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而且諸縈縈也需要不斷成長,即便是假扮神女人設,她的心志也需要真的能擔當起這個身份的。 _(:з」ang;)_怎么越說越沉重了,但其實這是個爽文,而且作者咕是個親媽,絕對絕對不會虐女鵝的! 第99章 諸縈出現的時候,老者正在山間摘草藥,背上的背簍還沾著泥土。 老者須發皆白,穿的也很簡陋,過于寬大的袖袍與衣擺都被扎了起來。 尋常人瞧見了,只會覺得這是一個精神矍鑠,看起來面容和藹慈祥的普通老者,周身散發著平和安寧之氣。 但他其實是名滿諸侯國的醫者和連。 隨著一道白光出現,諸縈乍然顯現在和連的面前,若是一般人,此時此刻或許已經嚇得不敢吭聲,或急急忙忙的跪下,祈求鬼神不要怪罪自己的冒犯,再一轱轆的將自己的過錯說出來。 但是和連卻先是訝然,隨后就恢復了平靜。 等到諸縈完全顯現出現的時候,和連才用年老、但尚且自如的手腳對諸縈恭敬卻不懼怕的行禮。 和連就連聲音都是平和的,毫不慌亂,敢問您為何方神靈? 諸縈淺淺一笑,面容慈愛,眼神淡漠,吾乃諸縈,天帝之女。 聽到諸縈的名號,和連的神情才開始發生變化,但也不是懼怕,而是添了些發自內心的敬仰與恭敬。 與那些只享受供奉,極少再人世間現實的神靈不同,諸侯國間,誰不知曉諸縈神女。 她應天命而來,親自下凡,為保民生安泰,天下富庶興旺。 就如千年前的玄姬一般,是為了天下黔首而來的。 不僅如此,她還做了不少實事,即便是和連也能接觸到諸縈所帶來的改變,體會最為深刻的便是白紙。 有了紙以后,和連行遍天下,編著醫書及過往所見之癥時,就不必駕車攜帶厚重的竹簡,反而可以用紙來代替,著實輕便。 更別提諸縈曾經對許多百姓庶民施以援手,只說陵江洪水之時,她就施展神通,救下了不知多少性命。 在和連這樣的醫者眼中,縱使是一國之君,也未必值得多么畢恭畢敬,但人的性命,卻是世上最為珍貴之物,是多少奇異珍寶都不能比擬的。 也正是諸縈這樣心懷憐憫的神女,才能真正得到和連這樣從不為權勢低頭的醫者的真心認可。 即便諸縈不用神女的威名,也不予和連任何的好處,也能叫和連前往荊棘之地,聽憑諸縈的差遣。 無它,僅僅因為她是諸縈。 諸縈來之前估量過,其實和連如今所在,離陳國的鐵礦并不遠,如果依靠車馬,只需要三日。 她既然想要盡量靠他們自己解決這些,那便僅僅當作點撥。 故而,諸縈目光慈愛的望向遠處,神情中帶著猶如廟宇神像般的悲憫,和連,汝何不南行? 當諸縈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面上還留有淺淡的笑意,又有一種洞察世事的玄妙。 和連已是邁進暮年的老者,盡管常年跋山涉水的采藥,以及周游列國,讓他沒有年邁之人的遲緩,但衰老的神態,微馱的脊背無一不昭彰著他的年齡。 而往南,則是地處濕熱瘴氣濃重的所在。 哪怕和連是個醫者,也未必能令自己萬無一失。 但面對諸縈所言,和連的神情中沒有一絲不情愿,他只是有些疑惑的問道:神女在上,敢問因何往南? 諸縈仍舊是神情端莊,笑意淡淡,天機,不可泄漏。 她對著和連擺了擺手,手中有霞光暗浮,而看似普通的動作,其實別有玄機。 諸縈其實暗地里在游戲背包中取出了一顆可解百毒,能助人延年益壽的丹藥,順著她擺手的動作,一下子將丹藥融入了和連的體內。 但和連是rou眼凡胎,他是看不清這些的。 諸縈默默的做完這些,才重新施展瞬移技能,回到衛王宮。 而和連在諸縈走后,仍舊保持跪著的動作,對著諸縈的方向緩緩拜了三下,才慢慢起身。 和連之所以如此,不是因為諸縈是神,而是敬仰諸縈曾救下無數人的功德,這是敬意,也是一個醫者的欽佩。 等和連拜完之后,他拍了拍衣裳上沾染的塵土,先是深深望了眼諸縈消失的方向,而后轉身南行,動作果斷,沒有絲毫的遲疑留戀。 諸縈在回到衛王宮后,也緩慢的抒了一口氣,這顆心頭的大石總算是落下了。 有和連前往礦山,那附近的山民部落,至少會有一線生機。 在這個崇尚鬼神與大巫的時代,和連作為醫者,幾乎可以說是諸侯國間最為歷害的醫者。 他游歷諸侯國,見過無數疑難雜癥,一一將其記錄下來,并尋找對癥之法治愈,即便最后沒能將人救下,也會把病發的癥狀,用藥后的反應,悉數寫下。 旁人或許不能察覺出其中深意,但諸縈卻深切知道,日后醫術的大興,許多疑難雜癥漸漸不再令人懼怕,正是有無數的和連在不斷探索積累。 諸縈也提前將丹藥融入和連的身體之中,哪怕,疫病真的無法治愈,無法尋到對癥的藥草,至少不能讓和連因此離世。 她正想著,就見一個小紙人端著青銅爵上來,恰巧諸縈有些口渴了,索性接過,飲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