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張延齡在五軍都督府掛職,雖然沒什么行軍打仗的本事,卻看上了神機營鐵甲精騎的戰馬,軟磨硬泡地混進神機營,從里面撈了不少軍馬,轉手一賣,就是無本萬利的買賣。 張家兄弟仗著是張皇后在宮中獨寵,又得弘治帝回護,在京中橫行霸道,強占宮中產業謀取私立,而刑部主事和戶部主事屢屢上書彈劾,都未能將二人治罪。 可他也很清楚,那些人奈何不得他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有皇帝做靠山。 別人奈何不了他,小太子卻猛不丁要去神機營,還要他陪同,還說是皇帝旨意,這就讓他心里七上八下,原本就被捂得熱暈的腦袋,愈發轉不動了。 殿下神機營的火銃營在城外,殿下若是想去,容我日后陪你去 太醫來了!小太監興旺攙扶著太醫,急匆匆地走進臥室,朱厚照抬眼一看,呵,又是個熟人。 來得這位郭太醫,正是當初壽寧侯舉薦進太醫院,平日里主要負責皇后的平安脈和小公主的病情,婦兒科的太醫,居然會給建昌伯來看風寒,若是其中沒事,那才交見鬼了呢。 張延齡原本緊張得快要跳出嗓子眼的一顆心,在看到來的太醫之后,終于落了回去。 那就有勞太醫了 朱厚照就在一旁看著郭太醫煞有架勢地給張延齡把脈問診,果然得出個風寒的結論,當場就開了個方子讓人去抓藥,他卻伸手攔了下來,拿過來看了一眼。 原來二舅這風寒是風熱而非風涼,難怪滿頭大汗的,郭太醫,我記得上次院正說過,要敗火散熱,黃連為上,你這藥方里,怎么沒有黃連呢? 郭太醫一怔,差點也流下汗來,趕緊拿回藥方,太子所言甚是,微臣這就加上 嗯,多加點。朱厚照笑瞇瞇地說道:三日后父皇要舉辦慶功宴,二舅這病若是不好,可不行哦! 跟我裝病?苦不死你! 第十七章 留下興旺盯著張延齡喝藥,朱厚照干脆利索地離開了建昌伯府。 現在的他出宮一趟不容易,真是沒多少時間能浪費在這紈绔子身上的。就這兩舅舅的智商和手段,要沒母后給他們做靠山,沒父皇的回護,壓根活不過三天。 他要做的,不單單是處理這兩個舅舅帶來的麻煩,還要為自己以后的名聲洗白,挽救一下那個倒霉的才子唐伯虎,為大明的百姓造福,別再讓后面那幾個糟心的皇帝葬送了大明江山,才不枉他回來這一遭。 這么重的任務,壓在現在這個不足七歲的孩子身上,真是太難了。 現在,從張延齡手里拿到了都督同知的腰牌,朱厚照就可以自己再仿制幾個出來,把原來屬于自己的那套情報網班底,提前打造出來。 交給楊廷和的那一萬兩銀票,就是用來做這事兒的。 當年他是從錦衣衛里挑選的人馬,以錦堂老人的身份,整合了錦衣衛和東西廠的情報人員,重新布置,才能夠提前知曉韃靼小王子的入侵時間和寧王造反的時機,其中有一百來人,都是從當年邊關犧牲的將士遺孤中挑選出來,由他收為義子,親自訓練成錦堂衛,成為內衛中戰斗力最強的一支。 可惜,后來他因為元寶的事,跟著系統去了無限流世界,那些被他留下的人,不知最后的結果如何。單看朱厚熜對扶他上位的楊廷和父子的態度,想也知道好不到哪兒去。 其實說起來,那些義子,比他也就小個三四歲,在他離去之時,都已經是能夠獨當一方的領軍之才,若沒有這些人,哪里能保得住大明邊關數十年的太平。 后來朱厚熜將這個功勞歸于他頭上,說是因為他打敗了韃靼小王子,小王子兵敗身死后,韃靼內亂頻繁,朱厚照留下的人馬在草原挑撥離間,讓他們一直混戰不休,才無力南下侵掠。 那些深入草原,或許一世都沒有再回來的錦堂密諜,才是保得大明太平的真正英雄。 這次,他要早一點找到這些孩子,讓他們少吃一點苦,過得好一點。 雖然弘治帝命人建了慈濟院,主要收容的都是軍中犧牲士兵遺留下的孤寡老幼,但這幾年國庫空虛,戶部和禮部能撥下去的銀子十分有限,慈濟院的人卻是一年比一年多,入不敷出的結果,就是開始克扣孩子們的衣食,到后來甚至爆出故意餓死老人和幼兒的事來,才揭開了壽寧侯貪污的蓋子。 可就算被舉告,壽寧侯到宮里又哭又跪,皇后也跟著求情,最終弘治帝還是輕飄飄放過,罰了點俸銀便了結此事。 倒是那個彈劾張鶴齡的戶部主事,反被找了個岔子革職貶斥,發配邊關,最終落得枉死他鄉,冤魂難安。 楊慎曾跟著國子監的學生去過慈濟院送冬衣,知曉一些慈濟院的困境,便說與朱厚照,兩人一拍即合,便將張鶴齡糊弄朱厚照的大明寶鈔拿出來過了明路,堂而皇之地交給楊廷和,當場從張鶴齡的錢莊里兌出銀子來,送去慈濟院。 要知道,若是沒有張鶴齡親口發話,這一萬兩銀子的大明寶鈔,拿出去在其他錢莊里,能兌出一半的銀子就不錯了。 有了這筆錢,就能把那些即將被餓死的老人和幼兒從生死線上救回來,還能讓原本屬于錦堂衛的那些少年,提前進入他的帳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