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不過你說的對,就近原則,我們都應該先去這位梅朵同志的家里看看。 梅朵今年十六歲,是個可愛的小姑娘,剛從茶園農忙回來。家里一年也來不了幾次陌生人,她倒也不怕生,反而很興奮的問東問西,后來才知道他們是來勘探的考古隊成員。 喝茶。 梅朵給他們端上茶杯,同時還放了一盤昨天在旅館里吃的茶餅。 你們是來看后院那個大坑的呀,梅朵聽他們說了來意,也坐下搖著頭道,我老漢兒平時不準我靠近,說是不吉利。 寶樂喝了口茶。 不得不說,古渝鄉人民的品味就是不同尋常,這八簇尖兒苦的不行還有一股莫名的腥味,實在不是常人可以品評的。寶樂選擇多吃幾塊茶餅壓驚。 沈忘言問她:你還記得你們家這個大坑是怎么形成的嗎? 梅朵說:三個月前,村子里不是挖出了地下的東西,就在我家附近。后來鄰居都想再淘淘看有沒有什么寶貝,坑越挖越多,我也不曉得我們家這個坑是什么個原理,突然就塌下去,再后來就好大一個洞。我老漢兒說考古隊的懷疑我們這個洞是周圍墓的門,然后老漢兒就不樂意嘍,誰也不喜歡別人說自家建在墳地上不是。 能帶我們去看看嗎? 梅朵猶豫了一下,才點了點頭。 后院那個大坑并不是直通地下的,寶樂猜測應該是周圍新挖了很多坑導致土質疏松,原本埋得緊實的地下墓室前也發生了塌陷,把埋在里面的石門整個暴露出來。不過這個石門并不完整,像是用什么火|藥之類的工具炸過。 不是新痕,沈忘言用手在石門上摸了摸,像是民國時候的杰作,應該是有一批盜墓賊先進去過了。 寶樂心里也是這么想的,不由惋惜:那可能沒給我們留什么了。 沈忘言驚訝的看她,笑了笑:你想留什么? 嗯文書拓片?寶樂扯了扯嘴角,表明自己根正苗紅的立場,當然是能讓我們更有價值發現歷史,了解歷史的珍貴文物資料! 沈忘言用手遮住嘴,不讓自己笑的太離譜。 寶樂懶得理他,朝站在洞口的川妹子揮了揮手道:梅朵meimei,我們自己下去看看就行,你在上面等我們吧。 嗯,那你們小心。 說話間,那邊沈忘言已經將石板門搬開,無論之前這座石門有什么機關,這會都不用費腦破解了。盜墓賊將墓門也好,墓門前的沙土也好,都炸出了縫隙。等門開出一個人能自由進出的大小,君之攔在了他身前。 我先。他說著,彎下腰,從開口處進入。 沈忘言朝寶樂做出一個請的姿勢:女士優先。 雖然沈忘言體弱多病,但寶樂畢竟是隊里的女孩子,君之負責開路,沈忘言自己走在最后殿后,把寶樂這個小姑娘夾在中間最安全的位置。 甬道中的空氣很潮濕,沒有異味,君之從口袋里取出一枚打火機,點燃后觀察了一番。 他轉頭,朝隊伍最后的沈忘言點頭道:空氣沒問題。 沈忘言從包里取了三根手電筒出來,朝前拋了一根給君之,又遞了一根給寶樂。 走吧。 其實梅朵家下面的這個墓葬并沒有很大,來之前沈忘言就分析過古渝鄉的三座主要墓葬的大小和形狀,這個是離地面最近的,因此勘探也比較準確。從甬道往下走不過一百米,就能看到中心墓室。 事實上他們也確實看到了,一扇約有兩米高、兩人寬的雙開雕花石門擋在他們與中心墓室之間。 寶樂用手電筒照了照石門。 沈忘言瞧她看的仔細,不由問道:能看懂么? 小姑娘自信滿滿的點頭:當然。這左側石門所繪為兩人率領商隊橫穿沙漠之景,而右側為兩位女子的送親駝隊,兩邊皆由中心向兩方延伸,中心所繪之人比例略大于兩旁,著漢室帝服。這想想就知道,中間這個是漢武帝,左邊是張騫出塞,右邊是公主和親。整幅圖要說意境,用四個字概括就是 絲綢之路。君之搶答。 寶樂反駁:我覺得武帝征西更好,絲綢之路只能說明漢武帝想在文化和經濟上滲透西域,但他不止滿足于此,甚至不惜多次送公主和親,是真正意義上想一統西域。 君之從腰間取出一把短匕首。 寶樂緊張:就算我們有不同意見,你也不用拔刀吧! 在一旁聽了半天的沈忘言徹底被小姑娘這回的反應逗笑了,不過他倒也不忘伸手拉寶樂一把,讓她與自己一道站在君之身后,在她要說什么之前,比了個噓的姿勢。還不知道自己說錯或者做錯什么的寶樂,一臉懵逼的閉上了嘴。 君之將匕首一轉,以握拳的姿勢,將整個刀柄握在手心里,刀尖兒朝下。他從石門上雕刻的張騫出塞圖開始,向左劃出一道不規則的弧線,經由漢武帝頭頂后從右側公主出嫁的路線一路劃至公主像前收尾。 其實細看整個圓環低下是有暗紋可尋的,只是之前寶樂并沒有想到將它們連起來。如今看來,這道圈環不正是漢武帝所建立的那條古絲綢之路的縮影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