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枝 第237節
一,把那三府抄了。 二,送往邊關的圣旨不要耽擱,立刻加急送去。 第271章 背道而馳 黃太師聽完,面上沒有表示,心里全是嘆息。 這兩件,他都頗有異議,事情就不能這么辦。 得想個話術,與皇上好好說說。 黃太師正琢磨著如何開口,邊上,范太保沒有反對,反而是躬身應下后退出去了。 老友這“聽話”模樣讓黃太師意外極了,見狀,他也只能先應下。 畢竟,缺了個幫襯的人,有些話說起來,沒有那么方便。 離開御書房,黃太師追上范太保,問:“你怎么就老實應了?” 范太保背著手,走得慢悠悠:“現在勸,能勸出成果來?” 黃太師腳步一頓。 恐是勸不出。 別看皇上的火氣全出在二殿下身上、現在顯得心平氣和,但他也會比平時更固執己見。 一瞬間,黃太師心里生出了幾分難過來。 明明不是良策…… 明明,甚至可以說是下下策…… 黃太師指導皇上的年數,不比徐太傅少。 皇上脾氣里的長短處,他也都看在眼里。 人無完人。 全是優點卻無半點不足,那是神仙。 他黃太師又何嘗沒有這樣那樣的缺點? 因此,皇上的那些短處,老大人們也不可能一味去計較。 皇上不喜歡別人提及他犯得錯誤的,這個不足,在無事時沒有影響,真遇著事兒就…… 打草驚蛇,讓永寧侯府等三府,那么多人全身而退,這無疑是皇上的失誤。 黃太師能跟皇上提嗎? 他去分析每一步的隱患、造成現在局面的原因,那就是反反復復在提醒皇上。 “全賴你?!?/br> “昏招連昏招?!?/br> “偷雞不成蝕把米?!?/br> 皇上能給他任何好臉色? 若只是黑著臉,甚至發一通脾氣,但只要皇上能把分析的話語都聽進去,黃太師都愿意去說。 說不了,是因為皇上不會聽進去。 更何況,黃太師要如何“開誠布公”地告訴皇上,姜還是老的辣,老頭子我已經看穿林小子的身份了? 他也可以裝傻,可以不分析,只和皇上權衡“將要去做的事情”的利益,但是,這些亡羊補牢之事,在氣頭上的皇上眼中,還是挑刺與責備…… 也難怪,范太保放棄了勸說。 用力搓了搓臉,黃太師重新邁步,跟上了范太保的步伐。 回到衙門里,兩人落座。 想著皇上催促的圣旨,黃太師的心情,比這陰霾的天,更加沉悶。 他很清楚,一封指出永寧侯、定國公與其家眷意欲造反的旨意,會有什么結果。 那里是飛門關,是與西涼對峙的前線,是前不久才斬獲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大敗西涼的戰場。 大軍前壓鳴沙關,上下齊心,士氣高漲,要與西涼戰到底。 結果,圣旨上要說,他們帶病上陣的主帥,他們初出茅廬卻立了奇襲首功的先鋒,是叛賊? 他們背叛了大周、背叛了皇上? 黃太師扶著額頭,連長嘆都覺得憋得慌。 征戰在外的將士最見不得什么? 古往今來,史書上前車可鑒。 那就是忠勇之人被朝中jian臣所迫害。 等義正言辭的圣旨到飛門關,馮仲、毛固安他們能大喊“反賊可惡”、“謹遵圣旨”,轉頭把永寧侯父子與林小子捆了? 絕不可能。 倒是十有八九,他們會跳起來,直接把傳旨的行人捆了! 捆完了,所有人湊在一塊,討論京中到底發生了什么,是哪些小人在背后搗鼓事兒,蒙蔽了皇上。 而后,等秦家有人抵達飛門關…… 侯夫人與長公主是聰明人,不會讓所有人一窩蜂趕到飛門關。 人會疲,馬會倦,中途必須停下來休整。 他們一行人,人數不算少,且進不了沿途城池,整備會困難不少。 若目標只有一處,路線太過清晰,會被追兵攆著趕著。 倒不如化整為零,盡量散開,甚至向東、向南,向皇上絕不會派追兵的方向去,等風聲過了,再圖會合之法。 只兩三人,悶頭往西跑。 狼狽不堪地沖到飛門關下,一副只剩半條命的模樣,與眾將士們講述宮里如何突然發難,又是如何艱難逃出了京城,卻不知道家人們如今在何處、有沒有脫險…… 聲情并茂,把誣蔑罪名蓋到鄧國師那妖道頭上。 都不用費多少力氣,就能激得邊關那些熱血的漢子跳出來要清君側。 明明想舉兵東進的是秦胤與林小子,彼時局面上,極有可能就成了其他人推著他們走了。 真等清君側大旗祭出,等林小子的“先太子留下的遺腹子”的身份擺出來,飛門關下,能一呼百應的大將們,他們眼前的分叉路口真的一點都不難選。 一條是綠蔭成片的平坦路,一條是日頭直曬的顛簸路。 哪里會像他黃太師一樣,坐在京中,看著眼前的分叉路愁悶不已。 行人司那兒,來問圣旨何時要出發。 范太保睨了黃太師一眼,揮了揮手,讓小吏再等一會兒。 黃太師木著臉,圣旨已經起草好了,依著議程抄寫、蓋章就完成了。 當然,“結果”也完成了。 拖不住,勸不動。 “讓人……”黃太師開口,聲音沙啞極了,喝了口水潤了潤,他繼續道,“照著去辦吧?!?/br> 小吏捧著起草的底稿去了。 看著他的背影,頃刻間,涌現在老太師心中的是nongnong的失望。 nongnong的、無止盡的失望。 皇上啊皇上,為君之道,不該是、也不能是這樣的! 倏地,黃太師又想起了徐太傅說的話。 “此時此刻”。 從前是從前。 但這一刻,黃太師清楚,皇上與他心目中的君王模樣,已經背道而馳了。 心中生猶豫,便是動搖了。 現在,他倒是不猶豫了,他看清楚了答案。 可惜這個答案,讓他哽得厲害。 走向岔路,并不崴腳,也不算辜負了他大半輩子的抱負。 他為的是大周,他在先帝駕崩前侃侃而談的是大周的未來,他并不是為了他的私心在抉擇龍椅上的人選。 或者,說私心也行。 他的私心,就是大周的昌盛、長久、平順。 當年是,現在也是,無論用何種手段,這都從沒有改變。 第272章 你倒是藏得深! “我去外頭透透氣?!秉S太師說完,站起身來,蹣跚著步子,走到廊下。 迎面吹風,飽含水氣,亦滿是夏日的熱意,黏黏糊糊的很不舒服。 昨天的來龍去脈,除了還不曉得那行人是哪兒冒出來的,以及徐公公與那群混混的下落外,基本都清楚了。 黃太師知內情,理得通順些。 而不知道皇上在忌諱什么的,會被前后怪異的“順序”弄得一頭霧水。 有聰明人,可能會悟出來,也有腦子不活絡的,被瞞在鼓里,不解順序、不解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