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占金枝(美食) 第33節
待到下頭的百姓走的差不多了,姜韶顏等人才從竹樓上下來,走出竹樓的那一瞬間,身上背著銅鍋的追風才舒了口氣,鄭重的將身上的銅鍋交給小午,道:“你背吧!” 這鍋也太沉了,背著真不舒服。 只是柴嬤嬤想吃的清湯古董羹,明日一早姜四小姐便會連羹帶鍋一同送到光明庵去,今日便只能叫他們將鍋帶回去了。 第七十七章 古董羹 看了這么一出龍舟賽,而且又……摸了摸荷包里鼓鼓囊囊的金塊和玉如意,姜韶顏覺得便是看在金塊和玉如意的份上也不能在吃食上虧待了這位出手闊綽的季世子。 更別提這清湯古董羹還是早早便答應了這位季世子的,不是么? 背了一路的鍋,便連小午都道這鍋太講究了,還挺沉的。 姜韶顏考慮起了鴛鴦鍋兩邊的鍋底。 一鍋自然是靜慈師太那位故友要吃的清湯,還有一鍋,姜韶顏猶豫了許久還是暫且放棄了辣鍋的打算。涮來涮去多少總會濺出一些去另外一鍋,再聯想到那位故友年紀大了,身體也不是很好,姜韶顏還是妥協了。 畢竟吃這一鍋的不是他們,往后自可再做嘛! 奶湯鍋其實同先前煮魚湯是類似的,奶白的顏色說到底還是來自于油脂乳化的結果。姜韶顏沒見過那位故友,自也沒有“創新”的想法,創新這種事投其所好了是驚喜,若是沒有那便是踩雷了。 相比踩雷,姜韶顏還是老老實實的用rou骨熬了一鍋奶白的湯頭,而后又在奶白的湯頭里加了大棗和枸杞,這么一鍋瞧著便有些“養人”的鍋底果然才一出來就引起了自詡年歲大的老人家白管事的注意。 白管事的反應讓姜韶顏很滿意,遂又準備起了清湯。 說是清湯其實細究起來一點都不比奶湯簡單,甚至更復雜。 就如姜韶顏先前勸說季崇言時以美人類比的說法,清湯就如出水芙蓉似的美人,瞧著“天然去雕飾”,但真要將人畫的看起來像“天然去雕飾”的樣子可不比那等華麗的大濃妝簡單。 清湯鍋的熬法有不少,姜韶顏自己做菜時一向舍得用料,畢竟舍得用料做出來的菜才會好吃嘛!最好便是豬骨、牛骨加母雞這三味都用上,不過因著牛rou太貴且稀少,集市上若非預定一般也買不到,臨時起意的姜韶顏便沒用牛骨,只用豬骨和母雞熬了清湯鍋底。 焯水之后另起一鍋清水鍋,加蔥、姜、酒之后大火煮開便要轉小火熬煮了。這熬清湯的火候至關重要,火大了一不留神就有可能熬成不夠奶白的奶湯。 姜韶顏小心翼翼的看著鍋子,暗自感慨:做菜真如為美人點妝,多一分則濃,少一分則淡。待到熬出鮮味來,這清湯就差不多了,姜韶顏撇去清湯里的料渣,準備將清湯鍋倒入銅鍋里。 只是在小午端起以鍋清湯準備倒入其中時,姜韶顏看著那只特意打制的銅鍋卻又開始猶豫了起來。 另一邊的奶湯奶白的顏色毫無一絲雜質,這里的清湯鍋即便撇去了清湯里的料渣,可再怎么撇,比起一旁那鍋瞧著毫無一絲雜質的奶湯……姜韶顏講究的老毛病又犯了起來。 即便香梨、白管事等人已經說夠好了,不過想到那位處處講究,連帖子都熏了墨蓮香的世子爺,姜韶顏想了想,還是決定將普通的清湯鍋精制一些。 于是拿了紗布將那一鍋清湯鍋過濾了一番,又拿紗布裹了雞rou茸放入過濾了一番的清湯里,待到大火煮開立時轉小火,姜韶顏小心翼翼的觀察著鍋內的反應:不能讓湯煮沸,這一步的意義在于讓雞rou茸吸附了漂浮在湯面上的懸浮物。 待到懸浮物都被吸附干凈了,那便成了一鍋真正意義上的清湯了。這種湯還有個學名叫做雙吊,那等瞧著簡單卻無比鮮美的菜便多取自這種湯。 譬如一道國宴名菜開水白菜,能將普通的白菜端上國宴,這道湯便至關重要。 姜韶顏看著這一鍋狀若白水卻清澈鮮香的清湯滿意的深吸了一口氣,這才將清湯倒入了另一側的鍋內。 太極魚似的銅鍋一半奶湯一半清湯,就似兩個美人,一個清水芙蓉素面朝天,一個華麗奢靡全妝精致,也不知道那位季世子在靜慈師太那位故友身邊作陪時更喜歡哪個,姜韶顏想著。 這么費工夫的兩道湯底既然做了,姜韶顏自然便多做了些,待到連鍋帶湯送去光明庵之后,姜韶顏便招呼香梨、小午、白管事外加劉娘子在小廚房里名正言順的吃起了火鍋,哦,這個時候多數人還是管這個叫古董羹的。 不過姜韶顏的吃法顯然與一般的古董羹不同,有什么吃什么,將那等做大菜剩下來的rou和菜都拿了出來。 豬rou、魚rou、雞rou切片,各式蔬菜也配上一些,當然,先前大花鰱魚頭里的凍過的豆腐也是要的,喜歡什么放什么,自湯底里滾熟之后拿出來,配上自己調配的各式醬料,既有動手的樂趣又有吃的樂趣。 一場火鍋,哦,不,古董羹吃的喧囂又熱鬧,季崇言也吃了不少。 有柴嬤嬤在,林彥的地位一向是低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坐在角落里作陪的林彥看著臉色柔和的季崇言,心里有些感慨:崇言會出現在這種熱鬧又煙火氣十足的吃食旁這種事放到從前當真是不敢想象的。 愛屋及烏這個詞真真是在崇言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氤氳的鍋氣后,季崇言臉上含著淡淡的笑意,半點不復昨日的肅殺,為柴嬤嬤夾菜。 柴嬤嬤吃的贊不絕口:“還是圓覺厲害,這手藝若是開店定然能如豐魚齋一般只憑一道菜便在長安城立足了?!?/br> 一旁被認作“圓覺”師太的靜慈師太嘆了口氣,應了一聲:“阿柴,你吃吧!” 還好這里沒有外人,豐魚齋先前與前朝逆黨扯上關系,早不在了呢,當然,她師父圓覺也一樣不在了。 不管大花鰱魚還是清湯古董羹,這兩樣阿柴記憶里的吃食都是如今的姜四小姐做的。 柴嬤嬤吃的贊不絕口,吃到一半往一旁看了看一身青衫的季崇言,倒是突然想起了好些天沒有記起的舊事:“小郎君,那帽子給你姐夫送去了嗎?” 角落里正吃著一塊吸飽了湯汁的凍豆腐的林彥沒想到吃到一半柴嬤嬤會再提起綠帽子的事,一噎之下,立時被那塊吸了湯汁的凍豆腐嗆的一陣咳嗽。 好好的,怎么又提起綠帽子的事了呢? 季崇言臉上的笑容淡去,淡淡道:“送去了,他很喜歡?!?/br> 喜歡到當場掀了桌子,卻被掌管中饋的安國公夫人事后拿了一張單子過去要他將掀壞了的桌子折成錢賠給中饋。 “這季家兩個長輩都是極好的,怎的偏生生出這么個玩意兒呢!”柴嬤嬤吃了一口剃了刺的魚rou感慨不已,“只要生的好看些的他都要寫個詩湊上前去,先前竟還打過你相中過的那位大小姐的主意呢!” 是么?季崇言微微瞇眼。 第七十八章 嘗醬料說往事 “那大小姐生的這么好看,你那姐夫怎么會不湊上去?當然人家大小姐也瞧不上你那姐夫,你姐夫挨了一頓打卻沒長記性……”柴嬤嬤停下了手里的動作感慨不已,“只可惜咱們小姐旁事上都聰明的緊,怎的偏偏栽在他手上了呢?” 季崇言臉色淡淡,垂著眼瞼沒有出聲。 柴嬤嬤還在感慨唏噓著:“如今言哥兒生出來了,我瞧著言哥兒小時候同你長的幾乎一模一樣,待到言哥兒大了,叫他替小姐出氣!” 季崇言“嗯”了一聲,夾了塊豆腐放入柴嬤嬤的碗中。 柴嬤嬤端起碗吃了起來,沒有再說下去。 角落里沒有什么存在感的林彥放下碗筷,看向長廊盡頭探出一個頭來,探頭探腦一副欲言又止樣的吳有才,同季崇言交換了一個眼色之后,他起身離桌。 有柴嬤嬤在的飯桌上,林彥的地位“低”到可以忽略不計,自然隨時離席也不會叫柴嬤嬤注意到。 不過即便如此,林彥還是繞了一大圈特意繞開了柴嬤嬤的視線,繞到了吳有才的身后,而后拍了拍吳有才的肩膀,輕咳一聲,問道:“何事?” 吳有才被突然出現在身后的林彥嚇了一跳,這才道:“大人,那幾個刺客的審問結果出來了?!?/br> 寶陵縣衙的大牢里幾個被五花大綁的綁在木樁上的嫌犯精神略有些不濟,來了衙門自然多少要受刑的,雖說縣令吳有才膽子小,這刑罰給的也不重,人也全須全尾的沒有缺斤少兩,可精神頭到底不如昨日了。 吳有才在一旁搓了搓手,緊張的將審訊得來的消息說了一遍:“大人,那幾個江湖雜耍藝人說是家里人叫這鄉紳胡金貴、王元寶、周福壽給迫害了,便投身江湖練了一身本事,趁著端午人多行刺了這三位?!?/br> 林彥接過吳有才遞來的審訊記錄掃了一遍:“迫害之事查過了嗎?” 吳有才忙不迭地點頭道:“查過了,查過了,還尋到了不少人證,這幾位的妹子林小妹生的不錯,叫胡金貴看上了……” 不等他說完這鄉紳欺男霸女的勾當,林彥已經開口打斷了他的話:“好了,我知曉了?!?/br> 審訊記錄上都有,他早已一目十行的看完了。 “開門!”將審訊記錄交還給吳有才,林彥隔著牢門看向綁在木樁上的幾個嫌犯,道,“我有話要問這幾位?!?/br> 吳有才連忙喚來衙役開了鎖將林彥請了進去。 嫌犯抬頭向走進來的林彥看去,神情木然。 大庭廣眾之下行刺,本就做好了逃不掉被抓赴死的打算,不管來的是哪個都是一樣的。 “我們已經交代過了,”不等林彥開口,昨日耍流星錘的那個壯漢便開口了,“這鄉紳欺負我們小妹……” “我不是那等喜歡問廢話的人,先前同吳大人說過的話便不用再說一遍了?!绷謴┱f著看向那個壯漢,“你們同鄉紳的仇我也知曉了,我只問你一件事,是誰安排的你們昨日行刺?” 壯漢聽的一怔,頓了片刻之后,有些不自然的移開先前與林彥對視的目光,道,“自是我們自己,這些鄉紳為人惡劣……” “你們林小妹被這三個鄉紳破害這么些年了,你們學藝報仇為什么早不報、晚不報偏偏選在昨日無數江南道官兵在場的時候報?”林彥說著,抬起眼皮,看向面前這幾人,“這與送死有什么區別?” 壯漢愣了一愣,似是沒有想到這一茬,倒是一旁那個患了病,幼童身成人臉的男人開口了:“報仇便報仇了,難道還要挑日子嗎?胡金貴、周福壽這些人難道不該死嗎?” “該死!”林彥點了點頭,想也不想便開口應和了他的話,道:“所以昨日他們已經死了,也叫你們報仇了。此事若只是你們同胡金貴等人的私仇便也罷了,可顯然有人想要借用你們的私仇借刀殺人?!?/br> “我們不知道你在說什么?!蹦腥嗣蛄讼麓?,咬牙道,“我不知道……” “胡金貴三人若只是寶陵城的普通百姓也不會有那個膽子欺壓林小妹,若非這三人借二十年前戰亂之事發家,也不會長成一方惡霸?!弊哌M來的季崇言聲音里自帶了幾分涼意。 “這三人發家前原本都只是普通的百姓,普通的百姓又是如何做到攔截商船、水神作亂,令商船上的隨行水手護衛毫無抵抗之能的?我們才從二十年前的事查到胡金貴等人的身上,還來不及叫他們吐出當年協助之人是何人便叫你們殺了?!?/br> 季崇言冷冷的看著這綁在木樁的犯人,道:“你們既要報仇便要連根拔起了,莫反被真正的兇手用作鏟除胡金貴三人的替死鬼了?!?/br> 這話委實有些難聽,就差沒有明著指著他們腦袋罵“蠢”了。 幾個犯人臉色一白,頓了片刻之后,開口道:“我說……” 林彥瞥了眼一旁神色冰冷的季崇言:果真審訊之事還是要叫崇言來。 原本只是為了追查夜明珠而來,卻沒想到這所謂的江南福地寶陵城背后居然還有這些齟齬。 姜家別苑里的幾人吃著古董羹正高興著,姜韶顏笑瞇瞇的在一旁幫眾人調醬料。到底是熟手,眾人一致覺得還是“四小姐”調的醬料好吃些。 專業出身的廚娘劉娘子舌頭靈的很,一嘗調好的醬料便將醬料里的內容說了個七七八八:“醬汁、醋、芝麻醬還有香油?!?/br> 四小姐的蘸料調了好幾種,一旁長相清秀的重口味愛好者小午便拿著那碟韭菜花、蒜泥、芝麻醬、香油、辣子醬的蘸料吃的頭都不抬。 姜韶顏點了點頭,算是默認了劉娘子的猜測。 猜中的劉娘子卻只笑了笑,低頭看向碟子里的蘸料,神情悵然:“還是四小姐調的好,我調的不好。以前在江河之上,捕了魚直接拿來湯湯水水煮了吃,因著新鮮怎么做也是好吃的。那死鬼卻總喜歡拿醬汁蘸了吃,一邊嫌棄我做的不好吃,一邊吃的比誰都多?!?/br> “那幾年戰亂,不少人逃來了寶陵,有百姓還有戰場上的那些個逃兵。我勸他莫要出去了,他不聽,定說尋了賺錢的法子,想多賺些錢好來我家提親……” 不知是醬料里誤放了辣子醬還是被這喧囂熱鬧的煙火氣熏得有些醉人,劉娘子眼圈發紅的說起了那個鮮少在外人面前提起的“死鬼”。 二十年前看似沒有被戰禍波及的寶陵城里發生了不少事。 第七十九章 說舊事與來訪 二十年前,寶陵城內有一批遠入江中捕魚的老手回到寶陵,帶回來的除了同以往一樣的魚、蝦之外還有不少金銀器物。 “說是從江里撈出來的,”劉娘子感慨著,“一年到頭都有人捕魚,怎的早沒有晚沒有,偏偏那個時候有呢!” 香梨、小午聽的很是認真,有時候真事可半點不比話本子里的故事無趣。 雖然沒有親身參與,可怎么說也是從那個時候過來的白管事聞言倒是若有所思。 姜韶顏舀了一勺芝麻醬在碗里,默了默,說道:“是江流沿岸的戰場上挖來的吧!” 一道長江分隔南北,不過于那些征戰的將士來說卻是一條至關重要的防線,所以長江兩岸的城池很是重要,就譬如白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