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直到某一日,她倒在樹下,四散的杏花落在了她的身上,似乎要將她掩埋一般,盲女的鼻間縈繞著漫天的杏花香氣,隱隱間,她似乎瞧見了漫天杏雨的美景。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是他們二人情濃之時,那人教她的詩句,他還許諾,待天下太平,定要與她執手相看杏雨,共拂柳風。 可惜,終究是等不到了。 時隔許久,諸縈不記得劇情里的人物到底長什么樣子,卻能記得漫天吹拂杏花的畫面。 其實這個任務很簡單,就是替盲女見一見那位曾經的聞將軍,問他,因何爽約。 諸縈記得,她接下這個任務之后,好不容易才順著線索找到了進皇宮的機會,之后又是一系列的選擇,千辛萬苦進了皇帝的寢宮。 但當時,應已過了幾十年,曾經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的將軍,已經成了垂垂老矣的皇帝,鶴發雞皮,身上透著沉沉暮氣。 面對諸縈的質問,老皇帝沒有回答緣由,他睜著渾濁的雙眼,不斷地問,自己死后能見到她嗎? 而諸縈的回答是游戲中早已設定好的,他不能見到。因為盲女的魂魄早在日日的等待中消散了,她留下的只有執念,但在諸縈成功見到老皇帝的那一刻起,執念便也消散了。哪來的再次相見呢? 任務的結局中,老皇帝在見過諸縈不久后,也死了,是作為npc的宮人說的,老皇帝死在了一個春季,窗外的杏花灑落滿塌,老皇帝的眼睛死死的睜著,像是執拗地等待著誰。 最后,諸縈除了經驗值和各類丹藥獎勵,其中的一樣,就是精通醫術的盲女衣裳。只要穿上這身衣裳,她在治愈隊友的時候,就能有加成,技能冷卻的時間會相對減少,當然,只是極微弱的減少。 穿著這身曲裾的諸縈,慢慢的走在街市上,她想起那段劇情,聯合著今日所見,心情更加低落。 有些無精打采的行走著,不知不覺間,便走到張貼王榜的地方,同上回一般,圍繞著許多人,但是未見上回的老伯。 也是,這么多的人,如何能次次都恰好遇上同一個人。 她的目光落在上頭張貼的布榜上,經過這么長的時日,諸縈雖不能說通曉諸文,但多多少少認識了幾個字。 眼前的榜文,她即便不能完全看懂,但憑借認識的幾個字,也能猜測出是王宮中有人病了,出重金以求擅治疾的大巫和醫者。 而在諸縈仔細端詳榜文的時候,也有人仔細端詳起了她。候在榜文旁的一個小吏,目不轉睛的盯著諸縈,上上下下看了個仔細,像是在確定什么。 第63章 被一個人如此專注的打量著,諸縈雖然心神都放在榜文上,但仍舊有所察覺。 她對上那位小吏,直言道:敢問君可是有何事? 小吏也知道自己方才的行徑太過失禮,這時連忙拱了拱手,態度極好,姑娘可是醫者? 諸縈想到了自己身上的衣服,果然是游戲自帶的衣裳,一有屬性加成,便很容易讓見到的人下意識的生出錯覺,故而她沒有否認,頷首點頭,正是。 小吏一聽,立刻就喜笑顏開,態度也比方才恭敬了不少,他伸出一只手,朝著城門內的方向,辛苦姑娘了,若是能治好王姬,王上寬厚,定然少不了賞賜。 早在諸縈認下自己醫者身份時,便做好了被請去治病的準備,橫豎是在四處閑散游歷,倒不如去瞧瞧病癥,她有游戲背包中的諸多丹藥,只要這位王姬能吞咽的下藥,那么她不需要暴露出治愈技能,也能將對方治好。 所以面對小吏的相請,諸縈表現的很從容,也真的如普通的醫者一般,眉間都是寧靜淡然,有勞了。 看那小吏觀察諸縈的神情,見她并沒有因為他提及賞賜就喜形于色,也沒有緊張憂懼之色,想來是位胸有成竹的。不知為何,小吏心中愈發覺得,恐怕此次王姬的病癥,定然可以被治好。 前邊還是小吏帶著諸縈,后面帶著諸縈見了位應是職權更高的人,被一通打量之后,又換了位寺人打扮的人引著諸縈,一直到了一處宮室,寺人領著諸縈到了一位年紀甚大的,衣著也比旁人略好些的女人面前。 寺人見到女人態度很是恭敬,雍姑,這是新尋來的醫者。 被換作雍姑的女人上下打量了諸縈一番,她約莫四十許的年紀,見的人多了,一雙眼睛也毒的很,到底對諸縈挑不出什么毛病,但或許輕于諸縈年紀不夠大,所以始終有些不信諸縈能治好王姬的重疾。 不過,好歹是王宮中多年歷練出來的人,情緒不會外露得太過,只是面容嚴肅,對著諸縈輕輕點了點頭,連個笑都沒有,且跟妾來。 諸縈跟在雍姑的身后,卻沒有直接見到這位王姬,而是尋了個僻靜的屋子,叫來了兩個年輕的宮婢幫諸縈搜了身,好在只是摸摸看身上有無利器,倒沒有別的冒犯。 之后才帶著諸縈往前走,越到后面,瞧見的宮婢寺人便越多,諸縈知道這回總算是帶她去瞧那位王姬了。 果然,很快就到了一處擺設甚為華美的宮室之前,其中安安靜靜地侍立著不少婢子,呼吸間,傳來濃重的藥味,配上繚繞著霧氣的香爐鼎,襯得明明空曠的室內,無端壓抑逼仄,讓人喘不過氣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