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便宜師兄妹(03)
書迷正在閱讀:內宅二三事(女主男奴,np,sm)、白眼狼,我不愛你了(快穿)、別碰我meimei、她們之間-絕望與希望、肥rou合集(粗口調教,bdsm)、林素、唐小姐已婚未育、乖乖挨cao的少女們(調教,sm,粗口)、澹月微遲、她坐擁江山,享無邊孤獨
03 屋里不再有年輕的女舍人,楊學士的和氣也一掃而空。 “長遠不見,還學會招小娘子了?以后來往莊重一些,有點師兄的樣子!” 崔昭一點也沒有被斥責的惶恐,悠然笑道:“老師,我待阿遜如何,自然會待這位師妹如何。鐘離一看就是嫻雅的淑女,初識我若端著架子拿腔拿調,往后可別想自在地說話了?!?/br> 楊學士與李令之相處幾個月,發覺她為人溫和,有時還挺活潑,半生不熟的時候反而最靦腆,心里倒對崔昭有幾分贊同,卻道:“你十幾歲時話少得可憐,這些年怎么反而歪理越來越多?” “在家蒙長輩看顧才任性妄為,出去就發現裝模作樣沒什么用?!贝拚褳闂顚W士添上半杯茶,“不過老師,方才開玩笑也就罷了,鐘離都不在了還這么說,莫非真是喜新厭舊么?” 楊學士淡定地撫摸長胡子,“人家一心向學,態度的確比你好啊?!?/br> 崔昭沉默須臾,大方一笑,“我是不如師妹?!?/br> 初開蒙的稚子都學過讀書便是仕身寶,高官卿相在朝廷。如今早不是憑一個好姓就能前途光明的時代,不僅想要一朝登入天子堂的平民百姓,名門世家子弟更熱衷下場應試——束發讀詩書,還能比別人差了?蔭任出仕,總不如進士及第光鮮,大周士子無數,狹窄的通天路擁擠非常。 他是做官,又不做府學博士,學識夠用挨罵能還嘴就行,真要讓他一邊cao心瑣事一邊治學,敬謝不敏。 楊學士看崔昭長大,又收做入門弟子帶在身邊教養,看出他的不以為然,多少有些惋惜。 崔昭幼時喜武不喜文,連崔攸之也頭疼怎么生出個上天竄地的小兒子,若非家里強押著灌墨水,恐怕早早要同他表哥一道跑去京營混。是家中生變,他才轉而苦讀。 父兄不在,一個小郎想支撐門戶沒有什么不對,反而可說有大志向。及至應制科試,崔昭身為罕有的白身,不僅去考,還考中了,名次也不錯,列在了叁等上。 即便天分比不得兄長,也是聰敏靈活的少年人,可惜心思不純。 李令之幾乎是崔昭的反面。她是宗女,還有度牒,是正經的女冠子,做著御前近臣,仕途上無欲無求?;蛘f,一切榮辱皆牽系女皇,鉆營也無意義,于是反而少了掛礙。這回來弘文館研修,楊學士最初受托難免憂慮,見她素日認真,策論一份份有條不紊地進步,心里很是喜歡,這才順水推舟認下了師生之誼。 于楊學士,二人其實并無高低優劣,只是不同罷了。 崔昭復又開口:“我今日遇到士安,他下午有事走不開,一會兒我送您回府吧?!?/br> 崔昭是與衛驍一同來覲見東宮,太子從未出巡地方,與衛尚書關系不錯,想起他兩個小輩剛回京,就召來問問。楊周隨侍太子,兩人相識多年,關系很不錯,尋個間隙說話,有交托也平常。 楊學士不客氣道:“他能有什么事,去哪兒鬼混了?” 崔昭笑道:“老師,下值以后與同僚稍交際幾回,對士安也是不錯的?!?/br> “看來是崔正字經驗談了?”楊學士沒好氣道,“心思不在正途,阿遜怕不是要給你教壞了?!?/br> 崔昭道:“老師,阿遜如今可比從前懂事多了,我算是還挺會教孩子呢?!?/br> “哪有人這般自吹自擂的?” 楊學士難得無語,從前擔憂崔昭遭逢家變心性走了岔子,現在一看和預想不同但果真不妙。怎么就不能表里如一一點,像個正經的讀書人呢? 崔昭恍若不覺,認真道:“實事求是就不叫自吹自擂?!?/br> 他撿著父母的好處長,端秀又無絲毫羸弱,在外數年越發沉穩,正起容色甚至有幾分義正言辭。 楊學士只覺眼睛疼,不想再見他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行了?!?/br> 一陣突如其來的急風撩動窗紙,發出沉悶的哀嘯。清灰的天還亮著,衰敗的跡象已自邊際蔓延,崔昭久不在京城,還記得冬日午后的太陽撐不了多久,不過會兒大約就要狂風大作、陰云壓頂,當值官格外辛苦。 幼時有一回,他從宮里跑去御史臺官署找父親,崔攸之年方而立,新提中丞,一時要與上官談事,就把他安置在了值房。 窗外大風呼嘯,鬼哭狼嚎似有無數凄苦要訴說,無窮無盡讓他厭煩。他不喜歡御史臺的陰森,只因為父親在才愿意來,一個人窩在值房的被褥里,蒙住臉,怎么也睡不著,甚至會因為燈花爆開細微的響動心里發毛。 挨到眼睛發紅,崔攸之才回來。他跳下床,不管不顧撲進父親懷里,崔攸之笑得不行,說我們昭昭都多大啦,怎么還那么黏糊??? 他又羞又氣又怕,怒道不要學阿娘叫昭昭,像叫小娘子一樣。崔攸之連聲應下,從此只叫小七,后來被哥哥學了去。 以為早已忘記了,卻歷歷在目,如今再沒有會這樣叫他的人了。 崔昭低頭喝茶,不想老師看見他突然冷淡下來的表情。 對一個真正關心他的老人,無論引他想起早逝的父親,還是被他發現自己對過去難以釋懷,崔昭以為都是一種不孝的殘忍。 杯中茶水飲盡,崔昭見大風沒有減弱的跡象,勸楊學士:“老師,我們早些回去吧?!?/br> 楊學士無可無不可,二人一同離開,絮絮說起要崔昭晚間留下吃飯,他主意打的很好,“索性別走了,家里住一晚?!?/br> 崔昭搖了搖頭,“阿遜還在家等呢?!?/br> “遞個話去就行了,你舅舅哪能不管他?” 楊學士以為他剛回京,不是住懷寧侯府,就是仍在南城別業,至于本家,倒不是楊學士失禮,實在是崔昭從前和客人似的,頂多拜訪而已,幾乎不會留宿。 崔昭解釋道:“我們現下住的本家。年后學生要去東都,先讓他在家里讀一陣,無論住南城還是舅舅那兒,他上學都不方便?!?/br> 楊學士若有所思,“之后要帶阿遜去東都?” 崔昭大齡單身青年一枚,風華正茂的年紀提前體會到了兒女債的無解。他難得有些頭疼,“阿遜想一直跟著我,我更愿意他留下,原想著尋位老師,現在倒是覺得該在學里讀幾年書,之后想法子再去官學?!?/br> 楊學士笑道:“那你這官兒可得升的再快些,不然萬一沒人推薦,阿遜都不夠格進國子啊?!?/br> 崔昭拍了拍身上綠衣,悻悻道:“這不是正在努力嗎?總不能一步登天穿紫袍?!?/br> 楊學士毫不客氣道:“想多了,起碼二叁十年,不要看你舅舅?!背齾s圣人一力保薦,還攜了靖王兄妹的余陰。 崔昭自然明白,也不放在心上。他又不姓李,那才是生來紫袍玉帶的,即便如李令之本官舍人,綠衣還有特賜的金魚袋配。 楊學士又問:“怎么沒想著把阿遜送我這兒來?” 崔昭自知當年他一個頑童能拜在大家門下,大半是因楊學士為小弟子的早逝傷懷,只笑道:“我已經夠老師頭疼,不想您太累,想年節再帶他去拜訪。先前是我想左了,以為府學人才平平,送他去讀沒什么意思,回來看與學堂里弟妹相處,到底有些靦腆了?!?/br> 楊學士不置可否,走了幾步拍板道:“擇日不如撞日,晚上把阿遜也接來,一起住下?!?/br> 崔昭點頭稱是。 走出弘文館大門,衣擺被風刮起,喇喇作響,空氣涼而清冽,混著不知何處飄來的香料味道。 小時候被押著學過所謂世家子弟必學的合香,如何分辨已然全忘記了,只覺得香氣幽微,像無形無蹤的勾子,猙獰地要將魂魄牽拉出軀殼。 崔昭深吸一口氣,冷意直沖后頸,喃喃道:“原來京城不怎么冷……上次回來還是夏天,只記得熱了?!?/br> 楊學士聽得好笑,“巧了,上午我才同希真這樣說,她還不信?!?/br> 崔昭失笑,“我沒離京的時候也嫌冬天冷,倒不獨她這反應?!?/br> “滄州近海,冬天不好過吧?” “風大一些,其他也差不多,海邊格外冷?!?/br> 上京城連過年都可能無雪,滄州這會兒已然多少能積一層了,崔遜喜歡堆雪人,崔昭也喜歡,不過是心中松了口氣,好歹算是水。 楊學士拍了拍他的肩,“往后去東都有你煩的,這個年少想點事兒?!?/br> 崔昭微笑頷首,一如所有恭敬受教的子弟。 其實做御史,還是讓別人煩的比較多。 ———— 昭昭在此 崔昭:迭字,禁! 又是崔昭:打工狗天天在想打工,什么是社畜的自我修養,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