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媽養崽手冊 第206節
書迷正在閱讀:初綰云鬢、龍太子他拒絕嫁人、綠茶學弟、賣花先生、帶著空間在七零養崽崽、艷錦、惹了小師弟怎么辦、非她不可、真公主在旅行綜藝爆火了[古穿今]、掌上棄珠
“就是說,縫紉機算我的,人工算你的,咱倆一起創業!” 唐晚吟把自己的想法跟孔秋露說了:“你媽跟你姐都在紡織廠,有路子弄布料,你有手藝,我出設備,咱倆合伙創業,成不?” 這會兒還沒有創業的說法,但是孔秋露隱隱聽明白了:“做生意?” “差不多,不過現在還不行,現在咱們算農村手工業?!?/br> 七七年恢復高考之后,各地的政策也都開始松動了。 雖然糧票全面取消是在九三年,但實際上從七八年開始,各地就陸續放寬、取消糧票了。 差不多也是從七八年開始,私人買賣也開始放寬了。 七八年年底,正式確定改革開放,七九年就允許個體經營了。 唐晚吟鼓動孔秋露:“你看啊,現在連黑市都抓的少了,大家家里也開始有余糧了,葛嬸子上次還帶了自家做的紅薯粉去集市上賣……政策肯定是要傾斜的?!?/br> 孔秋露心里癢癢,小聲道:“那我們……試試?” “試試!”唐晚吟鄭重點頭! 當下,兩個人就開始商量具體的安排了。 孔秋露不肯白拿這縫紉機:“縫紉機還放在你家,你現在不是單獨睡嗎?我在你房間里做?!?/br> “不拿到我那里去,現在知青宿舍不方便,今年新下來的兩個知青跟任雨扎堆的,我不愛跟她們一起玩兒?!?/br> “結婚了也不拿到下河村去……” 孔秋露說著,面露遲疑:“我也不知道我這么想對不對……我就是覺得,結婚了,我也還得有自己的事兒,他們對我怎么樣,我就對他們怎么樣?!?/br> 唐晚吟有點兒意外:“你這么想的?” 孔秋露臉上一窘:“這么想是不是太過分了?感覺挺生分的,但我又確實不想嫁給戴彥亭,就完全成了他家的人,我希望結婚之后我還是我自己?!?/br> 唐晚吟驚喜道:“這種想法很對啊,不管你是結婚了,還是將來生孩子了,做姥姥當奶奶了,你都是你自己?!?/br> 唐晚吟說:“我早該想到的,你平時連我的一點兒便宜都不肯占,但凡給你一點兒好處,你晚上不睡覺都要幫我做個東西出來?!?/br> 這種性格的人,很難希望成為別人家的人吧? 孔秋露也很激動:“對!我就是這個意思,雖然目前看著戴彥亭的家里人還算好,但是誰也不知道將來怎么樣,我就怕我要是把縫紉機帶回去了……以后掙的每一分錢都是他們家的了?!?/br> 孔秋露說:“我覺得我跟戴彥亭一起養家可以,但是不能讓我沒有了我自個兒的錢?!?/br> 唐晚吟笑道:“那行,那就這樣,縫紉機放在我這里?!?/br> “反正下河村也不遠,以后你白天過來我這里踩縫紉機,晚上回去做一點兒不用縫紉機的活兒,比如畫料子、裁布,縫扣子什么的?!?/br> 唐晚吟斟酌道:“這樣吧,料子跟人工你出,縫紉機跟三餐我出,咱倆算五五分成?!?/br> “縫紉機算一百六十塊錢,你每次還給我一點兒,還完了,這縫紉機就算是你的,我以后只收一成的投資分紅,行嗎?” 孔秋露心里略微盤算了一下,覺得這樣正好,但有一點:“我給你三成?!?/br> 唐晚吟瞪大眼睛:“你別后悔啊,后期我可就沒什么事兒了?!?/br> 而且以后縫紉機也便宜了。 孔秋露其實心里一貫算得很明白的:“我想過了,第一,你眼光好,有時候幫我出主意來著?!?/br> “先前你讓我幫子清他們做的小孩衣裳,好多人都喜歡,悄悄托我做來著?!?/br> “真話,我過年回去跟我媽說了,我媽給我小侄女做了一套,都有街坊鄰居來問?!?/br> 唐晚吟想了想,覺得也行:“那就算我技術指導吧?!?/br> 孔秋露笑了:“對,就是這個意思,第二,也是最要緊的一點……你想讓你幫我瞞著,而且將來要是掙錢了,我這錢,放你這里?!?/br> 唐晚吟明白過來:“不想帶到婆家去?” “嗯”,說起這個,孔秋露有點兒發愁,“戴彥亭家真的太窮了,過日子我肯定會過,但我也是我爸媽養大的,光補貼婆家,不孝敬娘家,我覺得不舒服?!?/br> “可要是讓他們知道我給娘家錢,我又怕有矛盾,所以我想放在你這里,你替我保管著?!?/br> 孔秋露說得自然,唐晚吟心里倒是升起了一股被信賴的責任感來。 “行,那就這么說定了,前期五五分成,后期扣掉料子的成本后,你七我三?!?/br> “好!就這么說定了!” 孔秋露這人也算是風風火火的,當天就寫信回娘家了,讓娘家給她多弄些布來。 瑕疵布也沒關系,一來鄉下主要看耐穿不耐穿,對花色挑剔的少。 二來,她有辦法給做到里頭,或者不顯眼的地方。 說做就做,唐晚吟也假裝去鎮上倒騰了兩天,然后搬了臺縫紉機回來。 自此,唐晚吟的創業兩手抓正式開始了。 第277章 勤勞致富 她周一到周六,在村小上課。 還維持著原來的規定——每天教十個字,要求掌握三個字 并且不斷重復前面的內容。 這種保證后進學生沒有壓力,好學生又能多學的方法還挺有用的。 連子清這樣敏感自卑的小孩子都喜歡上課了。 從去年十月開始,到現快五月份了,中間停了一個多月。 去掉休息日,算下來也有一百二三十天了。 子清學了五百多個字,子敏更是已經能讀報了,常見字一千五百個握得差不多了。 就連旁聽的子禮都認識一兩百個字了。 村里的孩子差不多也是這樣,能認識幾百個字了。 這讓家長們都很高興。 誰也不想自己的孩子做文盲。 平時走親訪友就特別喜歡帶著孩子出門。 見人就讓孩子給認字:“來,大牛,你給你伯伯念個報紙?!?/br> “三丫,快給你舅爺說說,他家匾上寫的啥字兒來著?” “嗐,老伙計,我跟你說,這人還是得認字??!上回我去城里,不認字兒愣是坐不上車,這回我就帶上我家娃了,這不,娃認識車上的牌子,咱們就不用隨手招停問來問去讓人家笑話了,娃看準了我再招,得勁!” “你們可是不知道??!先前我去農機站買肥料,我說了要買肥料,人家給錯了蟲藥,一樣的白袋子,還是我家孩子認出來的,我去找人家扯皮換的!” 說來說去,還得認字。 這些變化都是唐晚吟意料之中的。 偶爾聽到這些事兒,心里也很開心。 能夠幫助祖國大農村變得越來越好,讓她很有成就感。 更讓唐晚吟意外的是,李芳也開始跟她上課了。 李芳的識字量大概也就跟子清差不多。 以前李山在位的時候,能讓她混下去,記個賬。 現在李山下去了,聶源沒讓李芳記賬了,只保留了她代課老師的工作。 李芳沒了靠山,覺得很是心慌。 她這點兒水平,子敏這些厲害的,都已經超過她了。 李芳思來想去,后來就搬著凳子來聽唐晚吟的課了。 唐晚吟雖然意外,但是也沒阻攔李芳。 有求學心是好事,書讀多了,明事理了,也許將來就少一點悲劇。 李芳剛開始來的時候心里還不過關,總是板著一張臉。 手上也一動不動。 好像這樣做就顯得她不是來旁聽的一樣。 跟了幾天之后,發現唐晚吟并沒有對她冷嘲熱諷,心里也就放松了。 開始跟著唐晚吟讀、寫。 有一天放學后,唐晚吟收拾東西準備走,李芳突然喊住了她。 “小唐老師!” 唐晚吟回頭:“你喊我?有事兒?” 李芳還是板著一張臉,走近唐晚吟,然后快速地往她手里塞了個東西:“給你的!” 說完,跟被鬼追似的跑出了辦公室。 唐晚吟只聽到一聲細微的“謝謝”。 再低頭一看,一兜子雞蛋,還是青皮的。 唐晚吟哭笑不得,只能把雞蛋給帶回去了。 通常上午上完課之后,唐晚吟就會去豬圈看看情況。 知青那邊有二十三頭豬,孟大姐跟小何這邊,連帶著聶隊長,有三十頭豬。 幾個人每天忙得腳不沾地的。 唐晚吟放棄了什么童工違法的想法,直接叫了村里的孩子來幫忙。 反正他們上午上完課,下午也沒事兒。 讓孩子們幫忙割豬草,一捆十來斤的豬草,連割帶運回來,一個多小時就搞定了。 孩子們跟玩兒似的就能做完,還不用耽誤家里的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