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枝 第333節
第378章 拉攏人很難 趙啟一言不發,看著順妃。 順妃的笑容里滿是安撫意思,道:“母妃還能誆你不成?倒是你,有什么想不通的,或是不舒坦的,只管與母妃說?!?/br> “我”趙啟遲疑著。 他原是不打算說什么,他的那些不解、困惑與難處 與母妃遭遇的比起來,根本不值一提。 他也不想拿那點兒小事來給順妃添煩惱。 只是,母妃那鼓勵又堅持的樣子,讓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從前。 在他還只有幾歲大的時候,他很不喜歡開口。 能在宮里伺候的都是眼力極好的,趙啟想要什么,想做什么 一個眼神過去,嬤嬤內侍就都明白了 哪里需要他張口提? 一來二去的,他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母妃很是重視,再不去嬤嬤們慣著他,有任何事兒都必須開口說出來。 趙啟倔,順妃更倔。 不訓斥、不責罵,只看著他,鼓勵他。 想到幼年時光,再想到后來發生的那么多事情,趙啟心里不舒服極了。 是他害了母妃 不喜歡秦鸞,那沒什么大不了的,就是作罷婚約的過程太讓母妃為難了。 也不該去跟趙源東拉西扯,趙源那身子骨,本就是隨時都可能出事,偏他硬湊上去 一下子就成了因他而起。 還有那鄧國師,明知道那妖道就不是個東西 他早就該勸母妃莫要與那妖道做交易。 “舒兒背后罵皇祖母,”趙啟下意識地開口 “她說皇祖母害了她和安兒?!?/br> 晉舒兒罵得很狠。 聲音倒不大,就是時不時發個瘋。 正好好帶著孩子,忽然間就咬牙切齒咒罵。 “我若真撞邪,我若真是邪祟,我先咬死那黑心老太婆!” “可我沒那樣的本事,我連我的孩子都護不住?!?/br> “報應,她遲早要遭報應!” 趙啟在一旁聽得目瞪口呆,卻又不知道怎么全說晉舒兒。 在趙啟看來,鄧國師才是那罪魁禍首,之前他沖去打的那一通拳腳,還是輕了。 就該把鄧國師打得半身不遂,才不至于讓他再害人。 可是,皇太后轉頭就把鄧國師砍了,讓趙啟想尋仇都尋不到活人。 晉舒兒在那里罵,身邊的嬤嬤們都不敢插嘴,趙啟有心勸、又不會勸,只能憋著,畢竟 晉舒兒罵得再難聽 起碼嘴皮子能動,比她生產后那只剩半口氣的樣子,叫趙啟安心多了。 順妃一聽,眉頭皺了皺。 她無意把皇太后利用晉舒兒母女做文章的事情與趙啟說清楚。 知子莫若母。 趙啟這沖動脾氣,一旦知道皇太后的所作所為,他能沖去慈寧宮討說法,那就壞事了。 而晉舒兒,想來安國公夫人也不會告知她實情。 只是,晉舒兒是天真,還經常分不清好賴,但她并不是腦袋轉不過來彎來,她懷疑皇太后,合情合理。 讓安國公夫人勸勸晉舒兒? 效果怕是不好,還容易適得其反。 晉舒兒能聽得進去的,十句有九句,還得是趙啟說。 “母妃原就告訴過你,女子孕中情緒不穩,又多敏感,生下來后,也難免會那樣,”順妃道,“偏她還生產不順,安兒又不是個康健孩子,做母親的會越發煎熬,她控制不住自己、胡思亂想,這不能怪她。 她想發泄,你只管讓她發泄出來,只要提醒她,屋里沒旁人時再罵。 她那陪嫁進來的嬤嬤是姓董吧? 那是自己人,可以信賴,別的人嘛,還是小心謹慎些。 眼前朝堂事多,皇太后那兒也有不少煩心事兒,再聽些傳聞,越發糟糕了?!?/br> 這一番話,趙啟很是聽得進去。 順妃又問:“太后撥過來的兩位嬤嬤,還在舒兒跟前伺候嗎?” “舒兒不耐煩看到她們,想趕人走,被安國公夫人攔了,”趙啟答道,“皇祖母沒有調她們回去,她們現在還幫著照顧舒兒母女?!?/br> “對她們客氣些,”順妃道,“與舒兒說,冤有頭債有主,她想罵皇太后就罵,別為難底下嬤嬤,沒必要?!?/br> 那兩人,是皇太后陰謀里的執行之人。 也正是她們,因著心軟,留了安兒一條命。 她們違背了皇太后的指示,哪怕聽到晉舒兒咒罵皇太后,也斷不會去傳話,那只會越發被兩頭嫌。 同時,也因著那些愧疚心思,她們對安兒會更加用心。 與其現在換不知根知底的人手,倒不如她們兩人合適些。 這并非順妃心善,懂得什么“寬厚”、“體恤”,而是,她不會步皇太后與皇上的后塵。 她今日之選擇,是因為她相信那位皇太孫比皇上更適合統領大周嗎? 不是的。 她連那位皇太孫是誰,什么模樣,什么脾氣,一概都不知道。 她也不認識已故的吳王、早不知蹤影的吳王妃,談不上任何感情不感情的。 她這么做,僅僅是因為皇太后與皇上,硬生生地把她與忠勤伯府推到了那一側。 這世上,拉攏人很難,推出去卻不難。 心一旦離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她現在能用的人、能動的棋子太少了,怎么會舍得再推幾個出去? 哪怕那兩位嬤嬤絕不是真的為她們所用、忠心耿耿,那又怎么樣呢?她們不對皇太后十成十的忠誠,就是她順妃的勝利了。 “千萬記得,”順妃叮囑趙啟道,“拿不定主意的時候,當面來問我,或是去見你外祖父,又或者聽聽安國公夫人的想法,長輩們見多識廣些,總會多考量。 你那群表兄弟,一道吃酒也就罷了,遇事別尋他們,都是毛頭小子靠不住?!?/br> 趙啟頷首應了。 袁嬤嬤送趙啟出去,院子里,秋風一吹,趙啟不由一個激靈。 這破地方,怪陰冷的。 趙啟依舊記得,前一個冬天,母妃在這里過得很辛苦。 皇后娘娘不克扣,但冷宮就這么個條件,與以前根本比不了。 眼看著秋濃冬近,他不希望母妃再在這里住一個冬季了。 想來,外祖父也是十分舍不得,才會主動請纓吧 如果他老人家能守衛京城,父皇怎么也不好繼續讓母妃住在這種破地方了。 這么說來,林繁什么時候發兵? 第379章 我想先燒柱香 祁陽城中。 官府衙門里,秦鸞正看著京中送出來的檄文。 黃太師主筆,自有一股氣魄,如冬日勁松直面風雪一般,言辭犀利。 都說文如其人。 秦鸞倒是覺得,只看文章,這更像是徐太傅的性子。 誰讓黃太師在她心中 行事作風顯得更圓滑、委婉呢。 不過,文與人之間像還是不像,都不能改變這是一篇好文章的事實。 上頭內容,看似撇清祁陽顏氏與皇太后、輔國公的關系,卻也確定了祁陽顏氏的惡行,把他們罵了個狗血淋頭。 林繁與永寧侯一塊進來 秦鸞笑著把手中文章遞過去。 永寧侯接下,迅速看了一遍 樂得哈哈大笑:“老太師真夠意思?!?/br> 林繁也笑:“京里想撇清 哪有這么容易?!?/br> 顏家里頭的地道,規模不耗時自然也長。 他們一開始就發現,其中有些痕跡恐是前朝年間就有的,只是這一點,當時沒有立刻拋向京城。 瞞下來,等的就是現在。 “既然京里已經認了祁陽顏氏胡作非為,”永寧侯道,“我們也該出發了?!?/br> 秦鸞轉過去,看著身后墻上懸掛著的地圖。 之后的每一步,他們之前都已經商討了很多遍。 這幾日間,祖母與二叔母他們都進了祁陽城,出現在了眾人面前。 底下將士之間,雖也有些議論,但其實心中都有數。 不管先前京城里到底發生了什么,是被逼離京、還是有心造反 總之眼下已經走到了對祁陽動手,那清君側、朝京師進發 也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