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如璋 第102節
“鈿兒,鈿兒!”謝昭儀急促而激動的呼喊跟了來,隨著而來的,還有她身邊跟著的眾多宮人嘈雜的腳步聲。 環佩的碰撞,衣飾的廝磨,細碎的腳步,這在沉靜的夜里此起彼伏地交織著,卻又顯著一點刻意的壓制,除了謝昭儀初來時的那一聲,其余人聲都是低而細,便如謝昭儀責問女兒,“深夜來擾娘娘做什么?趕緊隨我回去?!?/br> 也如她向門內致歉,“林姑姑,只是八公主思念娘娘了,她慣愛胡鬧,姑姑萬不要驚動了娘娘,我這便帶她回去了?!?/br> 林姑姑嘴角掛著譏誚的笑,看到內殿已經亮起了燈,忙回道:“老奴拜見昭儀,多謝昭儀體諒,娘娘今日睡得早,明早老奴必將今夜殿下前來之事告知娘娘,不會辜負了殿下的思念?!?/br> 她說完后便靜等著門外人群離去,卻聽到宮娥們低叫一聲,“娘娘?!?/br> 守門那小宮女向她投去不解的眼神,她立刻便蹙起眉頭,看到內殿有人影閃動,示意小宮女回去稟報,又故作不知地道:“夜深露重,昭儀與殿下回去路上當心些?!?/br> 殿內趙皇后坐在榻沿上,身上披了一件素凈的煙色披襖,手上捻著一支金簪正在挑燭花,火舌輕舞時,那小宮女正好小跑進來。 不等小宮女說話,她便挑眉問道:“是哪個娘娘在外?” 顯然是被謝昭儀那些宮娥們的一聲娘娘給驚醒的。 小宮女一眼見得她秾麗的眉眼間帶了絲不悅,心有惶惶,“是謝昭儀與八公主,殿下先來的,說有要事求見娘娘,知道娘娘睡下之后本要離開的,謝昭儀又追來了,口上……說著要離開,卻似乎跌了一般,眼下,還不曾離去?!?/br> 趙后嗤笑一聲,將手上簪子隨意拋了,慵懶地扶著宮人的手起身,站在窗邊看著宮門處,見到輝煌燈色越過那道墻,將廣陽宮屋檐下掛著的數盞宮燈襯得都暗了些。 她忽笑了笑,叫宮人將殿中最明亮的幾盞燈給滅下來。 門口的林姑姑聽到幾聲痛苦的吟哦,小宮女又跑回來,伏在她耳邊低聲說了幾句話,她面上浮起笑意,回頭見殿中暗了下去,便關切地對門外道:“昭儀可還好么?可有帶了步輦過來?若不然,坐著廣陽宮的步輦回去?” 正揉著腳踝的謝昭儀聞聲便是一愣,皇后的步輦,今夜她但凡敢做,明日劉嶠就得被打發到封地去,乃至她,或許都得要陪著去。 劉鈿眼中帶淚,跪坐在謝昭儀身邊,又是愧疚又是難過,聽到步輦都不曾多想,“多謝林……” 謝昭儀急忙打斷她,“多謝林姑姑,不過是輕碰了一碰,倒是不要緊的?!?/br> 說話后便要勉力起身,卻是目中一狠,連帶著扶她的劉鈿與宮人都一并摔了下去,幾聲嬌呼都不曾掩住一聲“咔嚓”的響。 謝昭儀忍著腳踝處傳來的劇痛,趴在宮人肩上,聽到林姑姑的問候,蒼白著臉回道:“無事,再不走,怕是……真要擾了娘娘?!?/br> 此時卻有宮娥捧著劉鈿的手驚呼,“公主的手給摔著了,流血了?!?/br> 林姑姑緊皺眉頭,交代了小宮女幾句,她便又躡著腳跑回去稟報。 門外劉鈿卻已然意識到了什么,急忙將受傷那只手抽回,吩咐身邊人回去抬步輦來。 謝昭儀看向她,忍著痛搖搖頭,她卻倔強地回視過來,還囑咐宮人將謝昭儀背起來。 然而廣陽宮內忽傳來一陣匆忙的腳步聲,劉鈿怔怔看去,心中突然有些悲傷,見到宮門打開,皇后疲憊的面容出現,她竟不敢上前。 皇后看見她母女二人,倒是先嘆了一聲,“摔著了何不叫門?難道本宮還舍不得這幾刻的睡意?” 謝昭儀痛得滿頭大汗,聞聲慚愧道:“都怪鈿兒胡鬧,妾追不上她,倒叫自己吃了苦頭,本是實在不愿驚動娘娘的?!?/br> 皇后微笑,囑咐宮人將她扶進宮中,又叫人去請太醫,最后才看向目光躲閃的劉鈿,伸手要牽她,“傷到哪兒了?母后看看?” 劉鈿聽到這溫柔的一聲眼睛又是一酸,伸手給她牽著,搖頭道:“不痛的,是阿鈿不好,不該來打攪母后?!?/br> 皇后看著她掌心被挫得出了血,眼神頗有些責難,“便是急著來見母后,也不該把自己弄傷了,幸好我聽著動靜醒了,不然你這手真要拖著回去才上藥?” 劉鈿搖頭,一句不肯再提什么求情的話,謝昭儀卻不會罷休,她們才到殿中坐下,便聽她含嗔帶怨地看向劉鈿:“這孩子也是倔,妾身都說了娘娘此時必是歇下了,她非要跑來,妾身先還罵她呢,早些不來,偏要等這時候來折磨人?!?/br> 皇后低眉輕笑,輕輕吹了吹劉鈿受傷的手,“阿鈿是有什么事急著要見母后?” 劉鈿低著頭,悶悶道:“不是的,只是阿鈿想念母后了,怕母妃不許我來,才撒謊說有要事?!?/br> 謝昭儀目光頓時有些黯淡,心中有些訝異女兒為何會如此說,卻見皇后向自己看來,“她若想來,你攔她做什么?她鎮日里胡鬧,腿腳連軍中男兒也未必不如,你又哪里追得上她?倒是累得你自己周身狼藉,便等她胡來就是,到了廣陽宮這里,本宮自有法子治她?!?/br> 說完她便伸指輕輕點了點劉鈿的額頭,頗為親昵,看得謝昭儀十分不是滋味,卻要陪著笑應和。 然而不過一瞬,她便愁眉輕嘆,“妾身追來倒也不是怕別的,就怕這孩子嘴上沒個輕重?!?/br> 劉鈿頓時緊張起來,若說初時看不出來她母妃用意,那被連帶著摔跤時,她若再不明白,真就是愚蠢了,眼見謝昭儀還要說話,她警覺地抬起頭來,忽而慚愧道:“母妃是怕我告明璋的狀,我今日外出,與她斗了嘴,本來想著叫母后教訓她的……” 第126章 進宮 聽完劉鈿的話,皇后掩唇輕笑,“你二人素來愛鬧,是為了什么而爭吵?” 劉鈿像是怕誰趕在她面前答話一般,急忙道:“只是阿鈿怨她先一步搶了我的餅子,害我沒得買了?!?/br> 皇后頓時樂不可支地笑起來,“你要拿這樣的借口叫我替你討公道,這卻是難了,不過想來她能將你氣成這般,必然是精氣壯了,不如我將她叫進宮來,你二人好好相處幾日,就在我眼前,好叫我看看你兩個誰對誰錯?” 她對劉鈿說話時,絲毫沒有姿態,如同尋常母女般說笑,倒是襯得一旁的謝昭儀像個外人了。 謝昭儀卻是笑望過來,碧眼盈波,也瞧不出幾分腳崴傷的痕跡,“那孩子自小便懂事,又深得娘娘喜愛,聽聞如今身子大好了,是該進宮叫陛下與娘娘瞧瞧才好,正是花一樣的年紀,鎮日在家中待著才是耽擱青春?!?/br> 皇后心頭雖不待見她,卻著實有幾分意動,余光看見身上的披襖,便向林姑姑道:“明日去詔明璋進宮來,將西邊元娘住過的那屋子收拾出來,再叫東廚里給她辟個煎藥的地方?!?/br> 她說完不忘問劉鈿一句:“你的寢殿一直都空著,也給你收拾出來?” 劉鈿越受她溫柔相待,心頭便越是痛苦,此時即便不愿與楚姜共處,也不愿意她失望,便低聲答應了下來。 謝昭儀怎看不出女兒心思,略一思忖便笑道:“娘娘想著她二人好,妾身卻怕鈿兒吵著您,九娘是個冷性子,一天爭不上一句的,偏偏她與鈿兒在一處,兩個人你一句我一句地,怕是要掀翻了廣陽宮的屋頂了,尤其是鈿兒這幾日性情越發狂慢,因著她二哥……” 她忽然意識到自己嘴快,不安地掩了口,“妾身多言?!?/br> 這頗有些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連劉鈿都察覺了出來,她僵直著背,不敢置信謝昭儀能如此堂而皇之地說出口來,等她看到皇后笑容稍凝時,立刻出聲道:“母后,兒臣與明璋吵嘴,都是因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只是兒臣也不愿與她再多來往了,她在的時候我便不來了,免得打攪母后?!?/br> 皇后忽而一笑,“吵便吵了,廣陽宮里總是靜得很,多些熱鬧才好?!?/br> 謝昭儀未料她竟全然蓋了那句話過去,心中不郁,也知道今夜自己再皇后這里是討不了什么好了,不過想著今夜自己這一趟,明早便該傳遍皇城了,適時天子必然會詢問皇后,她慣來向外標榜身為中宮的賢淑仁德,便是虛情,也該假意求一聲情。 翌日午時,一乘宮廷式樣的馬車緩緩駛進宮門,御道一側有桐葉交覆,照下濃郁的翠蔭,遮了半分薄暑。 楚姜在宮人的攙扶下走出馬車,不過初夏之時,玉墀上反射著的光芒無端將時節帶入炎夏去,她望著眼前的九重宮闕,忽而生畏, 林姑姑站在內宮入處,見得人影將來,上前迎道:“九娘來了?!?/br> 她是有品秩的女官,楚姜對她施了一禮才回她的話:“勞累姑姑在此等侯了?!?/br> 林姑姑攜她入內,又歡喜地打量著她,“都說九娘大好了,只是未曾見著,總是擔著心,這回看著倒是真的了,只是不跟著元娘長了,越發有些太傅的風姿了?!?/br> 楚姜笑道:“還是姑姑好眼力,往常我便犯愁呢,長姐在前頭先長了那模樣,我再如何也好看不過她去,真要像了我父親才好,三哥是個郎君,總不會比我好看了?!?/br> 林姑姑有些訝異她如今說話竟也如此活潑了,尤其還少了些冷氣,不似從前般。 想她往常進宮,除了在皇后面前嬌軟幾分,對待旁的人雖也十分有禮有節,卻總是隔著云山霧海一般,哪有今時這般鮮靈氣? 林姑姑暗想著,對那位神醫的本事又多了幾分嘆服,想必是病癥去了,心胸也疏朗豁達了,方顯得這人也有了朝氣。 楚姜卻不知她所想,與她一面說著話,才是來到了廣陽宮。 見到尚為熟悉的殿閣,她頗有一股近鄉情怯之感,慚愧地向林姑姑道:“怪我回京之后不曾主動請見,還要娘娘念著我?!?/br> 話音剛落,皇后的身影便出現在了殿門前,正含嗔看來,“知道不對還不快些進來?!?/br> 楚姜忙笑著拜見,不過才近身便被她牽著進去,林姑姑帶著阿聶跟進去,看內中只有兩個皇后極為親近的宮人,便吩咐外間人都不必進內。 皇后帶著楚姜坐下,細細端詳著她,又是喜又是憂,“若非昨夜阿鈿來,本宮還不知托些什么借口才好接你進宮來?!?/br> 楚姜目中泛紅,“明璋亦然,自回京起,便不知找個什么借口才能見到娘娘?!?/br> 皇后看著她的臉,眼睛一酸,忙將她摟進懷中,闔眼輕聲嘆道:“你跟元娘,都不是聽話的,她偏就要去荒山野嶺里奔累,你也一樣,偏要摻進渾水里去,你們若有什么好歹,我要如何同寶月交代?!?/br> 她口中的寶月,正是楚姜的母親,二人是娘胎里的交情,連同夫婿,也要是一對至交友人。 楚姜知是她看見自己的臉,想起了母親,便輕聲答道:“娘娘,母親會歡喜明璋與長姐的做法的?!?/br> 皇后卻面帶薄怒地卻拍了她一把,“她會歡喜?你怎地不想想我?太子是個不知輕重的,竟也任由你去了,若是事情傳出去了,外人知道你一個小女子竟敢摻和皇子爭斗,你往后還如何擇婿?” 楚姜知曉她的擔憂,卻對她笑道:“娘娘,明璋若不摻和,殿下又怎么辦呢?或許等太學試舞弊案有了結果,殿下便能獲得自由了,可是娘娘看如今舞弊案的情形,殿下若一直避嫌,是真避了嫌,還是給了他人可乘之機?” 皇后自也想得明白,卻終究是擔心她,嘆道:“有眾多男子在,哪里就想不出一個法子呢?昨夜阿鈿與謝昭儀深夜來廣陽宮,就是想著為梁王求情,我平素從不敢在陛下面前過問一句朝政,便是因我朝最忌諱后宮亂政,可是阿鈿昨夜若是真的出了口,便不是政事,是家事了,我為嫡母,若不肯為庶子張一聲口,還說什么國母之慈?” 她便也道:“聽娘娘這話,八公主卻是未曾說出口的?!?/br> “她是不說,謝昭儀可不是個省油的燈,昨夜她們鬧得好大一場動靜,陛下若是下了朝,恐怕第一時間便要往廣陽宮來,陛下何等睿智,尤其如今顧氏與陸氏顯然是在太學試中動了手腳的,他即便偏愛太子,也多少會有些猜忌?!?/br> 楚姜看她想得嚴密,道:“東宮小朝廷,臣子有錯,不一定就是太子有錯,正如朝堂之上,多有臣子犯錯,可無人思及陛下有錯。況且如今梁王身上尚有兩罪,一是刺殺嫁禍,二有散傳童謠污蔑東宮及其屬臣,他的罪若坐實了,那舞弊案中顧陸兩氏是否真的動了手腳,答案便只在陛下心中了?!?/br> 皇后聽得心中震驚,更驚訝的是自己分明不贊同她做此事,卻無比自然地與她談論了起來。 她懊惱道:“本宮不愿信你所言,卻又不得不信,怪便怪他楚伯安,將嬌嬌小娘子養成了個陰謀家?!?/br> 楚姜失笑,語氣輕快道:“娘娘,明璋在做一個陰謀家的時候,心頭是很歡喜的?!?/br> 皇后頓時不知如何應她,又聽她道:“娘娘,如今世家并不再能左右皇儲廢立,只要陛下認可殿下的儲君之位,朝臣再多諫言,也不過是往閣子里添些無聲案牘?!?/br> “你……你卻是如何想到的?” 她迎著皇后驚訝的眼神,嫣然道:“娘娘,您既如此問了,那您自然早就想到了,明璋多讀了些書,常日里多想想,便也能想到了?!?/br> 皇后眼中的驚訝并不作假,她素知她聰慧,卻不知她竟如個老道的政客。她沉默了半晌,良久才搖頭道:“你這樣子,像是頂著你母親的臉,在做你父親的事?!?/br> 她剛說完,自己便先笑開了,楚姜亦覺她說的話實在有趣,跟著開懷大笑。 一時之間,閣中俱是歡聲,直至天子駕臨。 皇后與楚姜聽到通傳,都起身相迎,“妾身不知陛下駕臨,有失候迓,望陛下恕罪?!?/br> 天子踏進殿中,親自扶起皇后的手,“朕不過是下朝路上順道過來?!?/br> 說罷他看向楚姜,笑得有幾分慈祥,“九娘真是氣色大好了,朕見了都歡喜,難怪皇后適才如此歡悅?!?/br> 楚姜笑應道:“多賴陛下與娘娘關愛,尚算好了幾分,今日見了陛下,想是晚間又該少喝一碗藥了?!?/br> 天子大笑,“不過一年光陰,倒是將你父親身上的油嘴滑舌學了個盡然?!?/br> 皇后笑道:“妾身看來倒非如此,這孩子不過是藏著性子,這回病好了便無所顧忌了,想如今妾身每每聽到她消息,都是跟著楊七和左八到處胡鬧,一會子去招人家的貓,一會子去鬧市里買馬,哪有個閨秀該有的樣子?!?/br> 天子戲謔看向楚姜,見她面帶赧顏,開懷笑了數聲。 第127章 深宮人心 待至午時,天子留在殿中用了午膳,楚姜看出他似有意與皇后深談,借著喝藥的功夫往殿外暖閣中避了避。 一碗藥尚未過半,殿中突然傳來兩聲冷喝,她初初抬頭,便見林姑姑出來掩了殿門,對著她沉默地搖頭,臉上神情有些緊張。 她不覺有些驚訝,只聞天子愛重中宮,卻觀林姑姑臉色,也知今日這事有些稀奇,不覺思索起來。 她手上捏著一只蜜棗,涎了幾縷蜜在指尖,宮娥忙小聲遞上藥,“九娘,藥該涼了?!?/br> 她恍然應了應,一口將藥飲盡,那蜜棗才算是落得個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