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我放她回去,也沒要她的贖身銀子,當著她親娘的面撕了賣身契??粗龤g歡喜喜地跟著她親娘回家。我便跟唐探花一起去慶陽查案,再沒聽說過她的消息。 直到我這次回來時,看到解州報上來的公案。 提交刑部復核的案件當中,需要判處死刑的,第一個,就是她。 若是三日內無人提交新的證據和抗訴,她就會被判處秋后處斬。 攬月深深地一拜,叩首于地,求殿下賜予免死詔書,容我救她一次! 朱厚照能夠理解她的心情,她當初為報仇不惜做錦衣衛的密諜,九死一生,付出無數代價,才能夠升至今日的位置,替父親翻案報仇,可盡管如此,她的父母兄妹,都早已埋沒于黃土之下,只剩她孑然一人。 她對那個婢女的感情,這么些年來,早已視同姐妹,如果對方過得好,她自然不會再去打擾,可如今對方身陷牢獄,眼看便要被秋后處決,她寧可舍了一身的功勛不要,也要救下這個沒有血緣卻有感情的meimei。 可以理解,但朱厚照還是要了解案情,才能做出決定。 畢竟,州府上報刑部審核的都是大案,尤其這種需要秋后處決的,意味著需要當眾行刑,還是那種最殘酷的剮刑,只有對罪大惡極的犯人才會判決。 一個才剛過十五歲的弱女子,怎么能犯下如此重罪? 若有冤屈,便替她翻案,根本無需免死詔書,若無冤屈,朱厚照也不能枉顧國法,縱容死囚。 更何況,他還擔心,攬月別拿著詔書自己跑去劫囚,這鬧出的麻煩就越來越大了。 你先去刑部找王守仁,他如今是刑部主事,復核案件之事,本屬于他分內之事。查明案情后,再來稟報于我。 他雖然沒一口答應,卻也沒完全拒絕,攬月按下心里不安,只能應聲告退,先去刑部找人。 朱厚照想了想,又招來魏發達:替我去請牟指揮使,錦衣衛在解州的人,有沒有攬月那個婢女的資料。 很快,從刑部和錦衣衛處,關于攬月那個婢女的資料和相關案卷,都送到了朱厚照的案頭。 看了一半,朱厚照就砸了個杯子,等看完之后,他就恨不得拔劍把那幾個已經死了的人再拉出來砍死一遍。 原來,攬月那個叫雀歌的婢女,被她的親娘帶回家后,看到親娘和兄弟們為她準備了好酒好菜,還送她新衣新首飾,讓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度過及笄生日,開心不已,可還沒等她吃完那頓晚飯,就昏迷過去。 等她醒來之后,不光渾身酸痛,身邊還有個肥胖的中年男子,正是前陣子去見過樓里的鴇母,想要重金買下她及笄初夜的鹽商。 只是當時因為有攬月罩著她,早就跟鴇母說過要替她贖身放良,鴇母才忍痛拒絕。 可沒想到,她沒有在青樓里被人賣了,卻在被贖回家中,成為良家女子后,被自己的親人賣了。 那鹽商得意地告訴她,他只花了在青樓一半的錢,就從她親娘手中買下了她,不光買下她的初夜,還要讓她以后都成為最下等的賤妓,等他玩夠之后,就會把她丟給那些運鹽的苦力 雀歌沒聽他說完,就用發簪刺穿了他的喉嚨。 他們都不知道,她跟著攬月,不光學會了琴棋書畫,還學了一身武藝,光是用一根簪子,就能一招殺了這頭肥豬。 然后她去廚房,拿了菜刀,將那人的命根子剁了,那時他還沒徹底咽氣,只是無法發出聲音,拼命地掙扎,血流了一地。 雀歌的娘聽到聲音過來,發現她竟然殺了人,驚叫起來,要讓人送她去衙門,免得她連累家人。 雀歌當時就說,怕被我連累是吧,那我就送你們一家團圓。 她親手殺了那個給予她生命,又在她即將看到希望時毀了她的親娘,還有那個拿著她的賣身錢要娶媳婦的兄長 等到官府的人趕到時,她束手就擒,供認不諱。 作者有話說: 臨睡之前打個補丁,雀歌的故事是宋元明筆記小說里的一個記載,原文記得不是很清楚了,原故事結尾小丫鬟沒雀歌厲害,知道自己沒親娘賣了就直接跳河自盡。她的小姐出嫁時還想著讓人給她送喜帖,想要再見她一面,沒想到人沒了 所以就想寫這個故事,讓她可以活下來,親手替自己報仇,再見到真心對自己好的小jiejie 第五十一章 王守仁看到小太子氣得小臉通紅,兩眼冒火,就差拿刀砍人的架勢,也有些無奈。 殿下請息怒,此案既已報至刑部審核,尚有商榷余地 朱厚照一聽,急忙問道:那能替她脫罪嗎?若不是那些人趴她身上吸血還要賣了她,怎么會把一個小姑娘逼到這份上 他一口一個小姑娘的語氣,像個小大人一般,渾然忘了自己也是個孩子。 更不像是一國太子,而是一個普通的,能感受到他人悲哀與無助命運的有血有rou的人。 王守仁此刻看他的眼神,就像是看自家小輩一般,而非高高在上的太子殿下。 事關大明律,便是太子殿下,也不可輕易替人脫罪,否則連殿下都枉顧法紀,眾人效尤,后果不堪設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