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聽說南直隸人才輩出,下月鄉試秋闈,一定很熱鬧吧! 傅瀚看了他一眼,笑瞇瞇地說道:左春坊左允中楊侍讀,正好主持今年的順天鄉試,待他回來,殿下可以親自問他。 啊對呀,我怎么忘了楊侍讀! 他一提楊廷和,朱厚照立刻來了精神,楊侍讀家中那位神童,傅侍郎可曾見過? 傅瀚一怔,警惕地看著他,殿下是聽何人說起楊侍讀家的神童?民間傳言多有夸大之詞,殿下不可妄信謠言。 知道,不信謠不傳謠,我就是隨便問問罷了,又不是要他進宮來與孤伴讀。 不就是怕我帶壞了別人家的神童嗎? 朱厚照看出傅瀚心思,也懶得跟他計較,倒是真打起楊慎的主意來。 當初他身邊無人,阿諛奉承陪他玩耍的都是宮中太監內侍,自然是千依百順,奉上各種好玩的奇珍異寶,陪著他玩騎馬打仗,逃課逃的那叫一個溜,壓根就沒找伴讀什么事。 如今他一回來就把劉瑾給送回內監養老,其余那些陪玩的太監也都沒敢湊上來,他想要做點正事,手里沒點人可不行。 宮中的人都是父皇的手下,做什么都會稟報父皇,而他現在只有六歲半,就算滿了七周歲,也不可能出了紫禁城的大門,想要了解外面的人和事,就不得不招攬點自己的人手。 這位大明三才子之首,如今才剛滿十歲的小神童楊慎,榮幸地進入太子殿下之眼,成為第一目標。 朱厚照眼珠一轉,拿起一本《孝經》注解,遞給傅瀚,一臉誠懇地求教。 傅侍郎,子曰,三年之喪為天下通喪,所以本朝官員虛為父母守制三年,不得婚娶科考,可宰予也曾說,君子若是三年都不講禮義,必然忘了禮制,若是三年不演習樂禮,那肯定手生沒法奏樂,為官守制三年,那回來會不會耽誤政務,荒廢時日,以致禮崩樂壞? 傅瀚聽得肅然,半響,撫須頷首,說道:太子此言甚是,可以為題也! 呵呵,沒錯,我就是想出題,不光出題,還要攔住楊家父子明年返鄉守制三年,錯過唐伯虎的大事件呢! 作者有話說: 孔子說:三年無改于父道,可謂孝矣。寫到這里,我忽然蹦出了個腦洞,決定開本預收新坑,這本寫完下本寫吧。 《不肖帝》文案: 三年不改父之道,可謂孝矣。 既然都穿越當皇帝了,干嘛還要委屈自己? 彪悍的人生,從做一個不肖帝開始。 【宋孝宗】你做你的完顏構,我做我的趙不肖,首先,從給岳飛平反,發兵北伐開始。 【明孝宗】你愛你的萬貴妃,我守我的張皇后,首先,從一夫一妻開始。 【漢孝惠帝】你做你的大流氓,我做我的小文青,首先,從哄好母后保住弟弟們開始。 【魏孝文帝】你修你的萬佛宗,我改我的漢家裳,首先,從遷都開始。 【趙孝成王】你送你的和氏璧,我收我的十七城,首先,從教會趙括剪紙成兵開始。 其他待開 第六章 說起楊慎父子,朱厚照還真是覺得他們老朱家,尤其是堂弟朱厚熜,著實對不起這兩人。 且不說楊廷和一生勞碌,兢兢業業,在朱厚照跟著系統帶元寶離開這個世界后,扛起那個爛攤子,和張太后一起選擇了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繼位,也算是有擁立之功,結果卻落得一個被貶回鄉,連楊慎都因大禮議之爭被三次廷仗,險死還生后,充軍云南三十年,終身不得赦免還鄉,最后病死他鄉,一生最好的光陰,都被關在了南荒瘴癘之地,平白浪費了滿腹才華。 追其根源,都是因為朱厚照不負責任地一走了之,沒有留下后繼之人,加上朱厚熜和楊廷和他們始終爭執的,也是那一個孝字。 其實作為穿越了那么多無限流小世界的朱厚照來說,對皇位和繼承人并沒有那么大的執念,當年對他來說,該打的仗打了,該平的亂平了,文治武功,能玩得都玩遍了,唯獨放不小的就是小豹子元寶。 那是他一手養大,從眼都沒睜開的小奶豹一直養成站起身就有半人高,一巴掌能拍翻奔馬的猛獸,就算不會說人話,也是對他最忠心貼心毫無所求全心依賴的一個。 所以當那個天外飛仙般的系統告訴他,只要去無限流做任務,就能讓壽命已終的元寶續命,甚至在修仙世界可以讓它開智修煉成人,朱厚照就毫不猶豫地帶著元寶跳湖離開。 別人以為他是去水中撈月,誰知道他卻由此走向星辰大海,看遍萬千世界。 后悔說不上,歉疚卻是難免。 對父皇,對母后,對自己娶回來卻一直沒好好對待過的皇后,還有那些曾經對他寄予厚望的大臣們 所以后世就算被黑出翔說他是暴君,他氣歸氣,也沒想過拿那些黑子開刀,倒是貼上了自己的積分回來,就是想洗白 好吧,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彌補一些過失,就 從小羊同學開始吧! 什么?太子要大郎進宮伴讀? 楊廷和這幾日都在準備順天鄉試之事,自從被點了鄉試主考官之后,他就閉門謝客,卻沒想到人在家中坐,禍從宮中來。 --