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書迷正在閱讀:清穿四阿哥的直播團寵日常、將軍帳里有糖、穿到我兒成年前、穿成年代文女配的自私弟弟、可惡,我被反派攻略了、和離后,追著前夫去流放、皇太女只給別人火葬場[女尊]、高能學霸[系統]、咸魚她望父成龍、重生后我成了偏執皇子的白月光
書上看來的。林青玉隨口說瞎話的能力也越來越強。 聽到沒,以后好好讀書,將來也像你姐一樣。林建友對老兒子說。 林青晨咬著rou骨頭,哼哼唧唧,我這學期還拿第一呢!爹,等開學,你去和老師說,我直接上六年級得了?,F在那些我早就會了,我姐以前都教過我。 你踏實點!林建友下意識就是反對。 倒是林爺爺和林青旸幫著說好話,林青晨心心念念jiejie也幫他說幾句。而后者看著卻有些愣神,因為她心里有另一個想法,一個還沒和家人說過,暫時也還實現不了的想法。 農村的日子到底還是苦,這種苦是各方面的。這年代不像后世,在農村生活,尤其是她老家那種三面環海,一面靠山的偏僻村子。生活一點兒都不方便,出去一趟就老費勁了。 就算現在她家的條件在村里應該算很好了,但不方便就是不方便。這不是個人就能解決的,這是農村和城市資源的差異。 她想一家人都留在京都,想讓弟弟進京都的好學校。 作者有話說: 明天見 第25章 從78年講改革開放,到今年是第七個年頭。這七年對于華國來說,是日新月異,是高速發展。 對于每一個普通人來說也是一樣的,哪怕他們關注的通常是和自身利益相關的衣食住行。但進入八十年代,不僅是國家大事,生活里的衣食住行更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這其中最顯眼的變化就是,個體經濟的合法化。 雖然仍舊是票證時代,但從七九年十一月,主席提出社會主義也能搞市場經濟開始,到八零年京都的一位女同志領走了第一張個體餐館執照。 至此,個體戶這一重新合法的身份開始在華國各個城市里流行,五花八門的私人店鋪也越來越多。 八十年代是充滿理想和希望的,是熱情的,矛盾的、是有無限可能的,是追求潮流和美好的 而八零年,作為八十年代的開端,是華國結束運動后迎來的全新轉折點;也是華國在歷經風雨之后實現復興的起點。 這一年,從國家到個人,各個行業都有人站出來回應時代的呼聲。 眼光超前的人,哪個年代都不缺。從前有黑市倒貨的,八十年代也有政策一開放就經商的。 八五年,曾經在某種意義上,會擾亂市場經濟的某些執法隊,基本已經名存實亡了。對一部人來說這是個很好的時期,但同時這個時期,大多數的人,還是對做買賣的人存在某種偏見。在大多數人的眼里,領導、干部、工人的覺悟和地位都比道邊兒擺攤的高。 除了和徐榛年一樣,在真正研究市場后經商的天之驕子們,這個時期還有一部分和林青玉一樣,他們是迫于生活走投無路才走上這條路。 這一批人中有回城后在城里找不到自己位置的知青;有找不到工作或者是工資養不了家的下層人員,他們走上這條路的動機或許僅僅只是為了吃飽飯。 但他們敢于在這個時期拉下臉,做別人不敢做、不愿做的事。他們的回報也是巨大的。 然后,隨著貧富差距的逐漸拉大和國營廠子的沒落。會出現另一批人。 這批人中會有人破釜沉舟一頭扎進個體經濟的海洋里,也會有人光是打聽別人怎么掙錢的,自己卻站在批判者的角度。 什么時候是下海經商的高峰的呢? 是九十年代,是第二次南巡講話后,是國營沒落下崗浪潮后。 可那個時候,第一批富起來的人基本已經把最容易搞錢的市場瓜分的飽和了。 剩下的行業那都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暴富的,更何況那個時候多的是高學歷的或者公職人員被鼓勵停薪留職下海,普通人創業難度直接就比現在高出幾個水平。 以上這些,是林青玉在火鍋店開業前一天的深夜里,對著日記本復盤時鼓勵自己的。 給自己鼓勁,別泄氣。 她告訴自己,賺錢要趁早,要盡快,至少現在再辛苦都是有回報的。得堅持,苦就苦這么兩年,等畢業就好了。 火鍋店準備開業了。 店名,她沒像這個時候其他的飯店一樣,以姓氏開頭叫什么林家火鍋。而是直接一塊黑色大牌匾,上頭請人寫了很飄逸的五個暗紅鑲金粉的毛筆字川渝老火鍋。 并且她還在大門旁邊的墻上專門解釋了川渝火鍋。畢竟這個年代信息不發達,京都人未必知道川渝火鍋。 她自己寫的介紹,寫得可玄乎啦! 先是介紹川渝地區的人愛吃火鍋會吃火鍋;然后又寫火鍋的歷史,什么在古時候這玩意叫撥霞供,有詩云浪涌晴江雪,風翻照晚霞;①接著寫吃火鍋有什么好處,什么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都寫了上去。 總之怎么看起來叫人覺得來歷匪淺,她就怎么寫。再加上有人問,她就胡說八道,說她家這是獨門手藝,老字號! 提高身價,無中生有那一套算是給她玩明白了。反正真真假假,又有誰會在意呢?會來吃火鍋的人,吃得是痛快,吃得是現在暫且算新鮮的獨一份! 畢竟八五年城市人口流動管理的也算嚴格,還沒有很多人來京都打工。她這生意別人雖然可以學,但火鍋最重要的就是湯底。她是后世改良過不知道多少回的配方,這點自信她還是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