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期間,姜硯生怕謝容姝因為好奇,再偷偷跑出去,便時不時將外頭的消息帶給她,順便確認她老實呆在莊子里,沒有亂跑。 從郡守府附近開始,不斷有人染上疫病,染病之人,渾身生瘡,奇癢無比,尤其是那夜受過皮外傷的人,再染上疫病,更是生不如死,短短兩日,僅臨近郡守府的三條街,已經死了幾十人。 前世,到第三日上,整個仙陽郡已經死了數百人。 相比前世來說,迄今為止死幾十人,想必已是楚淵干預的結果。 謝容姝并非圣母,她深知若想在大庭廣眾之下,讓盧家入甕,引仙道出來,這場疫病便必須得讓它發生。 有人殞命在這場疫病中,是在所難免之事。 可是,謝容姝心里知道歸知道,親耳聽見以后,她的心底對那些無辜殞命之人,還是生出幾分悲憫歉疚之情。 姜硯見狀,知道她心中所想,寬慰道:你放心,你先前讓我采買的東西,和那張方子,我已悄悄給了殿下。暗衛們已經逐戶排查,但凡有染病的婦孺和老人,有這方子吊著,雖受些苦楚,卻不致命。而那些病死的,大都是些潑皮混混,或是作惡多端的江湖□□,也有一些與盧家有些交情的人他們也不算枉死。 聽到這話,謝容姝總算稍稍寬慰些許。 盧家那邊可有動靜?她忙問道。 姜硯冷哼一聲:盧氏族長盧安仲是個老狐貍,許是人死的太少,還不到他心中的火候,遲遲不見有動靜。殿下便設計讓城中大亂,如此豪紳富商人人自危,不少人登門請求盧安仲出面穩定局勢。老狐貍推辭不掉,傍晚時候,他已命人在郡守府門前支起藥鍋,為患病之人布施湯藥。 謝容姝聞言,杏眸微冷。 看來,那位仙道,馬上就要現世了。 第67章 第三日晌午, 楚淵讓姜硯把謝容姝從莊子里接出來,帶去了仙陽郡最大的酒樓萬仙樓。 萬仙樓共有三層,最高那層可以俯瞰整個仙陽郡最繁華的街道。 此刻, 街道一隅用白帳搭起了粥棚,正是盧氏族人為病患施藥舍粥之處。 棚前衣衫襤褸、身上長著膿瘡的病患, 排成了長龍。 人群中不斷傳出病患的感激聲: 盧家當真是積善之家, 對我等有活命之恩啊。 盧大善人救民于水火,小人來生愿結草環, 報答盧家的恩德。 德妃娘娘護佑我們免受病痛折磨, 晉王殿下護佑我們 姜硯臨窗而立, 手里搖著扇子,指著那些人嘲弄地道:你瞧瞧,盧家這面子功夫做的多好, 據我所知,這下面的人,十個里頭有七個都是盧家昨夜專程從城外叫來的, 有的人身上連瘡都沒生出來呢。哼, 我看吶,盧家巴不得讓這疫病傳的人再多些,當真是其心可誅。 大都是盧家安排的人?謝容姝詫異地問:真正的病患也不少吧,他們怎么不來領粥領藥? 姜硯臉上帶著幾分得意:你以為我成日里忙進忙出的都干了什么,自然是想法子攔著那些苦命人,莫受盧家的騙。 謝容姝給他比了個大拇指。 自家哥哥別的不敢夸, 這親和大方又喜慶的性格, 去忽悠人聽他的話, 可是一等一的管用。 瞧, 那就是盧家家主盧安仲, 德妃的父親。姜硯指著下頭剛剛走出粥棚的人道。 謝容姝凝目看去,只見一個鶴發童顏、口鼻蒙著白布,身穿粗布直裰的老頭,立在粥鍋前,拿起粥勺,親自為排隊的百姓分發粥食。 他舉手投足之間,沒有半點世家子高高在上驕矜氣場,反而帶著平易近人的親和,讓人很難把他和投毒二字聯系在一起。 謝容姝對這個盧家家主所知甚少。 只記得,前世無論德妃受寵與否,他都一直留在仙陽郡里,至死都沒進京城。 不過,在他病逝以后,倒是發生了一件奇事 德妃專程請皇命,帶著晉王前往仙陽吊唁。 母子二人在回京的路上,偶遇一只通體瑩白的仙鹿,便將那只仙鹿作為祥瑞,帶回皇宮,敬獻給了皇帝。 仙道自然對那只白鹿贊不絕口,還用鹿血為皇帝煉制延壽丹。 皇帝龍顏大悅,不久后,西疆便傳來徐懷遠率領徐家軍重挫西匈的消息。 仙道便將其歸功于仙鹿護佑國運。 于是,皇帝便對仙鹿更加喜愛,還因此重賞了德妃和晉王母子 彼時,徐懷遠得知此事慪得幾乎快要吐血,在謝容姝面前破口大罵那仙道,說他是個卑劣小人。 可誰又能想到 到最后,他竟也加入晉王的陣營,同他最厭惡之人成了同僚。 謝容姝一想到這些,眼底盡是嘲弄。 瞧,正主登場了。姜硯突然指著人群一側說道。 謝容姝轉眸看去,只見一個衣衫襤褸、瘦得皮包骨頭,容貌邋遢的中年道士,正牽著一頭毛驢,朝人群走了過去。 施藥之人,可是范陽盧氏之后,人稱仙陽首善的盧安仲,盧大善人?那道士隔著人群,朗聲問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