又將偵察兵提早偵查到的幾座軍火庫和油料庫也炸了后,在數架飛機的輔助攻擊下,抗日聯軍開始向日寇駐地發起沖鋒。 經過一個晚上的慘烈戰斗,等到天光大亮,濃煙滾滾的戰場上尚且存活的日寇已經所剩無幾。 日寇在撫順一帶遭到大潰敗的消息很快傳遍全國,也傳回了日寇大本營。 日寇侵略東三省至今快滿三個月,之前傳來的基本上都是國土不斷丟失,東北軍步步退讓的噩耗,讓國人的神經一直緊繃,心情悲憤。 這時候突然傳來日寇一支數千人的部隊被紅黨大敗,幾乎全殲的消息,頓時讓壓抑已久的國人欣喜若狂,奔走相告。 國人在熱烈慶祝這場勝利,遠在旅順的關東軍大本營的氣氛則降至冰點。 這場突如其來的大潰敗,讓日寇這兩三個月在東三省狂飆突進,不斷攻城略地的喜悅蕩然無存。 在決心要占領東三省時,他們可沒料到紅黨會突然往這里插了一腳,而且還成了他們全面占領東三省的最大阻礙。 想到這場大敗的消息一旦傳回國內,外務省的那幫老爺們肯定要向他們發出責難,身為關東軍參謀的室源丸爾面色就格外難看。 作為一手策劃了九一八事變的主事者,前些年他多數時間都待在奉天。 在奉天了解到了很多東北軍以及華國方面的情況,深知東北軍腐朽軟弱的他當即決定賭一把,賭東北軍不敢抵抗,也賭華國政府不敢因他們侵占東三省就發動全面戰爭。 盡管島國軍部和政府高層,對室源丸爾等關東軍狂熱分子侵略東三省的提議,采取了堅決反對的態度,但野心勃勃,擅長下克上的室源丸爾卻選擇了無視軍部的命令,直接發動侵略戰爭。 之前的三個月,事情進展的都還好好的,東北軍果然如他所料的那般不堪一擊,國民政府也忙于剿滅紅黨內戰,無心跟他們宣戰。 雖然有一小撮紅黨在不斷襲擾,拖慢了他們占據東三省的進度,但掌控著二十多萬關東軍的他們實際上并未將這一小撮紅黨部隊放在心上,始終堅信這次賭博必定會成功。 哪知道他們不但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紅黨的實力,竟在一夜之間,被紅黨將駐扎在撫順一帶的數千日軍打的幾乎全滅。 這場失利,損失的不僅僅是數千士兵的生命,反正在他們島國人命也不怎么值錢。 最讓室源丸爾感到心疼的是,關東軍好不容易從本土弄來的那幾十架飛機,以及儲存在撫順,可供十萬關東軍使用半年的武器彈藥全被炸毀了。 對于一個面積狹小,資源極度匱乏的島國來說,這么巨大的損失足以讓他們痛不欲生。 在悲痛過后,就是極致的憤怒。 不甘心就這么失敗的室源丸爾當即向上級提議,暫緩對東三省土地的占據,先全力消滅那支抗日聯軍再說。 關東軍司令本莊番本是想慢慢圖謀東三省的溫和派,只是被室源丸爾等中下層軍官挾裹,為免被打了黑槍,這才不得不在戰爭發生后支持他們的行動。 之前只用了極短的時間就占據了大半個東三省,讓本莊番也嘗到了侵略的甜頭,再加上對紅黨向來沒有好感,對于室源丸爾的提議,他沒怎么猶豫就同意了下來。 日寇暫緩對東北軍的追擊,轉頭加大對以紅黨為首的抗日聯軍的進攻,頓時讓率軍逃至錦州的張少帥松了口氣。 見日寇的火力大多被紅黨吸引了過去,張少帥不由心生慶幸。 幸好自己之前跑得快,不然真堅持抗戰,跟日寇打到底的話,現在要直面日寇槍炮掃射的就是他和他的東北軍了。 在錦州只稍稍停留了兩天,生怕日寇又惦記上自己的張少帥帶著部下們繼續往關內撤。 只是等進入了關內,張少帥沒想到迎接自己的,竟是無數國人的唾罵還有扔石頭和臭雞蛋。 丟失東三省,帶著大軍不做抵抗就一路逃回關內的張少帥,在國人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自此張跑跑以及張軟蛋之名響徹國內,名聲算是徹底臭了。 將老張家臉都丟盡了的張少帥心中的郁悶暫時無人得知,將撫順一帶的日寇全部清掃完畢后,紅黨在東三省根據地的規模進一步擴大。 在數十萬抗日聯軍的密切配合下,原先被日寇占據的遼陽和本溪也相繼被收復,來自關東軍的幾波進攻更是被聯軍擋了回去。 連續幾次發動的進攻全部失利,使得室源丸爾等人不僅沒能從紅黨手上占到便宜,反而更加損兵折將。 這幾次的戰爭失利,給關東軍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奉天兵工廠被林知言派人搬空并炸毀的后果也開始顯現。 沒能像原歷史上得到奉天兵工廠的武器補充,又被紅黨派出的飛機炸毀了不少軍械庫的日寇,在跟抗日聯軍互相拉鋸了小半年后,戰斗的烈度不得不降低。 日寇的士氣衰落,紅黨卻士氣高漲。 抗日聯軍不僅在東三省開辟了正面戰場,在被敵人占據的后方,同樣開始了游擊作戰,吸引越來越多被日寇壓迫的國人加入。 敵后武裝游擊隊在林知言不斷輸送武器彈藥和物資的支持下,以極快的速度壯大。 哪怕日寇早早在東三省駐扎了二十萬的軍隊,又有島國本部源源不斷往東三省增兵,在絕大多數的主力部隊被抗日聯軍拖住后,日寇能安排至占領區的兵力就大大減少。 這又為敵后武裝游擊隊的蓬勃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被正面戰場和敵后游擊隊不斷發起的戰斗拖的疲憊不堪的關東軍,發熱的腦子至此終于稍稍冷卻了些。 發現自己似乎被紅黨扯入了戰爭泥潭的日寇,心中不由沉了沉。 深知島國戰爭潛力不足的他們可是知道,一旦在這個國家陷入戰爭泥潭,等待他們的會是什么樣的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