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書迷正在閱讀:熊貓下山、傻徒兒今天又走火入魔了、婚后每天都給相公預備著葬禮、寄生之子、嫡小姐靠讀心屢破奇案、炮灰是滿級大佬[快穿]、關于我的眼睛轉生成我老公這檔事、侯府主母[重生]、太子今天火葬場了嗎
“等等!”元愷急問道:“什么你的計劃?他的計劃?跟我說清楚!”時傾的話里透露出一些太子方面的行事細節。 “你先放開我?!?/br> 正在這時,大夫被兩個府兵輪流著背了過來,元愷關心父親安危。 雖然聽出時傾話里透露出一些細節,一時顧不得細問,便吩咐道:“找個房間關起來,把人守好,要是跑了死了,拿你們是問!” 王府的客卿大夫,醫術自然不會差,三言兩語了解了發病情況后,叫把世子爺搬去客院臥房,施用金針控制醫情惡化,不再咯血。 這么一鬧,王府的人便都知道了,紛紛涌到客院來打聽消息。安若王剛走,世子爺便吐血,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太子殿下又正帶著八萬禁軍趕赴和岐州,虎視眈眈…… 王府內憂外患,齊聚眼前,大家忍不住要為自己盤算盤算,該如何在變局中生存下來?該如何變中求利? 大夫說世子爺的身體本來就因cao勞庶務,虛耗過甚,一直用藥滋補著。此次是因內里虛弱,外加急怒攻心,迫血逆行,兩面夾擊,才會嘔血,這一下,傷了身體腑臟,想要康復,需得放下心事,敞開胸襟,好生靜養,千萬不可再勞心費神,思慮籌謀。 可是,當此之時,王府巨變,迫在眉睫,楚英睿做為世子爺,哪里能夠臥床靜養?府里的一切事宜,都等著他決斷處理呢,哪件事不需要他勞心費神,思慮籌謀? 等大夫和閑雜人等退下之后,客院臥房里,只剩下了四位爺,還有兩位有地位的客卿,以及元愷和卓夫人。 除了卓夫人在輕輕抽泣,其他人都默然無聲,大概都在萬分焦急地等著楚英睿做出決斷。 只是要一個剛剛止了吐血,萎靡不振,急需靜養的病人繼續為王府勞心費神,不是把人往死路上逼么?這催促的話不免有些說不出口來。 王府鬧出這許多事,天光已然大亮了,想必東宮太子正在帶著八萬禁軍,開啟了逼向安若王府的最后一段行程。 王府內部變生不測,他們精心策劃的既定方案已經行不通了,該何去何從,必須要盡快拿出一個應變方案,每拖延一刻時間,都是把王府拖向更危急的境地。 其實,楚英睿從頭到尾都沒有失去過意識,他腦子里紛紛擾擾,各種念頭,各種情緒起起彼伏,哪里靜得下心來? 這么多人擠在他的病榻前,既不出聲,又不離開的原因,楚英睿更是心知肚明,他是世子,他肩上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要他承認自己努力一生的目標,因為一個不是自己失誤的原因而失敗,他是一千一萬個不甘心! 只是,以他目前的身體狀況,不管是帶領王府繼續起事,還是轉身向太子低頭臣服,都力不從心。 自己的身體,自己清楚。以前只因目標可期,令他鼓勇奮進,如今,自己的所有籌謀忽然落空,王府一夜之間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他感受到空前的疲憊,一股頹廢的情緒籠罩著他,令他心生退意。 這個時候急怒吐血,長久積壓的病勢,一朝暴發,以至一病不起。這一病倒病得及時,至少是他急流勇退的最好借口。 楚英睿在卓夫人的攙扶下,坐了起來,說道:“父王已薨,我為世子,如今這個王府,由我說了算,你們可有不服?” 楚英睿是經過朝廷敕封的世子,安若王死了,當然該由他當家掌權。 而且他也一直掌握著王府實權,沒什么可爭的。四位爺以及兩位客卿,均表示了服從之意。 楚英睿道:“阿愷,你過來?!?/br> 元愷走過去,半跪在楚英睿床頭。 楚英睿執著兒子的手,向眾人道:“剛才,大夫的話,大家都聽到了,我縱想硬扛,恐怕我這身子也不中用了。我只得一個嫡子,幸已成年,如今,我力不從心,便暫且把府里所有事務,一應交予阿愷負責?!?/br> 在眾人驚疑之中,楚英睿又轉向元愷道:“阿愷,你先謝過各位叔伯對你的鼎力支持?!?/br> 聽了父親的話,元愷只覺得心頭酸澀得厲害,他父親一向要強,這一下吐血,不知病得有多重,才會主動向他放權。 不過,這時候并不是矯情的時候,元愷轉身便朝幾位爺和客卿跪拜了下去:“元愷在此先謝過各位伯伯叔叔還有先生們的支持和照顧,元愷日后處理事務,若有錯失,還請各位叔伯先生多多指教?!?/br> 眾人一驚:楚英睿在這個關頭,要把王府的權力下放給楚元愷?不!看這架式,不是下放,竟是要直接把權力交給楚元愷?! 楚英睿等元愷磕頭站起之后,目光在房中眾人臉上一一掃過,說道:“既然你們都無異議,那嘛,從此刻起,阿愷便是王府的當家人,一應事務,皆由阿愷決斷?!庇旨又亓苏Z氣說道:“若有人膽敢違抗他的號令,便如違抗我一般,定不輕饒!” 還真要把權力直接交給楚元愷! 客卿處于比較主動的位置,合則留,不合可走,誰當家作主無所謂,率先表示愿意聽從小世子號令。 三爺楚英豪是個暴燥性子,一看便叫起來:“二哥,你叫我們聽個小孩子的號令?!”四爺跟著附合。大爺的生母地位低,在兄弟之間說不上話,便默不作聲。 楚英??攘艘幌?,說道:“不讓阿愷頂替我,凡事還得我來親力親為?老三,你是想逼死我,然后你來襲爵當家?”語氣越說越冷凜,意思也越來越尖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