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書迷正在閱讀:熊貓下山、傻徒兒今天又走火入魔了、婚后每天都給相公預備著葬禮、寄生之子、嫡小姐靠讀心屢破奇案、炮灰是滿級大佬[快穿]、關于我的眼睛轉生成我老公這檔事、侯府主母[重生]、太子今天火葬場了嗎
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了,不管三爺楚英豪心里怎么想,嘴上絕不能承認,只得趕緊申明自己絕無奪權搶爵的想法。 四爺道:“二哥,就算要讓小十七來當家,咱王府何去何從,還得你來拿個大主意?!?/br> 楚英睿身體一歪,倒回床上,說道:“我說過了,王府大大小小一應事務,均由阿愷決斷,都聽他的?!?/br> 逼著他拿大主意,不是逼著他親口承認自己的失敗嗎?哪他又何必交權給兒子? 唉,承認失敗,俯首稱臣的事,還是讓兒子去做吧,這樣,他再不甘心,也會好受些。 說他膽怯也好,說他逃避也好,在這一刻,他是真的想放下已經背負了二十多年的王府復興之夢。 連王府是繼續起事,還是俯首臣服這么重大的事件,都交給元愷一個后生晚輩去決斷,不說幾位爺不放心,連兩位客卿都不放心,還待再勸,楚英睿說道:“我意已決,多說無益。你們換個地方議事吧,給我點清靜?!?/br> 看見楚英睿擺出一副甩手不管的樣子,幾位爺和客卿猶不死心,還想再勸,楚英睿拍著床弦怒道:“還不出去,讓我好生靜一靜,你們非要逼得我累死了才罷休?!” 老王爺在世時,楚英睿便掌管了王府,他行事一向說一不二,不容抗拒。積威之下,眾人終是有些怵他,說了些讓他安心休養的門面話,便趕緊退了出去。 見父親并沒有要留下自己的意思,元愷便跟著眾人一起退出,楚英睿說道:“阿愷,在大夫沒來之前,柴時傾跟你說的話,十分要緊,你在做出決斷之前,最好先跟他談一談?!?/br> 元愷停下退出的腳步,回身應諾了一聲:“父親還有什么吩咐?” 第35章 密旨失密 一副千斤重擔, 忽然間毫無征兆地壓下來,目前的王府局面處于混亂崩潰的邊緣,他能不能抓得住韁?鎮不鎮得住局面?是繼續起事, 還是低頭臣服, 該如何決斷?他心頭完全沒有底,只覺千頭萬緒, 竟無從下手,希冀父親能給自己指一條明路。 見兒子恭候著自己的指點, 楚英睿輕輕說道:“去吧, 不必在意我的想法, 一切, 你自己拿主意, 三思而后行, 不要后悔才好?!闭Z氣里滿是滄桑和落寞。 說了放手,便是真的放手,兒子的任何決定,他都接受。卸下重擔, 雖有失落, 心頭卻是前所未有的輕松。 再見到柴時傾, 元愷不由得有些好笑:因府兵怕他逃跑,把他密密麻麻地捆在臥榻上, 幾乎要跟臥榻合二為一了, 看著,著實有些搞笑。 可惜,元愷心情沉重得緊, 笑不出來, 只吩咐府兵把人解開, 等人退下去了,他直接問道:“你的計劃是什么?東宮的計劃又是什么?” 時傾道:“這話,我要跟世子爺說……” “我父親被你氣到吐血,你也看見了,滿意了?”元愷忍不住刺了兩句,又道:“他需要靜養,現在王府的當家人是我,你有什么話,跟我說,我可以決定王府里的任何事?!?/br> “真的?” “現在有多少大事小事等著我處理決斷,若不是父親建議我先來跟你談一談,你以為我還像以前,閑得沒事,就喜歡跟你膩歪扯淡?” 時傾看著辰光不早了,不敢擔誤時間,道:“王爺不幸薨逝,你們已經沒有「拿回」皇位的借口了,再加太子大兵壓境,此時若冒然起事,無棄以卵擊石,以我之見,不如暫且向太子臣服,等過了這一關,然后做鳥獸散……” “我祖父怎么死的?是不是你下的毒手?”元愷忽然發難,扭身揪住時傾的衣襟,把他從臥榻上拽扯起來,然后又猛力一推,想把時傾推摔出去。 先前時傾是被楚英睿掐住頸子,憋氣脫了力,才顯得虛弱,才被元愷提溜著衣襟拽來拽去,這會兒緩過勁來,被一推,只是退了幾步,便穩住了身形:“王爺的事不急,可以以后再說,現在重要的是……” “急不急,我說了算!說,我祖父到底怎么死的?你跟他說了什么?” “小世子,你現在是當家人,照規矩,太子會于午時臨門宣旨,你就準備以這么一副亂糟糟,毫無防備,沒有對策的局面,迎接太子殿下的八萬禁軍?!” “呵呵!”元愷嗤笑道:“是不是要我擺出個迎接儀仗來,全體葡蔔謁見,你主子才高興?你愿意做走狗,是你的事,我王府不做任何人的奴才!”他冷聲道:“只要我不主動發難,太子能奈我何?我家有神光密旨和丹書鐵券!” 時傾道:“你以為你不主動發難,太子便不會主動發難?!” “什么!”元愷一驚:“他怎么敢挑釁神光先帝的密旨?”雖然神光帝的密旨不知內容,但神光帝授予安若王密旨之時,靖寧帝就在一邊看著,神光帝說「危急之時,可用」。因此,所有人都猜測,那是一道特別針對靖寧帝一脈的保命密旨,用以防范兄弟鬩墻。 “你以為太子殿下勞師動眾帶著八萬禁軍跑過來,真是為了演練給老王爺看?博王爺一笑?” “他敢違背神光密旨,殺戮宗族,如此不孝不義,就不怕被天下人質問怒罵,他有什么臉再居東宮之位?” 時傾覺得安若王當初爭位失敗,真是輸得不冤,他的后人,對帝王的無情和冷血還是沒有充分的認識,天真地認為,一份保命密旨,一塊丹書鐵券就能打消皇帝要鏟除他們的決心?!就認為他們具有了率先發難的主動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