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臣攻略手冊 第131節
姜鸞故意挑釁地問他,“什么不同的心境,裴中書展開說說看?” 裴顯沉吟著,“這個么……” 前頭開道的文鏡驀然催動韁繩,默默地往前奔出了十來步。 姜鸞瞅著前頭的動靜,故意喊,“文鏡?!?/br> 前頭的文鏡猛地一拉韁繩,原地轉了個彎,又奔回來,“殿下有何吩咐?!?/br> “喊你一聲試試看?!苯[隨意地擺擺手,讓他回去, “現在知道了。隔了十來步,我這兒說句話,你在前頭還是能聽得清清楚楚,何必躲那么遠避嫌呢。裴中書敢當眾說什么,你聽著就是了?!?/br> 文鏡:“……” 文鏡想說什么,又不敢說,神色復雜地看了眼旁邊的自家主帥。 裴顯安然對他說,“殿下說得有理。你照常在前頭護衛開道就是,不必管我們在后面說什么?!?/br> 文鏡神色糾結地去了。 “來,說嘛?!苯[催促裴顯,“把來回路上不同的心境,好好地當眾說一說?!?/br> 裴顯淡笑,果然當眾開口說道,“正月十五,上元之夜,月明星稀——” 姜鸞:“……閉嘴!” 作者有話說: 周末必須支棱起來,晚上加個更,等我! 【頭頂蟹粉小籠包感謝投喂】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廢材 50瓶;滿河星 48瓶;仰望星空的魚 40瓶;47186800 38瓶;hyt 30瓶;擇茗、啾咪啾咪 20瓶;暮逢 10瓶;鏡花辭樹 6瓶;jc、嵐音 5瓶;鶴山 4瓶;馬良蘸著彩虹,畫出了 2瓶;認真踏實的小語、的的、魔域、找好文找到禿頭、最愛盈盈、周西柚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89章 (二更) 山道行路艱險, 經歷了一天快速行軍后,日頭還未落下,大軍就開始尋找扎營的安全所在。 當晚扎營在一處狹長的山谷外圍。 前鋒營精兵把守住山谷兩側, 把山谷通路兩端封鎖死,大軍沿著山谷外的平緩山坡扎營。姜鸞的東宮車駕護衛在最中央。 晚上用過簡單的干糧熱湯, 中央大帳附近點起篝火,姜鸞得了空, 把四百里加急的送信來使召來, 仔細詢問京城急召的詳情。 朝廷急召五萬騰龍軍原路返京, 京城的消息不可能瞞著騰龍軍主帥,姜鸞吩咐文鏡親自去一趟, 把謝征從對面山坡叫來,一起旁聽。 文鏡立刻領命喊人。 不多時, 謝征果然急匆匆趕來。 但他不是一個人來的。 裴顯換下了白日行軍風塵仆仆的那身, 換了身海青色新袍子, 安之若素地跟在謝征身后,一同進了大帳。 姜鸞看見他就眼皮子狂跳。 “本宮今晚只召了謝大將軍, 可沒喊召裴中書?!苯[瞧也不瞧他,極冷淡地說,“跟著來做什么。還不快退出去,明早拔營行軍時再來?!?/br> 裴顯停了步子, 極正經地站在帳門簾子邊, 言辭妥帖地告罪, “殿下恕罪。聽說今晚要仔細追問突厥人送來的國書之事,臣自以為能列席。原來只請了謝大將軍一個。冒昧了。臣請退?!闭f著就要出去。 謝征把他拉住了。 “殿下恕罪, ” 謝征感覺必須要說點什么, 極嚴肅地和姜鸞進言, “此乃國事,裴中書身為政事堂重臣,自然應當列席旁聽。如果只有一人能入帳秘密商議的話,臣資歷不夠,應該是臣退出,讓裴中書單獨入帳密談?!闭f著謝征就要轉身出去。 姜鸞眼皮子又是一跳。 她二姊到底是怎么挑的人,同樣是謝家出身的郎君,年紀比謝瀾長出一截,察言觀色的本事還沒謝瀾的一半。忒實誠了! 他就沒瞧見,言辭客氣謙恭的裴中書,嘴里說著‘冒昧’,‘請退’,站在門邊的步子挪都沒挪一下! 倒是謝征自己,步子那么大,她就晃了一下神的功夫,謝征已經掀開簾子要出去了。 “別走?!苯[嘆著氣叫住實誠的謝大將軍。 比起帳子里只留一個麻煩的,還不如留兩個,至少當著謝征的面,裴顯還能公事公辦,不至于當眾追問她要命的私事。 “謝大將軍誤會了,本宮可沒說只留一個人密談。兩位都是朝廷的肱股重臣,既然兩位都來了……”眼風瞥了眼旁邊安然等待的那位,一番話說得牙疼, “兩位都留下吧?!?/br> 隨侍的兩位東宮女官把帳簾子左右掛起,讓新鮮的山風吹進來。 為了徹底杜絕被單獨堵在帳子里追根究底的尷尬局面,她索性連崔瀅都叫來旁聽。 人越多越好,大家在帳子里熱熱鬧鬧地圍一圈坐,聽完了一起散場,該回哪兒就回哪兒去。 京城信使被當眾召來,詳細說起關于突厥人送去京城的那份具有羞辱意味、引起朝廷強烈反彈的國書。 突厥人的國書是五月里送來的。負責邦交的鴻臚寺官員不敢怠慢,把言辭無理的突厥語國書字斟句酌地美化過一遍,譯寫了一份意思差不多、但用詞客氣許多的國書,附在奏章里,奏上了朝廷。 鴻臚寺上奏的奏章抄寫本,京城信使這次也隨身帶來了。 裴顯接過去,邊翻閱邊道, “荒漠入春了,凍雪融化,熬過苦寒冬天的突厥部落們又不安分了。他們幾個部落的可汗最近互相搶地盤牛羊,聽說打得兇。鴻臚寺奏的是哪一支可汗的事?這次又討要什么?” 姜鸞事先已經看過了一遍。 他們的王庭換了新可汗。這次討要的可不是錢帛和馬市。突厥人的胃口越來越大了。 裴顯打開鴻臚寺奏本,大略地掃過一遍。 姜鸞的父親,明宗皇帝還在世時,曾經應下一樁和突厥王庭的和親。 大聞朝祖制,分封王室。姜氏宗室但凡血脈比較近的分支,男丁成年襲爵后一律出京去封地過活,終生不輕易出封地。 留在京城里的宗室,多半就是像宗正卿家里的姜三郎這種,血脈幾乎出了五服,沒有王爵,身上擔著官職,留在京城里領一份俸祿過日子的閑散宗室。 當時嫁過去突厥王庭和親的,就是京城里一位遠支的宗室女,算起來是姜鸞的遠房姑母。 嫁過去時和姜鸞如今差不多年歲,十五六歲嬌花般的貴女,出嫁前封了‘燮昭公主’。 十二年前和的親。 算起來燮昭公主今年也只有二十七八歲。 泓臚寺五月底的奏本上寫到:燮昭公主歿了。 去年初就歿了。病逝在冬日荒漠無邊無際的大雪里。突厥王庭當時正忙著和爭奪牙帳的薛延陀部落打仗,壓根沒有報給大聞朝廷,過了一年才報過來。 燮昭公主和親當時,嫁的是突厥大可汗。相隔短短十二年,如今的突厥王庭換成了薛延陀部落的新任大可汗。 新可汗坐穩了牙帳,屠滅了舊可汗的部落,搶掠了大批奴隸,歌舞狂歡過了幾輪,突然想起了曾經和親給舊可汗的中原公主,聽說是個美人兒。 一問,人早病歿了。 薛延陀部的新可汗立刻召人寫下了國書,言辭間毫不客氣,指名道姓要中原皇帝再送個公主過來。 裴顯翻了個開頭,臉色漸漸地不大好看。從頭到尾看完了,合攏奏本,遞給了旁邊的謝征。 謝征翻完了,臉色也難看起來,同樣遞給了旁邊的崔瀅。 姜鸞打量完大帳里各人不好看的臉色,轉頭細問信使,“京城里的李相,崔中丞,還有其他朝臣們,都是什么反應?” 信使答:“朝臣們群情激昂,言官們紛紛上書,言辭激烈,痛罵突厥人忘恩負義,冷待和親公主,堅決反對再和親?!?/br> “上書的只有言官?”姜鸞聽出幾分不尋常,“政事堂的李相和崔中丞都沒有表態?” 信使更為謹慎地回應,“小的離京之時,尚未聽到政事堂關于國書的批復?!?/br> 姜鸞聽完點點頭,對裴顯說,“難怪四百里加急催你回去。都把事壓著呢,等你回去接著議?!?/br> 裴顯略一頷首,“臣心里有計較?!?/br> 他的視線原本始終低垂著,不是看身側燭火,就是盯住大帳地上鋪著的氈毯。 姜鸞和他開口說話的時候,他的視線終于抬起,往她這邊意味深長地掃過一瞥。 姜鸞輕哼了聲,頭扭去旁邊,做出懶得搭理的神色。 她剛才想事情專注,一不留神,主動和他搭話了! 她先開口搭的話,等下再想趕人走,可比始終不搭話要難上十倍。 雪白貝齒咬住了嫣紅下唇,微微地陷下去一點。還是那句話,多大點事,只要她不往下想,就能當作事情不存在。 她把細微的煩惱拋去腦后。 “關于突厥人國書的前因后果,大致就是如此,各位心里都有數了。本宮對此事有些看法,等回京之后會當面在圣人面前說明?!?/br> “裴中書身為朝廷的肱股重臣,如今人在回京半路上,京城那邊短期內應該不會做決斷。沒什么好說的,明日加緊行程趕路吧?!?/br> 說完,她當先起身,做出一個困倦呵欠的姿勢,“白天趕路累了。各位請回吧?!?/br> “是?!贝逓]應下,作為在座的入仕朝臣里資歷最淺的那個,很自覺地當先往帳子外走。 姜鸞眼皮子一跳,“阿瀅,你急著走干嘛。沒說你?!?/br> 崔瀅一怔,回身立住了。 謝征聽了那句‘沒說你’,眼皮子也是一跳。姜鸞向來不怎么待見他,至今連聲二姊夫都未喊過,他自己又不是不知道。 崔瀅是東宮屬臣,皇太女沒說她,當然有極大的可能說的是他了。 謝征也很自覺地起身,“臣告退?!?/br> 姜鸞:“……” 她能叫住崔瀅不讓走,卻總不能大晚上的叫住二姊夫,只得眼睜睜地瞧謝征大步出去了。 她保持著掩口遮掩呵欠的姿勢,掃了眼帳子里唯一那個安然端坐不動的身影。 裴顯不止坐著不動,他還捧起剛才一口沒喝的茶盞,開始悠然喝茶了。 還好帳子里有崔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