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書迷正在閱讀:娘子且留步、農門團寵:家有萌寶小錦鯉、被六個反派爸爸寵上天、惡女需要真愛之吻、長公主和離之后、在年代文里當攪家精[七零]、蜜蜜(姐弟骨科1v1)、誘妹(H)、雨露甘霖(高H)、勾引老公(1v1甜H)
寂空驀地感覺自己心底似乎有什么東西正在生根發芽,等待破土而出。 逐風拿起他方才抄寫的佛經,不經意道:你的反應太平淡了,念夢的反應才有意思。 寂空摸著泥塑的手一頓,這樣的泥人,別人也有么?別人的也是他們的樣子么? 奧對,她那時說她買了幾個。 手中的小和尚頓時不那么好看了,他慢慢放到桌上。 寂空原本以為她會說一些這一個月里的所見所聞,卻不想她放下書后,只是靜靜地坐著,眼神放空。 他也沒那么多話要說,便陪她一起看外面的杏樹。 太陽爬到南面時,逐風一拍屁股站起身:我給我爹送了個泥人,他估計又得派人到處捉我了,不坐了,我走了。 說完,手一撐桌面,又從窗戶跳了出去。 寂空目送她遠去,回過神來,桌上又是一只狗尾草兔子。 他找出之前的書,把它夾進去。 之后的幾年,逐風每隔一兩個月便來看他一次,每次都是坐在那株杏樹上,用一顆石子敲響他的窗。 有時給他帶幾個西域的葡萄干,有時是一抔千里之外的黃土,有時是一顆價值千金的寶珠,有時是一塊高山之巔的碎石 慢慢地,寂空也養成了習慣,日日坐在窗前抄書,日日期待那砰的一聲。 無論嚴寒酷暑,他都關著窗,等待石子敲窗的聲音,然后推開。 他心底的種子終于在日復一日的期盼中,破土而出。 少女褪去了稚嫩的影子,變得成熟又淡致,身形高了,面容長開了,唯一不變的,是一直含在眼底的笑意。 小和尚也脫去了稚拙的青皮,成了泰明寺聞名的青年法師。 在一日誦經時,他讀到: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于愛者,無憂亦無怖。(《金剛經》) 愛。 年輕的僧人忽然頓悟了,原來這是愛。 原來他每日的擔憂,每日的恐懼是因為愛。 逐風是一只鳥,他捉不住她,便留下來等她,期盼她可以常來看他。 他從來不問她為何離家,要去哪里,為何要去,他就是一棵樹,只要她回去,便能看見。 可是他也想追隨逐風而去,但他不能,他只能在這一方佛寺之中日日為她祈禱。 他忽然深深地厭棄自己,他是修佛之人,怎能動俗念? 無數個寂靜的夜晚,他呆跪在佛祖面前,愧疚地祈求佛祖原諒。 即使這樣,他依然止不住去想念逐風。 這個人,在不經意間牽動了他所有的心神。 逐風坐在枝間,雙腿晃蕩,笑問:寂空,你為何從不看我? 寂空閉上眼睛,因為他不敢。 他怕他的心思被人發現。 耳邊窸窸窣窣,一道陰影罩下來。 他惶然睜眼,紫衣的女子踩著桌子跳下來,重重跳進他的懷中。 濕氣氤氳在耳際,清冷的嗓音含著笑意:你為何不敢看我? 寂空驚慌失措,匆匆想要站起來,卻被女子按住雙腿 一陣風吹過,寂空從迷蒙中清醒過來,身上一片汗濕。 他抬眼看向高高俯視的佛祖,佛祖慈笑,目含悲憫,是這無邊夜色中唯一注視他的人。 佛祖知道他所有的齷齪、不堪。 他拾起面前的木魚,狠狠砸向自己的手指。 佛臺前的燈燭明亮,火光倒映在暈開的紅色血泊之中。 他垂著受傷的手指,極緩極慢地走出佛殿,走進漫天黑暗里。 寂空再也沒有獨自一人去過佛殿,尤其是空蕩蕩的晚上。 他愧于面對佛祖。 日復一日,窗前的銀白杏花謝了,結上滿樹的青果。 逐風摘了一顆下來,拿在手里把玩:這杏好吃嗎? 寂空:很甜。 逐風咬一口青果,酸得呲牙咧嘴:可惜我吃不上了,明年我卡著月份來。 寂空溫笑:明年替你留幾顆。 好。 然后他等到第二年青杏成熟,特意留給她的黃杏變軟腐敗,也沒有再看見她。 第17章 東洲(定禪卷) 寂空打開面前的薄本,在上面記下:第四百一三天。 他望著杏枝打在窗上的影子,出神地想,他已經一年多沒有見到她了。 她還好嗎? 寂空隱隱變得惶恐不安。 逐風一身血,笑著向他揮手:寂空,走吧,莫回頭。 他便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好像有眼淚落下來,天旋地轉。 他半夜醒來,想起夢中場景,頭疼難忍。 風吹樹梢,穿過門縫偷跑進來。 他起身穿戴整齊,收拾好衣服,然后便呆坐在屋中。 黑夜漸漸變灰,一絲光線出現在天邊。 寂空走到師父門前,跪下。 師父推門時,便看見自己最得意的小弟子跪在面前。 他看了他很長時間: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個道理,你還是不懂。 話罷,他長嘆一聲,揮一揮衣袖,卻什么也沒問:走吧。 寂空磕了幾個頭,直到頭破血流才站起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