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您的封號是平陽公主,身邊的念兒姑娘與您自幼便在一起,還被高祖皇帝賜封皇姓李姓!” 跪在地上的陰兵急迫地將他知道的所有信息統統道出,希望可以喚回子玉的記憶。 “這位將軍,我們,真的不記得了……” 子玉轉過頭小心翼翼地回復著。 “你們真的一點都想不起來了嗎?”那陰兵緩緩抬起頭。 只是空洞的眼眶幽暗地懸在臉頰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黑洞洞地看得眾人只感覺一絲涼意自腳下而且,蔓延全身。 “也難怪,都過去那么久了……” 陰兵喃喃自語,語氣中滿是失望。 “彼時,我們是怎樣的?” 子玉直視著空洞的眼眶,覺得不再害怕。 伸出雙手,將跪在地上的陰兵將領扶起,觸碰到的只有堅硬而冰冷的白骨。 第25章 第五卷 古來征戰幾人回(二) “彼時……”站起身的陰兵將領緩緩開口。 那是舊隋大業十三年,隋朝派使者逼殺平陽公主的父親,也就是唐高祖皇帝陛下,高祖無奈起兵反抗。 彼時,平陽公主在長安接到消息,便女扮男裝直奔鄠縣。 她自稱“李公子”,招兵買馬組成了這娘子軍。 當時組建娘子軍初期,念兒姑娘不知何故并未隨行。 倒是后來,一次大將軍親自率兵回來時,念兒姑娘,就這樣平白地,出現在大將軍的戰馬上。 從那之后,二人形影不離,征戰多年,始終沒有分開過。 “末將原本乃何潘仁舊部,何大將軍因敬重大將軍您的為人。 佩服將軍雖為巾幗,卻擁有尋常人少有的謀略與膽識,于是甘心拜入將軍您的麾下。末將,便是從那時開始追隨將軍您征戰四方的?!?/br> 隨后,舊隋朝廷不斷派兵攻打唐軍。 平陽公主親自率領的忠義之師,不但打退了敵軍每一次進攻。 并且勢如破竹,連續攻占了戶縣、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平陽公主運籌帷幄,士兵追隨名將,捷報頻傳,也自然忠心耿耿。 每遇戰事,見到大量傷亡,平陽公主都痛心疾首。 好在念兒姑娘一直追隨將軍東征西討,從未離開。 戰場上撤下的重傷病患,都被送到念兒姑娘帳下。 念兒姑娘全部接收,為他們療傷治病。 甚至許多重傷將士,在念兒姑娘回春妙手下,都可以起死回生。 “還記得最緊急的那次,就發生在這娘子關內?!?/br> 陰兵將領的頭顱,又有些滯澀地轉了一個方向。 眾人隨著士兵的目線望去,漫天黃沙中,隱隱約約一座城樓的陰影,佇立遠方。 娘子軍眾部將奉皇命,駐扎在娘子關,卻突遇劉黑闥大軍奇襲。 敵軍來勢洶洶,勢如破竹。 平陽公主向太原告急,請求援軍,但道阻且長,援軍一時無法到達。 平陽公主做好了萬全準備,又指揮著娘子軍眾將領,與城內居民修建工事,嚴密布防。 并立下軍令狀,娘子軍誓死保衛城內居民,要與這城池和百姓共存亡。 當時秋分未至,北方的氣溫卻降得飛快,夜間寒風呼嘯,守衛心情沮喪,城墻上除了旌旗隨風招展的聲音,再無其他響動。 站在城樓上的守衛有些支撐不住,思鄉的情緒愈發濃烈,怨聲載道。 平陽公主見軍心動搖,也不肯回去休息,一直站在城樓上觀察敵情,親自陪著娘子關眾將士,穩定軍心。 “可是那時我們兵力嚴重不足,城內糧草告急,您心急如焚,登上城樓,駐足觀察敵情,眼睜睜看著敵軍的旌旗越來越清晰,卻無計可施。您三天三夜未曾合眼,而后急火攻心暈倒在城樓上?!?/br> 那時,城內所有軍民都以為要命喪于此了,娘子軍大營中悲切而絕望的情緒,似瘟疫一般在無休止地蔓延。 可是即便如此,憑著平陽公主的為人與口碑,娘子軍眾將士也未曾逃逸。 當時正逢守衛換崗的時間,念兒姑娘聽說平陽公主還未歸來,便從軍帳內登上城樓,隨后就發現公主暈倒在城樓上。 念兒姑娘未作他想,只身一人將平陽公主背回營中診治,隨后又向公主進獻良策。 “就是念兒姑娘這一良策,拯救了這娘子關內數萬人的性命……” 原來念兒姑娘登高望遠時,曾見遠處豐收在即,金黃色的麥浪隨風擺動,若是收割莊稼,熬成米湯,潑于溝壑,米湯形似馬尿,敵軍看到自不敢輕舉妄動。 “而后李將軍您真的采納良方,命我軍部將與城內百姓搶收莊稼,架火熬粥,隨后又派一支敢死隊夜縋出城,將米湯潑在城外壕溝內。 隨后劉黑闥大軍逼近,您又親帥我眾部將揚起旌旗,軍民喊聲震天,戰鼓擂動,想不到那劉黑闥大軍果真以為我朝援兵已到,便打道回府了?!?/br> 念兒姑娘聰慧過人,想不到臨時起意的良策,竟不費一兵一卒,就挽救了城中黎民百姓免于水火。 “那后來發生了什么?”子玉的內心已如波濤翻涌。 “后來,太宗陛下頒布圣旨,命您即刻回朝。彼時您積勞成疾,病體難安。臨走之前,您還不忘職責,頒布軍令,命令我眾部將,日夜點兵,不可懈怠,鎮守疆域,不得擅自離開。等您病好之時,必定親自迎我們還朝?!?/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