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書迷正在閱讀:熊貓下山、傻徒兒今天又走火入魔了、婚后每天都給相公預備著葬禮、寄生之子、嫡小姐靠讀心屢破奇案、炮灰是滿級大佬[快穿]、關于我的眼睛轉生成我老公這檔事、侯府主母[重生]、太子今天火葬場了嗎
和德帝看見兒子進來,說道:“正主兒來了,這糊涂事該怎么了,還得聽聽他的意見?!?/br> 第70章 力爭下堂 莫老侯爺和信國公, 都是帶著兒【孫】子進宮請罪的,此時都是一副痛哭流涕的樣子。 不同的是:莫老侯爺是想請陛下念在莫家為榮國征戰四方,死得只剩一個獨苗的份上, 舍了爵位, 保住孫子;而信國公則是痛恨兒子丟了他的臉,表示他只當沒有生過這個兒子, 請陛下嚴懲。 苗鵬煊了解情況之后,跪到時傾身邊, 說道:“父皇, 兒臣已經入贅莫家, 所謂嫁出去的……兒子, 潑出去的水, 兒臣愿與莫家榮辱與共?!?/br> 然后, 他轉向時傾,說道:“時傾,我相信你,絕不會做出這等丑事, 其中定有誤會?!?/br> 時傾用一種快死了, 麻木不仁的口氣說道:“當場被捉……”能有什么誤會? 苗鵬煊惡狠狠瞪向桂承基:“一定是被桂二公子算計了, 老早我就知道,他對你有想法, 可恨我怕敗壞了你們的兄弟情份, 沒敢說。時傾,不是你的錯,要說有錯, 是我錯了, 是我沒有提醒你, 沒有保護好,才讓你被jian人所害。你放心,在我心里,你永遠像天邊的明月,皎潔無瑕?!?/br> 既然信國公要舍了兒子保自己平安,那好,他便成全他。苗鵬煊三言兩話便把事情定性了:是桂承基貪戀時傾,設計。時傾是受害者,一切責任都在桂承基。 苗鵬煊向和德帝磕頭道:“請父皇替兒臣和時傾作主?!?/br> 和德帝還沒說話,時傾倒先叫起來:“陛下,是臣心悅二公子,趁著拜訪之機,在二公子的茶水里下了,引誘二公子成事……都是臣的錯,臣愿承擔一切后果?!边@些話,其實已經在苗鵬煊到來之前說過一遍了,這是說給苗鵬煊聽的。一副桀驁不馴,死不改悔,敢做敢當的樣子,其強勢剛烈的氣度,都不像時傾本傾。 桂承基緊跟著嗚嗚哭道:“臣什么都不知道,糊里糊涂,不曉得干了什么,陛下饒命呀。嗚嗚……” 莫老侯爺也哭道:“陛下,都是臣教孫不嚴,做出這等不知羞恥之事,臣讓皇家蒙羞,臣有愧,臣萬死不辭?!币贿呥B連頓首,一邊又哭道:“只是,我莫家如今,這剩這一根獨苗了,還請陛下……” 莫老侯爺這一哭開了,信國公不甘示弱,跟著也哭奏道:“陛子,臣教子無方……” “夠了!”和德帝不想聽莫老侯爺和信國公沒完沒了的老調重彈,打斷道:“兩家卿家稍安勿燥,朕自有論處?!?/br> 他雖然身體越來越差,但做了幾十年的皇帝,積威深重,輕輕一句話,便令莫老侯爺和信國公收了聲,葡伏跪地,等候發落。 明明只需要犧牲一個桂承基,就能幸福在場所有人。苗鵬煊氣得的,真想甩手抽時傾幾個耳光,把他打醒,讓他認清局面! 時傾竟然不跟著他主導的情節演下去,還說什么心悅桂承基,下藥引誘,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攬,這是嫌活夠了嗎? 可眼前這局面,苗鵬煊只得忍著氣勸道:“時傾,你是不是在國公府又犯了隱疾?才會做出這等糊涂事來?你莫非現在都還沒有清醒?” “隱疾?什么隱疾?”和德帝趕緊追問。 莫老侯爺啟奏說,時傾從小便患有一樣不知名隱疾,不發作時,跟平常人無異,一旦發作,便會神志不清。由神志不清而表現出不同癥狀,有時是全身無力,有時是胡言亂語,有時是狂燥不安……等等。當時遍請名醫,都束手無策,后來一個游方郎中給煉了一瓶藥丸子,不能根治,但可以緩解病情,發作之時,服一顆便好。這病有時幾年不發作一次,有時又會接連發作。 桂承基自從被父親帶進宮來,跪在御書房里,又抖又哭,這會兒終于哆哆嗦嗦地說話了,證明自己見過一次時傾發病。 苗鵬煊為了保住時傾,也證明自己見過時傾發病。 和德帝哪里是被臣子忽悠幾句便能相信的,叫人去莫府取藥丸子來查看。 少時,藥丸子取來,和德帝一看,藥丸子裝在一個溫潤的玉瓶里,綠豆大小,沒有味道,大約有百十來粒。和德帝想叫太醫來驗藥,莫老侯爺趕緊哭求,說那個游方郎中已經找不到了,這藥,吃一粒就少一粒,是孫子的救命藥,萬不敢浪費了。 和德帝道:“倘若這藥丸子吃完了,怎么辦?” 莫老侯爺回稟說那個游方郎中交待過,時傾這個病,主要是情緒引起的,只要讓時傾過得舒心順遂,少愁少思少悲少怒,也戒大喜,控制好情緒,這病并不會發作太頻繁,這一瓶藥丸子足夠時傾用一輩子。 說到這里,莫老侯爺顯得吞吞吐吐的,和德帝看在眼里,便問追問道:“莫卿有話盡管說?!?/br> 莫老侯爺方道:“當年,臣也懇請郎中多配一些,以防不夠。那游方郎中說,倘這瓶藥丸子吃完了,人還沒死,發病發得這么勤,足可說明病人這輩子過得不舒心,還不如早死早超生?!?/br> 和德帝輕叱道:“混帳,這是醫者父母心嗎?”和德帝吩咐喂一粒藥丸子給時傾試試。 時傾服下不久,其強勢剛硬的氣度rou眼可見地弱了下去,然后左看看,右看看,一副不知身在何處的懵懂樣子,當看到和德帝時,又一臉誠惶誠恐地葡伏在地,口稱:“臣見過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