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朱厚照一聽,本想說人家造假的未必這么容易就去以假換真,那得多大的膽子。再一想,造假的未必是用□□的人,但以現在的交通和物流情況,不可能擴張的范圍太大,那么以劉健的這個辦法,的確可以實現。 弘治帝嘆口氣,說道:如此,就有勞諸公辛苦,務必盡快鑄造新幣,追查□□,以免影響民生。 三位閣老都齊聲應諾,匆匆告退,趕緊安排各自的手下去制定工作計劃,這查案的事有皇帝親自抓,自然是由錦衣衛出馬,可鑄造錢幣之事關系重大,他們還得跟戶部工部等人聯合開會商議,至于如何兌換錢幣,抑制物價等等,都得由專人處理,其中細節繁復之處,稍有不當,便會帶出一群人跟著栽進去抄家滅族。 那解州的知州程觀原本在樂顛顛地等著太子的賞賜,以為自己這次獻寶之功,不說連升三級吧,多少也可以得到太子嘉許,升個山西知府問題不大。 可沒想到,他這下子直升京都,跳過府城,一家伙就蹦進了錦衣衛南鎮撫司的詔獄之中。 一通拷問下來,這位程知州一問三不知,牟斌也是服了。 就這腦子,也不知怎么升任到一州之長位置上的,按照大明律例,妄言惑眾,濫用妖術,欺君罔上,都是立斬無赦的死罪。 結果將他和李檸的口供報上去之后,果然批了個秋后處斬的決議下來。 程觀被斬,李檸雖以獻寶為名,舉告□□為實,然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最終被發配充軍,這場桃花洞里聚寶盆的鬧劇方才告一段落。 只有高興旺依然懵懂不解,明明我親眼看到那人將一只金元寶變成了一盆金元寶,為什么說他是騙子的幻術呢? 他忍不住自爆:我還咬了一口里面的金元寶,是真的!一點都不假!唐探花跟我一起看到的,怎么就是假的了呢? 朱厚照無奈,只能擺擺手,拉過唐寅,你給他解釋。 唐寅好脾氣地說道:你還記不記得,在他放進去一只金元寶到變出一盆金元寶之間,整個房間里的燈火熄滅了一會兒。 高興旺傻傻地點頭,是啊,就一轉眼,燈又亮了,那一盆金元寶金燦燦的,差點晃了我的眼呢! 唐寅笑了笑,說道:就那一轉眼,他將桌面的機關啟動,換了個聚寶盆,一個裝滿金元寶的聚寶盆。 你可記得,他說過,這天賜之財,唯有福之人得享,他自己都怕福氣不足受不起,才進獻給殿下。那么若是其他人得了這個聚寶盆,種不出金子會怎樣? 高興旺:那就是他們的福氣不足啦 朱厚照滿意地點點頭:孺子可教。若是到孤手里,都種不住金子呢? 高興旺一下瞪大了眼:那怎么可能?! 他終于明白過來,頓時氣得跳腳,這個該死的騙子,只將他充軍簡直太便宜他了,就該把他也種進聚寶盆里去,變出一百個人來,做一百年的苦力! 唐寅:很想看看他的腦子是怎么長的,太子殿下能容忍他在身邊這么久,真是辛苦了。 朱厚照:哈哈哈! 真不知道把你的腦子種進去,能不能變出一百個來,有點長進才好啊! 作者有話說: 啊啊啊,我多想也有一個聚寶盆,放一章存稿進去,然后變出一百章存稿來! 作為榜單之恥,依然努力碼字更新,求大家看在我如此勤奮的份上,點一下作者名,包養作者專欄,選個順眼的預收,我會給送上大家更多故事。 注1:弘治十二年(1499)二月,解州(今山西永濟西)吏李寧(為避免和現代命人重名引起閱讀障礙,文章化名為李檸)以妖術惑人,自言得聚寶盆于桃花洞。知州程觀竟相信此事。二人俱坐斬,后被赦,李寧被發邊衛充軍。都察院以天下妄言惑眾者尚有很多,請出榜禁約,孝宗準行。 第四十一章 李檸被發配去的地方,正是甘州,大明的九邊重鎮之一,距離京城最遠的一處。 他原本所在的解州,本是大明重要的產鹽區,也是三國名將關羽故里,自唐代開始,就供應二十余個州府,占據全國近三分之一的鹽產量。 有鹽就有人,故而解州的繁華,完全不亞于太原等地,大量的鹽商來來往往,每日流動的錢幣數不可計量,而官府的監控管理主要在收稅和鹽商身上,那些大額交易依然采用金銀和寶鈔,百姓和往來行商們的日常開銷才是銅幣的主要用處,官府管不到,百姓認不出□□,故而才會成為那些造□□選擇出貨的地點之一。 朱厚照感覺,那些人斷不會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簍子里,解州固然是選擇之一,其他那些商業發達人口密集的州縣也會成為他們的目標。先在這些州縣散發□□,等流通到府城和京城時,已經很難再追溯錢幣最早的出處來源。 就像前世一樣,李檸沒能成功送上聚寶盆,半道就被人舉告處斬,結果直到四年后弘治帝發現的時候,已經晚了。 而現在,他派了唐寅去解州,李檸被發配到甘州的原因之一,是王守仁要代表朝廷,去甘州為威寧伯王越督辦葬禮。 前世王守仁是以觀政庶吉士的身份代表朝廷前去治喪,而這一次他是以今科狀元、翰林院修撰,太子侍講的身份前去,其意義大為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